http://.biquxs.info/
</p>
東海濱一帶千裏蠻荒之中,有一條河,一路穿山過峽,奔流入海。到出海口處,形成一片方圓百裏的灘塗平原。這百裏沃野,當時卻無人開墾耕作,因為分布於這一帶的蠻荒部族,還不諳農耕,隻以狩獵為生。
平原之中亦無人居住,一則是因海風猛烈,二則是居於低處,不方便上山狩獵。
這日海上風平浪靜,陽光煦暖。這一帶的海灘上有土人三三兩兩,身披獸皮,或持石矛,或使石鏟,在沙灘上挖沙尋螺。也有一些十來歲的少年,已是一幅精壯敏捷的身軀,佇立水邊,持石矛架於臉側,矛尖所指,跟隨眼神。他們一動不動,凝神觀水,但見有魚遊近,石矛立馬如箭飛出,幾乎百發百中。
挖螺的婦孺老人已經裝滿了竹藤編織的容器,射魚少年也收獲頗豐。隻是這些人當中,無一青壯男子。
各部族的青壯男子,本該趁著這入冬之前最後的時日進山狩獵,儲藏肉類以供族人熬過漫漫嚴冬。可是青壯門這時卻也並未組隊進山狩獵,婦孺老人們趁著風平浪靜,天方晴好之時出來尋螺捕魚,其實也隻能是權宜之計。螺螄不能久留,隻能供短時食用。魚肉可以臘幹儲藏,卻又所獲不多,不可能讓部族撐過冬天。海濱蠻荒部族的這個冬天,不知又要餓死多少人了。
數十日前,北方人皇伏羲率大軍南下,要戰統南蠻諸族。蠻荒巫王度能征集各族青壯,如今正聚集於青箕原上,於北方大軍對峙苦戰。
由海濱沿這條河往西北溯遊而上,一路群山萬壑,層林蒼鬱。到600裏處,有另一片平原,叫青箕原。青箕原不如海濱平原那麽開闊寬廣,卻是兩河交匯之處,四麵青山環繞。三麵都是高峽峻嶺,巍巍千裏之脈掠過,環繞平原又複綿延而去。唯獨青箕原的南麵,為仆鹿山,比較平緩,土質肥沃,森林茂密。
這一帶以南直至南海之濱,都是南蠻越嶺之地。越嶺蠻荒的深山大壑之中,百族混居,共奉巫王度能1為首。
巫王牛頭人麵,正身披麟甲,手持法杖,神威凜凜,率越嶺諸族青壯,背靠仆鹿山,列朱雀巡天之陣於青箕原上,麵北待戰。
越嶺蠻陣的對麵,是北方人皇伏羲所率中原諸族之兵,前來戰統巫王蠻族。隻見北人列龜蛇纏護之陣,士氣高漲,唿聲震天。伏羲人首蛇身,率男兵作長蛇吐信陣列,蛇首遠出主陣之前,作勢欲功;女媧坐鎮陣中,率女兵列神龜之陣,與長蛇纏護相守。
從地形上看,度能的南蠻巫軍占盡優勢。背靠仆鹿山,占有俯首之利。而且仆鹿山勢平緩,地形複雜,即便敗退,依仗地利之便依然還大有可為。而北軍背靠大河,加上地勢偏低,處於背水一戰的境地。
南北兩軍這陣勢都有點奇怪,按理說正常軍陣如此,那肯定不是來殺敵的,而是來送人頭給敵人湊戰功的。但此時兩軍所列,既為軍陣,也是法陣。其時尚無遠攻兵器,近身搏殺之前用法力施以群體攻擊,比強大的搏殺軍陣更能決定勝敗。
北軍龜蛇陣中有七處陣樞,按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布置。伏羲調動陣樞,長蛇越主陣而出,聲勢浩蕩,往南麵蠻軍進攻,一路卷起狂風,飛沙走石,勢不可擋。
隻見南蠻巫兵陣勢巋然不動,靜等敵至。待北方人眾功近百步之地。巫王度能突然高舉法杖,杖頭指天天,口中念念有詞,如蜂鳴,如鶴唳;咒畢,法杖掄圓一揮,再劃迴圓中向前直指伏羲蛇陣。
蠻兵朱雀陣中亦有七處陣樞,按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布置。七處陣樞各有七位巫將節製。七位巫將見度能揮動法杖,調動陣樞,朱雀陣因勢而動,如展翼巡天之狀。
朱雀陣中法力大盛,上貫蒼穹,隻見碧藍穹廬驟然變色,一股紅雲隨巫王杖勢翻滾而至,湧到北人陣前。紅雲散出赤色之光,光線匯聚變換而成朱雀旋飛之狀,口吐真火,直噴向長蛇七寸之處。北人見此大恐,陣法驟亂,紛紛退卻。
女媧向天拋出五彩奇石,隻見五色精芒,直擊朱雀星翼部位。朱雀受擊,火勢立減,長蛇之陣再次穩住。
伏羲在陣前雙手上下相對,交替劃圓。龜蛇陣中各處陣樞將領,趕緊調動法陣,配合主將,以軍陣煞氣助益主將施法之功。
隻見伏羲手中圓弧一片虛空真水與一道藍熒旋轉相激,隨手勢越轉越快;突然雙掌掌根相合,掌指撐開,向南蠻巫陣平平推出;一片藍熒與一條水龍盤旋而出,水龍直擊朱雀口吐之火,瞬間熄滅。藍熒則就地翻滾散開,向敵陣一路漫燃而去,蠻兵陣法大亂。
北人就勢往前直衝,此時南北二陣已接。南軍巫將蠻兵浴血抵抗,眾兵將交相混戰,死傷慘重。眼看勝負難分,南北各自收兵罷戰。如此交戰十餘日,雙方已死傷過半,青箕原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士卒疲憊不堪,人心散亂。
北軍見久功不下,暫時罷戰,隻結成陣勢日夜與南軍相持。巫王度能見北軍強悍,久戰不勝,也是十分謹慎,隻依仆鹿之山形勢苦守不出。
如此相持一月有餘,度能已有退兵之意,卻又懼伏羲趁勢偷襲,因此舉棋不定,心中煩躁不已。焉知這一月有餘,其實伏羲根本不在北軍陣中,早已不知去向,隻留下夫人女媧坐鎮陣樞,虛張聲勢而已。
青箕原上兩軍對壘,水深火熱,而遠在萬裏之外,昆侖絕巘的千年積雪之上,一條蛇行痕跡由南往北,蜿蜒而去。伏羲蛇身所過之處,積雪化水,留下深深印痕。他在這冰天雪地之中遊走了一個多月,期間曆盡多少艱險,已無人得知。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白日中午,風正唿嘯得緊。突然漫天陰霾盡散,風消雪停。一道湛藍的天光下臨,罩在莽莽群山之中一處危然出群的孤峰之上。
天光消失之後,隻見人皇伏羲出現在山壁之間。他身形一動,急墜而下,甫一觸地,身體橫飛而出,往東南飄然逝去,疾如流星。
幾日後,伏羲背負雙手,獨自遠出軍陣之前,對著仆鹿山下的南蠻陣營開口言道:“度能,兩軍既已交戰日久,不分勝敗。而士卒疲憊,死傷慘重,無謂再苦苦相持,徒添傷亡。今你所持者,玄巫法力而已;不如你我單獨出陣決鬥,戰敗者率眾歸降,接受對方統製如何。你若歸降,仍為南方之君,隻是當在部族中興上邦教化,行中華建製,受人皇監察即可。”
伏羲說話語氣如常,並不高亢,聲音卻遠遠傳出,至南軍陣中人人清晰可聞。南蠻軍心大動,均不欲再戰。
度能見部族軍心如此,亦不欲再徒增傷亡,於是越眾而出,腳不沾地,迤迤然飄飛而至伏羲跟前。
二人相對而立,挺拔如山。南北兩軍瞬間鴉雀無聲,眾兵將聚精會神,注目場中,生怕錯過二位神人相鬥的任何一個精彩瞬間。
然而伏羲與度能屹立良久,隻是四目相對,始終巋然不動。兩軍兵將始終肅靜如初,雙方首領對峙愈久,兵將心中愈是忐忑,不知接下來二位大王真正開戰之時,勝敗兇險將會如何。
青箕原上,似乎連空氣都已於兩人身周凝結。然而在伏羲與度能的神識境界之中,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隻見度能揮動法杖,掀起一股黑風盤旋而起,纏繞在他自己身上。黑風越旋越急,唿唿作聲,遮蓋了度能的肉身,隨即衝天而起。度能的肉身亦化作黑風隨之而去,遠遠旋落在仆鹿山下的一片密林之中。
黑氣消失,密林之中突然傳來一聲咆哮,緊接著一片密集的奔騰之聲響起,其聲勢之巨,震天動地。
伏羲凝神望去,一隻身形如小山般雄壯的上古苣犀從密林中狂奔而出,頂著一支長長的獨角,向他立身之處猛衝過來。隻見那獨角,並非常見的灰黑角質,而是瑩白如玉,尖銳如矛。
苣犀如飛而至,眼見長長尖角就要對著伏羲透體貫穿而過。此時的伏羲,就算能避開他的獨角穿刺,也勢難躲避其如山壓來的龐大身軀。
伏羲並不慌忙,悠然開步,雙手揚起至胸腹之間。隨著苣犀衝來之勢,他身軀微微沉坐一轉,避過穿射而來的獨角,兩手隨勢在身前圓轉劃弧,輕輕黏著苣犀粗壯的脖頸。隻見他突然微微旋身一抖,苣犀龐大的身軀竟離地而起,橫飛出去,直飛出數丈開外,才滾倒塵埃,揚起一片灰霧。
苣犀並沒有受傷,卻跌得疼痛異常,慢慢爬起來時,又變迴了度能真身。他柱著法杖,勉強站直。他很不明白,以自己的無邊法力,當初跟伏羲鬥起來也頗占優勢,若非對方有女媧相助,又焉能是自己對手。而方才受他雙手輕輕一抖之擊,竟然滾倒塵埃,不知其功力深淺!
伏羲得勝,卻並不乘勢相擊,仍是站在原地相候。度能心下不服,就地稍作養神調息,上前再戰。
這次他沒有化身靈獸,而是右手往前舉起法杖,杖尖顫動,以神念之力劃著古怪的符咒;左手捏了個法訣,隨著他口中念念有詞,腳下的整片青箕原大地被片片撕裂,裂紋如龜甲,大地震顛不已。若是換了一般的對手,此時早已站立不穩。
然而伏羲猶如不倒之翁,涵胸拔背而立,接天連地,始終紋絲不動。
度能念動法訣,渾身顫抖,如神鬼附身。地中裂隙越來越深,皸裂的土地如今已變成片片泥塊,懸浮在無底虛空之中。泥塊接連墜入虛空,伏羲腳下已經毫無支撐。
然而伏羲並沒有隨之墜落,他沉坐開步,身形懸在這虛空之中緩緩旋轉起“舞“。在度能看來,那是一種古樸大方之“舞”。步走輕靈,身為立軸,手出圓弧,如行雲流水,瀟灑自如。伏羲的身形似乎已經隨著舞步融入玄道氣機之中,緊接著卻見天地氣機為之牽動,生煞之力盡化為己用。
他並沒有直破度能之幻法,卻將其消解於無形之中。度能見如此奮力施為仍未能克敵,咬緊牙關,決心祭出生平絕學,拚死一戰。
他揮動法杖,大開大闔劃出一道圓弧。大地裂隙之中,縱橫交錯飛出一道道晶瑩通透的巨筋。無數巨筋隨著度能法杖揮動之勢卷曲彎折,竟變成一張巨大的天羅地網向伏羲罩來。
伏羲不為所動,他歎了口氣,左手一揮,一片薄霧飄出,迅速向四周飄逸散開。那薄霧觸及之處,巨筋瞬間消失。天羅地網開了缺口,似有一股無形無色之火,燒開缺口迅速蔓延,眨眼間條條巨筋盡皆消失不見。伏羲揮出的薄霧也消於無形之中。
度能此時已無法可施,收起法術,屹立原地,口中卻很不服氣地說道:“我打不敗你,但是你盡是以守勢化解,也不見得有什麽真本事。”
伏羲不語,右手淩空一抓,度能手中的法杖突然脫手而出,飛到了他手中。伏羲揚手把法杖遠遠擲出。那法杖飛在半空,還未落地,卻突然化作一抹塵灰,隨風飄散,蹤影全無。
伏羲道:“若我出手相擊,這法杖就是你的下場。既然說過此戰隻分勝負,不決生死,我也就不必出手了。”
度能這才甘心服輸,拜服於地,願率蠻族各部受人皇統製。在兩軍旁觀將士眼中,伏羲與度能不過是站立良久,連動都沒動,就看見度能跪地受統了,都看得十分莫名其妙。
受統之後,待諸事安排妥當,度能抽空前來參拜。禮畢他問伏羲道:“我以後天之軀,卻有幸得啟先天靈力,已經是人種靈力之極致。不知聖皇所修何種道術,竟致我以先天靈力之強卻不堪一擊?”
伏羲笑道:“先天靈力,雖驚世駭俗,有驚天動地,侵擾氣機之能,然而終究是先天之氣滋養而成。先天之氣,則是應兩易之變,循太上大道而生。我所修的,便是這玄妙無比的太上大道。尚未有名,就名之為太極大道吧。
族立社稷,道設宗門。我日後當尋世間賢者,禪與社稷大位;然後抽身而去,創太極宗門,潛心修行布道,福澤後人。”
度能歎服不已,頓首拜道:“羲皇若立宗門,度能願以微薄之力,效鞍馬之勞。”
平定天下,一統萬民之後,伏羲果然創立太極門,根據天地陰陽氣機變易之理,創臻武以淬形骸,固真元;傳堪輿以識星辰地氣,興耕種;創八卦易數以明天機,定四時吉兇;傳玄巫以祭祀神靈,驅邪鎮妖。
伏羲修成大道之後,開辟了九天仙界神土,為後世修士道成飛升,得享長生之地。
夏商之後,人欲膨發,無窮無盡,所作所為,多以一己私念為本。權利名位之爭,愈演愈烈,甚至於天下大亂,生靈塗炭亦在所不惜。
民受其惑,多工於機巧,擅於智計;古道日衰,修行大成得以飛升之人越來越少。太極大道之傳承亦日漸式微,甚至最終斷代。
至春秋之時,宋國新敗於楚,陣亡將領老佐之遺孀,被裹挾在敗軍之中逃亡,於途中產下一子,名為老聃,姓李名耳。
老聃天賦異稟,自幼聰敏好學,深得陰陽氣機與天地大道之玄奧。他自感自悟,潛心修行,重新推衍與再現太極大道之精義;被後世修士尊為道祖。而後世所傳的太極功夫,根據相關史料考證,亦是源自道家功夫。當然那是後話了。
注1:
度能:在西南苗族地區,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巫師,苗人並不稱其為巫師,而是稱為鬼師。
鬼師在不同分支的苗語中稱唿也各不相同,有稱為“薩”,有的稱為“相呷”和“篤能”。至於這篤能是否來自此傳說中的度能,我就不太清楚了。
一直以來“鬼師”在族中都擁有非常尊貴的地位,鬼師也確實身具異能,常為族人排困解難。隻是到了後世,少數傳承人不尊法戒,利用這種先天異能爭名奪利,魚肉百姓;有的甚至公然欺男霸女,荒淫無道。
以前中越邊境一帶苗族,就有一個部落的鬼師,夜夜寄宿族人之家;不論“幸臨”誰家,家主都必須命家中女眷伺寐。有女兒的應由女兒伺寐,沒有女兒的則須令自己的配偶伺寐。家主若稍有違抗,來日家中必生妖邪之事,輕則人畜不安,重則家破人亡。
如此倒行逆施,至解放後,這些鬼師終被取締,受到了法律嚴懲。可謂自作孽,不可活也。這些少數的傳承者妄違天戒,不但讓自己身陷囹圄,還導致部分先天傳承就此斷絕,實為可悲可歎。
</p>
東海濱一帶千裏蠻荒之中,有一條河,一路穿山過峽,奔流入海。到出海口處,形成一片方圓百裏的灘塗平原。這百裏沃野,當時卻無人開墾耕作,因為分布於這一帶的蠻荒部族,還不諳農耕,隻以狩獵為生。
平原之中亦無人居住,一則是因海風猛烈,二則是居於低處,不方便上山狩獵。
這日海上風平浪靜,陽光煦暖。這一帶的海灘上有土人三三兩兩,身披獸皮,或持石矛,或使石鏟,在沙灘上挖沙尋螺。也有一些十來歲的少年,已是一幅精壯敏捷的身軀,佇立水邊,持石矛架於臉側,矛尖所指,跟隨眼神。他們一動不動,凝神觀水,但見有魚遊近,石矛立馬如箭飛出,幾乎百發百中。
挖螺的婦孺老人已經裝滿了竹藤編織的容器,射魚少年也收獲頗豐。隻是這些人當中,無一青壯男子。
各部族的青壯男子,本該趁著這入冬之前最後的時日進山狩獵,儲藏肉類以供族人熬過漫漫嚴冬。可是青壯門這時卻也並未組隊進山狩獵,婦孺老人們趁著風平浪靜,天方晴好之時出來尋螺捕魚,其實也隻能是權宜之計。螺螄不能久留,隻能供短時食用。魚肉可以臘幹儲藏,卻又所獲不多,不可能讓部族撐過冬天。海濱蠻荒部族的這個冬天,不知又要餓死多少人了。
數十日前,北方人皇伏羲率大軍南下,要戰統南蠻諸族。蠻荒巫王度能征集各族青壯,如今正聚集於青箕原上,於北方大軍對峙苦戰。
由海濱沿這條河往西北溯遊而上,一路群山萬壑,層林蒼鬱。到600裏處,有另一片平原,叫青箕原。青箕原不如海濱平原那麽開闊寬廣,卻是兩河交匯之處,四麵青山環繞。三麵都是高峽峻嶺,巍巍千裏之脈掠過,環繞平原又複綿延而去。唯獨青箕原的南麵,為仆鹿山,比較平緩,土質肥沃,森林茂密。
這一帶以南直至南海之濱,都是南蠻越嶺之地。越嶺蠻荒的深山大壑之中,百族混居,共奉巫王度能1為首。
巫王牛頭人麵,正身披麟甲,手持法杖,神威凜凜,率越嶺諸族青壯,背靠仆鹿山,列朱雀巡天之陣於青箕原上,麵北待戰。
越嶺蠻陣的對麵,是北方人皇伏羲所率中原諸族之兵,前來戰統巫王蠻族。隻見北人列龜蛇纏護之陣,士氣高漲,唿聲震天。伏羲人首蛇身,率男兵作長蛇吐信陣列,蛇首遠出主陣之前,作勢欲功;女媧坐鎮陣中,率女兵列神龜之陣,與長蛇纏護相守。
從地形上看,度能的南蠻巫軍占盡優勢。背靠仆鹿山,占有俯首之利。而且仆鹿山勢平緩,地形複雜,即便敗退,依仗地利之便依然還大有可為。而北軍背靠大河,加上地勢偏低,處於背水一戰的境地。
南北兩軍這陣勢都有點奇怪,按理說正常軍陣如此,那肯定不是來殺敵的,而是來送人頭給敵人湊戰功的。但此時兩軍所列,既為軍陣,也是法陣。其時尚無遠攻兵器,近身搏殺之前用法力施以群體攻擊,比強大的搏殺軍陣更能決定勝敗。
北軍龜蛇陣中有七處陣樞,按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布置。伏羲調動陣樞,長蛇越主陣而出,聲勢浩蕩,往南麵蠻軍進攻,一路卷起狂風,飛沙走石,勢不可擋。
隻見南蠻巫兵陣勢巋然不動,靜等敵至。待北方人眾功近百步之地。巫王度能突然高舉法杖,杖頭指天天,口中念念有詞,如蜂鳴,如鶴唳;咒畢,法杖掄圓一揮,再劃迴圓中向前直指伏羲蛇陣。
蠻兵朱雀陣中亦有七處陣樞,按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布置。七處陣樞各有七位巫將節製。七位巫將見度能揮動法杖,調動陣樞,朱雀陣因勢而動,如展翼巡天之狀。
朱雀陣中法力大盛,上貫蒼穹,隻見碧藍穹廬驟然變色,一股紅雲隨巫王杖勢翻滾而至,湧到北人陣前。紅雲散出赤色之光,光線匯聚變換而成朱雀旋飛之狀,口吐真火,直噴向長蛇七寸之處。北人見此大恐,陣法驟亂,紛紛退卻。
女媧向天拋出五彩奇石,隻見五色精芒,直擊朱雀星翼部位。朱雀受擊,火勢立減,長蛇之陣再次穩住。
伏羲在陣前雙手上下相對,交替劃圓。龜蛇陣中各處陣樞將領,趕緊調動法陣,配合主將,以軍陣煞氣助益主將施法之功。
隻見伏羲手中圓弧一片虛空真水與一道藍熒旋轉相激,隨手勢越轉越快;突然雙掌掌根相合,掌指撐開,向南蠻巫陣平平推出;一片藍熒與一條水龍盤旋而出,水龍直擊朱雀口吐之火,瞬間熄滅。藍熒則就地翻滾散開,向敵陣一路漫燃而去,蠻兵陣法大亂。
北人就勢往前直衝,此時南北二陣已接。南軍巫將蠻兵浴血抵抗,眾兵將交相混戰,死傷慘重。眼看勝負難分,南北各自收兵罷戰。如此交戰十餘日,雙方已死傷過半,青箕原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士卒疲憊不堪,人心散亂。
北軍見久功不下,暫時罷戰,隻結成陣勢日夜與南軍相持。巫王度能見北軍強悍,久戰不勝,也是十分謹慎,隻依仆鹿之山形勢苦守不出。
如此相持一月有餘,度能已有退兵之意,卻又懼伏羲趁勢偷襲,因此舉棋不定,心中煩躁不已。焉知這一月有餘,其實伏羲根本不在北軍陣中,早已不知去向,隻留下夫人女媧坐鎮陣樞,虛張聲勢而已。
青箕原上兩軍對壘,水深火熱,而遠在萬裏之外,昆侖絕巘的千年積雪之上,一條蛇行痕跡由南往北,蜿蜒而去。伏羲蛇身所過之處,積雪化水,留下深深印痕。他在這冰天雪地之中遊走了一個多月,期間曆盡多少艱險,已無人得知。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白日中午,風正唿嘯得緊。突然漫天陰霾盡散,風消雪停。一道湛藍的天光下臨,罩在莽莽群山之中一處危然出群的孤峰之上。
天光消失之後,隻見人皇伏羲出現在山壁之間。他身形一動,急墜而下,甫一觸地,身體橫飛而出,往東南飄然逝去,疾如流星。
幾日後,伏羲背負雙手,獨自遠出軍陣之前,對著仆鹿山下的南蠻陣營開口言道:“度能,兩軍既已交戰日久,不分勝敗。而士卒疲憊,死傷慘重,無謂再苦苦相持,徒添傷亡。今你所持者,玄巫法力而已;不如你我單獨出陣決鬥,戰敗者率眾歸降,接受對方統製如何。你若歸降,仍為南方之君,隻是當在部族中興上邦教化,行中華建製,受人皇監察即可。”
伏羲說話語氣如常,並不高亢,聲音卻遠遠傳出,至南軍陣中人人清晰可聞。南蠻軍心大動,均不欲再戰。
度能見部族軍心如此,亦不欲再徒增傷亡,於是越眾而出,腳不沾地,迤迤然飄飛而至伏羲跟前。
二人相對而立,挺拔如山。南北兩軍瞬間鴉雀無聲,眾兵將聚精會神,注目場中,生怕錯過二位神人相鬥的任何一個精彩瞬間。
然而伏羲與度能屹立良久,隻是四目相對,始終巋然不動。兩軍兵將始終肅靜如初,雙方首領對峙愈久,兵將心中愈是忐忑,不知接下來二位大王真正開戰之時,勝敗兇險將會如何。
青箕原上,似乎連空氣都已於兩人身周凝結。然而在伏羲與度能的神識境界之中,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隻見度能揮動法杖,掀起一股黑風盤旋而起,纏繞在他自己身上。黑風越旋越急,唿唿作聲,遮蓋了度能的肉身,隨即衝天而起。度能的肉身亦化作黑風隨之而去,遠遠旋落在仆鹿山下的一片密林之中。
黑氣消失,密林之中突然傳來一聲咆哮,緊接著一片密集的奔騰之聲響起,其聲勢之巨,震天動地。
伏羲凝神望去,一隻身形如小山般雄壯的上古苣犀從密林中狂奔而出,頂著一支長長的獨角,向他立身之處猛衝過來。隻見那獨角,並非常見的灰黑角質,而是瑩白如玉,尖銳如矛。
苣犀如飛而至,眼見長長尖角就要對著伏羲透體貫穿而過。此時的伏羲,就算能避開他的獨角穿刺,也勢難躲避其如山壓來的龐大身軀。
伏羲並不慌忙,悠然開步,雙手揚起至胸腹之間。隨著苣犀衝來之勢,他身軀微微沉坐一轉,避過穿射而來的獨角,兩手隨勢在身前圓轉劃弧,輕輕黏著苣犀粗壯的脖頸。隻見他突然微微旋身一抖,苣犀龐大的身軀竟離地而起,橫飛出去,直飛出數丈開外,才滾倒塵埃,揚起一片灰霧。
苣犀並沒有受傷,卻跌得疼痛異常,慢慢爬起來時,又變迴了度能真身。他柱著法杖,勉強站直。他很不明白,以自己的無邊法力,當初跟伏羲鬥起來也頗占優勢,若非對方有女媧相助,又焉能是自己對手。而方才受他雙手輕輕一抖之擊,竟然滾倒塵埃,不知其功力深淺!
伏羲得勝,卻並不乘勢相擊,仍是站在原地相候。度能心下不服,就地稍作養神調息,上前再戰。
這次他沒有化身靈獸,而是右手往前舉起法杖,杖尖顫動,以神念之力劃著古怪的符咒;左手捏了個法訣,隨著他口中念念有詞,腳下的整片青箕原大地被片片撕裂,裂紋如龜甲,大地震顛不已。若是換了一般的對手,此時早已站立不穩。
然而伏羲猶如不倒之翁,涵胸拔背而立,接天連地,始終紋絲不動。
度能念動法訣,渾身顫抖,如神鬼附身。地中裂隙越來越深,皸裂的土地如今已變成片片泥塊,懸浮在無底虛空之中。泥塊接連墜入虛空,伏羲腳下已經毫無支撐。
然而伏羲並沒有隨之墜落,他沉坐開步,身形懸在這虛空之中緩緩旋轉起“舞“。在度能看來,那是一種古樸大方之“舞”。步走輕靈,身為立軸,手出圓弧,如行雲流水,瀟灑自如。伏羲的身形似乎已經隨著舞步融入玄道氣機之中,緊接著卻見天地氣機為之牽動,生煞之力盡化為己用。
他並沒有直破度能之幻法,卻將其消解於無形之中。度能見如此奮力施為仍未能克敵,咬緊牙關,決心祭出生平絕學,拚死一戰。
他揮動法杖,大開大闔劃出一道圓弧。大地裂隙之中,縱橫交錯飛出一道道晶瑩通透的巨筋。無數巨筋隨著度能法杖揮動之勢卷曲彎折,竟變成一張巨大的天羅地網向伏羲罩來。
伏羲不為所動,他歎了口氣,左手一揮,一片薄霧飄出,迅速向四周飄逸散開。那薄霧觸及之處,巨筋瞬間消失。天羅地網開了缺口,似有一股無形無色之火,燒開缺口迅速蔓延,眨眼間條條巨筋盡皆消失不見。伏羲揮出的薄霧也消於無形之中。
度能此時已無法可施,收起法術,屹立原地,口中卻很不服氣地說道:“我打不敗你,但是你盡是以守勢化解,也不見得有什麽真本事。”
伏羲不語,右手淩空一抓,度能手中的法杖突然脫手而出,飛到了他手中。伏羲揚手把法杖遠遠擲出。那法杖飛在半空,還未落地,卻突然化作一抹塵灰,隨風飄散,蹤影全無。
伏羲道:“若我出手相擊,這法杖就是你的下場。既然說過此戰隻分勝負,不決生死,我也就不必出手了。”
度能這才甘心服輸,拜服於地,願率蠻族各部受人皇統製。在兩軍旁觀將士眼中,伏羲與度能不過是站立良久,連動都沒動,就看見度能跪地受統了,都看得十分莫名其妙。
受統之後,待諸事安排妥當,度能抽空前來參拜。禮畢他問伏羲道:“我以後天之軀,卻有幸得啟先天靈力,已經是人種靈力之極致。不知聖皇所修何種道術,竟致我以先天靈力之強卻不堪一擊?”
伏羲笑道:“先天靈力,雖驚世駭俗,有驚天動地,侵擾氣機之能,然而終究是先天之氣滋養而成。先天之氣,則是應兩易之變,循太上大道而生。我所修的,便是這玄妙無比的太上大道。尚未有名,就名之為太極大道吧。
族立社稷,道設宗門。我日後當尋世間賢者,禪與社稷大位;然後抽身而去,創太極宗門,潛心修行布道,福澤後人。”
度能歎服不已,頓首拜道:“羲皇若立宗門,度能願以微薄之力,效鞍馬之勞。”
平定天下,一統萬民之後,伏羲果然創立太極門,根據天地陰陽氣機變易之理,創臻武以淬形骸,固真元;傳堪輿以識星辰地氣,興耕種;創八卦易數以明天機,定四時吉兇;傳玄巫以祭祀神靈,驅邪鎮妖。
伏羲修成大道之後,開辟了九天仙界神土,為後世修士道成飛升,得享長生之地。
夏商之後,人欲膨發,無窮無盡,所作所為,多以一己私念為本。權利名位之爭,愈演愈烈,甚至於天下大亂,生靈塗炭亦在所不惜。
民受其惑,多工於機巧,擅於智計;古道日衰,修行大成得以飛升之人越來越少。太極大道之傳承亦日漸式微,甚至最終斷代。
至春秋之時,宋國新敗於楚,陣亡將領老佐之遺孀,被裹挾在敗軍之中逃亡,於途中產下一子,名為老聃,姓李名耳。
老聃天賦異稟,自幼聰敏好學,深得陰陽氣機與天地大道之玄奧。他自感自悟,潛心修行,重新推衍與再現太極大道之精義;被後世修士尊為道祖。而後世所傳的太極功夫,根據相關史料考證,亦是源自道家功夫。當然那是後話了。
注1:
度能:在西南苗族地區,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巫師,苗人並不稱其為巫師,而是稱為鬼師。
鬼師在不同分支的苗語中稱唿也各不相同,有稱為“薩”,有的稱為“相呷”和“篤能”。至於這篤能是否來自此傳說中的度能,我就不太清楚了。
一直以來“鬼師”在族中都擁有非常尊貴的地位,鬼師也確實身具異能,常為族人排困解難。隻是到了後世,少數傳承人不尊法戒,利用這種先天異能爭名奪利,魚肉百姓;有的甚至公然欺男霸女,荒淫無道。
以前中越邊境一帶苗族,就有一個部落的鬼師,夜夜寄宿族人之家;不論“幸臨”誰家,家主都必須命家中女眷伺寐。有女兒的應由女兒伺寐,沒有女兒的則須令自己的配偶伺寐。家主若稍有違抗,來日家中必生妖邪之事,輕則人畜不安,重則家破人亡。
如此倒行逆施,至解放後,這些鬼師終被取締,受到了法律嚴懲。可謂自作孽,不可活也。這些少數的傳承者妄違天戒,不但讓自己身陷囹圄,還導致部分先天傳承就此斷絕,實為可悲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