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張甫卿的膽寒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女子入書院讀書,你們都不齒,但為何陛下和皇後,卻偏偏要做這件事呢?”
孔琳好似是在問韓靖宇,其實不然,而是接著說了起來。
“你想,陛下做了這麽多事,朝廷難道不知道緩和士族矛盾嘛?非要去創辦一所女子書院嘛?”
韓靖宇眼中慢慢升騰起了一抹駭然,輕聲問道:“您是說,陛下這是要徹底的破而後立?”
“嗯!”孔琳點點頭,“陛下的用意,絕不是我們能揣測的,科舉的推行和官學私學的創辦,都是要在根源上解決讀書的問題。”
江南書院的讀書環境其實要比其他地方的人,要開放得多。
韓靖宇對這件事的看法,一直以來都沒有做過過多的揣測,隻是認為陛下想要擺脫京城的那些老臣。
到今日聽孔琳提起,他才慢慢反應過來。
“我明白了,陛下此舉若成,大璃當再興盛三百年。”
“嗯,如果你不想入朝為官,可以來你女子書院,我可以為你向皇後討個位置。”
“恩師那邊隻怕不會答應的!”韓靖宇擔憂道。
“這個無妨,我爹那邊我會去說的,這次你就不用迴去了,在江南書院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學識足夠可以,但在進入聽文閣最高層後,我才發現,那裏的書讓我覺得,我學的根本都不算什麽。”
孔琳停頓了片刻後,敬畏道:“如果女子書院不出意外,未來十年之內,一定會成為大璃第一書院的。”
“大璃第一?有這麽誇張嘛?比京城國子監還強?”
“嗯!”孔琳重重點頭,韓靖宇不敢相信,為何孔琳會如此推崇女子書院,心中的疑問越來越濃鬱。=
“好,隻要恩師不說,我願入女子書院。”
“你在此等著,我這就去找皇後娘娘說。”
如今的女子書院名義上的院正,還是皇後娘娘本人,因此,女子書院裏的每一個夫子,都是要皇後娘娘點頭才行。
孔琳找到盧佳的時候,她正在與淩淵商議這次文宗大比的事。
這次的文宗大比,被黃敬等人的事給打破,這是淩淵謀劃之中的,不過,他還是看到了文宗大比的意義。
與科舉不同,文宗大比似乎更會貼近百姓,這次來的百姓足有數十萬人。
整個女子書院的廣場都被占滿,外麵還有很多人都沒能進來。
“陛下,你的意思,要在大璃境內各州各郡縣內舉辦這種文宗大比嘛?”
“恩!”淩淵點頭道:“我們不能隻有一個科舉,平日裏,他們也可以比一比的。”
“那比試的結果呢?是讓他們為官還是?”
“這個嘛?禮部和吏部可以商議下,拿出一些獎勵的規格來。”
兩人還在說著話,孔琳來求見,她還沒有妃位在身,雖然已經是淩淵的女人,在來求見的時候,還是很講究規矩的。
“讓她進來吧!”淩淵說道。
“陛下,妃位你該給她的!”盧佳輕聲提醒道。
淩淵點點頭,從江南迴來後,他一直在忙,這件事他疏忽了,孔琳也沒說出來過。
“孔琳你快來,本宮剛剛還在說呢,陛下早就該給你妃位的。”
“等到迴京之後,朕會在大朝會上的時候給你賜下妃位的。”
“臣妾不急,陛下,韓靖宇想要入女子書院,以他的才學,做個夫子應該問題不大。”
淩淵反應很平淡,但一旁的盧佳卻很高興,一把拉著孔琳。
“是真的嘛?江南書院那邊會同意嗎?”
“江南書院那邊,臣妾可以去說,韓靖宇是他自己想要去聽文閣頂層看看。”
“聽文閣頂層?那裏麵可是女子書院的核心所在,韓靖宇文采超然,但若隻是為了頂層而來,那還是算了吧!”
盧佳很清醒,聽文閣頂層的書籍在女子書院中不算什麽秘密,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去看的。
韓靖宇若是隻為聽文閣頂層而來,那就不是個什麽好事。
“無妨,他願意來就讓他來好了,但告訴他,在女子書院十年後,他才能離開,否則的話,充軍去前線。”
“臣妾領旨!”
韓靖宇身上的文人傲骨還是存在的,而且還不輕,這個人要用,需要調教一番。
“陛下,韓靖宇是個人才,留在女子書院中十年,會不會時間太長了點啊?”
盧佳還是有些擔心,韓靖宇名聲在外,若是被困在女子書院十年,隻怕他會就此消沉。
“不用,目前對他來說,女子書院是最好的選擇。”
孔琳退出去後,便去找了韓靖宇,此時的他心中還在忐忑。
“什麽?十年?這是陛下親口說的?”韓靖宇詫異問道。
“嗯!”孔琳點點頭,說道:“陛下的態度很明確,你來女子書院,是不是真的隻是為了聽文閣頂層的書?”
剛開始的時候,孔琳並沒有問他這個問題,隻是想為女子書院增加點實力。
“這次文宗大比,女子書院明顯準備充分,不過是冰山一角,但我知道,女子書院的底蘊,隻怕不會比其他地方差,甚至在書上,她們獨樹一幟,我不想騙你,確實為了聽文閣而來。”
孔琳也沒有任何失望,自從與淩淵一夜之緣後,她的心中便裝著那個男人。
“你考慮好,若是答應,你直接去找皇後娘娘就是。”
說完後韓靖宇離開了,他需要做個抉擇,十年不是短時間,他需要在這裏十年。
孔琳也沒有再勸,皇後盧佳的話一直環繞在心中,她清楚韓靖宇的為人,更加清楚他的目的。
文宗大比的事被中斷後,張甫卿並未停歇,在張悅城和錦衣衛的幫助下,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查了個清清楚楚。
涉案的人員多達百人,有很多都是流州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牽一發而動全身,這一次對流州士族的打擊是致命的,造謠陛下,這誰都救不了。
三族要被夷除,這樣一來,這上百人牽扯出的人,就有數千人之多。
一次要殺數千人,這讓張甫卿都不由得一陣背後發寒,不得不去上奏陛下,讓陛下來定奪。
孔琳好似是在問韓靖宇,其實不然,而是接著說了起來。
“你想,陛下做了這麽多事,朝廷難道不知道緩和士族矛盾嘛?非要去創辦一所女子書院嘛?”
韓靖宇眼中慢慢升騰起了一抹駭然,輕聲問道:“您是說,陛下這是要徹底的破而後立?”
“嗯!”孔琳點點頭,“陛下的用意,絕不是我們能揣測的,科舉的推行和官學私學的創辦,都是要在根源上解決讀書的問題。”
江南書院的讀書環境其實要比其他地方的人,要開放得多。
韓靖宇對這件事的看法,一直以來都沒有做過過多的揣測,隻是認為陛下想要擺脫京城的那些老臣。
到今日聽孔琳提起,他才慢慢反應過來。
“我明白了,陛下此舉若成,大璃當再興盛三百年。”
“嗯,如果你不想入朝為官,可以來你女子書院,我可以為你向皇後討個位置。”
“恩師那邊隻怕不會答應的!”韓靖宇擔憂道。
“這個無妨,我爹那邊我會去說的,這次你就不用迴去了,在江南書院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學識足夠可以,但在進入聽文閣最高層後,我才發現,那裏的書讓我覺得,我學的根本都不算什麽。”
孔琳停頓了片刻後,敬畏道:“如果女子書院不出意外,未來十年之內,一定會成為大璃第一書院的。”
“大璃第一?有這麽誇張嘛?比京城國子監還強?”
“嗯!”孔琳重重點頭,韓靖宇不敢相信,為何孔琳會如此推崇女子書院,心中的疑問越來越濃鬱。=
“好,隻要恩師不說,我願入女子書院。”
“你在此等著,我這就去找皇後娘娘說。”
如今的女子書院名義上的院正,還是皇後娘娘本人,因此,女子書院裏的每一個夫子,都是要皇後娘娘點頭才行。
孔琳找到盧佳的時候,她正在與淩淵商議這次文宗大比的事。
這次的文宗大比,被黃敬等人的事給打破,這是淩淵謀劃之中的,不過,他還是看到了文宗大比的意義。
與科舉不同,文宗大比似乎更會貼近百姓,這次來的百姓足有數十萬人。
整個女子書院的廣場都被占滿,外麵還有很多人都沒能進來。
“陛下,你的意思,要在大璃境內各州各郡縣內舉辦這種文宗大比嘛?”
“恩!”淩淵點頭道:“我們不能隻有一個科舉,平日裏,他們也可以比一比的。”
“那比試的結果呢?是讓他們為官還是?”
“這個嘛?禮部和吏部可以商議下,拿出一些獎勵的規格來。”
兩人還在說著話,孔琳來求見,她還沒有妃位在身,雖然已經是淩淵的女人,在來求見的時候,還是很講究規矩的。
“讓她進來吧!”淩淵說道。
“陛下,妃位你該給她的!”盧佳輕聲提醒道。
淩淵點點頭,從江南迴來後,他一直在忙,這件事他疏忽了,孔琳也沒說出來過。
“孔琳你快來,本宮剛剛還在說呢,陛下早就該給你妃位的。”
“等到迴京之後,朕會在大朝會上的時候給你賜下妃位的。”
“臣妾不急,陛下,韓靖宇想要入女子書院,以他的才學,做個夫子應該問題不大。”
淩淵反應很平淡,但一旁的盧佳卻很高興,一把拉著孔琳。
“是真的嘛?江南書院那邊會同意嗎?”
“江南書院那邊,臣妾可以去說,韓靖宇是他自己想要去聽文閣頂層看看。”
“聽文閣頂層?那裏麵可是女子書院的核心所在,韓靖宇文采超然,但若隻是為了頂層而來,那還是算了吧!”
盧佳很清醒,聽文閣頂層的書籍在女子書院中不算什麽秘密,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去看的。
韓靖宇若是隻為聽文閣頂層而來,那就不是個什麽好事。
“無妨,他願意來就讓他來好了,但告訴他,在女子書院十年後,他才能離開,否則的話,充軍去前線。”
“臣妾領旨!”
韓靖宇身上的文人傲骨還是存在的,而且還不輕,這個人要用,需要調教一番。
“陛下,韓靖宇是個人才,留在女子書院中十年,會不會時間太長了點啊?”
盧佳還是有些擔心,韓靖宇名聲在外,若是被困在女子書院十年,隻怕他會就此消沉。
“不用,目前對他來說,女子書院是最好的選擇。”
孔琳退出去後,便去找了韓靖宇,此時的他心中還在忐忑。
“什麽?十年?這是陛下親口說的?”韓靖宇詫異問道。
“嗯!”孔琳點點頭,說道:“陛下的態度很明確,你來女子書院,是不是真的隻是為了聽文閣頂層的書?”
剛開始的時候,孔琳並沒有問他這個問題,隻是想為女子書院增加點實力。
“這次文宗大比,女子書院明顯準備充分,不過是冰山一角,但我知道,女子書院的底蘊,隻怕不會比其他地方差,甚至在書上,她們獨樹一幟,我不想騙你,確實為了聽文閣而來。”
孔琳也沒有任何失望,自從與淩淵一夜之緣後,她的心中便裝著那個男人。
“你考慮好,若是答應,你直接去找皇後娘娘就是。”
說完後韓靖宇離開了,他需要做個抉擇,十年不是短時間,他需要在這裏十年。
孔琳也沒有再勸,皇後盧佳的話一直環繞在心中,她清楚韓靖宇的為人,更加清楚他的目的。
文宗大比的事被中斷後,張甫卿並未停歇,在張悅城和錦衣衛的幫助下,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查了個清清楚楚。
涉案的人員多達百人,有很多都是流州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牽一發而動全身,這一次對流州士族的打擊是致命的,造謠陛下,這誰都救不了。
三族要被夷除,這樣一來,這上百人牽扯出的人,就有數千人之多。
一次要殺數千人,這讓張甫卿都不由得一陣背後發寒,不得不去上奏陛下,讓陛下來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