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劉家欲要走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朝廷暗殺羅桑國特使的消息在楚州城內傳開,劉庚公開表示,朝廷這是在拿楚州百姓的性命來挑釁羅桑國。
百姓們不明所以,紛紛表達自己的憤怒,將矛頭對準了城外的朝廷軍隊。
“朝廷這是在拿我們楚州當做兒戲,要將我們楚州推向萬劫不複。”
“羅桑國的強大,遠超我們的想象,我們決不能成為棋子。”
“我們應該找羅桑國說清楚,讓他們出兵,一起對抗朝廷。”
“各位,我可是聽說,這次朝廷在城外來的都是北蠻人。”
“北蠻人?那不是北方冥頑不化吃生肉的野人嗎?”
“荒唐,真的荒唐,堂堂的中原皇朝,竟會用蠻人為將。”
在劉庚等人的推波助瀾下,楚州城憤怒被點燃,對羅桑國他們也沒了之前的那般抵觸。
隻是鄭成死的消息,要傳迴羅桑國要些時日。
但那支兩萬人的軍隊,他們在兩天之內就能得到消息。
從越州上岸後,這支羅桑國來的精銳,晝伏夜行已經快要到楚州城下。
他們這次是帶著任務來的,羅桑國想要在楚州獲得更大的利益,他們這次必須要和楚州弄好關係。
至於大璃朝廷的兵馬,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放在眼中。
畢竟,在他們的地界上,其他國家的軍隊,根本擋不住他們的攻勢。
領軍的是羅桑國國主的親弟弟,名叫鄭瑾,其實羅桑國的多半貴族,用的都是鄭姓。
因此,鄭姓也是羅桑國的國姓。
來的這個鄭瑾今年年過四十,是羅桑國出名的主戰派,他一向力主要想得到,就要靠自己的拳頭。
他手下的這兩萬人,是他一手打造的精銳,可以說在羅桑國,是最精銳的軍隊。
鄭瑾得到鄭成被殺的消息後,顯得格外的憤怒,咆哮著要殺到楚州去。
“將軍,大璃人會不會故意殺害鄭成大人的?”
跟著來的軍師說道,他是羅桑國主的幕僚,讓他跟隨鄭瑾前來,就是擔心他會衝動。
“什麽意思?”鄭瑾眉頭微皺道。
“您想,為什麽偏偏他們要在這個時候殺了鄭成,若我是大璃朝廷的人,一定會在之前就殺了,挑起我們和楚州之間的矛盾,豈不是更好?”
鄭瑾主戰不假,但他不是傻子,被軍師提醒後,他也察覺到了不妥。
“你的意思是說,鄭成不是朝廷的人暗殺的?而是楚州人?”
軍師點頭稱是,隨即分析道:“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和大璃朝廷鬥起來。”
“那我們如今怎麽做?”鄭瑾問道。
“看來楚州人已經膽怯了,他們打不過大璃朝廷,才會想辦法引我們入局,既然如此,我們不如順水推舟,接管整個楚州。”
“我們隻有兩萬人,要接管整個楚州,隻怕難度不小吧?”
“這個嘛,咱們放慢下腳步,讓他們先撕咬一番再說。”
“好,那一切就都聽軍師的。”
劉庚在楚州城等了兩天,但一直沒見到從羅桑國來的援軍,甚至連消息似乎都少了。
這讓他心急如焚,盧元兵的雲州兵馬可是在日夜兼程,不日就會抵達楚州城下。
一旦被雲州兵馬圍城,他們再想突圍去蜀州,可就沒什麽機會了。
嚴悠珊也這兩日也是在催促,讓他盡快去蜀州。
“大人,莫不成羅桑國那邊發現了?”
“應該不會,他們是故意放慢腳步的,估計是想等我們與朝廷開戰,等我們兩敗俱傷。”
“那我們也不能這樣坐以待斃啊,雲州的兵馬一旦圍城,他們不來的話,楚州就是一座孤城。”
“恩!”劉庚重重點頭,仿佛是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沉聲道:“秘密傳令下去,楚州的精銳今夜出發,從西城門出城後,奔伊寧關而去。”
“是!”
從楚州城出城後,西邊不到十裏,就會進入綿延的山中,裏麵需要有當地的向導才行,否則很容易迷失在其中。
這也是劉庚早已決定好的撤退路線,他在山中提前安排了不少人手。
至於去了越州的家眷,此刻他也顧不得那麽多了,隻要自己能逃出去不死,自己的家眷去了羅桑國,也會被奉為座上賓的。
城中的舉動,並沒有瞞過錦衣衛的眼線,當初跟隨趙曦傳南下的人中,就有錦衣衛的人。
他們與趙曦傳並不是一條線,有趙曦傳在前麵擋著,他們也就方便了很多。
城外的鐵山得到消息後,很快召集了軍中將領開會。
為了能讓朝廷放心,鐵山主動向朝廷要了幾個大璃將領,都是從玄騎兵中挑出來的。
有幾個甚至是跟隨淩淵從北安縣起兵的老兵。
他們一向對鐵山敬重,與其他北蠻人不同,身上要內斂得多,很少能看到他趾高氣昂的時候。
“統領,您就下令吧,要怎麽做,我們都聽您的。”
“楚州劉庚,咱們絕對不能放過他,這種公然對抗朝廷的人,不殺不足以平民心。”
“統領,從楚州西城門出去,隻要走十裏地就能進入大山之中,若是真讓他們逃進去,我們想要追擊,可就要難了。”
鐵山頻頻點頭,他對眾人的說法表示讚同,便問道:“那眾位的意思,咱們放棄楚州城,直接去截斷他們進山的路線?”
“但如果他們不走西城門出怎麽辦?南下去找羅桑國的軍隊聯合,我們豈不是眼睜睜看他們離去?”
如今他們得到的消息,隻是知道劉庚可能會在今夜突圍,具體的方向,他們也隻是猜測。
鐵山的任務,是不能放任劉庚離去,等待盧元兵的雲州兵馬。
此刻盧元兵的雲州兵馬,還需要大約一天半的時間,顯然是不夠的。
如今就是兩個選擇,要麽是西城門,要麽是南下的路線。
其他方向楚州不會選擇,鐵山也很清楚。
“這樣,我們兵分兩路,一路守南下的路線,一路截斷他們西進。”
鐵山下定決心,陌刀軍的強大,給了他足夠的底氣。
楚州城中精銳不過五六萬之數,而他的陌刀軍有三萬人左右。
兵分兩路也完全足夠,他擔心的無非是楚州城中的百萬百姓,若是青壯被裹挾,陌刀軍是不夠的。
百姓們不明所以,紛紛表達自己的憤怒,將矛頭對準了城外的朝廷軍隊。
“朝廷這是在拿我們楚州當做兒戲,要將我們楚州推向萬劫不複。”
“羅桑國的強大,遠超我們的想象,我們決不能成為棋子。”
“我們應該找羅桑國說清楚,讓他們出兵,一起對抗朝廷。”
“各位,我可是聽說,這次朝廷在城外來的都是北蠻人。”
“北蠻人?那不是北方冥頑不化吃生肉的野人嗎?”
“荒唐,真的荒唐,堂堂的中原皇朝,竟會用蠻人為將。”
在劉庚等人的推波助瀾下,楚州城憤怒被點燃,對羅桑國他們也沒了之前的那般抵觸。
隻是鄭成死的消息,要傳迴羅桑國要些時日。
但那支兩萬人的軍隊,他們在兩天之內就能得到消息。
從越州上岸後,這支羅桑國來的精銳,晝伏夜行已經快要到楚州城下。
他們這次是帶著任務來的,羅桑國想要在楚州獲得更大的利益,他們這次必須要和楚州弄好關係。
至於大璃朝廷的兵馬,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放在眼中。
畢竟,在他們的地界上,其他國家的軍隊,根本擋不住他們的攻勢。
領軍的是羅桑國國主的親弟弟,名叫鄭瑾,其實羅桑國的多半貴族,用的都是鄭姓。
因此,鄭姓也是羅桑國的國姓。
來的這個鄭瑾今年年過四十,是羅桑國出名的主戰派,他一向力主要想得到,就要靠自己的拳頭。
他手下的這兩萬人,是他一手打造的精銳,可以說在羅桑國,是最精銳的軍隊。
鄭瑾得到鄭成被殺的消息後,顯得格外的憤怒,咆哮著要殺到楚州去。
“將軍,大璃人會不會故意殺害鄭成大人的?”
跟著來的軍師說道,他是羅桑國主的幕僚,讓他跟隨鄭瑾前來,就是擔心他會衝動。
“什麽意思?”鄭瑾眉頭微皺道。
“您想,為什麽偏偏他們要在這個時候殺了鄭成,若我是大璃朝廷的人,一定會在之前就殺了,挑起我們和楚州之間的矛盾,豈不是更好?”
鄭瑾主戰不假,但他不是傻子,被軍師提醒後,他也察覺到了不妥。
“你的意思是說,鄭成不是朝廷的人暗殺的?而是楚州人?”
軍師點頭稱是,隨即分析道:“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和大璃朝廷鬥起來。”
“那我們如今怎麽做?”鄭瑾問道。
“看來楚州人已經膽怯了,他們打不過大璃朝廷,才會想辦法引我們入局,既然如此,我們不如順水推舟,接管整個楚州。”
“我們隻有兩萬人,要接管整個楚州,隻怕難度不小吧?”
“這個嘛,咱們放慢下腳步,讓他們先撕咬一番再說。”
“好,那一切就都聽軍師的。”
劉庚在楚州城等了兩天,但一直沒見到從羅桑國來的援軍,甚至連消息似乎都少了。
這讓他心急如焚,盧元兵的雲州兵馬可是在日夜兼程,不日就會抵達楚州城下。
一旦被雲州兵馬圍城,他們再想突圍去蜀州,可就沒什麽機會了。
嚴悠珊也這兩日也是在催促,讓他盡快去蜀州。
“大人,莫不成羅桑國那邊發現了?”
“應該不會,他們是故意放慢腳步的,估計是想等我們與朝廷開戰,等我們兩敗俱傷。”
“那我們也不能這樣坐以待斃啊,雲州的兵馬一旦圍城,他們不來的話,楚州就是一座孤城。”
“恩!”劉庚重重點頭,仿佛是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沉聲道:“秘密傳令下去,楚州的精銳今夜出發,從西城門出城後,奔伊寧關而去。”
“是!”
從楚州城出城後,西邊不到十裏,就會進入綿延的山中,裏麵需要有當地的向導才行,否則很容易迷失在其中。
這也是劉庚早已決定好的撤退路線,他在山中提前安排了不少人手。
至於去了越州的家眷,此刻他也顧不得那麽多了,隻要自己能逃出去不死,自己的家眷去了羅桑國,也會被奉為座上賓的。
城中的舉動,並沒有瞞過錦衣衛的眼線,當初跟隨趙曦傳南下的人中,就有錦衣衛的人。
他們與趙曦傳並不是一條線,有趙曦傳在前麵擋著,他們也就方便了很多。
城外的鐵山得到消息後,很快召集了軍中將領開會。
為了能讓朝廷放心,鐵山主動向朝廷要了幾個大璃將領,都是從玄騎兵中挑出來的。
有幾個甚至是跟隨淩淵從北安縣起兵的老兵。
他們一向對鐵山敬重,與其他北蠻人不同,身上要內斂得多,很少能看到他趾高氣昂的時候。
“統領,您就下令吧,要怎麽做,我們都聽您的。”
“楚州劉庚,咱們絕對不能放過他,這種公然對抗朝廷的人,不殺不足以平民心。”
“統領,從楚州西城門出去,隻要走十裏地就能進入大山之中,若是真讓他們逃進去,我們想要追擊,可就要難了。”
鐵山頻頻點頭,他對眾人的說法表示讚同,便問道:“那眾位的意思,咱們放棄楚州城,直接去截斷他們進山的路線?”
“但如果他們不走西城門出怎麽辦?南下去找羅桑國的軍隊聯合,我們豈不是眼睜睜看他們離去?”
如今他們得到的消息,隻是知道劉庚可能會在今夜突圍,具體的方向,他們也隻是猜測。
鐵山的任務,是不能放任劉庚離去,等待盧元兵的雲州兵馬。
此刻盧元兵的雲州兵馬,還需要大約一天半的時間,顯然是不夠的。
如今就是兩個選擇,要麽是西城門,要麽是南下的路線。
其他方向楚州不會選擇,鐵山也很清楚。
“這樣,我們兵分兩路,一路守南下的路線,一路截斷他們西進。”
鐵山下定決心,陌刀軍的強大,給了他足夠的底氣。
楚州城中精銳不過五六萬之數,而他的陌刀軍有三萬人左右。
兵分兩路也完全足夠,他擔心的無非是楚州城中的百萬百姓,若是青壯被裹挾,陌刀軍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