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開海的事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傷害過的人淩遲,張鎮盛的死法,讓所有人心中都暢快不已。
張家在寧州這麽多年,百姓們敢怒不敢言,做出的事,更是天理難容。
隨著人越來越多,張鎮盛早已失去了性命,他的死相極為恐怖。
這也讓原本想要救他的人打起了退堂鼓。
張家的線斷了,說不定自己也就安全了。
宋子嚴在最後將張鎮盛的屍體裝在了一個袋子中,命人丟去了城外的亂墳崗。
至於他的哥哥張鎮昌,在押迴大獄後,一頭撞死在了牆上。
張家父子三人的時代也就此落幕,張家被清算在即,盧興洲帶人查抄了張家。
所得財寶不計其數,光是馬車都拉了上百車,這還得感謝張鎮盛,他將張家藏匿財寶的秘密全部告訴了淩淵。
隻是這些滔天的巨富,卻也沒能換來自己的一條命。
寧州城的風波在宋子嚴和盧興洲聯手下,還沒來得及掀起浪花,就已經被壓了下去。
張家的幫兇們,淩淵也沒打算全部放過,手上沾染著無辜性命的人,一一被問罪。
一時間整個寧州風聲鶴唳,商賈們紛紛想要逃離。
他們來寧州的目的,就是開拓海上通道,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掌握著不少的海外生意。
淩淵並沒有對他們趕盡殺絕,在殺了幾個人後,並沒有再追究。
而是將他們全部請來了寧州行轅。
他們本想逃走,奈何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錦衣衛的監視中。
看著下麵跪著的商賈們,寧州開了海禁後,要比江州的商賈還要多。
開海這件事,淩淵並不排斥,在解決掉月桑水賊的禍患後,海禁能給大璃帶來大量的財富。
這也會造成一個問題,他們一般都是銀子結算,如果大量的銀子湧入大璃,銀子貶值的就會發生。
這樣一來對大璃的財富是有衝擊的。
因此,鑄錢便提上了日程,在明景帝時期,也曾提出過鑄造新錢的想法,但被門閥們把持,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眾位,朕不會再追究張家之事,各位隻要今後本分納稅,朕還可以為你們提供保護。”
聽到不再追究,所有人都暗暗鬆了一口氣,這幾日他們都提心吊膽的,生怕自己被張家牽連。
“陛下,我等的稅收都是足額交給府衙的,從不敢有任何拖欠。”
“陛下,張家所收的賦稅,要比江州還要高兩成,我們從未拖欠過。”
幾個商賈們膽子大說了出來,他們每年都會交大量的銀子給張家。
“這件事過去了,不必說了,今日朕找你們來,是想聽你們說說開海的事。”
商賈們頓時竊竊私語起來,他們不知道淩淵的用意,海禁是國策,已經延續了上百年。
他們跟著張家,也就是圖個庇佑,一旦擺在明麵上那可是抄家滅族的。
見眾人不出來說話,淩淵繼續問道:“怎麽?你們在海外做的生意都是假的?”
淩淵神色一凝,銳利的眼神在眾人身上掃過,嚇得眾人更加膽顫起來。
終於有人硬著頭皮站了出來,眾人皆是看向他,乃是寧州商賈之中的老人。
“草民高福才,參見陛下,草民鬥膽問一句,陛下是想要開海禁嗎?”
高福才年過五十,但眸子中透著精明,在寧州他混得算是不錯的。
才短短的五六年時間,便攢下了許多人一生都沒有的財富。
“那你倒說說看,開海禁是好還是不好?”淩淵反問道。
“自然是利大於弊,開海禁可開創我大璃盛世,讓萬國來朝。”
高福才眼中有光,他的財富大部分來自海禁,自然是要全力支持的。
“你們呢?也都說說。”淩淵問向其他人。
“陛下,高員外說得不錯,海禁開後,來往商船眾多,也可讓我大璃子民,多多增加見識。”
“陛下,就拿小的來說,一次下南洋,我們便可以獲得數倍的利潤,這還不算孝敬給張家和水賊的。”
“還有,還有我們大璃的陶瓷、茶葉、絲綢等等,在海外的銷路甚廣,一般都要翻十倍賣出去。”
淩淵頻頻點頭,閉關鎖國的故事他聽了太多,雖然他有常人沒有的東西,但為了後世子孫,這個海禁也是要開的。
“你們的船隊一般去一趟需要多久?”淩淵又問道。
“這個嘛,要看去哪兒,一般我們三個月能走一個來迴。”
“好,那如果朕發放開海資格,你們覺得如何?”
“陛下,何為開海資格?”高福才問道。
“這生意自然是集中起來做最好,若是真開了海,所有人都能去海外,豈不是價格亂套,不僅賺不到錢,還會被人坐地起價。”
“草民覺得甚好,由朝廷牽頭,我們都不會有意見。”
“好,海禁的事,朕會考慮的,你們各自迴去後,將賦稅補齊交給州府。”
“陛下,我們的稅可都交給張家了啊!”高福才不理解道。
“那是你們的事,朝廷並沒有收到,朕會派人在府衙等候,誰先交完稅,誰就第一個開海。”
這一下炸開了鍋,他們個個家財萬貫,稅負那點事,在他們的家產麵前,還真算不得什麽。
淩淵這是在給他們台階下,如果不下的話,莫說開海資格,錦衣衛那邊有一千種方式,將他們給治了。
個個都是人精,他們也都聽出來了淩淵話裏的意思,連忙稱是。
“興洲,這件事你來負責,誰補交的稅最足,誰就跟隨朕的皇家商行第一批出海。”
“臣,領旨!”
行轅大殿的商賈們,各個都泛起了心思,皇家商行的規模,那可是全大璃最大的商行。
跟他們一起出去,不僅不用擔心船隊的安全問題,還能彰顯自己的身份。
“陛下,草民這就迴去籌備稅銀。”
“陛下,草民也先行告退。”
有了第一個退出去的,後麵的生怕被人搶先,也都紛紛離開了行轅。
眾人走後,盧興洲才開口問道:“陛下,這些人真會交足稅銀嗎?”
“你還不懂海上的利潤,那是足夠讓他們瘋狂的巨大誘惑,你就好好等著收稅銀吧。”
“另外,傳旨宋林書,讓他來寧州。”
張家在寧州這麽多年,百姓們敢怒不敢言,做出的事,更是天理難容。
隨著人越來越多,張鎮盛早已失去了性命,他的死相極為恐怖。
這也讓原本想要救他的人打起了退堂鼓。
張家的線斷了,說不定自己也就安全了。
宋子嚴在最後將張鎮盛的屍體裝在了一個袋子中,命人丟去了城外的亂墳崗。
至於他的哥哥張鎮昌,在押迴大獄後,一頭撞死在了牆上。
張家父子三人的時代也就此落幕,張家被清算在即,盧興洲帶人查抄了張家。
所得財寶不計其數,光是馬車都拉了上百車,這還得感謝張鎮盛,他將張家藏匿財寶的秘密全部告訴了淩淵。
隻是這些滔天的巨富,卻也沒能換來自己的一條命。
寧州城的風波在宋子嚴和盧興洲聯手下,還沒來得及掀起浪花,就已經被壓了下去。
張家的幫兇們,淩淵也沒打算全部放過,手上沾染著無辜性命的人,一一被問罪。
一時間整個寧州風聲鶴唳,商賈們紛紛想要逃離。
他們來寧州的目的,就是開拓海上通道,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掌握著不少的海外生意。
淩淵並沒有對他們趕盡殺絕,在殺了幾個人後,並沒有再追究。
而是將他們全部請來了寧州行轅。
他們本想逃走,奈何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錦衣衛的監視中。
看著下麵跪著的商賈們,寧州開了海禁後,要比江州的商賈還要多。
開海這件事,淩淵並不排斥,在解決掉月桑水賊的禍患後,海禁能給大璃帶來大量的財富。
這也會造成一個問題,他們一般都是銀子結算,如果大量的銀子湧入大璃,銀子貶值的就會發生。
這樣一來對大璃的財富是有衝擊的。
因此,鑄錢便提上了日程,在明景帝時期,也曾提出過鑄造新錢的想法,但被門閥們把持,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眾位,朕不會再追究張家之事,各位隻要今後本分納稅,朕還可以為你們提供保護。”
聽到不再追究,所有人都暗暗鬆了一口氣,這幾日他們都提心吊膽的,生怕自己被張家牽連。
“陛下,我等的稅收都是足額交給府衙的,從不敢有任何拖欠。”
“陛下,張家所收的賦稅,要比江州還要高兩成,我們從未拖欠過。”
幾個商賈們膽子大說了出來,他們每年都會交大量的銀子給張家。
“這件事過去了,不必說了,今日朕找你們來,是想聽你們說說開海的事。”
商賈們頓時竊竊私語起來,他們不知道淩淵的用意,海禁是國策,已經延續了上百年。
他們跟著張家,也就是圖個庇佑,一旦擺在明麵上那可是抄家滅族的。
見眾人不出來說話,淩淵繼續問道:“怎麽?你們在海外做的生意都是假的?”
淩淵神色一凝,銳利的眼神在眾人身上掃過,嚇得眾人更加膽顫起來。
終於有人硬著頭皮站了出來,眾人皆是看向他,乃是寧州商賈之中的老人。
“草民高福才,參見陛下,草民鬥膽問一句,陛下是想要開海禁嗎?”
高福才年過五十,但眸子中透著精明,在寧州他混得算是不錯的。
才短短的五六年時間,便攢下了許多人一生都沒有的財富。
“那你倒說說看,開海禁是好還是不好?”淩淵反問道。
“自然是利大於弊,開海禁可開創我大璃盛世,讓萬國來朝。”
高福才眼中有光,他的財富大部分來自海禁,自然是要全力支持的。
“你們呢?也都說說。”淩淵問向其他人。
“陛下,高員外說得不錯,海禁開後,來往商船眾多,也可讓我大璃子民,多多增加見識。”
“陛下,就拿小的來說,一次下南洋,我們便可以獲得數倍的利潤,這還不算孝敬給張家和水賊的。”
“還有,還有我們大璃的陶瓷、茶葉、絲綢等等,在海外的銷路甚廣,一般都要翻十倍賣出去。”
淩淵頻頻點頭,閉關鎖國的故事他聽了太多,雖然他有常人沒有的東西,但為了後世子孫,這個海禁也是要開的。
“你們的船隊一般去一趟需要多久?”淩淵又問道。
“這個嘛,要看去哪兒,一般我們三個月能走一個來迴。”
“好,那如果朕發放開海資格,你們覺得如何?”
“陛下,何為開海資格?”高福才問道。
“這生意自然是集中起來做最好,若是真開了海,所有人都能去海外,豈不是價格亂套,不僅賺不到錢,還會被人坐地起價。”
“草民覺得甚好,由朝廷牽頭,我們都不會有意見。”
“好,海禁的事,朕會考慮的,你們各自迴去後,將賦稅補齊交給州府。”
“陛下,我們的稅可都交給張家了啊!”高福才不理解道。
“那是你們的事,朝廷並沒有收到,朕會派人在府衙等候,誰先交完稅,誰就第一個開海。”
這一下炸開了鍋,他們個個家財萬貫,稅負那點事,在他們的家產麵前,還真算不得什麽。
淩淵這是在給他們台階下,如果不下的話,莫說開海資格,錦衣衛那邊有一千種方式,將他們給治了。
個個都是人精,他們也都聽出來了淩淵話裏的意思,連忙稱是。
“興洲,這件事你來負責,誰補交的稅最足,誰就跟隨朕的皇家商行第一批出海。”
“臣,領旨!”
行轅大殿的商賈們,各個都泛起了心思,皇家商行的規模,那可是全大璃最大的商行。
跟他們一起出去,不僅不用擔心船隊的安全問題,還能彰顯自己的身份。
“陛下,草民這就迴去籌備稅銀。”
“陛下,草民也先行告退。”
有了第一個退出去的,後麵的生怕被人搶先,也都紛紛離開了行轅。
眾人走後,盧興洲才開口問道:“陛下,這些人真會交足稅銀嗎?”
“你還不懂海上的利潤,那是足夠讓他們瘋狂的巨大誘惑,你就好好等著收稅銀吧。”
“另外,傳旨宋林書,讓他來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