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捉拿七大侯爺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大侯爺想要權力,想要如先祖般位列在朝堂之上,這一次是鐵了心要堅持到底。
夜幕下的京城,要遠比明景帝在位的時候更熱鬧,從各地來的商賈,充斥在京城中。
他們不僅帶來了貨物,也帶來了希望。
隻是,今日的京城中突起了大風,將街邊的燈籠吹得搖搖欲墜。
城中的錦衣衛時不時從熱鬧的大街上走過,行色匆匆的他們,根本不與身邊的人有任何言語。
城衛軍加強了戒備,幾個平日裏從不值守的副將,罕見的在城中帶著人巡守。
七大侯爺今日在趕走兩位公爺後,決定在城中的酒樓中聚會。
他們甚至還邀請了不少勳貴,給他們送去了名帖。
整個酒樓都被他們包了下來,勳貴們送銀子迴去的事,他們也不會追究。
管禹看著來的勳貴們,臉色頗為自豪,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成為大璃勳貴之首的那一天。
說不定還能讓陛下給自己的爵位再進一步,與兩位國公爺相同。
七大侯爺們都在迎客,整個酒樓中人頭攢動,但有心人看了才會知道,來的這些勳貴,根本沒有主事的人。
都是些家中的旁支,根本沒辦法做主的。
就在他們聚會之時,整個酒樓外,已經布滿了錦衣衛。
京城風起,來的人是劉誌昌,他在錦衣衛中的惡名,甚至還要在唐七之上。
等到所有的勳貴都進去後,劉誌昌才帶人進去。
酒樓中剛剛還嘈雜的聲音,瞬間安靜了下來。
“劉誌昌,今日是我們私人聚會,你進來幹什麽?”
有人在嗬斥,是七大侯爺中的一位,脾氣火爆,怒視著劉誌昌。
劉誌昌隻是冷哼了一聲,大批錦衣衛魚貫而入,將所有人都圍了起來。
“上交過銀子,可以自行離開,要留下的,按叛國處置。”
“叛國?”
“這些都是錦衣衛,是陛下的親衛。”
“走,咱們還是趕緊走吧,別讓家中為難。”
頓時,人群開始朝著酒樓外散去,管禹臉色陰沉,但一直沒說話。
剛剛斥責劉誌昌的那位侯爺,走上前來,就要抓劉誌昌的脖領子。
被劉誌昌一把推開,嗬斥道:“好大的膽子,敢對錦衣衛動手。”
“你與你父親都不過是陛下身邊的一條狗,怎麽?老夫祖上對大璃有功,就算殺了你,陛下也不會對我怎麽樣。”
“劉誌昌,老夫也勸你一句,別拿自己前途誤事。”
劉誌昌哈哈一笑,沒想到這些人腦子會這麽蠢,動用了這麽多錦衣衛,是他能調動的嗎?
而且還是對勳貴動手。
“七大侯爺,拒不歸還國庫的銀子,今奉陛下諭旨,來找侯爺們拿銀子。”
“劉誌昌,想要銀子可以,讓陛下親自來,我們七大侯爺是太祖親封的。”
這些侯爺們早不在朝堂,又被王麟等人壓製了這麽多年,心中早就憋著怒火。
“哼,今日倒是讓本官漲了見識,好大的膽子,居然要讓陛下親自來。”
察覺到自己失言的那位侯爺,想要解釋已經來不及。
“來人,拿人!全部送錦衣衛詔獄!”
管禹坐不住了,騰的一下站起身來,喝問道:“劉誌昌,我們七家都有免死金牌在手,不可上刑罰,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
“免死金牌?在哪呢?拿出來,本官立馬走!”
劉誌昌鑽了空子,他們誰會將免死金牌全部帶在身邊啊。
“劉誌昌,大璃都知道我們七家有免死金牌,你這是強詞奪理。”
“沒有是吧!拿人!”
錦衣衛不由分說開始拿人,這些侯爺們早已不是先祖的時候,那時候都是戰場上打過來的。
一個個體態臃腫,連騎馬都費勁,更別提跟錦衣衛動手。
連管禹都被人押著,厲聲道:“劉誌昌,你可知道到了陛下近前,還能不能保下你這顆人頭。”
劉誌昌上前,整了整自己的官袍,不屑道:“還不懂嗎?沒有陛下的旨意,你真覺得本官會來拿你們嗎?”
管禹頓時臉色大變,今日程扶舉來的時候,他就有點詫異,平日裏程扶舉兩人可從來都看不上他們的。
“劉誌昌,你這是在找死,敢拿我們七大侯爺,我們是有免死金牌的。”
“劉誌昌,放開我們,不過是借了銀子而已,根本罪不至死。”
“就是,我們隻要還上銀子就是,你不能拿我們。”
劉誌昌再度冷笑道:“銀子的事,七位侯爺就不用操心了,本官已經派人去取。”
七人不明白什麽意思,劉誌昌也不說話,讓人將七位侯爺全部帶去了詔獄中。
詔獄是新起的監獄,獨立在三司之外,最近的風頭正勁。
外麵都在傳,可以被抓去三司的大獄,也千萬別去詔獄。
去那裏的人,不死也要脫層皮,裏麵的各種刑罰更是聞所未聞。
詔獄之中陰森恐怖,到處充斥著臭味,這種臭味,讓享受了一輩子的七大侯爺們心驚膽戰。
他們能在京城中活下來,其實就是大璃還在。
管禹的臉色不是很好看,其他幾個侯爺早已雙腿發抖。
兩旁的房間中,躺著各種被刑罰過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活著的。
“劉大人,我們願意奉上銀子,利息我們照付。”
“劉大人,老夫可以給你也奉上一份,這裏我們實在不能待啊!”
“我也一樣!”
七個人再也沒了剛剛在酒樓裏的盛氣淩人,他們享福久了,哪能在這裏麵待下去。
劉誌昌輕笑一聲,“眾位侯爺,晚了。”
“晚了?什麽意思?你不會真要殺我們吧?我們有免死金牌,從太祖朝就有,京城裏的人可都是知道的。”管禹問道。
“管侯爺,你還是不懂陛下,英國公他們兩位公爺去勸你們,你們把人趕出來,他們可是領了陛下的旨意去的,你們這是抗旨不尊。”
劉誌昌解釋過後,管禹一陣後怕,當時他根本沒想那麽多。
程扶舉也沒說領了旨意來的事,似乎是有意在淡化聖旨的事。
管禹心中有個不祥的感覺,是他們兩人在陰自己七大侯爺?
夜幕下的京城,要遠比明景帝在位的時候更熱鬧,從各地來的商賈,充斥在京城中。
他們不僅帶來了貨物,也帶來了希望。
隻是,今日的京城中突起了大風,將街邊的燈籠吹得搖搖欲墜。
城中的錦衣衛時不時從熱鬧的大街上走過,行色匆匆的他們,根本不與身邊的人有任何言語。
城衛軍加強了戒備,幾個平日裏從不值守的副將,罕見的在城中帶著人巡守。
七大侯爺今日在趕走兩位公爺後,決定在城中的酒樓中聚會。
他們甚至還邀請了不少勳貴,給他們送去了名帖。
整個酒樓都被他們包了下來,勳貴們送銀子迴去的事,他們也不會追究。
管禹看著來的勳貴們,臉色頗為自豪,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成為大璃勳貴之首的那一天。
說不定還能讓陛下給自己的爵位再進一步,與兩位國公爺相同。
七大侯爺們都在迎客,整個酒樓中人頭攢動,但有心人看了才會知道,來的這些勳貴,根本沒有主事的人。
都是些家中的旁支,根本沒辦法做主的。
就在他們聚會之時,整個酒樓外,已經布滿了錦衣衛。
京城風起,來的人是劉誌昌,他在錦衣衛中的惡名,甚至還要在唐七之上。
等到所有的勳貴都進去後,劉誌昌才帶人進去。
酒樓中剛剛還嘈雜的聲音,瞬間安靜了下來。
“劉誌昌,今日是我們私人聚會,你進來幹什麽?”
有人在嗬斥,是七大侯爺中的一位,脾氣火爆,怒視著劉誌昌。
劉誌昌隻是冷哼了一聲,大批錦衣衛魚貫而入,將所有人都圍了起來。
“上交過銀子,可以自行離開,要留下的,按叛國處置。”
“叛國?”
“這些都是錦衣衛,是陛下的親衛。”
“走,咱們還是趕緊走吧,別讓家中為難。”
頓時,人群開始朝著酒樓外散去,管禹臉色陰沉,但一直沒說話。
剛剛斥責劉誌昌的那位侯爺,走上前來,就要抓劉誌昌的脖領子。
被劉誌昌一把推開,嗬斥道:“好大的膽子,敢對錦衣衛動手。”
“你與你父親都不過是陛下身邊的一條狗,怎麽?老夫祖上對大璃有功,就算殺了你,陛下也不會對我怎麽樣。”
“劉誌昌,老夫也勸你一句,別拿自己前途誤事。”
劉誌昌哈哈一笑,沒想到這些人腦子會這麽蠢,動用了這麽多錦衣衛,是他能調動的嗎?
而且還是對勳貴動手。
“七大侯爺,拒不歸還國庫的銀子,今奉陛下諭旨,來找侯爺們拿銀子。”
“劉誌昌,想要銀子可以,讓陛下親自來,我們七大侯爺是太祖親封的。”
這些侯爺們早不在朝堂,又被王麟等人壓製了這麽多年,心中早就憋著怒火。
“哼,今日倒是讓本官漲了見識,好大的膽子,居然要讓陛下親自來。”
察覺到自己失言的那位侯爺,想要解釋已經來不及。
“來人,拿人!全部送錦衣衛詔獄!”
管禹坐不住了,騰的一下站起身來,喝問道:“劉誌昌,我們七家都有免死金牌在手,不可上刑罰,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
“免死金牌?在哪呢?拿出來,本官立馬走!”
劉誌昌鑽了空子,他們誰會將免死金牌全部帶在身邊啊。
“劉誌昌,大璃都知道我們七家有免死金牌,你這是強詞奪理。”
“沒有是吧!拿人!”
錦衣衛不由分說開始拿人,這些侯爺們早已不是先祖的時候,那時候都是戰場上打過來的。
一個個體態臃腫,連騎馬都費勁,更別提跟錦衣衛動手。
連管禹都被人押著,厲聲道:“劉誌昌,你可知道到了陛下近前,還能不能保下你這顆人頭。”
劉誌昌上前,整了整自己的官袍,不屑道:“還不懂嗎?沒有陛下的旨意,你真覺得本官會來拿你們嗎?”
管禹頓時臉色大變,今日程扶舉來的時候,他就有點詫異,平日裏程扶舉兩人可從來都看不上他們的。
“劉誌昌,你這是在找死,敢拿我們七大侯爺,我們是有免死金牌的。”
“劉誌昌,放開我們,不過是借了銀子而已,根本罪不至死。”
“就是,我們隻要還上銀子就是,你不能拿我們。”
劉誌昌再度冷笑道:“銀子的事,七位侯爺就不用操心了,本官已經派人去取。”
七人不明白什麽意思,劉誌昌也不說話,讓人將七位侯爺全部帶去了詔獄中。
詔獄是新起的監獄,獨立在三司之外,最近的風頭正勁。
外麵都在傳,可以被抓去三司的大獄,也千萬別去詔獄。
去那裏的人,不死也要脫層皮,裏麵的各種刑罰更是聞所未聞。
詔獄之中陰森恐怖,到處充斥著臭味,這種臭味,讓享受了一輩子的七大侯爺們心驚膽戰。
他們能在京城中活下來,其實就是大璃還在。
管禹的臉色不是很好看,其他幾個侯爺早已雙腿發抖。
兩旁的房間中,躺著各種被刑罰過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活著的。
“劉大人,我們願意奉上銀子,利息我們照付。”
“劉大人,老夫可以給你也奉上一份,這裏我們實在不能待啊!”
“我也一樣!”
七個人再也沒了剛剛在酒樓裏的盛氣淩人,他們享福久了,哪能在這裏麵待下去。
劉誌昌輕笑一聲,“眾位侯爺,晚了。”
“晚了?什麽意思?你不會真要殺我們吧?我們有免死金牌,從太祖朝就有,京城裏的人可都是知道的。”管禹問道。
“管侯爺,你還是不懂陛下,英國公他們兩位公爺去勸你們,你們把人趕出來,他們可是領了陛下的旨意去的,你們這是抗旨不尊。”
劉誌昌解釋過後,管禹一陣後怕,當時他根本沒想那麽多。
程扶舉也沒說領了旨意來的事,似乎是有意在淡化聖旨的事。
管禹心中有個不祥的感覺,是他們兩人在陰自己七大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