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捷報傳京城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下請說!”
淩淵頓了頓,將手中的一本冊子拿了起來遞給盧佳。
“這是流州、靈州兩地的官員名單,另外唐七會聽從你的差遣,如今非常之際,本王想要他們幹淨些。”
亂世出貪官,尤其是傳承了這麽久的王朝,貪已經成了必然。
三年縣令,十萬兩銀子,這還不是富庶之地的縣令,像江南之地的縣令,那可是門閥子弟爭破頭都想要的。
靈州、流州兩地本就貧苦,缺少官員也不是一天兩天,留用的這些老官員們,手裏麵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幹淨。
可淩淵此時也不能離開武安縣,北蠻雖然這會兒安靜,保不齊消息傳迴去,北蠻那位大汗就會大舉南下。
但旁人的身份又壓不住人,尤其是宋林書的那些人,他們對淩淵的人本就排外。
盧佳是未來的靈州王妃,由她來清理吏治,正好可以表達下王府的決心。
眼見盧佳有些猶豫,淩淵將名冊收了迴來,“你若是不想去也無妨,本王另外找個人就是。”
盧佳似乎有些明白了淩淵的用意,他這是在為她立威,今時不同往日,很多時候她都要代替靈州王府出麵辦事。
“好,我接下了,不過,有句話我也想問清楚,查到哪一級?”
“這個嘛!凡是貪贓枉法者,不論官職大小,一律按照大璃律法辦!”
“這樣一來會不會太過了些,殿下的根基尚未夯實,要不要拉出來一兩個殺雞儆猴。”
盧佳的意思很明顯是京城門閥的思維,這種敲山震虎的做法,曆來是朝廷禦史台的人巡守四方時所用。
“不,必須用重典,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凡是貪腐的本王不會放過他們。”
“我明白了!”
盧佳微微施禮後拿著冊子出了府門,唐七就跟在她身後,淩淵將她打發出去,還有一個目的。
韓君生在流州府,盧佳如果一直留在武安縣,淩淵擔心韓君生會鋌而走險,拿盧佳來威脅自己入皇城。
他料想明景帝不會瞞著消息,自己成為玉盒裏之人的事,定然是他在背後推波助瀾的。
為的就是引得皇子相爭,他此舉倒說不上什麽錯,一個做了三十來年的皇帝,從當初的眾皇子中殺出來,心性早已練得如同岩石一般。
皇家哪裏來的父子親情,不過是場麵罷了。
若是當初淩淵在北安縣被蠻人斬殺,他敢篤定他的名字不會出現在宗人府的皇家名冊中。
大璃不需要一個戰死在邊關的皇子,而且還是個沒背景的落魄皇子。
因此,淩淵對明景帝沒什麽感情,甚至是沒半點好感。
明景帝本身就是一個大政客,與朝堂那些內閣閣臣們沒什麽不一樣。
以皇位為誘惑,這是所有皇子都想要得到的,這份誘惑不可謂不大。
換了一般的皇子,這會兒隻怕早就入京,沒幾個皇子能受得了這個誘惑。
可惜,淩淵並不能如他願,不過,他做的這件事,淩淵還是有想法做一做的。
明景帝一生都在門閥陰影之下,北伐中有他們,納後宮得他們插手,各地的官員,他們也要安排人。
每每都在受製於人,若不是皇城司和一部分禁軍在自己手中,明景帝隻怕早已成了真正的傀儡。
殺門閥在這個時代就是殺讀書人,因為隻要他們有書讀,隻要動手,他們便會聯合起來,反抗天子的暴行。
然後再高聲唿籲,天子當與士大夫共天下。
淩淵知道結局,這樣的皇朝已經是強弩之末,靈州玄女教隻是個引子。
若不是淩淵平定玄女教,一旦讓他們發展下去,其他各地也會迎風而起,到那時就是這個時代的黃巾起義。
淩淵讓盧佳去查兩州貪腐,還有一點,暗影台要借著這個名頭,來肅清流州、靈州兩地的玄女教餘黨。
這些人寧殺錯,也不會放過,尤其是他們還在秘密發展中的那些人。
上次威壓大月,他們並未將玄女教仙師交出來,據說是逃迴了京城。
就在前些日子,楊鎮嶽與姬秋柳在京城問斬的消息傳來,淩淵是不信的。
這種玄女教的高層,三司會審後,還需要在皇城司的大獄中待上一段時間,不會這麽早斬殺。
看來是逃迴京城的玄女教仙師在推動,至於被殺的那兩個人,淩淵不太相信他們是本人。
以盧佳為餌,說不定還真能釣出那些藏得更深的玄女教餘孽。
不過,這些話自然不能告訴盧佳。
韓君生出現在流州的消息,瞞不過天下人的眼睛,尤其是對淩淵越來越重視的皇子們。
再加上從真州迴來的真王閉府不出,京城裏的風聲已經越來越大。
“流州大捷!流州大捷!”
一道驃騎打破了皇城的寧靜,在暖閣之中處理公務的官員們紛紛走了出來。
隻有天大的戰報才敢在皇城中騎馬來報,而且這可是八百裏的驃騎。
王麟眼中閃過一抹驚色,流州的局勢他很清楚,被禁足的淩貞就是流州的爛攤子處理不了迴京城的。
“流州不是金帳騎兵南下嗎?”
“聽說當初三殿下的白騎兵都拿他們沒辦法!”
“這才過去多少天,靈州王就打敗金帳騎兵了?不會是假的吧!”
“哼,若是靈州王膽敢謊報軍功,臣一定要在陛下麵前參他一本。”
暖閣裏的這些官員除了閣臣外,其他的都是六部的侍郎主事,在京城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
他們自然不相信淩淵能敗退金帳騎兵,那可是北蠻最厲害的騎兵,連大璃禁軍都會退避三舍的存在。
“陛下有旨,召眾位大人前往大殿!”
“臣等遵旨。”
自從京城中的風聲起來後,明景帝就一直在南書房,從未召見過任何人,連平日裏親近的皇後妃子們都不見。
捷報被送到大殿之上,驃騎士卒從背後的竹筒中將那封奏報拿了出來。
雙手恭敬的遞給了太監,高聲道:“陛下,流州大捷,金帳騎兵敗退,主將阿萊兒被抓獲,北蠻三王子忽而真死在武安縣,武安縣外六縣已被收迴。”
淩淵頓了頓,將手中的一本冊子拿了起來遞給盧佳。
“這是流州、靈州兩地的官員名單,另外唐七會聽從你的差遣,如今非常之際,本王想要他們幹淨些。”
亂世出貪官,尤其是傳承了這麽久的王朝,貪已經成了必然。
三年縣令,十萬兩銀子,這還不是富庶之地的縣令,像江南之地的縣令,那可是門閥子弟爭破頭都想要的。
靈州、流州兩地本就貧苦,缺少官員也不是一天兩天,留用的這些老官員們,手裏麵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幹淨。
可淩淵此時也不能離開武安縣,北蠻雖然這會兒安靜,保不齊消息傳迴去,北蠻那位大汗就會大舉南下。
但旁人的身份又壓不住人,尤其是宋林書的那些人,他們對淩淵的人本就排外。
盧佳是未來的靈州王妃,由她來清理吏治,正好可以表達下王府的決心。
眼見盧佳有些猶豫,淩淵將名冊收了迴來,“你若是不想去也無妨,本王另外找個人就是。”
盧佳似乎有些明白了淩淵的用意,他這是在為她立威,今時不同往日,很多時候她都要代替靈州王府出麵辦事。
“好,我接下了,不過,有句話我也想問清楚,查到哪一級?”
“這個嘛!凡是貪贓枉法者,不論官職大小,一律按照大璃律法辦!”
“這樣一來會不會太過了些,殿下的根基尚未夯實,要不要拉出來一兩個殺雞儆猴。”
盧佳的意思很明顯是京城門閥的思維,這種敲山震虎的做法,曆來是朝廷禦史台的人巡守四方時所用。
“不,必須用重典,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凡是貪腐的本王不會放過他們。”
“我明白了!”
盧佳微微施禮後拿著冊子出了府門,唐七就跟在她身後,淩淵將她打發出去,還有一個目的。
韓君生在流州府,盧佳如果一直留在武安縣,淩淵擔心韓君生會鋌而走險,拿盧佳來威脅自己入皇城。
他料想明景帝不會瞞著消息,自己成為玉盒裏之人的事,定然是他在背後推波助瀾的。
為的就是引得皇子相爭,他此舉倒說不上什麽錯,一個做了三十來年的皇帝,從當初的眾皇子中殺出來,心性早已練得如同岩石一般。
皇家哪裏來的父子親情,不過是場麵罷了。
若是當初淩淵在北安縣被蠻人斬殺,他敢篤定他的名字不會出現在宗人府的皇家名冊中。
大璃不需要一個戰死在邊關的皇子,而且還是個沒背景的落魄皇子。
因此,淩淵對明景帝沒什麽感情,甚至是沒半點好感。
明景帝本身就是一個大政客,與朝堂那些內閣閣臣們沒什麽不一樣。
以皇位為誘惑,這是所有皇子都想要得到的,這份誘惑不可謂不大。
換了一般的皇子,這會兒隻怕早就入京,沒幾個皇子能受得了這個誘惑。
可惜,淩淵並不能如他願,不過,他做的這件事,淩淵還是有想法做一做的。
明景帝一生都在門閥陰影之下,北伐中有他們,納後宮得他們插手,各地的官員,他們也要安排人。
每每都在受製於人,若不是皇城司和一部分禁軍在自己手中,明景帝隻怕早已成了真正的傀儡。
殺門閥在這個時代就是殺讀書人,因為隻要他們有書讀,隻要動手,他們便會聯合起來,反抗天子的暴行。
然後再高聲唿籲,天子當與士大夫共天下。
淩淵知道結局,這樣的皇朝已經是強弩之末,靈州玄女教隻是個引子。
若不是淩淵平定玄女教,一旦讓他們發展下去,其他各地也會迎風而起,到那時就是這個時代的黃巾起義。
淩淵讓盧佳去查兩州貪腐,還有一點,暗影台要借著這個名頭,來肅清流州、靈州兩地的玄女教餘黨。
這些人寧殺錯,也不會放過,尤其是他們還在秘密發展中的那些人。
上次威壓大月,他們並未將玄女教仙師交出來,據說是逃迴了京城。
就在前些日子,楊鎮嶽與姬秋柳在京城問斬的消息傳來,淩淵是不信的。
這種玄女教的高層,三司會審後,還需要在皇城司的大獄中待上一段時間,不會這麽早斬殺。
看來是逃迴京城的玄女教仙師在推動,至於被殺的那兩個人,淩淵不太相信他們是本人。
以盧佳為餌,說不定還真能釣出那些藏得更深的玄女教餘孽。
不過,這些話自然不能告訴盧佳。
韓君生出現在流州的消息,瞞不過天下人的眼睛,尤其是對淩淵越來越重視的皇子們。
再加上從真州迴來的真王閉府不出,京城裏的風聲已經越來越大。
“流州大捷!流州大捷!”
一道驃騎打破了皇城的寧靜,在暖閣之中處理公務的官員們紛紛走了出來。
隻有天大的戰報才敢在皇城中騎馬來報,而且這可是八百裏的驃騎。
王麟眼中閃過一抹驚色,流州的局勢他很清楚,被禁足的淩貞就是流州的爛攤子處理不了迴京城的。
“流州不是金帳騎兵南下嗎?”
“聽說當初三殿下的白騎兵都拿他們沒辦法!”
“這才過去多少天,靈州王就打敗金帳騎兵了?不會是假的吧!”
“哼,若是靈州王膽敢謊報軍功,臣一定要在陛下麵前參他一本。”
暖閣裏的這些官員除了閣臣外,其他的都是六部的侍郎主事,在京城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
他們自然不相信淩淵能敗退金帳騎兵,那可是北蠻最厲害的騎兵,連大璃禁軍都會退避三舍的存在。
“陛下有旨,召眾位大人前往大殿!”
“臣等遵旨。”
自從京城中的風聲起來後,明景帝就一直在南書房,從未召見過任何人,連平日裏親近的皇後妃子們都不見。
捷報被送到大殿之上,驃騎士卒從背後的竹筒中將那封奏報拿了出來。
雙手恭敬的遞給了太監,高聲道:“陛下,流州大捷,金帳騎兵敗退,主將阿萊兒被抓獲,北蠻三王子忽而真死在武安縣,武安縣外六縣已被收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