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或許人家根本不需要我們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話可是逆天的,若是被有心人說到皇城中,那就是殺人滅族的罪過。
但眼前的年輕親王似乎並不在意,陸文宣不解,在他眼中玄女教不過疥癬之疾,朝廷但凡有點本事的將軍領兵,拿下玄女教不成問題。
陸文宣不敢作答,他越發的看不透眼前這個年輕王爺。
沉浸儒道一輩子,自問可以看透人心,可偏偏今日這個你年輕王爺逼迫得他竟然有些手足無措。
淩淵沒時間與陸文宣玩彎彎繞繞的,他要在靈州推行基層教育,為的是後期能夠推進科舉製。
科舉製這種可以打破門閥世家對官場壟斷的措施,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比如,寒門中讀書的人並不多,他們就算是去參加科舉,能戰勝世家子弟的希望也不大。
“怎麽?陸院正似乎很難迴答啊?”
“王爺,你讓書院內的弟子入鄉,可是為了寒門出人才?”
“不錯,本王不想瞞你,京城之中,朝廷各地,世家門閥控製的官員太多,並不利朝廷。”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陸文宣自然知道,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從繁華的江南陸家,來靈州這地方教書。
“王爺可知阻力?”
“有阻力就不做了?放任他們蠶食皇權,最終滅我淩家滿門?”
此話一出口,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好大的膽子,居然能當眾說出這種話來。
在場的人或多或少都跟門閥世家有聯係,要麽出自世家門閥,要麽得到過他們的資助。
“王爺是想靠武力征伐?”
“本王不是那種隻會打仗的人,但本王毫不避諱的講,需要桐山書院的幫助!”
陸文宣大笑道:“那王爺可知道這書院之中,有多少人出自門閥世家!”
“那本王管不著,本王要的是你桐山書院聽話,當然,你們也可以選擇拒絕,本王也會親自組建一座書院來取代你們。”
台階給完了,如果你還不願意下的話,接下來就是殺威棒了。
淩淵不是別人,如果不是桐山書院的威望在靈州還不錯,他會毫不猶豫的換掉桐山書院的夫子。
“王爺,你的話老朽知道了,不過,這關乎書院未來,還請容我們商議!”
“可以,本王就在書院待個三天,好好在聽文閣看看十萬藏書。”
“那老朽等先行告退!”
桐山書院的人走後,趙鴻煊與楊鳳清表情各不相同,一個出自桐山書院,對書院還有舊情在。
“趙鴻煊,你是擔心本王會屠了桐山書院?”淩淵問道。
“殿下,屬下不敢!”
“殿下,如果桐山書院不同意怎麽辦?”
“本王來桐山,就已經將立場告訴了他們,他們別無選擇!”
“殿下,屬下想去勸勸夫子他們!”
“去吧!”
陸文宣離開聽文閣後,一直都在思考淩淵的話,確實淩淵提出的法子他很難想象。
以往曆代之中,也沒人說要教鄉野村夫讀書的。
一眾夫子們也是麵麵相覷,淩淵的表態太過強勢,讓他們雖有不滿,但也不敢提出來。
“院正,我們真要投靠靈州王府嗎?先賢們可有規矩,絕不依附任何地方官府。”
“在這裏的都是我書院的人,老夫問一句關起門來的話!”
陸文宣環視四周,眼神中充滿了堅定,也透著一股子的警告。
“院正,您請說。”
“你們覺得當今大璃,誰有機會繼承大統?”
書院不過問皇權爭鬥,這是創建書院的人立下的規矩,但陸文宣今日卻問了出來。
“院正,先賢的規矩?”
“當初創建書院時,乃是太平盛世,如今的大璃風雨飄搖,不能同日而語。”
“你們隻管迴答便是。”
陸文宣在桐山書院做院正三十餘載,威望可謂是如日中天,連元清風都是他的學生。
“夫子,恕學生直言,大統隻怕在三皇子和七皇子之間。”
“我倒覺得五皇子也有希望!”
“大皇子雖然出身不夠顯赫,但他也有機會。”
書院中人對朝局還是了解的,雖然靈州距離京城很遠,但他們有各種渠道。
陸文宣聽到眾人的答案後,微微皺眉道:“你們都不看好靈州這位王爺?”
“夫子,十三殿下並非嫡出,母族也毫無實力可言,學生覺得他就是拿下靈州,也無法與京城那幾位可比。”
讀書人談論朝局,對各方麵都很看重,反而是武力在他們眼中不是那麽重要。
因此,他們對淩淵的兵力並不是太了解。
“夫子,學生以為奪天下者,必是十三殿下。”
一道年輕的聲音傳來,說話之人是桐山書院最年輕的夫子!
“譚澤,你需要胡說,還不退下!”元清風斥責道。
在書院這種地方還是很談資論輩的,譚澤本就是家道中落,進入書院後,雖然天資聰穎,也拜在陸文宣門下,但他們這些老夫子們還是瞧不上他。
“哦?你說說看?為何是十三殿下!”
“是!”譚澤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那些皇子們在京城安逸慣了,而十三殿下不同,他在流州做過的事,如今三皇子有王家支持,可依舊還在苦苦抵抗。”
“你繼續說!”
“學生了解過十三殿下在流州做過的事,學生可以斷言,大璃五百年,不曾有人能做到。”
“在進入靈州後,更是在三個月之內,將整個靈州收歸麾下,玄女教的精銳可都是靈州邊軍精銳,這一點來說,靈州王府絕對比我們看到的還要強。”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十三殿下要讓靈州人人都讀書,這等宏願可能短時間看不到效果,但在數年後,讀書人越來越多,足夠可以顛覆那些門閥的時候,才是靈州王府真正恐怖的時候。”
譚澤說完退了下去,他不僅喜歡讀書,還喜歡研究軍事。
淩淵從流州開始的幾場大戰後,他便開始研究,越是到後麵越是可怕。
他敢斷言,朝廷那幾位皇子,捆在一起都不會是靈州王府的對手。
因此,淩淵的對手絕不是那幾位皇子,而是那些盤踞在朝廷和各地的門閥世家。
“夫子,學生鬥膽說一句,書院同意與否其實並不重要,或許王爺需要不是我們。”
但眼前的年輕親王似乎並不在意,陸文宣不解,在他眼中玄女教不過疥癬之疾,朝廷但凡有點本事的將軍領兵,拿下玄女教不成問題。
陸文宣不敢作答,他越發的看不透眼前這個年輕王爺。
沉浸儒道一輩子,自問可以看透人心,可偏偏今日這個你年輕王爺逼迫得他竟然有些手足無措。
淩淵沒時間與陸文宣玩彎彎繞繞的,他要在靈州推行基層教育,為的是後期能夠推進科舉製。
科舉製這種可以打破門閥世家對官場壟斷的措施,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比如,寒門中讀書的人並不多,他們就算是去參加科舉,能戰勝世家子弟的希望也不大。
“怎麽?陸院正似乎很難迴答啊?”
“王爺,你讓書院內的弟子入鄉,可是為了寒門出人才?”
“不錯,本王不想瞞你,京城之中,朝廷各地,世家門閥控製的官員太多,並不利朝廷。”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陸文宣自然知道,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從繁華的江南陸家,來靈州這地方教書。
“王爺可知阻力?”
“有阻力就不做了?放任他們蠶食皇權,最終滅我淩家滿門?”
此話一出口,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好大的膽子,居然能當眾說出這種話來。
在場的人或多或少都跟門閥世家有聯係,要麽出自世家門閥,要麽得到過他們的資助。
“王爺是想靠武力征伐?”
“本王不是那種隻會打仗的人,但本王毫不避諱的講,需要桐山書院的幫助!”
陸文宣大笑道:“那王爺可知道這書院之中,有多少人出自門閥世家!”
“那本王管不著,本王要的是你桐山書院聽話,當然,你們也可以選擇拒絕,本王也會親自組建一座書院來取代你們。”
台階給完了,如果你還不願意下的話,接下來就是殺威棒了。
淩淵不是別人,如果不是桐山書院的威望在靈州還不錯,他會毫不猶豫的換掉桐山書院的夫子。
“王爺,你的話老朽知道了,不過,這關乎書院未來,還請容我們商議!”
“可以,本王就在書院待個三天,好好在聽文閣看看十萬藏書。”
“那老朽等先行告退!”
桐山書院的人走後,趙鴻煊與楊鳳清表情各不相同,一個出自桐山書院,對書院還有舊情在。
“趙鴻煊,你是擔心本王會屠了桐山書院?”淩淵問道。
“殿下,屬下不敢!”
“殿下,如果桐山書院不同意怎麽辦?”
“本王來桐山,就已經將立場告訴了他們,他們別無選擇!”
“殿下,屬下想去勸勸夫子他們!”
“去吧!”
陸文宣離開聽文閣後,一直都在思考淩淵的話,確實淩淵提出的法子他很難想象。
以往曆代之中,也沒人說要教鄉野村夫讀書的。
一眾夫子們也是麵麵相覷,淩淵的表態太過強勢,讓他們雖有不滿,但也不敢提出來。
“院正,我們真要投靠靈州王府嗎?先賢們可有規矩,絕不依附任何地方官府。”
“在這裏的都是我書院的人,老夫問一句關起門來的話!”
陸文宣環視四周,眼神中充滿了堅定,也透著一股子的警告。
“院正,您請說。”
“你們覺得當今大璃,誰有機會繼承大統?”
書院不過問皇權爭鬥,這是創建書院的人立下的規矩,但陸文宣今日卻問了出來。
“院正,先賢的規矩?”
“當初創建書院時,乃是太平盛世,如今的大璃風雨飄搖,不能同日而語。”
“你們隻管迴答便是。”
陸文宣在桐山書院做院正三十餘載,威望可謂是如日中天,連元清風都是他的學生。
“夫子,恕學生直言,大統隻怕在三皇子和七皇子之間。”
“我倒覺得五皇子也有希望!”
“大皇子雖然出身不夠顯赫,但他也有機會。”
書院中人對朝局還是了解的,雖然靈州距離京城很遠,但他們有各種渠道。
陸文宣聽到眾人的答案後,微微皺眉道:“你們都不看好靈州這位王爺?”
“夫子,十三殿下並非嫡出,母族也毫無實力可言,學生覺得他就是拿下靈州,也無法與京城那幾位可比。”
讀書人談論朝局,對各方麵都很看重,反而是武力在他們眼中不是那麽重要。
因此,他們對淩淵的兵力並不是太了解。
“夫子,學生以為奪天下者,必是十三殿下。”
一道年輕的聲音傳來,說話之人是桐山書院最年輕的夫子!
“譚澤,你需要胡說,還不退下!”元清風斥責道。
在書院這種地方還是很談資論輩的,譚澤本就是家道中落,進入書院後,雖然天資聰穎,也拜在陸文宣門下,但他們這些老夫子們還是瞧不上他。
“哦?你說說看?為何是十三殿下!”
“是!”譚澤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那些皇子們在京城安逸慣了,而十三殿下不同,他在流州做過的事,如今三皇子有王家支持,可依舊還在苦苦抵抗。”
“你繼續說!”
“學生了解過十三殿下在流州做過的事,學生可以斷言,大璃五百年,不曾有人能做到。”
“在進入靈州後,更是在三個月之內,將整個靈州收歸麾下,玄女教的精銳可都是靈州邊軍精銳,這一點來說,靈州王府絕對比我們看到的還要強。”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十三殿下要讓靈州人人都讀書,這等宏願可能短時間看不到效果,但在數年後,讀書人越來越多,足夠可以顛覆那些門閥的時候,才是靈州王府真正恐怖的時候。”
譚澤說完退了下去,他不僅喜歡讀書,還喜歡研究軍事。
淩淵從流州開始的幾場大戰後,他便開始研究,越是到後麵越是可怕。
他敢斷言,朝廷那幾位皇子,捆在一起都不會是靈州王府的對手。
因此,淩淵的對手絕不是那幾位皇子,而是那些盤踞在朝廷和各地的門閥世家。
“夫子,學生鬥膽說一句,書院同意與否其實並不重要,或許王爺需要不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