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又被揍了一頓的宋子嚴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兒啊,你也不小了,殿下對你十分看重!”
“不是,爹,你啥意思?”
宋子嚴摸不清頭腦,自己老爹不是來接自己迴家的嗎?
“我們與殿下已結盟,你就留在殿下身邊吧,也好跟隨殿下好好學習。”
“什麽?”
宋子嚴猛地站起,滿眼的難以置信,還要將自己留下?
“爹,我是你親兒子不?”
宋林書默不作聲,這是擺明了要留自己在北安縣。
“張叔,這真是我爹的意思?”
“公子,殿下與你投緣,特留你在身邊。”
宋子嚴大哭無淚,日日期盼父親能將自己帶迴去,沒想到被自己爹給賣了。
“殿下,下官這就迴流州府,那三千斤細鹽可否先讓下官帶迴去?”
“自然,三天後,剩下的五萬斤也會讓人送過去。”
“多謝殿下。”
聽到這裏宋子嚴總算明白,敢情是三千斤細鹽把自己賣了。
一路看著宋林書的車隊離去,宋子嚴忍不住大吼。
“宋林書,你個老登,你以後沒兒子了。”
宋林書並未迴頭,反而讓人催馬快了些。
“好了,大男人不要哭哭啼啼的,即刻隨我北上。”
“北上?去哪?”
“臨川,蠻人南下,我們得去打蠻人。”
宋子嚴一直希望與蠻人較量一番,奈何在流州他爹根本不給他機會。
聽淩淵說要打蠻人,頓時也止住了怒意。
“真的?”
“去了不就知道了,不過先說好,你要是膽敢擅自行動,我會讓你一天三練的。”
宋子嚴對淩淵有些恐懼,打又打不過,腦子也玩不過人家。
“隻要能打蠻人,我都聽你的。”
淩淵與流州的關係緩和,這是他的計劃之一,在臨走之時,他與宋林書達成了協議。
流州府會出公文,凡是流州境內各地縣府的流民,都可來北安、泰林、臨川、北昌四縣。
淩淵會提供吃的,這對流民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
這樣一來,既能充實四縣的人口,還可以得到民心值。
宋林書帶來的騎兵中,也還是留下三千匹戰馬。
這次北上淩淵也一並帶了去。
一路上宋子嚴都顯得很興奮,但在看到被蠻人破壞的泰林縣後,他變得沉默不語。
從心底來說,宋子嚴不是個十足的紈絝。
隻是他一直生活在流州府,父母的遮風擋雨,讓他看不到太多的疾苦。
如今走過來,百姓之苦讓他瞠目結舌。
武安縣,北蠻在這裏布置了兩萬騎兵,奪走的流州十三縣,皆是在哲裏的管轄下。
連續丟掉泰林、北昌、臨川三縣後,已經讓武安縣炸開了鍋。
“哲裏將軍,這些醃臢的大璃人,竟敢奪我三縣,我們殺迴去,要將他們全都坑殺。”
哲裏在蠻人中口碑並不好,皆是因為他的母親是大璃人。
在淩淵奪走三縣後,他並未輕舉妄動,能以雷霆之勢奪走三縣,絕不是巧合。
三縣有一萬多北蠻騎兵,逃迴來的不足千人。
傳聞中,大璃有一支全身黑甲的騎兵,衝鋒起來絲毫不懼他們。
“羅都,此次大璃的動作不簡單,等我們的人打探消息後再做定奪。”
羅都是阿布都的堂兄,都是左大都督一脈,阿布都被殺後,他便帶著自己的五千親衛騎兵南下,誓要為堂弟報仇。
“哈哈,大璃人的騎兵,莫不是你與大璃通敵,想要迴大璃吧!”
“還黑甲騎兵,竟能與我北蠻勇士爭鋒。”
“這大璃人狡詐,都不是什麽好東西。”
羅都的人紛紛出言譏諷,他們都是王庭的貴族,對哲裏都很是輕蔑。
哲裏不說話,陰冷的眼神中帶著怒意。
之所以從王庭來武安縣,就是要離這些人遠一點。
“哲裏,你應該知道違抗軍令的後果。”
“那你的意思是即刻出兵?”
“不錯,這次我帶來了王庭的五千騎兵,與你兩萬騎兵一起南下。”
哲裏見羅都態度堅決,很難與他再說下去,隻好應了下來。
隻是他的探子至今沒有消息傳迴來,他無法確定臨川、北昌境內的情況。
不過,他還是知道淩淵的存在,一個從皇族而來的十三皇子。
大璃百年來都不曾有過戍邊的皇子,上一個還是百年前的中興之主武帝。
“既然你想南下,那我便隨你走一趟。”
“好,明日一早,我們南下。”
武安縣兩萬五千騎兵全部出動,另外,為了防止意外,哲裏又讓靠近北昌的三座縣城同時出兵,攻打北昌縣。
臨川、北昌等地已經開始風聲鶴唳,楊二虎加固臨川的城牆,做好死守的準備。
城中的士卒在楊二虎的征兵下,已經達到了一萬人的滿編。
兩千沒有玄甲,五千沒有戰馬,戰力上,還是要弱一些。
在哲裏率大軍南下的第二天,淩淵迴到了臨川縣。
將玄騎兵的一萬人全部裝備玄甲,三千匹戰馬也湊給了他。
“殿下,昨天收到的消息,哲裏南下了。”
“他們來了多少人?”
“不少於兩萬人,其中有一支青甲騎兵,大約有五千人。”
“青甲騎兵?”
“恩,王庭左大都督的親衛騎兵,僅次於北蠻大汗的黃金騎兵。”
“這麽說是王庭來人,還真是熱鬧啊!”
“殿下,青甲騎兵南下,應該是有重要人物。”
淩淵冷笑道:“管他是誰,就是北蠻的大汗來,老子也要崩掉他的牙。”
一旁的宋子嚴聽得澎湃不已,這話對胃口,比他那個隻會玩彎彎繞繞的老爹強多了。
“殿下,給我一支騎兵,我先北上去會會他。”
宋子嚴主動請纓,楊二虎一臉不悅的看著他,問道:“殿下,這誰啊?”
楊二虎沒見過宋子嚴,他一直在北安縣,與流州府的關係並不好。
對這位流州府的大少爺也隻是聽過名頭。
“宋子嚴,宋林書的兒子,我的馬前卒。”
楊二虎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撇嘴道:“這可是生死大戰,可不是過家家,別上了戰場,有些人會尿褲子。”
“楊二虎,你奶奶的,瞧不起小爺,來,打一架再說。”
“來就來,誰怕誰!”
這段時間本就受了不少委屈,殿下老子打不過,你個楊二虎還能打不過?
“不是,爹,你啥意思?”
宋子嚴摸不清頭腦,自己老爹不是來接自己迴家的嗎?
“我們與殿下已結盟,你就留在殿下身邊吧,也好跟隨殿下好好學習。”
“什麽?”
宋子嚴猛地站起,滿眼的難以置信,還要將自己留下?
“爹,我是你親兒子不?”
宋林書默不作聲,這是擺明了要留自己在北安縣。
“張叔,這真是我爹的意思?”
“公子,殿下與你投緣,特留你在身邊。”
宋子嚴大哭無淚,日日期盼父親能將自己帶迴去,沒想到被自己爹給賣了。
“殿下,下官這就迴流州府,那三千斤細鹽可否先讓下官帶迴去?”
“自然,三天後,剩下的五萬斤也會讓人送過去。”
“多謝殿下。”
聽到這裏宋子嚴總算明白,敢情是三千斤細鹽把自己賣了。
一路看著宋林書的車隊離去,宋子嚴忍不住大吼。
“宋林書,你個老登,你以後沒兒子了。”
宋林書並未迴頭,反而讓人催馬快了些。
“好了,大男人不要哭哭啼啼的,即刻隨我北上。”
“北上?去哪?”
“臨川,蠻人南下,我們得去打蠻人。”
宋子嚴一直希望與蠻人較量一番,奈何在流州他爹根本不給他機會。
聽淩淵說要打蠻人,頓時也止住了怒意。
“真的?”
“去了不就知道了,不過先說好,你要是膽敢擅自行動,我會讓你一天三練的。”
宋子嚴對淩淵有些恐懼,打又打不過,腦子也玩不過人家。
“隻要能打蠻人,我都聽你的。”
淩淵與流州的關係緩和,這是他的計劃之一,在臨走之時,他與宋林書達成了協議。
流州府會出公文,凡是流州境內各地縣府的流民,都可來北安、泰林、臨川、北昌四縣。
淩淵會提供吃的,這對流民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
這樣一來,既能充實四縣的人口,還可以得到民心值。
宋林書帶來的騎兵中,也還是留下三千匹戰馬。
這次北上淩淵也一並帶了去。
一路上宋子嚴都顯得很興奮,但在看到被蠻人破壞的泰林縣後,他變得沉默不語。
從心底來說,宋子嚴不是個十足的紈絝。
隻是他一直生活在流州府,父母的遮風擋雨,讓他看不到太多的疾苦。
如今走過來,百姓之苦讓他瞠目結舌。
武安縣,北蠻在這裏布置了兩萬騎兵,奪走的流州十三縣,皆是在哲裏的管轄下。
連續丟掉泰林、北昌、臨川三縣後,已經讓武安縣炸開了鍋。
“哲裏將軍,這些醃臢的大璃人,竟敢奪我三縣,我們殺迴去,要將他們全都坑殺。”
哲裏在蠻人中口碑並不好,皆是因為他的母親是大璃人。
在淩淵奪走三縣後,他並未輕舉妄動,能以雷霆之勢奪走三縣,絕不是巧合。
三縣有一萬多北蠻騎兵,逃迴來的不足千人。
傳聞中,大璃有一支全身黑甲的騎兵,衝鋒起來絲毫不懼他們。
“羅都,此次大璃的動作不簡單,等我們的人打探消息後再做定奪。”
羅都是阿布都的堂兄,都是左大都督一脈,阿布都被殺後,他便帶著自己的五千親衛騎兵南下,誓要為堂弟報仇。
“哈哈,大璃人的騎兵,莫不是你與大璃通敵,想要迴大璃吧!”
“還黑甲騎兵,竟能與我北蠻勇士爭鋒。”
“這大璃人狡詐,都不是什麽好東西。”
羅都的人紛紛出言譏諷,他們都是王庭的貴族,對哲裏都很是輕蔑。
哲裏不說話,陰冷的眼神中帶著怒意。
之所以從王庭來武安縣,就是要離這些人遠一點。
“哲裏,你應該知道違抗軍令的後果。”
“那你的意思是即刻出兵?”
“不錯,這次我帶來了王庭的五千騎兵,與你兩萬騎兵一起南下。”
哲裏見羅都態度堅決,很難與他再說下去,隻好應了下來。
隻是他的探子至今沒有消息傳迴來,他無法確定臨川、北昌境內的情況。
不過,他還是知道淩淵的存在,一個從皇族而來的十三皇子。
大璃百年來都不曾有過戍邊的皇子,上一個還是百年前的中興之主武帝。
“既然你想南下,那我便隨你走一趟。”
“好,明日一早,我們南下。”
武安縣兩萬五千騎兵全部出動,另外,為了防止意外,哲裏又讓靠近北昌的三座縣城同時出兵,攻打北昌縣。
臨川、北昌等地已經開始風聲鶴唳,楊二虎加固臨川的城牆,做好死守的準備。
城中的士卒在楊二虎的征兵下,已經達到了一萬人的滿編。
兩千沒有玄甲,五千沒有戰馬,戰力上,還是要弱一些。
在哲裏率大軍南下的第二天,淩淵迴到了臨川縣。
將玄騎兵的一萬人全部裝備玄甲,三千匹戰馬也湊給了他。
“殿下,昨天收到的消息,哲裏南下了。”
“他們來了多少人?”
“不少於兩萬人,其中有一支青甲騎兵,大約有五千人。”
“青甲騎兵?”
“恩,王庭左大都督的親衛騎兵,僅次於北蠻大汗的黃金騎兵。”
“這麽說是王庭來人,還真是熱鬧啊!”
“殿下,青甲騎兵南下,應該是有重要人物。”
淩淵冷笑道:“管他是誰,就是北蠻的大汗來,老子也要崩掉他的牙。”
一旁的宋子嚴聽得澎湃不已,這話對胃口,比他那個隻會玩彎彎繞繞的老爹強多了。
“殿下,給我一支騎兵,我先北上去會會他。”
宋子嚴主動請纓,楊二虎一臉不悅的看著他,問道:“殿下,這誰啊?”
楊二虎沒見過宋子嚴,他一直在北安縣,與流州府的關係並不好。
對這位流州府的大少爺也隻是聽過名頭。
“宋子嚴,宋林書的兒子,我的馬前卒。”
楊二虎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撇嘴道:“這可是生死大戰,可不是過家家,別上了戰場,有些人會尿褲子。”
“楊二虎,你奶奶的,瞧不起小爺,來,打一架再說。”
“來就來,誰怕誰!”
這段時間本就受了不少委屈,殿下老子打不過,你個楊二虎還能打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