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才子楊鳳清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泰林縣距離北安縣一百餘裏,那裏的蠻人經常來騷擾北安縣,但他們從不認為大璃的軍隊,敢對他們主動進攻。
蠻人身材高大,平均要比大璃人高出一個頭不止,天生就是打仗的材料。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有優質的戰馬,動輒就是數十萬的騎兵軍團。
這也是大璃軍隊最苦惱的地方,正麵決戰根本不是對手。
隻能依托堅城來守衛。
在他們奪走北境十三城後,流州以及朝廷根本沒有心思再奪迴來。
紙醉金迷的京城,滿是權貴間的爾虞我詐,根本不會過問邊境的死活。
流州府僅剩的五萬邊軍,也都被調去了流州府。
淩淵要打泰林縣,楊二虎心裏是讚同的,但他不敢冒險。
長期與蠻人作戰,他對蠻人的戰力很了解,他擔心就算打贏了,也會是殘勝。
好不容易拉起來的軍隊,也會受到影響。
“隻有經曆過戰火的軍隊,才能成為真正的精銳。”
淩淵的話,如同重擊般敲擊在楊二虎的心頭。
曾幾何時,他也是個滿腔熱血的少年郎,手執長刀要踏破蠻夷王庭。
如今有了機會,卻有些畏畏縮縮。
“殿下,我們何時出發?”
“再等上幾天,等下一批軍備到以後,我們能裝備四千人左右。”
“是,屬下這就去練兵。”
每天兌換五百套玄甲,如今的軍中有差不多兩千套左右。
再過四天,就能湊過四千套。
淩淵手上的民心值還有將近15萬多,完全是足夠用的。
四千玄甲兵,對陣五千蠻兵,以玄甲的兵鋒,應該問題不大。
親軍的事也提上了日程,他決定在出征前正式組建。
一萬人的名額在七萬五千人中挑選,很快便能完成。
畢竟如今的北安縣今非昔比,短短的一個月不到時間,已經算是人滿為患。
後麵來的人,不得不自己修建房屋庇護所。
現如今這個時代,能活下來的都是青壯,其他的大部分都餓死了。
雖然文官依舊很缺,但這次召迴來的流民中,已經發現了不少讀書人。
淩淵讓人將他們全部召集在了一起,帶到了縣衙中。
北境十三城中可是不乏一些讀書人在的,他們跟隨流民隊伍逃了迴來。
沒了官紳的推薦,他們也無法在官場中找到位置。
“殿下,凡是的識字的都在這。”
“好,很好!”淩淵笑著說道:“本殿下如今正是用人之際,眾位可在我北安縣一展抱負。”
皇子親口招攬,這在平時他們想都不敢想,吃了幾天白麵饃,對眼前這個皇子殿下,早已心服口服。
“我等願效忠殿下!”
“我等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好,本殿下會讓人考效你們一番,若是成績優異者,可重用賜官位。”
古代想要做官並不容易,淩淵前世的唐宋那些大朝更是要過三關才行。
就算是中了進士,也需要在翰林院待一段時間,才會外放。
有的人,一輩子都在翰林院。
當然,更多的讀書人,一生連個秀才都考不上。
這次可是皇子親口允準的官位,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大誘惑。
要知道,如今的大璃,連科舉製都沒有,做官全憑舉孝廉。
沒人推薦,你再有才學也沒用。
而舉孝廉的名額,全部都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手中。
平常百姓家的讀書人想要出頭,比登天還難。
“殿下,不知何時開考?”有人忍不住問道。
“明日便開考!”
“多謝殿下!”
楊鳳清在人群中,看著眼前的這位的十三皇子,他也是從北境逃迴來的。
隨著流民到了北安縣已經四天,每日都會聽人說起這位殿下。
白麵饃、稀飯、玄甲等等,他察覺到這位殿下絕不簡單。
百年來第一位來戍邊的皇子,讓他也充滿了好奇。
楊鳳清自小讀書,更在少時被人稱為天才,在十五歲的時候,他的夫子就已經自愧不如。
可惜出身貧寒,是個佃戶出身,東家見他機靈,才讓他陪少爺讀書。
後來蠻人南下, 奪走了家園,妻子也被殺害。
他一直遊蕩在邊境,做夢都想著有一天能殺迴去。
手刃那些謀害了他妻子的仇人。
如今,他看到了一絲希望,眼前的皇子,或許能真的帶他殺迴去。
“殿下,學生不想為官,想要參軍。”
“哦?”淩淵也來了興趣,打量起這個瘦弱的書生來。
“殿下,他叫楊鳳清,去了好幾次,都被征兵的給拒絕了,他太瘦了。”
楊鳳清個子不高,長期的食不果腹,讓他看上去跟個女子般。
按理說,這種人活不到今天,但他卻活了下來。
眼神中有著一股子不屬於讀書人的殺意,冰冷且陰柔。
“你是讀書人?為何要參軍?”淩淵問道。
“殺光蠻夷!”
楊鳳清的迴答鏗鏘有力,用盡了他所有的力氣。
這也讓淩淵刮目相看。
“好,本殿下給你個機會,隻要你能在此次考試中進入前三名,我準你入軍,而且,做我的親衛。”
“學生,多謝殿下!”
這些讀書人都是劉阿福找來的,識字是肯定識字的,但要說能力,淩淵也沒底。
隻能用考試的名義來挑選。
北安縣城,原本的主簿縣丞等人早已逃走,空下來的職位很多,足以滿足這些讀書人的要求。
楊二虎等人都是粗人,管起流民來,都是刀劍棍棒,這種方式遲早會出問題。
第二日一早,考試在縣衙的院子裏舉行,題目是淩淵出的。
這段時間他讀了北安縣縣府中的所有卷宗,也對這個時代的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
出個試題什麽的還是不在話下。
楊鳳清一早便來了,他對這次考試很重視,許久沒洗過的頭發洗了,換了一身稍微幹淨點的長袍。
由此可見,他對讀書的態度還是很公正的。
要想考效出能力來,光憑一次考試自然不妥,但目前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等到下午的時候,所有人都交了卷。
閱卷的工作,也隻能淩淵自己來完成。
當看到楊鳳清的卷子時,淩淵都大為吃驚。
蠻人身材高大,平均要比大璃人高出一個頭不止,天生就是打仗的材料。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有優質的戰馬,動輒就是數十萬的騎兵軍團。
這也是大璃軍隊最苦惱的地方,正麵決戰根本不是對手。
隻能依托堅城來守衛。
在他們奪走北境十三城後,流州以及朝廷根本沒有心思再奪迴來。
紙醉金迷的京城,滿是權貴間的爾虞我詐,根本不會過問邊境的死活。
流州府僅剩的五萬邊軍,也都被調去了流州府。
淩淵要打泰林縣,楊二虎心裏是讚同的,但他不敢冒險。
長期與蠻人作戰,他對蠻人的戰力很了解,他擔心就算打贏了,也會是殘勝。
好不容易拉起來的軍隊,也會受到影響。
“隻有經曆過戰火的軍隊,才能成為真正的精銳。”
淩淵的話,如同重擊般敲擊在楊二虎的心頭。
曾幾何時,他也是個滿腔熱血的少年郎,手執長刀要踏破蠻夷王庭。
如今有了機會,卻有些畏畏縮縮。
“殿下,我們何時出發?”
“再等上幾天,等下一批軍備到以後,我們能裝備四千人左右。”
“是,屬下這就去練兵。”
每天兌換五百套玄甲,如今的軍中有差不多兩千套左右。
再過四天,就能湊過四千套。
淩淵手上的民心值還有將近15萬多,完全是足夠用的。
四千玄甲兵,對陣五千蠻兵,以玄甲的兵鋒,應該問題不大。
親軍的事也提上了日程,他決定在出征前正式組建。
一萬人的名額在七萬五千人中挑選,很快便能完成。
畢竟如今的北安縣今非昔比,短短的一個月不到時間,已經算是人滿為患。
後麵來的人,不得不自己修建房屋庇護所。
現如今這個時代,能活下來的都是青壯,其他的大部分都餓死了。
雖然文官依舊很缺,但這次召迴來的流民中,已經發現了不少讀書人。
淩淵讓人將他們全部召集在了一起,帶到了縣衙中。
北境十三城中可是不乏一些讀書人在的,他們跟隨流民隊伍逃了迴來。
沒了官紳的推薦,他們也無法在官場中找到位置。
“殿下,凡是的識字的都在這。”
“好,很好!”淩淵笑著說道:“本殿下如今正是用人之際,眾位可在我北安縣一展抱負。”
皇子親口招攬,這在平時他們想都不敢想,吃了幾天白麵饃,對眼前這個皇子殿下,早已心服口服。
“我等願效忠殿下!”
“我等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好,本殿下會讓人考效你們一番,若是成績優異者,可重用賜官位。”
古代想要做官並不容易,淩淵前世的唐宋那些大朝更是要過三關才行。
就算是中了進士,也需要在翰林院待一段時間,才會外放。
有的人,一輩子都在翰林院。
當然,更多的讀書人,一生連個秀才都考不上。
這次可是皇子親口允準的官位,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大誘惑。
要知道,如今的大璃,連科舉製都沒有,做官全憑舉孝廉。
沒人推薦,你再有才學也沒用。
而舉孝廉的名額,全部都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手中。
平常百姓家的讀書人想要出頭,比登天還難。
“殿下,不知何時開考?”有人忍不住問道。
“明日便開考!”
“多謝殿下!”
楊鳳清在人群中,看著眼前的這位的十三皇子,他也是從北境逃迴來的。
隨著流民到了北安縣已經四天,每日都會聽人說起這位殿下。
白麵饃、稀飯、玄甲等等,他察覺到這位殿下絕不簡單。
百年來第一位來戍邊的皇子,讓他也充滿了好奇。
楊鳳清自小讀書,更在少時被人稱為天才,在十五歲的時候,他的夫子就已經自愧不如。
可惜出身貧寒,是個佃戶出身,東家見他機靈,才讓他陪少爺讀書。
後來蠻人南下, 奪走了家園,妻子也被殺害。
他一直遊蕩在邊境,做夢都想著有一天能殺迴去。
手刃那些謀害了他妻子的仇人。
如今,他看到了一絲希望,眼前的皇子,或許能真的帶他殺迴去。
“殿下,學生不想為官,想要參軍。”
“哦?”淩淵也來了興趣,打量起這個瘦弱的書生來。
“殿下,他叫楊鳳清,去了好幾次,都被征兵的給拒絕了,他太瘦了。”
楊鳳清個子不高,長期的食不果腹,讓他看上去跟個女子般。
按理說,這種人活不到今天,但他卻活了下來。
眼神中有著一股子不屬於讀書人的殺意,冰冷且陰柔。
“你是讀書人?為何要參軍?”淩淵問道。
“殺光蠻夷!”
楊鳳清的迴答鏗鏘有力,用盡了他所有的力氣。
這也讓淩淵刮目相看。
“好,本殿下給你個機會,隻要你能在此次考試中進入前三名,我準你入軍,而且,做我的親衛。”
“學生,多謝殿下!”
這些讀書人都是劉阿福找來的,識字是肯定識字的,但要說能力,淩淵也沒底。
隻能用考試的名義來挑選。
北安縣城,原本的主簿縣丞等人早已逃走,空下來的職位很多,足以滿足這些讀書人的要求。
楊二虎等人都是粗人,管起流民來,都是刀劍棍棒,這種方式遲早會出問題。
第二日一早,考試在縣衙的院子裏舉行,題目是淩淵出的。
這段時間他讀了北安縣縣府中的所有卷宗,也對這個時代的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
出個試題什麽的還是不在話下。
楊鳳清一早便來了,他對這次考試很重視,許久沒洗過的頭發洗了,換了一身稍微幹淨點的長袍。
由此可見,他對讀書的態度還是很公正的。
要想考效出能力來,光憑一次考試自然不妥,但目前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等到下午的時候,所有人都交了卷。
閱卷的工作,也隻能淩淵自己來完成。
當看到楊鳳清的卷子時,淩淵都大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