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了解世界(1)
穿越之年代文裏路人甲 作者:水邊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肖玥迴到大雜院的時候,院子裏正充滿著歡聲笑語。 已經穿越過來一天了,肖嶽也要適應新的身份了。從這章起她就改名叫肖玥了。
北屋住著肖奶奶、肖爺爺以及肖小叔肖大貴一家八口人。
肖小嬸就是那個白胖白胖的婦人,此時正在水管前洗著菜。
一見到肖玥姐妹走進來,臉上立刻露出笑容,熱情地說:“玥玥起床啦,身體感覺好點了嗎?我昨天去百貨商店買了些桃酥,等會你過來和弟弟們一起嚐嚐呀!”
肖玥標準六顆牙微笑著迴應道:“謝謝小嬸,不過還是留給弟弟們吃吧,我都這麽大了,可不能再跟小孩子搶東西吃呢。”
嗯,昨天自己一個人在院子裏,肖小嬸是眼神都沒給自己一個,也是個笑麵虎。
東邊那間房子裏住著肖大伯肖大山一家人,肖大伯共有六個子女,其中包括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他的四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
而那個特別的樹屋,正是肖大伯家的四兒子肖瑜在迎娶新娘時特意加蓋的。
由於東屋裏居住著肖大伯一家,包括大兒子肖璟及其家人共五口、二兒子肖瑞及其家人共四口,以及三兒子琰及其家人共三口,空間顯得異常擁擠。
此外,還有一個小女兒肖琴與肖爺爺和奶奶一起睡覺。至於大女兒肖珍,則已經嫁出去了。
此刻,大伯家的人並沒有在院子裏,他們家向來習慣早點吃晚飯。
這個大雜院是肖家祖傳下來的,但後來街道辦上又安排了姓楊的一家人入住,總共有十幾口子,住在南邊的後座房裏。
肖玥是跟著肖琳一路上爺爺奶奶,嬸子大娘打著招唿迴到自己家門口後,肖大嫂給打了一盆溫水。
肖玟衝過來:“我先洗,”手就伸進盆裏,肖琳也把手伸進去:“一起洗,一起洗。小六,快來。”
肖玥:不至於如此節省吧。
等吃過早飯後,家裏的人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肖琳也去見對象去了,隻留下肖玟,肖玥在家帶孩子。
肖玟拉起牛牛往外走:“孩子咱倆一人一個,你在家看著壯壯,我送牛牛去幼兒園。”
隻留下肖玥和壯壯大眼瞪小眼,肖玥看著眼前這個小家夥,無奈地笑了笑。
她嚐試著對壯壯說:“你困不困呀?要不要去睡覺覺呢?”
然而,壯壯卻堅定地搖著頭,仿佛要把腦袋甩下來一般。他奶聲奶氣地說道:“去玩,去玩。找哥哥。”
肖玥歎了口氣,決定和這個小家夥講講道理。
她蹲下身子,溫柔地看著壯壯,輕聲說道:“哥哥去幼兒園啦,你現在還太小,不能去哦。等你長大了就可以去了。”
可是,壯壯根本不聽這些,他依舊緊緊地拽著肖玥的褲腿,另一隻手則指向門口,身體已經傾斜得快要擦到地麵了。他大聲喊道:“哥哥,玩!”
肖玥見狀,急忙拯救自己的褲子,生怕被壯壯扯掉了。她嘴裏胡亂地答應著:“好好好,你先撒手,我領你去找哥哥好不好?”
壯壯一聽滿意了,乖乖的站直身體:“走。”
肖玥沒辦法,隻好領著他出門,隻見壯壯就向東房奔去,大喊:“石頭,磚頭,我來找你啦。”
此時,從東屋裏跑出一個小黑炭,迴應道:“你怎麽現在才來啊?我都等了你好久了。”隨後又有一個稍小一些的黑炭緊跟著跑了出來。
直到這時,肖玥才突然想起:每天壯壯都會和大伯家的四孫子石頭、五孫子磚頭一起玩耍。而這倆孩子都是大伯家老二肖瑞的兒子。
肖瑞堂哥在小時候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痹症,但當時肖大伯和肖大娘誤以為他隻是缺鈣,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僅僅給他煮了些雞蛋作為補品。
然而,等到他們發現他跛腳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無法治愈了。
因此,肖瑞長大成人後,找媳婦變得十分困難,最終隻能和一個長相有些黝黑,索要較多彩禮的鄉下女子結婚,並生了兩個小煤球兒。
二堂嫂由於沒有工作,平時就在家中操持家務,照顧孩子。
二堂嫂雙手濕漉漉的跟著走出門:“玥玥大好了?我碗還沒有刷好,你先看這幾個皮小子會兒。不出院門就行。”
“行,二嫂有活兒就去忙。”肖玥迴答的幹脆。
三個小蘿卜頭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著玩啥,肖玥就把大門關上了,插上門栓,在她的記憶裏,大嫂他們都是這樣幹的,就怕小屁孩偷跑出去。如果有人迴來,再敲門好了。
肖玥轉頭看三人玩的好,就迴屋搬了個馬紮坐在樹蔭裏,手裏拿著吃飯前翻出來的初中曆史書,來了解這個世界。看兩頁,抬頭看看仨蘿卜頭。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形成一片片光斑,照在地上和牆上,仿佛一幅斑駁的畫卷。
微風輕輕吹過,帶來一絲涼爽的感覺,讓人感到舒適愜意。肖玥靜靜地坐在那裏,專注地看著手中的書本,偶爾抬起頭,目光落在那三個孩子身上。
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充斥著整個院子,他們在陽光下盡情玩耍,臉上洋溢著天真無邪的笑容。
肖玥輕輕地歎了口氣,繼續低下頭閱讀手中的書,不知不覺沉浸在書裏。
才發現這個世界的曆史在明朝的時候轉了個彎,明朝的開國皇帝也叫朱元璋,他登基之後,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穩定國家局勢。
對內,他致力於安撫民心、發展經濟,並積極鼓勵科技創新;對外,他派遣龐大的船隊滿世界地尋找高產作物,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
經過十年的努力,全國人民終於解決了溫飽問題,這讓朱元璋備受讚譽。
到了登基二十年之際,朱元璋再次展現出其遠見卓識。
他派遣船隊用國內的瓷器、布匹、琉璃等珍貴物品與各國進行貿易,帶迴了堆積如山的金銀銅鐵,同時還邀請了一些國外的科研人員來到大明,促進了科技交流。
北屋住著肖奶奶、肖爺爺以及肖小叔肖大貴一家八口人。
肖小嬸就是那個白胖白胖的婦人,此時正在水管前洗著菜。
一見到肖玥姐妹走進來,臉上立刻露出笑容,熱情地說:“玥玥起床啦,身體感覺好點了嗎?我昨天去百貨商店買了些桃酥,等會你過來和弟弟們一起嚐嚐呀!”
肖玥標準六顆牙微笑著迴應道:“謝謝小嬸,不過還是留給弟弟們吃吧,我都這麽大了,可不能再跟小孩子搶東西吃呢。”
嗯,昨天自己一個人在院子裏,肖小嬸是眼神都沒給自己一個,也是個笑麵虎。
東邊那間房子裏住著肖大伯肖大山一家人,肖大伯共有六個子女,其中包括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他的四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
而那個特別的樹屋,正是肖大伯家的四兒子肖瑜在迎娶新娘時特意加蓋的。
由於東屋裏居住著肖大伯一家,包括大兒子肖璟及其家人共五口、二兒子肖瑞及其家人共四口,以及三兒子琰及其家人共三口,空間顯得異常擁擠。
此外,還有一個小女兒肖琴與肖爺爺和奶奶一起睡覺。至於大女兒肖珍,則已經嫁出去了。
此刻,大伯家的人並沒有在院子裏,他們家向來習慣早點吃晚飯。
這個大雜院是肖家祖傳下來的,但後來街道辦上又安排了姓楊的一家人入住,總共有十幾口子,住在南邊的後座房裏。
肖玥是跟著肖琳一路上爺爺奶奶,嬸子大娘打著招唿迴到自己家門口後,肖大嫂給打了一盆溫水。
肖玟衝過來:“我先洗,”手就伸進盆裏,肖琳也把手伸進去:“一起洗,一起洗。小六,快來。”
肖玥:不至於如此節省吧。
等吃過早飯後,家裏的人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肖琳也去見對象去了,隻留下肖玟,肖玥在家帶孩子。
肖玟拉起牛牛往外走:“孩子咱倆一人一個,你在家看著壯壯,我送牛牛去幼兒園。”
隻留下肖玥和壯壯大眼瞪小眼,肖玥看著眼前這個小家夥,無奈地笑了笑。
她嚐試著對壯壯說:“你困不困呀?要不要去睡覺覺呢?”
然而,壯壯卻堅定地搖著頭,仿佛要把腦袋甩下來一般。他奶聲奶氣地說道:“去玩,去玩。找哥哥。”
肖玥歎了口氣,決定和這個小家夥講講道理。
她蹲下身子,溫柔地看著壯壯,輕聲說道:“哥哥去幼兒園啦,你現在還太小,不能去哦。等你長大了就可以去了。”
可是,壯壯根本不聽這些,他依舊緊緊地拽著肖玥的褲腿,另一隻手則指向門口,身體已經傾斜得快要擦到地麵了。他大聲喊道:“哥哥,玩!”
肖玥見狀,急忙拯救自己的褲子,生怕被壯壯扯掉了。她嘴裏胡亂地答應著:“好好好,你先撒手,我領你去找哥哥好不好?”
壯壯一聽滿意了,乖乖的站直身體:“走。”
肖玥沒辦法,隻好領著他出門,隻見壯壯就向東房奔去,大喊:“石頭,磚頭,我來找你啦。”
此時,從東屋裏跑出一個小黑炭,迴應道:“你怎麽現在才來啊?我都等了你好久了。”隨後又有一個稍小一些的黑炭緊跟著跑了出來。
直到這時,肖玥才突然想起:每天壯壯都會和大伯家的四孫子石頭、五孫子磚頭一起玩耍。而這倆孩子都是大伯家老二肖瑞的兒子。
肖瑞堂哥在小時候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痹症,但當時肖大伯和肖大娘誤以為他隻是缺鈣,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僅僅給他煮了些雞蛋作為補品。
然而,等到他們發現他跛腳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無法治愈了。
因此,肖瑞長大成人後,找媳婦變得十分困難,最終隻能和一個長相有些黝黑,索要較多彩禮的鄉下女子結婚,並生了兩個小煤球兒。
二堂嫂由於沒有工作,平時就在家中操持家務,照顧孩子。
二堂嫂雙手濕漉漉的跟著走出門:“玥玥大好了?我碗還沒有刷好,你先看這幾個皮小子會兒。不出院門就行。”
“行,二嫂有活兒就去忙。”肖玥迴答的幹脆。
三個小蘿卜頭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著玩啥,肖玥就把大門關上了,插上門栓,在她的記憶裏,大嫂他們都是這樣幹的,就怕小屁孩偷跑出去。如果有人迴來,再敲門好了。
肖玥轉頭看三人玩的好,就迴屋搬了個馬紮坐在樹蔭裏,手裏拿著吃飯前翻出來的初中曆史書,來了解這個世界。看兩頁,抬頭看看仨蘿卜頭。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形成一片片光斑,照在地上和牆上,仿佛一幅斑駁的畫卷。
微風輕輕吹過,帶來一絲涼爽的感覺,讓人感到舒適愜意。肖玥靜靜地坐在那裏,專注地看著手中的書本,偶爾抬起頭,目光落在那三個孩子身上。
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充斥著整個院子,他們在陽光下盡情玩耍,臉上洋溢著天真無邪的笑容。
肖玥輕輕地歎了口氣,繼續低下頭閱讀手中的書,不知不覺沉浸在書裏。
才發現這個世界的曆史在明朝的時候轉了個彎,明朝的開國皇帝也叫朱元璋,他登基之後,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穩定國家局勢。
對內,他致力於安撫民心、發展經濟,並積極鼓勵科技創新;對外,他派遣龐大的船隊滿世界地尋找高產作物,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
經過十年的努力,全國人民終於解決了溫飽問題,這讓朱元璋備受讚譽。
到了登基二十年之際,朱元璋再次展現出其遠見卓識。
他派遣船隊用國內的瓷器、布匹、琉璃等珍貴物品與各國進行貿易,帶迴了堆積如山的金銀銅鐵,同時還邀請了一些國外的科研人員來到大明,促進了科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