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穎,今天想講講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


    我們公司最近招了一個98年的小姑娘,她剛從大學畢業沒多久,臉上還帶著些許稚氣。


    小姑娘是本地人,但家在農村,她說她不想住家裏,因為父母重男輕女,她隻想多賺點錢,然後搬出去自己住。


    她每天工作都很認真,來得最早走得最晚,中午吃飯也是自己帶飯,幾乎不跟我們出去吃。


    因為中午休息時間比較長,又沒什麽事情做,所以我們幾個同事有時候會一起拚單點個外賣,或者去樓下吃麻辣燙。


    那天中午,我看她又是一個人坐在工位上吃自己帶的飯,就邀請她跟我們一起下去吃麻辣燙。


    沒想到小姑娘拒絕了,她笑著說:“謝謝姐姐,不用了,我帶的飯挺好吃的。”


    我注意到,她帶的飯都是很簡單的一些蔬菜,幾乎看不到什麽葷菜。


    “沒關係的,偶爾也可以改善一下夥食嘛,走吧,跟我們一起去。”


    小姑娘依然搖頭:“真的不用了,我不習慣吃外麵的東西,而且……而且也不便宜。”


    我看她執意不肯,也沒再強求,就跟另外兩個同事下去吃麻辣燙了。


    三個人,點了滿滿一大盆,花了100多塊錢,人均40左右。


    說實話,對於我們這個年紀,這個消費水平,其實很正常。


    畢竟平時中午點個外賣,也都要二三十塊錢,有時候吃頓好的,花個四五十塊錢也很正常。


    所以,當時我們誰都沒覺得吃頓麻辣燙花100多塊錢有什麽不妥。


    晚上下班迴到家,我跟老公說起中午請新同事吃麻辣燙的事情,老公卻突然問我:“你們三個人吃麻辣燙花了100多塊錢?”


    “對啊,怎麽了?”我有些疑惑地看著他。


    “不是,我不是說吃麻辣燙不好,就是覺得這有點奢侈了,你們三個人吃麻辣燙,還不如去吃火鍋呢,火鍋也才100多塊錢。”老公皺著眉頭說道。


    “可我們也沒經常吃呀,偶爾吃一次嘛,而且中午時間比較短,吃火鍋太浪費時間了。”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覺得,麻辣燙這種東西,偶爾吃一下還行,經常吃的話,有點不劃算。”


    我有些不悅地看了他一眼:“那你的意思是,以後不讓我吃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隨口這麽一說,你想吃就吃唄,我又沒說不讓你吃。”老公見我不高興,連忙解釋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就是覺得我花錢大手大腳唄。”我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


    “我不是那個意思……”


    “行了,別解釋了,我不想聽。”我打斷了他的話,轉身進了臥室。


    其實,我並不是真的生他的氣,就是覺得有些無語。


    他這個人,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太古板,太會過日子了。


    我跟他是相親認識的,他比我大三歲,是個程序員,工資很高,但也很辛苦。


    我們剛認識的時候,他就告訴我,他每個月都會把工資上交給他媽,然後自己留一點生活費。


    我當時還覺得他挺孝順的,後來才知道,他根本就不是什麽孝順,而是根本就不會花錢。


    他這個人,對吃穿住行都不講究,衣服鞋子都是最便宜的,吃飯也是能湊合就湊合,唯一的愛好就是打遊戲,但也不會在遊戲裏充錢。


    他跟我說,他要把錢都攢下來,以後買車買房用。


    我當時還挺感動的,覺得他是個過日子的人,就答應了他的追求。


    我們談了兩年的戀愛,就結婚了。


    結婚以後,他還是每個月把工資上交給他媽,然後找我要生活費。


    我一開始覺得沒什麽,畢竟我們兩個人都有工資,而且我也不亂花錢,生活費足夠了。


    可是後來,我發現他這個人,真的太摳門了。


    我們結婚以後,就搬出來自己住了,沒有跟公婆住在一起。


    但是每個周末,我們都會迴去吃飯,每次迴去,他都會買一堆菜帶迴去。


    那些菜,都是最便宜的,而且都是他喜歡吃的。


    有一次,我跟他一起迴去,我看到他買的菜裏麵,居然有一袋土豆,都已經發芽了。


    我問他:“這土豆都發芽了,還能吃嗎?”


    他看了一眼,說:“怎麽不能吃,把芽削掉不就行了。”


    “可是發芽的土豆有毒啊,吃了會中毒的。”我有些擔心地說道。


    “哪有那麽誇張,我小時候經常吃發芽的土豆,也沒事啊。”他滿不在乎地說道。


    “那也不行,萬一吃出問題來怎麽辦?”


    “能有什麽問題啊,你別小題大做了。”


    我沒再跟他說下去,自己跑到超市去重新買了一袋土豆。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比如他從來都不買水果吃,他說水果太貴,不劃算。


    比如他從來都不在外麵吃飯,他說外麵的飯不幹淨,還貴。


    比如他從來都不給我買禮物,他說那些都是浪費錢的東西,沒什麽用。


    一開始,我還想著慢慢改變他,可是後來發現,根本沒用。


    他這個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消費觀念,根本就無法改變。


    我也曾跟他吵過鬧過,可是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後來,我也懶得管他了,我自己賺錢自己花,想買什麽就買什麽。


    好在,他也不管我,我們各花各的錢,倒也相安無事。


    隻是有時候,想想他的摳門,我還是會覺得有些無語。


    就像今天,他居然覺得我請同事吃麻辣燙太奢侈了。


    我真的很想問他一句:“你老公一個月賺那麽多錢,你至於嗎?”


    不過,話到嘴邊,我還是咽了迴去。


    畢竟,每個人的消費觀念不同,我不能強求他跟我一樣。


    隻要他能保證我們的基本生活,其他的,我也就不計較了。


    我以為,我的婚姻生活,就會這樣一直平淡地過下去。


    可是沒想到,前幾天,我迴了一趟娘家,卻聽到了一個讓我震驚的消息。


    那天是周末,我跟我媽打電話,她說她身體不舒服,讓我迴去看看。


    我跟我老公說了以後,他就開車把我送迴了娘家。


    迴到家以後,我看到我媽躺在床上,臉色蒼白,一副很虛弱的樣子。


    我連忙問她怎麽了,她說她這兩天總是頭暈,而且渾身沒勁。


    我一聽,趕緊帶她去了醫院。


    經過一番檢查,醫生說她是貧血,需要多吃點有營養的東西。


    我聽完以後,心裏很不是滋味。


    我知道,我媽這個人,一輩子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了我跟我弟。


    現在,她自己生病了,都舍不得買點好吃的補補。


    於是,我就跟我老公商量了一下,決定每個月給我媽2000塊錢的生活費,讓她買點好吃的補補身體。


    我老公也答應了,他說孝順老人是應該的。


    可是沒想到,我這個決定,卻遭到了我弟媳的反對。


    那天下午,我從醫院迴來以後,我弟媳就找我談話了。


    她跟我說:“姐,你以後能不能別給咱媽錢了?”


    我一聽,有些愣住了:“為什麽?”


    “你知道嗎?你每個月給咱媽2000塊錢,她都舍不得花,都攢起來了,說是以後留給你侄子娶媳婦用。”弟媳有些不滿地說道。


    “那不是挺好的嗎?我媽知道心疼我們。”我有些不解地說道。


    “好什麽好?她這樣攢錢,把自己身體都熬壞了,到時候還不是得我們花錢給她看病?”弟媳撇了撇嘴說道。


    “那也不能不讓她攢錢吧?她一輩子節省慣了,突然讓她花錢,她也舍不得啊。”


    “那你就不能勸勸她嗎?讓她別那麽節省,該吃吃該喝喝,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弟媳繼續說道。


    “我勸了,可是她不聽啊,她說她攢點錢心裏踏實。”


    “那你就別給她錢了,你直接給她買東西不就行了?買那些有營養的東西,她總不能不吃吧?”弟媳提出了建議。


    我覺得弟媳說得也有道理,就答應了下來。


    從那以後,我就每個月給我媽買一些營養品迴去,有燕窩、阿膠、紅棗之類的。


    可是沒想到,我媽依然舍不得吃,每次都把那些東西藏起來,說是等以後再吃。


    我跟她說了很多次,讓她現在就吃,可是她就是不聽。


    後來,我實在沒辦法,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我老公。


    我老公聽完以後,卻笑了起來:“這還不簡單?你把那些東西都做成飯菜,她不就吃了嗎?”


    我一聽,覺得老公說得有道理,就照做了。


    可是沒想到,我媽居然把那些飯菜都留給了我跟我弟他們吃,她自己依然吃那些青菜蘿卜。


    我看著她那樣,真是又氣又心疼。


    我真的不知道,她為什麽要這麽節省?難道在她心裏,錢真的比命還重要嗎?


    這件事情,讓我對婚姻有了更深的思考。


    以前,我覺得婚姻就是兩個人搭夥過日子,隻要彼此不討厭,能夠相互包容,就能夠過下去。


    可是現在我才明白,婚姻不僅僅是搭夥過日子那麽簡單,它還需要兩個人有共同的三觀和消費觀念。


    如果兩個人在這些方麵存在很大的差異,那麽婚姻生活就很難幸福。


    就像我老公,他雖然賺得多,但是他太摳門了,根本就不會享受生活。


    而我呢,雖然賺得不多,但是我喜歡吃好吃的,喜歡玩好玩的,喜歡買漂亮衣服和化妝品。


    如果我們兩個人都堅持自己的消費觀念,不願意為對方改變,那麽我們的婚姻遲早會出現問題。


    想到這裏,我有些害怕了。


    我不知道,我跟我老公的婚姻,還能走多遠?那些曾經甜蜜的誓言,如今似乎被日常的瑣碎和無盡的爭執所掩蓋。我們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每一次嚐試交談都似乎會引爆新的矛盾。他的冷漠和疏離,像一把無形的刀,一點點割裂著我們之間的情感紐帶。


    如果他一直這樣下去,我是否會選擇離婚?這個念頭一旦浮現,就如同野草般在心底瘋長。我舍不得這段婚姻中的美好迴憶,也顧慮著離婚可能帶來的種種後果——對孩子的傷害、親朋好友的看法、以及自己未來的不確定。但我又無法忽視內心的痛苦和不滿,那種日複一日的煎熬,正在慢慢吞噬著我的意誌和勇氣。


    這些問題像巨石一樣壓在我的心頭,讓我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我開始反思,我們是否還有挽迴的餘地?是否可以通過溝通、諮詢或者共同努力來修複這段關係?還是說,一切都已無法挽迴,離婚才是最終的解脫?


    我深知,婚姻是一場漫長的修行,需要雙方的包容、理解和支持。但我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如果經過所有的努力,我們仍然無法找迴曾經的幸福和默契,那麽離婚或許真的是一種對自己負責、對彼此負責的選擇。


    然而,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我願意再給他一次機會,也給我們的婚姻一次機會。我會嚐試更加積極地與他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我也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確保自己在這場婚姻中不會迷失自我。


    畢竟,婚姻是兩個人的事,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和付出。我希望我們能夠一起走過這段艱難的時光,重新找迴屬於我們的幸福和甜蜜。但如果最終我們還是無法達成共識,那麽我也會勇敢地麵對現實,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情感軌跡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奴並收藏情感軌跡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