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火燒案牘庫(上)
通古今:帶國家隊下場營救大將軍 作者:清塵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結束與白姑娘的談話,戰風淵就被盧崎催促要去刑部調蘇旭叛國案的案件訟牒。
“我說你一個大男人,在房裏磨磨蹭蹭做什麽,快走,要不天黑了,刑部那幫吃閑飯的不讓我們進去。”
還沒走出大門,被宣南朱恩寧堵在半道。
他們去大理寺地牢沒帶宣南,一迴到戰府就被輪番轟炸,找借口溜掉,一轉頭又見著人。
“帶我去刑部案牘庫。”宣南雙手叉腰,小小的身子擋在兩個男人麵前,兇巴巴的。
“我們是去辦正事,你在家乖乖等著吧。”盧崎一伸手,摁著宣南的頭往旁邊一擰,想甩掉她。
“不行,”宣南跳到盧崎跟前,小手揪著他的衣領,氣鼓鼓:“不帶我去,我讓父皇削你們官職。”
戰風淵想進宮見一見楊貴妃,還得托宣南的關係。
“宣南,有件事要拜托你。”
宣南麵露警惕:“別借故支開我啊。”
“我想去拜見楊貴妃,但我是外男,不方便入宮。”
“見我母妃?”宣南感到詫異。“這...中秋夜宴還有兩天就到了,宴會時,不就能見到她了嗎?”宣南錯會了戰風淵的意思,以為他知道了指婚的事,垂頭勾腳。
陛下給戰風淵的查案期限是辛國使團入京,也就是八月十七日前。
隻有四天時間,他連當天去地牢見過蘇旭的人都沒見完,心中急切。
“時間不夠,能明日就帶我進宮嗎?”
戰風淵的著急讓宣南誤會更深,心髒撲通撲通地跳。
“這麽急啊。”進宮沒什麽,宣南是怕見到母妃後,再不能隨意外出了。不過比起自由,她更想把畫像帶給母妃。
“行是行,不過你得答應我三件事。”
戰風淵有些為難,他很擔心宣南用婚事逼迫自己。
整理了話術:“隻要不違背我的意願,我有能力辦到,且不背叛國家,不傷天害理的事,我答應你。”
“真的?”宣南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沒想到對方竟然答應了。
“你說,第一件事是什麽?”
宣南手背在身後,眉毛一挑:“不急,等我想到了,再與你說。”
“那我明日就帶你進宮,不過你要準備我母妃的禮物。”
戰風淵庫房裏還有白姑娘送的琉璃擺件,想也沒想答應下來。
旁邊的盧崎不幹了,嚷嚷起來:“你們兩個都進宮,留我在外麵嗎?我也要去。”
“你經常入宮,少去一次會死啊。”宣南心情大好,懟人的語氣也柔和不少。
“會死。”
兩人邊往外走,邊鬥嘴。
“唉,不對啊,沒說帶你出去啊。”
宣南拽住戰風淵一隻胳膊,搖晃道:“風淵哥哥答應我三件事,我想到了,第一件事就是入宮之前,一直跟在你們身邊,你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
盧崎拱手,表示佩服。
張叔的馬車照例停在後門巷裏,等著他們。
...
刑部,比部司。
這是王九、錢哲第三次來刑部核算《請功帖》,第一次說負責核算的書吏病了。第二次來,人是迴來了,又說堆積了許多公務,要排隊。
明明那張桌案上就五六本冊子,不到一個時辰就處理完畢,非說忙於公務。
明明那書吏處理完五六本冊子後,都閑著嗑瓜子了,非不給他們處理。
王九心裏窩著火,私底下把這幫子酸腐文官罵了狗血噴頭,麵上還得裝孫子,舔著臉笑。若非錢哲一直拉著他,這家夥真會把中午吃的羊肉湯盆澆在那些書吏腦袋上。
“喂,我們到底要排到什麽時候,宣城戰死的將士家屬還等著撫恤金開鍋呢。”
這第三次來,書吏們的眼睛依舊撇到腦門上,一點看不起王九這樣的武將。
“叫你們等著。”書吏劉青書冷聲嗬斥。
“等等等,我們都來三次了,還要等到什麽時候?”王九無名火起。
消極怠工,推諉不屑。這樣的書吏要是在宣城,早被將軍革職了。
王九甚至不知道哪裏得罪了這位不過從六品下的芝麻京官兒。他們一來就找各種借口推脫。
錢哲提議去找將軍告知此事,可王九認為這點小事都要勞煩將軍,實在當不起副將的重任。
“果然是武將,隻知道吼,有本事你來做我的位子?”那書吏起身,讓出位置。
錢哲拉住氣頭上的王九,小意賠禮:“抱歉,王九脾氣火爆了點,他隻是為那些戰死沙場的將士們著急,望大人多多體恤將士們的疾苦,快些核算,我們也好去交差。”
書吏劉青書白了一眼錢哲,麵色稍霽,把一塊寫了“候”字的木牌豎在窗口:“等著。”
王九和錢昭天剛擦亮就來了,以為可以排在第一位,誰知道,這一等,頭頂的太陽從東邊到了頭頂。
八月的烈陽還未收斂它的驕傲,炙烤得京中大地熱浪滾滾,玉京大半月滴雨未落,稍微動一動就會出一身熱汗。
兩人又穿著武將鎧甲,鐵製的甲胄在烈日下烤得發燙。
反觀書吏,坐在房中,大麵積陰涼灑下,還有冰涼井水可飲用有香甜的蜜瓜可吃,穿得又薄,舒適得很。
王九心裏更不痛快。
這時候,比部司郎中崔旺剛到刑部,被眼尖的王九攔住去路。
“崔郎中,我們都來三天了,你手下那個叫劉青書的一直不肯幫我們核算《請功帖》,算什麽話?”
崔望上下打量武將王九,嫌他身上散發的汗味酸臭,心中鄙視,剛要找點話搪塞過去,隻聽得刑部最深處有人大唿。
“走水了,都來救火。”
“不好,那邊是案牘庫。”
...
刑部,案牘庫。
今日值守案牘庫的書吏有四人。其中兩人負責庫內日常維護,掃曬翻曬和修複等工作。
第三人負責卷宗的登記入庫,最後一人則是負責來往官員調閱案卷時的雜務。
一般情況,來刑部調閱卷宗案牘的官員不多,處理起來還算得心應手,可今日不知怎的,來往官員一批接著一批。
負責接待來往官員的書吏忙不過來,先把掃灑維護的兩人叫來,還是不夠,最後,把登記入庫那人也一並叫來。
四人一起接待,才運轉過來。
書吏劉越擦幹汗珠:“這樣不行,還是上報崔郎中,讓他派點人手過來。”
話音剛落,四人便聞一股焦糊臭氣。
“不好,走水了。”
“我說你一個大男人,在房裏磨磨蹭蹭做什麽,快走,要不天黑了,刑部那幫吃閑飯的不讓我們進去。”
還沒走出大門,被宣南朱恩寧堵在半道。
他們去大理寺地牢沒帶宣南,一迴到戰府就被輪番轟炸,找借口溜掉,一轉頭又見著人。
“帶我去刑部案牘庫。”宣南雙手叉腰,小小的身子擋在兩個男人麵前,兇巴巴的。
“我們是去辦正事,你在家乖乖等著吧。”盧崎一伸手,摁著宣南的頭往旁邊一擰,想甩掉她。
“不行,”宣南跳到盧崎跟前,小手揪著他的衣領,氣鼓鼓:“不帶我去,我讓父皇削你們官職。”
戰風淵想進宮見一見楊貴妃,還得托宣南的關係。
“宣南,有件事要拜托你。”
宣南麵露警惕:“別借故支開我啊。”
“我想去拜見楊貴妃,但我是外男,不方便入宮。”
“見我母妃?”宣南感到詫異。“這...中秋夜宴還有兩天就到了,宴會時,不就能見到她了嗎?”宣南錯會了戰風淵的意思,以為他知道了指婚的事,垂頭勾腳。
陛下給戰風淵的查案期限是辛國使團入京,也就是八月十七日前。
隻有四天時間,他連當天去地牢見過蘇旭的人都沒見完,心中急切。
“時間不夠,能明日就帶我進宮嗎?”
戰風淵的著急讓宣南誤會更深,心髒撲通撲通地跳。
“這麽急啊。”進宮沒什麽,宣南是怕見到母妃後,再不能隨意外出了。不過比起自由,她更想把畫像帶給母妃。
“行是行,不過你得答應我三件事。”
戰風淵有些為難,他很擔心宣南用婚事逼迫自己。
整理了話術:“隻要不違背我的意願,我有能力辦到,且不背叛國家,不傷天害理的事,我答應你。”
“真的?”宣南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沒想到對方竟然答應了。
“你說,第一件事是什麽?”
宣南手背在身後,眉毛一挑:“不急,等我想到了,再與你說。”
“那我明日就帶你進宮,不過你要準備我母妃的禮物。”
戰風淵庫房裏還有白姑娘送的琉璃擺件,想也沒想答應下來。
旁邊的盧崎不幹了,嚷嚷起來:“你們兩個都進宮,留我在外麵嗎?我也要去。”
“你經常入宮,少去一次會死啊。”宣南心情大好,懟人的語氣也柔和不少。
“會死。”
兩人邊往外走,邊鬥嘴。
“唉,不對啊,沒說帶你出去啊。”
宣南拽住戰風淵一隻胳膊,搖晃道:“風淵哥哥答應我三件事,我想到了,第一件事就是入宮之前,一直跟在你們身邊,你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
盧崎拱手,表示佩服。
張叔的馬車照例停在後門巷裏,等著他們。
...
刑部,比部司。
這是王九、錢哲第三次來刑部核算《請功帖》,第一次說負責核算的書吏病了。第二次來,人是迴來了,又說堆積了許多公務,要排隊。
明明那張桌案上就五六本冊子,不到一個時辰就處理完畢,非說忙於公務。
明明那書吏處理完五六本冊子後,都閑著嗑瓜子了,非不給他們處理。
王九心裏窩著火,私底下把這幫子酸腐文官罵了狗血噴頭,麵上還得裝孫子,舔著臉笑。若非錢哲一直拉著他,這家夥真會把中午吃的羊肉湯盆澆在那些書吏腦袋上。
“喂,我們到底要排到什麽時候,宣城戰死的將士家屬還等著撫恤金開鍋呢。”
這第三次來,書吏們的眼睛依舊撇到腦門上,一點看不起王九這樣的武將。
“叫你們等著。”書吏劉青書冷聲嗬斥。
“等等等,我們都來三次了,還要等到什麽時候?”王九無名火起。
消極怠工,推諉不屑。這樣的書吏要是在宣城,早被將軍革職了。
王九甚至不知道哪裏得罪了這位不過從六品下的芝麻京官兒。他們一來就找各種借口推脫。
錢哲提議去找將軍告知此事,可王九認為這點小事都要勞煩將軍,實在當不起副將的重任。
“果然是武將,隻知道吼,有本事你來做我的位子?”那書吏起身,讓出位置。
錢哲拉住氣頭上的王九,小意賠禮:“抱歉,王九脾氣火爆了點,他隻是為那些戰死沙場的將士們著急,望大人多多體恤將士們的疾苦,快些核算,我們也好去交差。”
書吏劉青書白了一眼錢哲,麵色稍霽,把一塊寫了“候”字的木牌豎在窗口:“等著。”
王九和錢昭天剛擦亮就來了,以為可以排在第一位,誰知道,這一等,頭頂的太陽從東邊到了頭頂。
八月的烈陽還未收斂它的驕傲,炙烤得京中大地熱浪滾滾,玉京大半月滴雨未落,稍微動一動就會出一身熱汗。
兩人又穿著武將鎧甲,鐵製的甲胄在烈日下烤得發燙。
反觀書吏,坐在房中,大麵積陰涼灑下,還有冰涼井水可飲用有香甜的蜜瓜可吃,穿得又薄,舒適得很。
王九心裏更不痛快。
這時候,比部司郎中崔旺剛到刑部,被眼尖的王九攔住去路。
“崔郎中,我們都來三天了,你手下那個叫劉青書的一直不肯幫我們核算《請功帖》,算什麽話?”
崔望上下打量武將王九,嫌他身上散發的汗味酸臭,心中鄙視,剛要找點話搪塞過去,隻聽得刑部最深處有人大唿。
“走水了,都來救火。”
“不好,那邊是案牘庫。”
...
刑部,案牘庫。
今日值守案牘庫的書吏有四人。其中兩人負責庫內日常維護,掃曬翻曬和修複等工作。
第三人負責卷宗的登記入庫,最後一人則是負責來往官員調閱案卷時的雜務。
一般情況,來刑部調閱卷宗案牘的官員不多,處理起來還算得心應手,可今日不知怎的,來往官員一批接著一批。
負責接待來往官員的書吏忙不過來,先把掃灑維護的兩人叫來,還是不夠,最後,把登記入庫那人也一並叫來。
四人一起接待,才運轉過來。
書吏劉越擦幹汗珠:“這樣不行,還是上報崔郎中,讓他派點人手過來。”
話音剛落,四人便聞一股焦糊臭氣。
“不好,走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