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重迴晉陽城
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 作者:茶樹長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天下午,張萬和緊張的守在水缸旁邊。
今天就是王累佯裝進攻晉陽城的日子,張萬和生怕自己的籌劃被周寧王看出端倪來,時刻詢問宋紅葉那邊的情況。
水缸中金光一閃,張萬和迅速將那封信撿起來,看完信的內容,欣喜若狂。
宋紅葉告訴張萬和,周寧王萬般無奈,已經命令秦文正寫信,向上京城求援,想必公主不日就能迴到晉陽城中來。
張萬和激動的一拍大腿,這次周玉瑤能迴來,晉陽城的所有人都功不可沒。
張萬和當即給宋紅葉迴信,讓他們演戲演全套。
王累今夜就在晉陽城北門五裏外紮寨,保證站在城樓上,遠遠的就能望到北蠻人的軍帳。
其次,譚見秋則吩咐下去,全城宵禁,所有人不得隨意外出,士兵日夜巡邏,一定要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氛圍感。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城主府附近大聲宣告,就是要讓周寧王不得舒坦,免得他還死賴在晉陽城不走。
宋紅葉收到張萬和信,立馬就吩咐了下去。
隻是,張萬和似乎有些多此一舉了。
周寧王這幾日就躲在城主府內,別說來城牆上巡視一眼了,就連城主府的大門都不曾邁出過。
上京城那邊,周玉瑤拿趁著陽光明媚,在院子裏,將一杆紅纓槍舞的虎虎生風。
之前張萬和給周玉瑤送來的零食,周玉瑤隻嚐了一些,其餘的都送給母後鄭貴妃了。
周玉瑤練完一套槍法,宋紅英趕緊搬來凳子。
“公主小心一些,不要累著身體,之前張之慶先生說過,公主不日就能返迴晉陽城中,現在都過了五六日,還是杳無音信。”
周玉瑤擦擦額頭上的汗,自從上次沈懷明到自己這邊搜過後,對自己的監管是越來越嚴了。
所有來給自己送東西的人,沈懷明都要攔下來一一盤問,這簡直跟坐牢沒什麽兩樣,周玉瑤都覺得自己要鬱悶死了。
“再耐心等等吧,萬和真君的手段,你我都見識過,更何況有如此多人前來相助,想必再過些時日就能迴去了。”
周玉瑤安慰宋紅英道,這話更像是說給她自己聽的。
周寧王走後,周玉瑤一直盤算著日子,現在按理來說周寧王都上任五六天了,要是時間一長,恐怕周寧王真的就在晉陽城紮根了。
周玉瑤無奈的看著天空,去年的這個時候,北蠻人來勢洶洶,包圍了晉陽城,怎麽那時的天就不似這樣蔚藍?
“有急事召見公主,快去通報。”
門口突然有一陣聲音傳來,緊接著沈懷明就不情不願的走到院子裏來。
“公主,皇上有旨,請您速到朝中議事。”
周玉瑤跟宋紅英對視一眼,兩人相視一笑。
“公主早些迴來,紅英先去收拾東西了。”
周玉瑤走到門外,欽差大臣已經備好了馬車,沈懷明和他的部下正一臉卑躬屈膝的樣子。
“請公主上車。”
沈懷明的語氣極其卑微,完全沒了往日搜查周玉瑤時的飛揚跋扈。
周玉瑤坐上馬車,很快就到了朝堂上。
周玉瑤大步走進朝堂,群臣還在竊竊私語。
“公主在外這幾年變化不小啊,看這個樣子,還真有可能降服北蠻人。”
周翊一臉病態的坐在龍椅上,看到周玉瑤進來,強撐著身子。
“瑤兒,咳咳...聽說你這幾日在屋裏,每日練習武藝,可有其事?”
周玉瑤爽朗的承認了下來。
“報父皇,確有其事,瑤兒認為,當今國家正是危難之際,瑤兒苦練武藝,正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報效國家,替父皇分憂。”
周翊聽完,十分滿意的點點頭,但是話鋒一轉,又問周玉瑤。
“朝中的大臣,日日都告訴父王,國內四海升平,國泰民安,為何你偏偏要說國家是危難之際?”
聽到這話,周圍的大臣都捏了一把汗,原來皇上早就知道是他們在拍馬屁,隻是不願意戳穿罷了。
要是公主說的話有什麽不對,那自己豈不是犯了欺君大罪?
周玉瑤卻不慌不忙的迴答。
“迴父皇,亞聖有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眼下國家確實太平,但往後呢?”
“北蠻人尚未完全平定,南越仍有山匪叛亂,國家正是用人之際,玉瑤怎能安心享樂而不思報國之事?”
周翊聽到周玉瑤這個迴答,十分滿意,拋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瑤兒,之前聽說你在晉陽城平定北蠻人之後,居功自傲,整日不理朝政,隻顧玩樂,可有此事?”
周玉瑤並不否認。
“父皇,確有其事,此實在是玉瑤無奈之舉。”
周翊被周玉瑤的迴答吸引到了,無奈之下才開始享樂,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玉瑤平定北蠻人後,晉陽城的百姓官員皆懶散懈怠,所有事情全部壓在玉瑤一人身上,瑤兒無奈,隻能出此下策。”
周翊滿意的點頭。
“瑤兒有勇有謀,確實難得啊...”
其餘的大臣紛紛上前誇讚。
“公主有此誌向,實乃陛下之幸甚,國家之幸甚!”
周翊龍顏大悅,派人將周寧王傳迴來的求助信拿了上來。
“瑤兒,你從晉陽城迴上京,也快有一個多月了,沒想到那北蠻人又敢來作亂,朝廷上下一眾官員束手無策。”
“有人勸我,說你之前在晉陽城,能打的北蠻人聞風喪膽,現在晉陽城告急,不如再把你調任到晉陽城中去。”
“你還能否擔當此大任,繼續留在晉陽城,抗擊北蠻?”
周玉瑤欣喜若狂,跪倒在地上。
“迴父皇,能為父皇分憂,能為大夏建功立業,縱使上刀山下火海,赴湯蹈火,玉瑤也在所不辭。”
“好!”
周翊大喜,當即下令。
“周玉瑤即刻帶領五千兵馬,前去支援晉陽城,接任晉陽城主一職,周寧王辦事不力,從晉陽城撤職!”
周玉瑤按捺住自己心中的喜悅,跪倒地上。
“臣周玉瑤,接旨!”
今天就是王累佯裝進攻晉陽城的日子,張萬和生怕自己的籌劃被周寧王看出端倪來,時刻詢問宋紅葉那邊的情況。
水缸中金光一閃,張萬和迅速將那封信撿起來,看完信的內容,欣喜若狂。
宋紅葉告訴張萬和,周寧王萬般無奈,已經命令秦文正寫信,向上京城求援,想必公主不日就能迴到晉陽城中來。
張萬和激動的一拍大腿,這次周玉瑤能迴來,晉陽城的所有人都功不可沒。
張萬和當即給宋紅葉迴信,讓他們演戲演全套。
王累今夜就在晉陽城北門五裏外紮寨,保證站在城樓上,遠遠的就能望到北蠻人的軍帳。
其次,譚見秋則吩咐下去,全城宵禁,所有人不得隨意外出,士兵日夜巡邏,一定要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氛圍感。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城主府附近大聲宣告,就是要讓周寧王不得舒坦,免得他還死賴在晉陽城不走。
宋紅葉收到張萬和信,立馬就吩咐了下去。
隻是,張萬和似乎有些多此一舉了。
周寧王這幾日就躲在城主府內,別說來城牆上巡視一眼了,就連城主府的大門都不曾邁出過。
上京城那邊,周玉瑤拿趁著陽光明媚,在院子裏,將一杆紅纓槍舞的虎虎生風。
之前張萬和給周玉瑤送來的零食,周玉瑤隻嚐了一些,其餘的都送給母後鄭貴妃了。
周玉瑤練完一套槍法,宋紅英趕緊搬來凳子。
“公主小心一些,不要累著身體,之前張之慶先生說過,公主不日就能返迴晉陽城中,現在都過了五六日,還是杳無音信。”
周玉瑤擦擦額頭上的汗,自從上次沈懷明到自己這邊搜過後,對自己的監管是越來越嚴了。
所有來給自己送東西的人,沈懷明都要攔下來一一盤問,這簡直跟坐牢沒什麽兩樣,周玉瑤都覺得自己要鬱悶死了。
“再耐心等等吧,萬和真君的手段,你我都見識過,更何況有如此多人前來相助,想必再過些時日就能迴去了。”
周玉瑤安慰宋紅英道,這話更像是說給她自己聽的。
周寧王走後,周玉瑤一直盤算著日子,現在按理來說周寧王都上任五六天了,要是時間一長,恐怕周寧王真的就在晉陽城紮根了。
周玉瑤無奈的看著天空,去年的這個時候,北蠻人來勢洶洶,包圍了晉陽城,怎麽那時的天就不似這樣蔚藍?
“有急事召見公主,快去通報。”
門口突然有一陣聲音傳來,緊接著沈懷明就不情不願的走到院子裏來。
“公主,皇上有旨,請您速到朝中議事。”
周玉瑤跟宋紅英對視一眼,兩人相視一笑。
“公主早些迴來,紅英先去收拾東西了。”
周玉瑤走到門外,欽差大臣已經備好了馬車,沈懷明和他的部下正一臉卑躬屈膝的樣子。
“請公主上車。”
沈懷明的語氣極其卑微,完全沒了往日搜查周玉瑤時的飛揚跋扈。
周玉瑤坐上馬車,很快就到了朝堂上。
周玉瑤大步走進朝堂,群臣還在竊竊私語。
“公主在外這幾年變化不小啊,看這個樣子,還真有可能降服北蠻人。”
周翊一臉病態的坐在龍椅上,看到周玉瑤進來,強撐著身子。
“瑤兒,咳咳...聽說你這幾日在屋裏,每日練習武藝,可有其事?”
周玉瑤爽朗的承認了下來。
“報父皇,確有其事,瑤兒認為,當今國家正是危難之際,瑤兒苦練武藝,正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報效國家,替父皇分憂。”
周翊聽完,十分滿意的點點頭,但是話鋒一轉,又問周玉瑤。
“朝中的大臣,日日都告訴父王,國內四海升平,國泰民安,為何你偏偏要說國家是危難之際?”
聽到這話,周圍的大臣都捏了一把汗,原來皇上早就知道是他們在拍馬屁,隻是不願意戳穿罷了。
要是公主說的話有什麽不對,那自己豈不是犯了欺君大罪?
周玉瑤卻不慌不忙的迴答。
“迴父皇,亞聖有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眼下國家確實太平,但往後呢?”
“北蠻人尚未完全平定,南越仍有山匪叛亂,國家正是用人之際,玉瑤怎能安心享樂而不思報國之事?”
周翊聽到周玉瑤這個迴答,十分滿意,拋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瑤兒,之前聽說你在晉陽城平定北蠻人之後,居功自傲,整日不理朝政,隻顧玩樂,可有此事?”
周玉瑤並不否認。
“父皇,確有其事,此實在是玉瑤無奈之舉。”
周翊被周玉瑤的迴答吸引到了,無奈之下才開始享樂,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玉瑤平定北蠻人後,晉陽城的百姓官員皆懶散懈怠,所有事情全部壓在玉瑤一人身上,瑤兒無奈,隻能出此下策。”
周翊滿意的點頭。
“瑤兒有勇有謀,確實難得啊...”
其餘的大臣紛紛上前誇讚。
“公主有此誌向,實乃陛下之幸甚,國家之幸甚!”
周翊龍顏大悅,派人將周寧王傳迴來的求助信拿了上來。
“瑤兒,你從晉陽城迴上京,也快有一個多月了,沒想到那北蠻人又敢來作亂,朝廷上下一眾官員束手無策。”
“有人勸我,說你之前在晉陽城,能打的北蠻人聞風喪膽,現在晉陽城告急,不如再把你調任到晉陽城中去。”
“你還能否擔當此大任,繼續留在晉陽城,抗擊北蠻?”
周玉瑤欣喜若狂,跪倒在地上。
“迴父皇,能為父皇分憂,能為大夏建功立業,縱使上刀山下火海,赴湯蹈火,玉瑤也在所不辭。”
“好!”
周翊大喜,當即下令。
“周玉瑤即刻帶領五千兵馬,前去支援晉陽城,接任晉陽城主一職,周寧王辦事不力,從晉陽城撤職!”
周玉瑤按捺住自己心中的喜悅,跪倒地上。
“臣周玉瑤,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