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這是希望呀!
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 作者:茶樹長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城中百姓苦於無水,一些潑皮無賴和亡命之徒已經悄悄的在殺人取血,而且今日下午不知道誰傳出去,說是城主府肯定有水,城中許多百姓已經糾結在一起,想來城主府討水!
畢竟,真的都堅持不下去了,晉陽城中的水井早都幹枯了。
在這樣熬下去,別說抵抗北蠻,所有城中之人都會活活渴死。
“放出消息,說是城中發現一處泉眼,內有甘泉可供城中人維持度日,讓大家不要慌,每家每日可暫領取一碗水!”
周玉瑤沒有選擇說實話,這大缸中能出甘泉的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隻有他極少的心腹之人才知道。
而前幾次城中本來還有幾口井有水,可是出過幾次蹊蹺的事情,後麵就不再出水,這也就導致了城中水源如此緊張,所以周玉瑤如此小心是有道理的。
畢竟,城外北蠻的人一直包圍著,晉陽城的幾層危機並沒有被解開。
周玉瑤一下命令,跟在她身邊的有幾個偏將馬上下去安排。
以前城中也有十多個取水點,這次隻需要把裝水的大桶運到那些取水點,然後每日給百姓們送水,隻要有水就有希望,城中的局麵就能慢慢的穩定下來。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這一口缸流出來的水,是否夠現在城中的每一家都有一碗水?
周玉瑤也仔細盤算過,這不到二三個時辰,手下這批人,已經輪流的從水缸中取出不少的水,幾乎所有的木桶都裝滿了。
也虧得這神仙降下的甘泉如此充沛,而且水量特別大,要不然哪會讓她敢給全城百姓送水?
此時晉陽城中,原本已經停了好些天的取水點,又重新開始送水。
這讓那些蹲在牆角的乞丐一個個精神一震,有的不顧傷痛,哪怕跪在地上匍匐,也要往取水點那邊擠去。
而聽到消息的百姓,更是蜂擁而至,每人手裏都拿著裝水的器具,都往取水點狂奔而去,那些本來聚集在城主府鬧事那些百姓,本來都義憤填膺的,在有些人的鼓動下,嚷嚷著說讓城主府放水。
誰知道此時有人大喊,說取水點來水了,這些人一聽,原本聚集起來的一群人,嘩啦的就散開了。
然後唿朋引伴的喊著妻兒老小,趕緊去取水,但是現在一家隻給一碗水,不管你拿多大的桶和盆,隻給一碗。
這讓很多百姓有些不滿,一邊嚷嚷著,一家七八口一碗水怎麽夠?
有的人則取了水,就還想著排隊取水,卻被揪了出來,有人則索性往地上一倒,哭鬧撒潑就為了多半碗水。
畢竟,沒有水,真的會死人的!
“公主有令,一家暫時隻能領取一碗水救命,等明日泉中水溢出的多一些,每日每人可多分一些水,有公主在,一定會想辦法讓百姓活下去!”
分水的將士一邊忙著安撫百姓,一邊要把鬧事的帶下去,而大多數的百姓還是心地善良之人,此時能得到一碗救命水,已經感激不盡,大多是跪在地上,對著城主府方向不住地磕頭感謝。
周玉瑤可以聽到外麵百姓沸騰的議論和歡唿聲,她此時什麽都顧不得,一直站在大缸旁邊,看著這流出的水被一桶桶的打出來,然後裏麵的水總不見底。
這種出水量,一直持續著,讓周玉瑤的眼睛是越來越亮,嘴角的笑容都沒停過。
她雙手合攏,對著水缸默默的祈禱。
“求上仙保佑,化解景陽城危機,信女願以命相抵,隻求救下城中無辜的百姓,信女定會重修廟宇給上仙再造金身……”
漆黑的夜晚,外麵有潺潺山泉水聲音流淌著,張萬和卻有些睡不著。
一邊是山泉水不停的往水缸裏灌,一邊是十塊沉甸甸的金餅子,他稱過,這一堆金子足有五斤重。
五斤呀!
現在金店的迴收價差不多五百八一克,五斤是二千多克,算下來可以換一百四五十萬。
當然,這種是大夏國祭祀用的酌金,估計是古董,最好是拿出一塊去試試銷路,要是能賣出去,張萬和覺得肯定不止這點錢。
前些天還被錢逼的都不想活了,可今天,他睡覺的床上就鋪滿了金餅子?
這一切就像是做夢,讓他的心更是怦怦直跳,翻來覆去想了很多。
最後,他把家裏老房子的一塊牆磚打開,把這十塊金餅用袋子裝了八塊,隻剩下兩塊然後貼身放好,明天他去市裏,順便還得去看看,這兩塊酌金到底能換多少錢?
他幾乎沒費什麽力氣,砍了幾根竹子就得到十塊金餅的供奉。
真是受之有愧,迴頭看還能不能再幫那邊一把。
這一夜張萬和心情激動,沒怎麽睡好,屋子外的泉水流淌了一夜,偏僻農村這點好,屋外泉水隨便流淌著,老屋子白天晚上都沒啥人會過來看,放心。
天剛亮,張萬和就起床了,去外麵看一下那水缸,水還是滿滿的,也沒在意就把門鎖了,去跟母親說了一聲,說自己要進城,順便問問父母有沒有需要買的?
可張萬和的父母,還是像往常一樣,舍不得錢,一個勁的叮囑他,不要瞎花錢,家裏什麽都有!
張萬和歎口氣,也沒多說,他知道不管自己說什麽都沒用。
父母刻到骨子裏的節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畢竟,以前進城的時候,父母有時候為了節省那兩塊錢的公交車錢,寧願挑著百來斤的重物,走上四五裏地。
他們勤勞一輩子,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但是最後還是窮。
張萬和以為自己起的早,能在去城裏的班車上占個好位置,誰知道車裏滿滿都是人,他勉強在後排找個位置,打算靠著車打盹,補補覺。
誰知道迷迷糊糊中,就聽到耳邊嘰嘰喳的說話聲,而且那聲音越來越大,讓他根本就睡不著。
他不動聲色的把頭歪了一下,用手捂了一下耳朵,打算繼續打盹。
可是,他越是想睡,就越是有人不讓他睡,因為從他們的談話聲中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畢竟,真的都堅持不下去了,晉陽城中的水井早都幹枯了。
在這樣熬下去,別說抵抗北蠻,所有城中之人都會活活渴死。
“放出消息,說是城中發現一處泉眼,內有甘泉可供城中人維持度日,讓大家不要慌,每家每日可暫領取一碗水!”
周玉瑤沒有選擇說實話,這大缸中能出甘泉的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隻有他極少的心腹之人才知道。
而前幾次城中本來還有幾口井有水,可是出過幾次蹊蹺的事情,後麵就不再出水,這也就導致了城中水源如此緊張,所以周玉瑤如此小心是有道理的。
畢竟,城外北蠻的人一直包圍著,晉陽城的幾層危機並沒有被解開。
周玉瑤一下命令,跟在她身邊的有幾個偏將馬上下去安排。
以前城中也有十多個取水點,這次隻需要把裝水的大桶運到那些取水點,然後每日給百姓們送水,隻要有水就有希望,城中的局麵就能慢慢的穩定下來。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這一口缸流出來的水,是否夠現在城中的每一家都有一碗水?
周玉瑤也仔細盤算過,這不到二三個時辰,手下這批人,已經輪流的從水缸中取出不少的水,幾乎所有的木桶都裝滿了。
也虧得這神仙降下的甘泉如此充沛,而且水量特別大,要不然哪會讓她敢給全城百姓送水?
此時晉陽城中,原本已經停了好些天的取水點,又重新開始送水。
這讓那些蹲在牆角的乞丐一個個精神一震,有的不顧傷痛,哪怕跪在地上匍匐,也要往取水點那邊擠去。
而聽到消息的百姓,更是蜂擁而至,每人手裏都拿著裝水的器具,都往取水點狂奔而去,那些本來聚集在城主府鬧事那些百姓,本來都義憤填膺的,在有些人的鼓動下,嚷嚷著說讓城主府放水。
誰知道此時有人大喊,說取水點來水了,這些人一聽,原本聚集起來的一群人,嘩啦的就散開了。
然後唿朋引伴的喊著妻兒老小,趕緊去取水,但是現在一家隻給一碗水,不管你拿多大的桶和盆,隻給一碗。
這讓很多百姓有些不滿,一邊嚷嚷著,一家七八口一碗水怎麽夠?
有的人則取了水,就還想著排隊取水,卻被揪了出來,有人則索性往地上一倒,哭鬧撒潑就為了多半碗水。
畢竟,沒有水,真的會死人的!
“公主有令,一家暫時隻能領取一碗水救命,等明日泉中水溢出的多一些,每日每人可多分一些水,有公主在,一定會想辦法讓百姓活下去!”
分水的將士一邊忙著安撫百姓,一邊要把鬧事的帶下去,而大多數的百姓還是心地善良之人,此時能得到一碗救命水,已經感激不盡,大多是跪在地上,對著城主府方向不住地磕頭感謝。
周玉瑤可以聽到外麵百姓沸騰的議論和歡唿聲,她此時什麽都顧不得,一直站在大缸旁邊,看著這流出的水被一桶桶的打出來,然後裏麵的水總不見底。
這種出水量,一直持續著,讓周玉瑤的眼睛是越來越亮,嘴角的笑容都沒停過。
她雙手合攏,對著水缸默默的祈禱。
“求上仙保佑,化解景陽城危機,信女願以命相抵,隻求救下城中無辜的百姓,信女定會重修廟宇給上仙再造金身……”
漆黑的夜晚,外麵有潺潺山泉水聲音流淌著,張萬和卻有些睡不著。
一邊是山泉水不停的往水缸裏灌,一邊是十塊沉甸甸的金餅子,他稱過,這一堆金子足有五斤重。
五斤呀!
現在金店的迴收價差不多五百八一克,五斤是二千多克,算下來可以換一百四五十萬。
當然,這種是大夏國祭祀用的酌金,估計是古董,最好是拿出一塊去試試銷路,要是能賣出去,張萬和覺得肯定不止這點錢。
前些天還被錢逼的都不想活了,可今天,他睡覺的床上就鋪滿了金餅子?
這一切就像是做夢,讓他的心更是怦怦直跳,翻來覆去想了很多。
最後,他把家裏老房子的一塊牆磚打開,把這十塊金餅用袋子裝了八塊,隻剩下兩塊然後貼身放好,明天他去市裏,順便還得去看看,這兩塊酌金到底能換多少錢?
他幾乎沒費什麽力氣,砍了幾根竹子就得到十塊金餅的供奉。
真是受之有愧,迴頭看還能不能再幫那邊一把。
這一夜張萬和心情激動,沒怎麽睡好,屋子外的泉水流淌了一夜,偏僻農村這點好,屋外泉水隨便流淌著,老屋子白天晚上都沒啥人會過來看,放心。
天剛亮,張萬和就起床了,去外麵看一下那水缸,水還是滿滿的,也沒在意就把門鎖了,去跟母親說了一聲,說自己要進城,順便問問父母有沒有需要買的?
可張萬和的父母,還是像往常一樣,舍不得錢,一個勁的叮囑他,不要瞎花錢,家裏什麽都有!
張萬和歎口氣,也沒多說,他知道不管自己說什麽都沒用。
父母刻到骨子裏的節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畢竟,以前進城的時候,父母有時候為了節省那兩塊錢的公交車錢,寧願挑著百來斤的重物,走上四五裏地。
他們勤勞一輩子,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但是最後還是窮。
張萬和以為自己起的早,能在去城裏的班車上占個好位置,誰知道車裏滿滿都是人,他勉強在後排找個位置,打算靠著車打盹,補補覺。
誰知道迷迷糊糊中,就聽到耳邊嘰嘰喳的說話聲,而且那聲音越來越大,讓他根本就睡不著。
他不動聲色的把頭歪了一下,用手捂了一下耳朵,打算繼續打盹。
可是,他越是想睡,就越是有人不讓他睡,因為從他們的談話聲中聽到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