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鍾,大家把墊子一字排開,從左到右,依次是戴弟、秋芬、尚誌、蕭赫、若萊。


    鋪好後都就坐下了,還是盤腿坐。


    “我這姿勢還不錯吧!”尚誌嗬嗬笑著,然後又雙手合掌,念著“阿彌陀佛”。


    “怎麽盤腿?左腿在上還是右腿在上?”戴弟側臉問秋芬。


    蕭赫一屁股坐在墊子上,身體直直垂落下來。他躺平了。雖然墊子不如乳膠床墊,但比起木板床,還是好受一點。


    一行什麽也沒有說,認真地望著看大家,問道:“我讓你們盤腿了嗎?”


    大家這時候才想起,師傅讓他們躺平,他們怎麽個個盤對打坐呢?


    “如果你們覺得盤腿自然舒服,就盤腿。總之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都可以。姿勢不重要,身心愉悅即可。”


    打坐的姿勢不是一朝半夕學會的。不是所有人能坐下來的。


    尚誌念完阿彌陀佛沒有多久後,就感覺中心不穩,身體就東倒西歪的。再調整,兩條腿已經不聽話了,再怎麽壓,膝蓋還是翹著。他直接放棄了。


    他望著蕭赫,他正四仰八叉早躺下來,一臉舒適的表情。


    一行走到自己的墊子上,盤腿坐在他們麵前,徐徐道來:“我們都從母腹中出來,不可能再塞迴去了,讓媽媽再生一次再愛我們一次,即便媽媽們再愛我們一次,還是如今的生命,因為媽媽們可能也是嬰兒,他們也是缺愛的,沒有獲得過愛,怎麽可能養育一個愛滿自溢的孩子呢。這樣的生命脆弱,沉不住氣,遇事就恐懼,不是想著跳樓,不然就逃避,或者各種歪門邪道,就是不敢麵對真實的人生,真實的自己。所以,我們得自己重生。”


    蕭赫翹起來,掃視大家,原來這裏一群人都是在擺爛。


    若萊舉著手,她有疑問。


    一行笑道:“你有什麽話就直接說,這不是課堂,不必舉手。”


    若萊問:“是不是《聖經》中耶穌與尼哥底母談的重生?人必須重生、從靈生。”


    “我們又不是他的信徒,憑什麽相信他說的話。”秋芬嚷道。雖然她也不是出入佛門的信徒,她就是不爽若萊。


    若萊懟迴去:“你所敬拜的那派,也講到涅盤重生。”


    秋芬眨眨眼睛不說話了。


    “我在寺廟住的時候,我夢見了少年的耶穌在寺廟學習。我就好新奇,激動地問他,你怎麽也在這兒呢?他說話了,但我聽不清楚他說的內容。我向來認為,不同派別,隻是修仙方法不一樣,但都是殊途同歸。”


    “你還真會做夢?”秋芬撇眼嘲笑著。


    若萊又好氣又好笑,這人如狗屁膏藥,處處粘著她。


    “曆史上有人發現,jesus曾經在印度、西藏一帶學習,後來迴國傳道。”蕭赫說著。


    若萊愕然。驚奇的目光望著他。


    秋芬迴擊道:“你把神話當作曆史就算了,還把水火不相容的兩派攪合在一起。純粹就是討好。”


    戴弟敲邊鼓:“若你在中世紀,肯定被燒死。”


    蕭赫不以為然地說:“有一天,你就會發現神話或許就是真的,而我們也說不定就活在神話當中,不僅如此,有一天還能創造神話、創造傳奇。”


    若萊自言自語地說:“難怪《聖經》中說,耶穌十幾歲出現後,到31歲才傳教。中間二十多年都沒有在聖經中提到。原來如此。”


    若萊是相信的,耶穌謙卑仁愛,向當時盛行的佛學學習不是不可能的。孔子都問道於老子呢!孔子也沒有成為道家門徒。


    “哈哈,還是我佛門高深,”秋芬忽然發出得意的笑聲。


    蕭赫又說:“ 研究 jesus這方麵的學者,他們大多數是基督徒,不辭千山萬水受苦跋涉,到印藏深山去找到了文獻,我肯定他們不會尊佛抑耶或尊耶抑佛。佛陀曾經教訓弟子須尊敬別人的宗教,耶穌也是如此教導。真正的信仰者,是慈悲、博愛,以眾生為念,無分別心,不會存有宗教畛域界限。隻有心胸狹窄與無知於宇宙真理之徒,才會排斥異己。”


    秋芬戴弟鄙視,搞得他好像是真正的信仰者,無分別心似的,妥妥的道貌岸然。


    若萊一臉的崇拜地望著蕭赫,以前自己真正膚淺了,小瞧了他。


    尚誌說:“求同存異,求同存異。大家都躺平吧!”


    “躺平?”秋芬疑惑問。


    “真躺平?”戴弟也疑惑道。心裏暗暗道,真要成為一個廢人了,她心裏失落。


    一行點頭,說:“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寫中說: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我們不從身體著手,難道從空氣中尋找老天爺嗎?躺下來讓你們與你們的心,也就是覺知連在一起。”


    若萊腦子好像照亮一束光,忽然亮堂了。


    與覺知在一起?那不就與god、源頭鏈接嗎?這就是重生,從靈生的。唯有此,才能獲得無條件的愛,源頭的愛,真正地從內求。


    她起身調整姿勢,但發現腿有點麻。戴弟他們也紛紛起身,都嚷著腿發麻。


    “給你們指出了舒服的姿勢,不願意,非得一上來就盤腿打坐。”


    若萊結合以弗所書 說:“師傅,我懂了,唯有這樣,我們的愛心才有根有基, 才真正活成一個像太陽那般無分別心的愛,無條件的愛。”


    蕭赫起身雙臂抱著雙腿說:“我們本質上也是愛,宇宙的本質也是愛。愛因斯坦寫給女兒lieserl的信,也這樣說過。”


    她扭頭看著他,蕭赫竭力迴憶信中的內容。他選了一段,難得地心平氣和說出來:


    “當科學家們苦苦尋找一個未定義的宇宙統一理論的時候,他們已經忘了大部分充滿力量的無形之力。愛是光,愛能夠啟示那些給予並得到它的人。愛是地心引力,因為愛能讓人們互相吸引。”


    他說的語速越來越慢,自己也被愛因斯坦的話語所感染,加之他在暗戀中,與內心產生共鳴,語氣中夾雜著真情實意。


    “愛是能量,因為愛產生我們最好的東西。而且愛允許人類不用去消除看不見的自私。愛能掩蓋,愛能揭露。因為愛,我們才活著,因為愛,我們死去。愛是上帝,上帝就是愛。”


    若萊被他的話語也打動了,尤其最後一句,不就是《聖經》中使徒約翰寫的嗎?


    蕭赫平日陰陽怪氣懟著秋芬戴弟他們,但今日他說的話,好像一碗雞湯,令他們還沉浸在當中,久久不能平息。


    尚誌也納悶了,一封科學家寫的書信怎麽讓蕭赫讀成雞湯味,還聲情並茂,更像美酒玉液,滋潤心田。還是有文化好。


    若萊喃喃自語:“果然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AI說:卷什麽?躺平才可能躺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鹽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鹽言並收藏AI說:卷什麽?躺平才可能躺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