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和華國政府合作的量子通訊項目順利通過了政府審批。
開始,華國高層因為對這一技術的實現不是很有信心。
不願意投入資金,所以完全同意了李向東個人出資,政府出人的合作模式。
沒想到,李向東早就有現成的技術。
項目組隻是根據李向東提供的技術,按部就班學習,並根據李向東提供的標準和工藝在實驗室完成了所有設備的製作。
並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理論學習論證,設備測試,並向主管部門提交了組建星際通訊網絡的報告。
因為量子通訊網絡建設事關國家戰略大局,所以測試報告和申請報告最後被送到了二號麵前。
建設一個基站,就能夠實現個人千g的帶寬,一光年超遠距離的覆蓋範圍,這讓二號首長都不敢相信。
但是以首長的眼光自然明白其中的戰略意義。
所以首長馬上批準新成立一個星際通訊公司,負責量子通訊網絡的建設和運營。
新成立的公司采納李向東的建議,被命名為“華國星際通訊有限公司”。
其公司股東就三個。
一個是華國國資管理部門,占股80%。
另一個就是李向東,占股10%。
第三個是華國的移動通訊公司,也占10%的股份。
為什麽要把移動通訊公司算在內?
主要是為了避免重複建設,以後量子通訊網絡所有的入網業務都可以在移動營業廳辦理。
其實,隻要了解量子通訊網絡的快捷和覆蓋範圍,稍微有點眼光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華國量子通訊網絡推出之後,其他通訊公司維持不了多久。
為了給其他通訊公司留下一點活路。
新成立的星際通訊公司對量子通訊網絡采取了較高的入網和收費標準。
無論是家庭寬帶,還是手機。
規定入網費用1200元。
之後,才有每月最低50元、100元、200元三種套餐可供選擇。
也就是說,使用量子通訊網絡的最低門檻是每月150元華幣。
當然,這也是需要專門的手機來支持的。
這個問題倒是非常容易解決,信息主管部門已經公布了量子通訊網絡的入網技術標準。
隻要手機生產商在新生產的手機主板集成相關技術模塊,使用特定的量子信息通訊卡,就能夠實現在一光年的範圍內自由通訊,不用擔心信號問題。
舉個例子。
現在我們到燈塔國旅行,是不是需要專門辦理一個燈塔國的手機卡。
因為你的手機在燈塔國收不到華國通訊公司的手機信號。
現在呢,隻要開通了量子通訊網絡,就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再辦理屬地的手機卡。
就是你到月球上,隻要帶上自己開通了華國星際通訊公司的信號的手機,就可以直接和家人通話。
就是到冥王星也一樣,因為冥王星距離太陽才0.4光年,完全在直接通訊範圍內。
公司成立的時候,一向低調的李向東也一反常態出席了活動,並和主管部門的領導談笑風生。
在現場出席活動的人,除了主管部門的領導,都是第一次見到李向東,很多人還以為這是哪個超級二代。
李向東可沒有心思去關心別人的想法。
他這次作為大股東專門來出席量子通訊公司的成立大會,主要是為了認識一下新成立公司的領導層,對這些人施展一下“遵紀守法、心存敬畏”的“終極信仰”。
他可不希望自己和政府合作的公司出一批貪腐分子來惡心自己。
有了“終極信仰”為基礎,先入為主的預防,這些人最起碼能夠守規矩。
李向東也決定了,以後日常管理的會議他自己隻要派代表參加就行。
但是隻要有高層人事調整,對進入通訊公司的領導,他都會施加“終極信仰”,這樣才能確保高層領導的可靠,從而讓自己省心省力。
當然,這些人以後交流到其他崗位,必然也是一個“遵紀守法,心存敬畏”的好幹部。
這也算李向東對華國政府一個蝴蝶的翅膀。
由於量子通訊網絡的特殊性,在藍星上隻要建設一個基站,信號就可以覆蓋整個太陽係的範圍。
然而,在華國測試量子信息網絡的時候,竟然意外地監測到了一個不明量子通訊信號源。
實際上,在華國量子通訊網絡建設成功之前,李向東就把老家地下大廳的量子通訊網絡的基站搬遷到了冥王星。
這樣,就導致華國在測試量子信息網絡的時候,發現的信號源不在藍星上。
但是,大致可以確定信號源也是在太陽係之內。
這讓華國官方大為震驚,難道藍星上的其他國家已經率先開發出了量子通訊網絡。
從各國的情報收集的情況判斷,華國確實是藍星上最早推出量子通訊網絡的國家。
這個量子通訊技術雖然是李向東提供的,但是,大家都沒有懷疑李向東。
因為,根據測試,信號源的位置肯定在太陽係外圍。
所有人想當然就排除了李向東。
有科學家大膽猜測:
這個信號是藍星人類之外的外星人發出來的。
這麽一來,關於這個信號源的所有資料,立刻就被華國列為特級機密。
國家安全部門還專門組織了人員去研究破解。
沒有人知道,這其實是李向東特意安排的。
李向東就是計劃通過這樣的辦法,讓華國政府和“星際人類聯盟冥王星分部”搭上關係。
當然啦,這個過程不能太容易,必須盡量搞得複雜一點。
所以呢,盡管華國的科學家們使盡了渾身解數,也沒辦法破解冥王星量子通訊網絡的密鑰。
李向東看著水木大學所有的量子通訊網絡專家都被召集起來,來破解自己家的網絡,自己卻在一邊看熱鬧,想想也是很好笑。
公司組建不到一個月,2021年2月初就實現了全網試運行。
盡管入網和收費標準較高,但量子通訊網絡憑借其巨大優勢,還是吸引了眾多高端客戶和大型企業。
全新標準的網絡,超級的覆蓋麵,理論上最為保密的通訊方式。
一時間,讓華國星際通訊有限公司名聲鵲起。
不但有條件的華國人紛紛加入量子通訊網絡,就連其他國家的人也紛紛到華國辦理入網手續。
這讓燈塔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下子坐不住了。
開始,華國高層因為對這一技術的實現不是很有信心。
不願意投入資金,所以完全同意了李向東個人出資,政府出人的合作模式。
沒想到,李向東早就有現成的技術。
項目組隻是根據李向東提供的技術,按部就班學習,並根據李向東提供的標準和工藝在實驗室完成了所有設備的製作。
並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理論學習論證,設備測試,並向主管部門提交了組建星際通訊網絡的報告。
因為量子通訊網絡建設事關國家戰略大局,所以測試報告和申請報告最後被送到了二號麵前。
建設一個基站,就能夠實現個人千g的帶寬,一光年超遠距離的覆蓋範圍,這讓二號首長都不敢相信。
但是以首長的眼光自然明白其中的戰略意義。
所以首長馬上批準新成立一個星際通訊公司,負責量子通訊網絡的建設和運營。
新成立的公司采納李向東的建議,被命名為“華國星際通訊有限公司”。
其公司股東就三個。
一個是華國國資管理部門,占股80%。
另一個就是李向東,占股10%。
第三個是華國的移動通訊公司,也占10%的股份。
為什麽要把移動通訊公司算在內?
主要是為了避免重複建設,以後量子通訊網絡所有的入網業務都可以在移動營業廳辦理。
其實,隻要了解量子通訊網絡的快捷和覆蓋範圍,稍微有點眼光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華國量子通訊網絡推出之後,其他通訊公司維持不了多久。
為了給其他通訊公司留下一點活路。
新成立的星際通訊公司對量子通訊網絡采取了較高的入網和收費標準。
無論是家庭寬帶,還是手機。
規定入網費用1200元。
之後,才有每月最低50元、100元、200元三種套餐可供選擇。
也就是說,使用量子通訊網絡的最低門檻是每月150元華幣。
當然,這也是需要專門的手機來支持的。
這個問題倒是非常容易解決,信息主管部門已經公布了量子通訊網絡的入網技術標準。
隻要手機生產商在新生產的手機主板集成相關技術模塊,使用特定的量子信息通訊卡,就能夠實現在一光年的範圍內自由通訊,不用擔心信號問題。
舉個例子。
現在我們到燈塔國旅行,是不是需要專門辦理一個燈塔國的手機卡。
因為你的手機在燈塔國收不到華國通訊公司的手機信號。
現在呢,隻要開通了量子通訊網絡,就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再辦理屬地的手機卡。
就是你到月球上,隻要帶上自己開通了華國星際通訊公司的信號的手機,就可以直接和家人通話。
就是到冥王星也一樣,因為冥王星距離太陽才0.4光年,完全在直接通訊範圍內。
公司成立的時候,一向低調的李向東也一反常態出席了活動,並和主管部門的領導談笑風生。
在現場出席活動的人,除了主管部門的領導,都是第一次見到李向東,很多人還以為這是哪個超級二代。
李向東可沒有心思去關心別人的想法。
他這次作為大股東專門來出席量子通訊公司的成立大會,主要是為了認識一下新成立公司的領導層,對這些人施展一下“遵紀守法、心存敬畏”的“終極信仰”。
他可不希望自己和政府合作的公司出一批貪腐分子來惡心自己。
有了“終極信仰”為基礎,先入為主的預防,這些人最起碼能夠守規矩。
李向東也決定了,以後日常管理的會議他自己隻要派代表參加就行。
但是隻要有高層人事調整,對進入通訊公司的領導,他都會施加“終極信仰”,這樣才能確保高層領導的可靠,從而讓自己省心省力。
當然,這些人以後交流到其他崗位,必然也是一個“遵紀守法,心存敬畏”的好幹部。
這也算李向東對華國政府一個蝴蝶的翅膀。
由於量子通訊網絡的特殊性,在藍星上隻要建設一個基站,信號就可以覆蓋整個太陽係的範圍。
然而,在華國測試量子信息網絡的時候,竟然意外地監測到了一個不明量子通訊信號源。
實際上,在華國量子通訊網絡建設成功之前,李向東就把老家地下大廳的量子通訊網絡的基站搬遷到了冥王星。
這樣,就導致華國在測試量子信息網絡的時候,發現的信號源不在藍星上。
但是,大致可以確定信號源也是在太陽係之內。
這讓華國官方大為震驚,難道藍星上的其他國家已經率先開發出了量子通訊網絡。
從各國的情報收集的情況判斷,華國確實是藍星上最早推出量子通訊網絡的國家。
這個量子通訊技術雖然是李向東提供的,但是,大家都沒有懷疑李向東。
因為,根據測試,信號源的位置肯定在太陽係外圍。
所有人想當然就排除了李向東。
有科學家大膽猜測:
這個信號是藍星人類之外的外星人發出來的。
這麽一來,關於這個信號源的所有資料,立刻就被華國列為特級機密。
國家安全部門還專門組織了人員去研究破解。
沒有人知道,這其實是李向東特意安排的。
李向東就是計劃通過這樣的辦法,讓華國政府和“星際人類聯盟冥王星分部”搭上關係。
當然啦,這個過程不能太容易,必須盡量搞得複雜一點。
所以呢,盡管華國的科學家們使盡了渾身解數,也沒辦法破解冥王星量子通訊網絡的密鑰。
李向東看著水木大學所有的量子通訊網絡專家都被召集起來,來破解自己家的網絡,自己卻在一邊看熱鬧,想想也是很好笑。
公司組建不到一個月,2021年2月初就實現了全網試運行。
盡管入網和收費標準較高,但量子通訊網絡憑借其巨大優勢,還是吸引了眾多高端客戶和大型企業。
全新標準的網絡,超級的覆蓋麵,理論上最為保密的通訊方式。
一時間,讓華國星際通訊有限公司名聲鵲起。
不但有條件的華國人紛紛加入量子通訊網絡,就連其他國家的人也紛紛到華國辦理入網手續。
這讓燈塔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下子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