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軒說道:“愛,是個深沉的詞。它有時如那藍得發黑的夜晚,輕輕地將你籠罩,你可以選擇不在乎它,可偶爾閃爍其中的星辰告訴你,它一直都在。我們的一生由愛開始,也由愛維係。
它可以不是話語,不是文字,而隻是一個眼神,一種關切。
天鵝湖的童話永遠是新鮮如初,據說天鵝一生隻選擇和一個伴侶廝守,它們結伴優雅地遊在湖麵,形影不離,美得如同很久以前的傳說。撲打撲打翅膀,是它們在傳達著愛,它們愛得如此簡單,又如此深沉。
愛,是個溫柔的詞。它可以是地球這頭到地球那頭的訊息,是一種柔軟得如雲朵的情感。當你遍身創傷,當你孤單絕望,愛,是“仙丹”,是“妙藥”,它讓血淚悄悄風幹,它讓疤痕慢慢褪去,它讓一顆惶惶不安的心漸漸平靜。
愛,可以很大很大,一如雄鷹之於蒼穹,流浪者之於故鄉;愛,可以很小很小,一如蝴蝶之於花朵,一個人之於另一個人。
愛,可以很堅強,那是災難中父母為孩子撐起的天空,是戰士為民族赴死時眼裏的毅然;愛,也可以很脆弱,時間,空間,有些愛無法穿越,就隻能埋藏在歲月的塵埃裏,狂風卷起的時候,它夾在黃沙裏辨不清,卻清澈了那些還放不開的人的淚眼。
愛,最怕考驗,最怕沒有迴應,最怕不被珍惜,就像被春天拒絕的花兒,隻能死在皚皚白雪中,在還沒有開放的時候。酸楚和哀傷輕輕扯著命運的衣角。
愛,要付出,要迴報。
愛,是一個溫暖的字眼,有愛在身邊,我們感到幸福。
與愛背道而馳的是傷害。我想,很多人斷然不會把愛和傷害這兩個差別甚遠的詞相提並論。可我卻固執的認為,愛和傷害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我說不清楚的聯係。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叫親情。人們都說,親情向來是單向傳遞的,每位父母都會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愛傳給子女,卻不要求子女的迴報。現在的我們,在家中是寶,可謂“萬千寵愛集一身”,於是愛泛濫就成了礙。
我知道,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得遠走的順暢,他們為了我們寧願做一塊鋪路石。
可是他們不曾注意,如果小樹一直在大樹的蔭蔽下生長,那麽它永遠也長不成參天的大樹。當那些備受父母溺愛的孩子不能獨立麵對生活的時候,我們便會發現,此時此刻愛不再是愛,而是傷害。對於父母這種過分的愛,我們無法評論,於是麵對這種愛帶來的傷害,我們痛並無奈著。
朋友之間的愛,叫友情。朋友不難得,難得的是好朋友。我無法給“好朋友”下一個明確的定義,隻是覺得他們是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有一天,因為某種原因,你的朋友隻對你說好聽的話,一切事情都按照你的意思辦,我們是應該感到高興還是不安?雖然我不想承認,但我不得不說,這不是愛,而是一種傷害。從此,朋友之間心靈的橋梁不再相通,最後的結局必定是分道揚鑣。這種傷害,一開始往往披著愛的外衣,直到它原形畢露,我們才感到痛徹心扉。
麵對這種愛帶來的傷害,我們痛並傷感著。
戀人之間的愛,叫愛情。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茫茫人海中,你遇見了我,我邂逅了你,從此譜寫關於我們兩的童話。熱戀時那海誓山盟驚動天地,然而,就像中寫的那樣,男主人公被告之得了絕症,在痛苦中掙紮後決定對女主人公隱瞞真相並與其分手,隨後兩人都陷入了撕心裂肺般痛苦的深淵中。
觀眾被男主人公的行為感動的淚眼婆娑,更是對他大加稱讚,認為他的行為是因為愛。可我卻認為他的行為不是愛,而是傷害。因為他隻知道有一種愛叫放手,卻不知曉還有一種愛叫生死與共。麵對這種愛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我們痛並歎息著。
親情,友情,愛情中,有愛,有傷害,這中間似乎有什麽規律。突然發現,傷害是一個陰謀家,它與愛相伴而來,用愛的光芒做掩護悄悄潛伏在我們身邊,某一時刻,趁我們不注意,暗中猛刺我們一刀,隻留下傷痛和我們緊緊相擁,也許這是我們要為愛過而付出的代價。
我想,我終於知道了愛與傷害之間那種曾讓我說不清楚的關係。
原來,世界上最大的傷害往往是以愛的名義。
請告訴我,我該如何愛你?隨著果實的成熟,花朵逐瓣凋敝了顏色;隨著我年齡的增長,你逐漸頹失了朱顏。你見證著我的成長,而我卻隻能見證你的衰老。每念及此,便是心頭一捶悶痛。我們,從一開始便是不公平的啊,仿佛是注定了一個悲劇的結局。我該如何愛你,才可以對你稍稍有那麽一點安慰,才可以稍稍接近公平一點點?
請告訴我,我如何才能讓你滿意?十七歲與四十七歲的時代碰撞,擦出的星火分別落在了青春期和更年期的草堆上,一點就燃。我努力著想對你好啊,想讓你笑啊,卻往往任性激情,為一個悲劇的結局暗暗鋪下了一條道路。我該如何做,才可以讓你不再緊鎖著眉頭絮絮叨叨著瑣事?
請告訴我,你是否會為我感到驕傲?考過第一的是我,考過不及格的也是我;有時候迎難而上的是我,有時候裝病當逃兵的也是我——我忙著扮演我自己,卻從沒有過頭來問一問你,這樣做對不對。當你見到軟弱頹廢的我時,一定也是心痛而暗恨的吧,我知道你忍受著平凡生活的折磨,我更知道在折磨之中,你卻未曾放棄過我。我該如何成長,才不會偏離你對我的期望?
媽媽啊,當愛已成定言,真正使我慌張的是我該如何,做。如此深的愛注定帶來如此深的糾結。我怎麽能滿足於歲月的施舍呢?我期許可以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分給你一半,我期許能夠用雙手把你的白發抹黑,我期許每時每刻都能讓你感到自豪。可是,這些,我都做不到啊。
我目睹著自己如花一般綻放,想象著曾經的你一定也是如此的光彩照人。誰的十七歲不一樣呢?隻是因為我們是母女,我們的十七歲便更加接近罷了吧。
你的神情舉止落在我的眼裏變成了我的習慣,你的世界觀影響著我的價值判斷,我青春中的許多色彩,何嚐不是來自於你那青春的彩虹呢?這是多麽令人歡喜的一點,亦或許是我的青春,注定要沾染上你的紅塵吧。
徐誌摩說過,我如果沒有愁過你的愁,沒有思慮過你的思慮,我就不配說我愛你。這不僅僅是對情人,對你我也是一樣的。因為我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愛你啊,媽媽,所以我願意在青春中多多汲取你的經驗。
因為我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愛你啊,媽媽,所以我不願再提什麽“從小事做起,關愛媽媽”,做小事做一天簡單,而我知道我們的默契不需要打這樣的強心劑。
它可以不是話語,不是文字,而隻是一個眼神,一種關切。
天鵝湖的童話永遠是新鮮如初,據說天鵝一生隻選擇和一個伴侶廝守,它們結伴優雅地遊在湖麵,形影不離,美得如同很久以前的傳說。撲打撲打翅膀,是它們在傳達著愛,它們愛得如此簡單,又如此深沉。
愛,是個溫柔的詞。它可以是地球這頭到地球那頭的訊息,是一種柔軟得如雲朵的情感。當你遍身創傷,當你孤單絕望,愛,是“仙丹”,是“妙藥”,它讓血淚悄悄風幹,它讓疤痕慢慢褪去,它讓一顆惶惶不安的心漸漸平靜。
愛,可以很大很大,一如雄鷹之於蒼穹,流浪者之於故鄉;愛,可以很小很小,一如蝴蝶之於花朵,一個人之於另一個人。
愛,可以很堅強,那是災難中父母為孩子撐起的天空,是戰士為民族赴死時眼裏的毅然;愛,也可以很脆弱,時間,空間,有些愛無法穿越,就隻能埋藏在歲月的塵埃裏,狂風卷起的時候,它夾在黃沙裏辨不清,卻清澈了那些還放不開的人的淚眼。
愛,最怕考驗,最怕沒有迴應,最怕不被珍惜,就像被春天拒絕的花兒,隻能死在皚皚白雪中,在還沒有開放的時候。酸楚和哀傷輕輕扯著命運的衣角。
愛,要付出,要迴報。
愛,是一個溫暖的字眼,有愛在身邊,我們感到幸福。
與愛背道而馳的是傷害。我想,很多人斷然不會把愛和傷害這兩個差別甚遠的詞相提並論。可我卻固執的認為,愛和傷害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我說不清楚的聯係。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叫親情。人們都說,親情向來是單向傳遞的,每位父母都會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愛傳給子女,卻不要求子女的迴報。現在的我們,在家中是寶,可謂“萬千寵愛集一身”,於是愛泛濫就成了礙。
我知道,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得遠走的順暢,他們為了我們寧願做一塊鋪路石。
可是他們不曾注意,如果小樹一直在大樹的蔭蔽下生長,那麽它永遠也長不成參天的大樹。當那些備受父母溺愛的孩子不能獨立麵對生活的時候,我們便會發現,此時此刻愛不再是愛,而是傷害。對於父母這種過分的愛,我們無法評論,於是麵對這種愛帶來的傷害,我們痛並無奈著。
朋友之間的愛,叫友情。朋友不難得,難得的是好朋友。我無法給“好朋友”下一個明確的定義,隻是覺得他們是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有一天,因為某種原因,你的朋友隻對你說好聽的話,一切事情都按照你的意思辦,我們是應該感到高興還是不安?雖然我不想承認,但我不得不說,這不是愛,而是一種傷害。從此,朋友之間心靈的橋梁不再相通,最後的結局必定是分道揚鑣。這種傷害,一開始往往披著愛的外衣,直到它原形畢露,我們才感到痛徹心扉。
麵對這種愛帶來的傷害,我們痛並傷感著。
戀人之間的愛,叫愛情。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茫茫人海中,你遇見了我,我邂逅了你,從此譜寫關於我們兩的童話。熱戀時那海誓山盟驚動天地,然而,就像中寫的那樣,男主人公被告之得了絕症,在痛苦中掙紮後決定對女主人公隱瞞真相並與其分手,隨後兩人都陷入了撕心裂肺般痛苦的深淵中。
觀眾被男主人公的行為感動的淚眼婆娑,更是對他大加稱讚,認為他的行為是因為愛。可我卻認為他的行為不是愛,而是傷害。因為他隻知道有一種愛叫放手,卻不知曉還有一種愛叫生死與共。麵對這種愛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我們痛並歎息著。
親情,友情,愛情中,有愛,有傷害,這中間似乎有什麽規律。突然發現,傷害是一個陰謀家,它與愛相伴而來,用愛的光芒做掩護悄悄潛伏在我們身邊,某一時刻,趁我們不注意,暗中猛刺我們一刀,隻留下傷痛和我們緊緊相擁,也許這是我們要為愛過而付出的代價。
我想,我終於知道了愛與傷害之間那種曾讓我說不清楚的關係。
原來,世界上最大的傷害往往是以愛的名義。
請告訴我,我該如何愛你?隨著果實的成熟,花朵逐瓣凋敝了顏色;隨著我年齡的增長,你逐漸頹失了朱顏。你見證著我的成長,而我卻隻能見證你的衰老。每念及此,便是心頭一捶悶痛。我們,從一開始便是不公平的啊,仿佛是注定了一個悲劇的結局。我該如何愛你,才可以對你稍稍有那麽一點安慰,才可以稍稍接近公平一點點?
請告訴我,我如何才能讓你滿意?十七歲與四十七歲的時代碰撞,擦出的星火分別落在了青春期和更年期的草堆上,一點就燃。我努力著想對你好啊,想讓你笑啊,卻往往任性激情,為一個悲劇的結局暗暗鋪下了一條道路。我該如何做,才可以讓你不再緊鎖著眉頭絮絮叨叨著瑣事?
請告訴我,你是否會為我感到驕傲?考過第一的是我,考過不及格的也是我;有時候迎難而上的是我,有時候裝病當逃兵的也是我——我忙著扮演我自己,卻從沒有過頭來問一問你,這樣做對不對。當你見到軟弱頹廢的我時,一定也是心痛而暗恨的吧,我知道你忍受著平凡生活的折磨,我更知道在折磨之中,你卻未曾放棄過我。我該如何成長,才不會偏離你對我的期望?
媽媽啊,當愛已成定言,真正使我慌張的是我該如何,做。如此深的愛注定帶來如此深的糾結。我怎麽能滿足於歲月的施舍呢?我期許可以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分給你一半,我期許能夠用雙手把你的白發抹黑,我期許每時每刻都能讓你感到自豪。可是,這些,我都做不到啊。
我目睹著自己如花一般綻放,想象著曾經的你一定也是如此的光彩照人。誰的十七歲不一樣呢?隻是因為我們是母女,我們的十七歲便更加接近罷了吧。
你的神情舉止落在我的眼裏變成了我的習慣,你的世界觀影響著我的價值判斷,我青春中的許多色彩,何嚐不是來自於你那青春的彩虹呢?這是多麽令人歡喜的一點,亦或許是我的青春,注定要沾染上你的紅塵吧。
徐誌摩說過,我如果沒有愁過你的愁,沒有思慮過你的思慮,我就不配說我愛你。這不僅僅是對情人,對你我也是一樣的。因為我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愛你啊,媽媽,所以我願意在青春中多多汲取你的經驗。
因為我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愛你啊,媽媽,所以我不願再提什麽“從小事做起,關愛媽媽”,做小事做一天簡單,而我知道我們的默契不需要打這樣的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