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靜靜地坐在行宮裏,周圍的一切仿佛都被他的思緒所籠罩。他的眼神深邃而凝重,腦海中不斷思索著當前的局勢以及接下來的戰略規劃。


    陳安此次出征,內心深處並沒有徹底滅亡大理的打算。他心裏清楚,如今的局勢錯綜複雜,南唐與南漢依舊在南方屹立未倒,宛如兩顆難以輕易拔除的釘子。而北方還有強大的契丹虎視眈眈,猶如懸在頭頂的一把利劍。在這樣的多麵受敵的狀況下,如果貿然深入那被視為不毛之地的雲南地區,去全力征討大理,無疑是給自己徒增無盡的麻煩與困境,簡直就是主動去尋找罪受。


    不過,陳安也有著自己精心謀劃的戰略布局。他打算集中力量將建昌府與會州府成功奪取過來,以金沙江作為天然的分界線。這樣一來,既能夠有效地阻止大理可能對成都產生的威脅,又可以為日後若有需要進攻大理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這是一個權衡利弊之後的折中之策,既能穩定當下的局勢,又能為未來預留一定的戰略空間。


    於是,陳安決定召見韓令坤前來商議。當韓令坤來到麵前時,陳安目光堅定地對他說道:“我們從蠻夷手中收複曾經漢唐的故土,哪裏需要什麽借口或者理由?根本無需猶豫,直接出兵攻打便是!”陳安的話語中充滿了果斷與決然,似乎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前方閃耀。


    韓令坤聽到陳安的這番話,表情變得十分慎重。他深知此次作戰的艱難程度絕非尋常。大理與之前的孟蜀截然不同,那些生活在窮山惡水之間的百夷民眾,大多性格果敢剛勁,有著頑強的鬥誌。


    大理國手中還掌握著不少經曆過開國戰爭的老卒。這些老兵身經百戰,戰鬥經驗極其豐富。論起戰鬥力,遠遠不是那些久疏戰陣、缺乏實戰磨礪的蜀兵所能相提並論的。


    韓令坤心中時刻銘記著驕兵必敗的道理,所以在麵對陳安的命令時,他雖然應諾,但內心卻早已做好了迎接一場艱苦卓絕戰鬥的準備,絲毫不敢有半分輕視與懈怠。


    在妥善安排好韓令坤相關事宜之後,陳安緊接著接見了前來投降的文州刺史全師雄。


    全師雄在蜀地的官場體係中官至文州刺史,有著一定的影響力與地位。北宋乾德三年(965 年),宋軍在征服後蜀的進程中,宋將王全斌由於治軍缺乏嚴謹態度,不僅嗜殺,還極為貪婪,不久便激起了蜀地民眾的強烈反抗,進而引發兵變。當時的降軍共同推舉原蜀將全師雄作為首領,他們組建起號稱“興國軍”的武裝力量。


    王全斌派遣朱光緒前去進行招撫工作,然而朱光緒卻做出了極為惡劣的行徑,他將全師雄的家族成員全部殺害,並且霸占了他的愛女以及財物。


    全師雄在遭受如此巨大的變故與仇恨刺激下,毅然率軍攻克彭州(現今四川彭縣),成功殺死都監李德榮,隨後自稱為興蜀大王,還分兵占領了灌口、新繁、青城等地,其兵勢強盛,一度兵臨成都城下。蜀地各方勢力見狀紛紛起兵響應,整個西川十七州陷入此起彼伏的兵變浪潮之中。


    王全斌在應對此次危機時顯得力不從心,無奈之下隻能向朝廷請求援助。之後劉光義與曹彬奉命出擊全師雄,兩軍在新繁展開激烈交戰,最終全師雄的軍隊戰敗。全師雄被迫退至郫縣,然而在此地又遭遇兵敗,隻能繼續退至灌口寨。


    到了 966 年,王全斌在灌口寨再次擊敗全師雄,俘虜其部眾達二千人。同年,全師雄在沿沱江東行的過程中,因身上所中的箭傷發炎感染,最終病死在金堂(今四川金堂縣西)。


    陳安如今致力於重新整治蜀地的局麵與氣象,他心裏明白,不可能完全依靠中央派遣的外地官員來接管整個蜀地。


    全師雄在蜀地有著極高的人望,尤其是在軍官群體中備受尊崇與信任,如果能夠將他吸納進來,那麽他將會成為被提拔的本地官員的一個典型代表,這對於穩定蜀地局勢、凝聚人心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


    與此同時,陳安還對全師雄有著另外的期望與安排。他希望全師雄能夠前往南邊諸地走一趟,憑借其在蜀地的威望與影響力,去勸說那些部落早日投降,歸順朝廷。


    為了確保全師雄此行的安全與順利,陳安還特意派遣大將高懷德率領部隊前去應援,以便在必要時提供軍事支持與保障,從而推動整個蜀地的全麵平定與整合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隨後,陳安全身心地投入到蜀中事務的處理當中。他深知,一個地區的穩定與繁榮,離不開官場的清正廉潔。於是,陳安果斷地展開了對巴蜀官場的大力整治行動。他雷厲風行,派遣得力官員深入調查各級官員的行徑,一旦發現貪腐的蛛絲馬跡,便毫不留情地予以懲處。


    那些平日裏憑借權勢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紛紛被撤職查辦,曾經在蜀地官場中彌漫的貪腐之風,在陳安的鐵腕整治下,逐漸被搗毀,官場氣象為之一新。


    與此同時,陳安在處理完官場事務後,又將目光投向了蜀王宮。那座曾經象征著蜀地最高權力與奢華的宮殿,如今已成為陳安掌控之下的資產。陳安並沒有將宮中的財富據為己有,而是展現出了一種獨特的馭下之道。


    他命人將蜀王宮那些珍貴且值錢的器物逐一清點,隻要是能夠賞賜的,都慷慨地送給了身旁的文武諸將。這些器物或是精美的玉器,或是華麗的金器,每一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曆史與價值。


    將領們得到賞賜後,無不感恩戴德,對陳安的忠誠度也進一步提升,他們深知自己追隨的主公不僅有著卓越的領導才能,更有著對下屬的關愛與慷慨。


    而對於蜀國廟堂上的那些大佬們,陳安則采取了一種寬容且睿智的態度。他並沒有因為這些人曾經在蜀國為官,就去追究他們以往的過錯。畢竟,這些人大多出身於地方世家大族,在蜀地有著深厚的根基與廣泛的影響力。


    陳安明白,若想實現蜀地的長久安穩,單純地依靠打壓是行不通的,該拉攏的勢力還是需要用心去拉攏。他主動與這些大佬們會麵,以禮相待,向他們闡述自己對於蜀地未來的規劃與願景,承諾給予他們一定的地位與權益,讓他們能夠安心地為新政權效力。


    在陳安的恩威並施之下,這些大佬們逐漸放下了心中的疑慮與抵觸,開始積極地配合陳安的各項舉措。


    蜀國已然覆滅,其曾經的輝煌與統治已成為曆史的塵埃。在這一局勢之下,南方諸州陷入了深深的抉擇困境之中。


    全師雄,這位在蜀地極具影響力與威望的人物,踏上了勸說之旅。他穿梭於南方的崇山峻嶺之間,每至一處州郡,皆以誠懇且真摯的言辭,向當地的首領與民眾剖析當下的形勢。


    他言及陳安所率之勢力的強大與不可阻擋,又闡述了順應潮流歸附所能帶來的和平與安寧,以及對各方利益的保障與尊重。其話語如涓涓細流,逐漸滲透進眾人的心中,消解了他們心中的疑慮與抵觸。


    而與此同時,大將高懷德率領著雄師勁旅,以一種威嚴而震撼的姿態逼近南方諸州。他的軍隊軍容整肅,甲胄鮮明,兵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行軍之時,腳步聲如雷鳴般震撼大地,所過之處,仿佛空氣都為之凝固。那強大的軍事氣場,猶如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在南方諸州的上空,讓人心生敬畏與恐懼。


    在全師雄的耐心勸誘與高懷德的強力威懾這雙重力量的夾擊之下,南方諸州的人們意識到反抗無疑是一條絕路,隻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於是,各州之中,無人再有膽量興起反抗之念。他們紛紛放下武器,收起敵意,懷著敬畏與期待之心,組織起隊伍,整理好行囊,告別自己的家園,踏上了前往成都覲見陳安的路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梟皇:柴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地二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地二頭並收藏亂世梟皇:柴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