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級的事兒算是吹了,方蔓蔓也不懊惱。就當自己複讀了一年吧,她想的很開。
老李的辦事兒效率很高,第二天就約好了和劉老板見麵,地點也選擇的很合適,就是在正國飯店。
考慮到方蔓蔓還是個學生,老李定在了晚上。
一放學,方蔓蔓連書包都沒有放,直接就去了正國飯店,包廂裏麵,劉老板和老李已經到了。
方蔓蔓一推開門,神色自若的把書包放在座位上,一邊打著招唿:“劉老板您好。”
劉老板挺著一個大腹便便的肚子,竟然還走過來專門和方蔓蔓握手:“我說呢,老李神神秘秘的,不跟我要等誰,原來是方小姐,要是老李說清楚,我就算再等一個小時也沒關係呀。”
方蔓蔓客氣一笑:“劉老板您真是,記性太好了。就見過我一麵,脫口就能叫上我,我真佩服您這一手認人的本事。”
“方小姐啊,你您是不知道,老劉別的不行,論記人啊,在省城不敢稱第一,也不想當老二,老三的水平是絕對有的。”
“劉老板客氣了,您能排進全國的前三。”
三人發出朗朗的笑聲。
商場上的寒暄和胡吹,方蔓蔓最近算是出師了。
隻要臉皮厚,沒有不敢說的,說不出來的。
這頓飯的重點不是為了吃飯,三個人都明白,方蔓蔓來之前兩人就已經點好菜了,也是為了節約時間。
劉老板是一個爽快的人,單刀直入的說:“老李已經跟我透露過基本的情況了額,說是你這邊有代加工的一批貨,工藝方麵你不要擔心,我們工廠絕對是保質保量。”
“您工廠的口碑自然是遠近聞名的,劉老板,明天我就聯係倉庫給您送點兒布匹過來,您按照要求做點兒樣品就行,隻是這一批貨不是很多,不知道你這邊如何?”
“不放事兒,本來就是為了幫老李一個忙,貨多貨少我都隻賺個基本的代工費,保證我不虧就行。其他的錢你就轉給老李吧。”
李老板趕忙說:“老劉,你這是幹什麽?做生意哪有這個道理,我介紹給你就是你的生意了。”
方蔓蔓說:“劉老板,我不管你們之間有什麽協議,我隻管出貨的質量問題。但是我還是很好奇,您真的願意一文錢不賺?”
劉老板哈哈一笑,說:“商人重利,大家都知道,但是利益之上,還有個朋友。之前老李主處理我們廠子的機器的時候,可出了不少的力,省了我不知道多少功夫,我這人其實算的很清楚,別人對我三分好,我還認三分,你們也別整那些虛頭八腦的吹捧,朋友之間,不說這個。”
李老板道:“老劉,你這人真是。”
“劉老板,做人留一線,我需要向您學習,您這樣才能成為優秀的企業家。”
人受到恭維,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會很高興,何況方蔓蔓這人誇人的時候,看著別人的眼睛,誇得真心實意,再誇張的話,從她嘴裏麵說出來也讓人覺得很有說服力,心裏麵那叫一個熨帖。
“老劉,算了,我也不勸你了,你不賺錢就算了,我轉!”
劉老板笑道:“老李,早這麽幹脆多好,剛才還跟我強呢。我最近呀,正準備擴充自己的事業版圖,有沒有興趣一起搞點新鮮的東西呀?”
“您真是,話都說到我們心坎兒上了。”方蔓蔓道。
她這話一出,李老板就知道,拉劉老板入夥這事兒穩了。
於是李老板說:“老劉,我們這次,其實主要目的是為了拉你入夥。”
“咱們本來不就是一夥的?”老劉疑惑的說:“合著你們要我加工蕾絲是個誘餌呀,行啊,兩位,一套一套的啊。”
老李本來就覺得測試人這個事兒有些不地道,聞言心中的歉意更是加倍,道:“老劉你也別生氣,這事兒算是我做的不夠地道,你看,哪天我再請你喝酒,給你賠罪。”
方蔓蔓卻看出來了,這個劉老板並不是真正的不開心,說這些話的時候也就是個玩笑的意思,本意是想找個台階把這個事兒給過去的。
果然,劉老板順坡就驢,道:“我可記著了啊,看我怎麽整你!”
方蔓蔓道:“我做見證人了。”
劉老板點頭:“行,就這麽決定了。搞得這麽神秘,你們是準備有大動作嗎?”
“也不是什麽大動作,就是想在省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新產品?什麽?不會是蕾絲?”劉老板問道。
方蔓蔓搖頭:“還真的不是,是毛線。”
聽見毛線這個詞,劉老板熱情的情緒稍微有些降低。
方蔓蔓敏銳的注意到了這一點,她問:“怎麽了?劉老板,有什麽問題麽?”
“省城這麽多家的紡織廠,你知道為什麽沒有一家做絨線,或者是你說的毛線的麽?”
方蔓蔓道:“我以為是大家沒有看到這個商機。”
老劉搖頭:“你們肯定不知道,老李也不知道。因為你們進這個行業都算比較晚的。我家世代都是開紡織廠的,這裏麵的門道啊,我清楚地很。省城不做毛線生意是有曆史原因的。”
“隻是曆史原因?”方蔓蔓皺眉,什麽樣的原因會讓大家對這麽大的商機視而不見?
“民國時期,咱們省城還是有毛線廠的,來這裏建廠的都是江浙一帶來的外地人。”
方蔓蔓點頭,沿海地區的商人,到內陸來投資辦廠,倒也不是新鮮事兒,她問:“這中間發生什麽事兒了?”
“抗戰的時候,省城淪陷了,毛線廠被日本人給占領了,當時的老板被日本軍給開槍打死了,日本人想要工廠繼續投入生產,就從省城裏麵抓人,不從的就在毛線廠外麵直接殺人。當時,那一條街每天都彌漫著人血的惡臭味。”
“這就是曆史原因?這都已經過去這麽久了,大家還是有陰影?您看,三個人裏麵就有兩個人不知道呀。”
劉老板道:“當然不止這個原因了。你們繼續聽我說。建國以後,省城的經曆恢複起來了,漸漸的,有人又抽上了這門生意,紅火的時候,還是很可觀的。”
李老板說:“我怎麽不知道?”
老李的辦事兒效率很高,第二天就約好了和劉老板見麵,地點也選擇的很合適,就是在正國飯店。
考慮到方蔓蔓還是個學生,老李定在了晚上。
一放學,方蔓蔓連書包都沒有放,直接就去了正國飯店,包廂裏麵,劉老板和老李已經到了。
方蔓蔓一推開門,神色自若的把書包放在座位上,一邊打著招唿:“劉老板您好。”
劉老板挺著一個大腹便便的肚子,竟然還走過來專門和方蔓蔓握手:“我說呢,老李神神秘秘的,不跟我要等誰,原來是方小姐,要是老李說清楚,我就算再等一個小時也沒關係呀。”
方蔓蔓客氣一笑:“劉老板您真是,記性太好了。就見過我一麵,脫口就能叫上我,我真佩服您這一手認人的本事。”
“方小姐啊,你您是不知道,老劉別的不行,論記人啊,在省城不敢稱第一,也不想當老二,老三的水平是絕對有的。”
“劉老板客氣了,您能排進全國的前三。”
三人發出朗朗的笑聲。
商場上的寒暄和胡吹,方蔓蔓最近算是出師了。
隻要臉皮厚,沒有不敢說的,說不出來的。
這頓飯的重點不是為了吃飯,三個人都明白,方蔓蔓來之前兩人就已經點好菜了,也是為了節約時間。
劉老板是一個爽快的人,單刀直入的說:“老李已經跟我透露過基本的情況了額,說是你這邊有代加工的一批貨,工藝方麵你不要擔心,我們工廠絕對是保質保量。”
“您工廠的口碑自然是遠近聞名的,劉老板,明天我就聯係倉庫給您送點兒布匹過來,您按照要求做點兒樣品就行,隻是這一批貨不是很多,不知道你這邊如何?”
“不放事兒,本來就是為了幫老李一個忙,貨多貨少我都隻賺個基本的代工費,保證我不虧就行。其他的錢你就轉給老李吧。”
李老板趕忙說:“老劉,你這是幹什麽?做生意哪有這個道理,我介紹給你就是你的生意了。”
方蔓蔓說:“劉老板,我不管你們之間有什麽協議,我隻管出貨的質量問題。但是我還是很好奇,您真的願意一文錢不賺?”
劉老板哈哈一笑,說:“商人重利,大家都知道,但是利益之上,還有個朋友。之前老李主處理我們廠子的機器的時候,可出了不少的力,省了我不知道多少功夫,我這人其實算的很清楚,別人對我三分好,我還認三分,你們也別整那些虛頭八腦的吹捧,朋友之間,不說這個。”
李老板道:“老劉,你這人真是。”
“劉老板,做人留一線,我需要向您學習,您這樣才能成為優秀的企業家。”
人受到恭維,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會很高興,何況方蔓蔓這人誇人的時候,看著別人的眼睛,誇得真心實意,再誇張的話,從她嘴裏麵說出來也讓人覺得很有說服力,心裏麵那叫一個熨帖。
“老劉,算了,我也不勸你了,你不賺錢就算了,我轉!”
劉老板笑道:“老李,早這麽幹脆多好,剛才還跟我強呢。我最近呀,正準備擴充自己的事業版圖,有沒有興趣一起搞點新鮮的東西呀?”
“您真是,話都說到我們心坎兒上了。”方蔓蔓道。
她這話一出,李老板就知道,拉劉老板入夥這事兒穩了。
於是李老板說:“老劉,我們這次,其實主要目的是為了拉你入夥。”
“咱們本來不就是一夥的?”老劉疑惑的說:“合著你們要我加工蕾絲是個誘餌呀,行啊,兩位,一套一套的啊。”
老李本來就覺得測試人這個事兒有些不地道,聞言心中的歉意更是加倍,道:“老劉你也別生氣,這事兒算是我做的不夠地道,你看,哪天我再請你喝酒,給你賠罪。”
方蔓蔓卻看出來了,這個劉老板並不是真正的不開心,說這些話的時候也就是個玩笑的意思,本意是想找個台階把這個事兒給過去的。
果然,劉老板順坡就驢,道:“我可記著了啊,看我怎麽整你!”
方蔓蔓道:“我做見證人了。”
劉老板點頭:“行,就這麽決定了。搞得這麽神秘,你們是準備有大動作嗎?”
“也不是什麽大動作,就是想在省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新產品?什麽?不會是蕾絲?”劉老板問道。
方蔓蔓搖頭:“還真的不是,是毛線。”
聽見毛線這個詞,劉老板熱情的情緒稍微有些降低。
方蔓蔓敏銳的注意到了這一點,她問:“怎麽了?劉老板,有什麽問題麽?”
“省城這麽多家的紡織廠,你知道為什麽沒有一家做絨線,或者是你說的毛線的麽?”
方蔓蔓道:“我以為是大家沒有看到這個商機。”
老劉搖頭:“你們肯定不知道,老李也不知道。因為你們進這個行業都算比較晚的。我家世代都是開紡織廠的,這裏麵的門道啊,我清楚地很。省城不做毛線生意是有曆史原因的。”
“隻是曆史原因?”方蔓蔓皺眉,什麽樣的原因會讓大家對這麽大的商機視而不見?
“民國時期,咱們省城還是有毛線廠的,來這裏建廠的都是江浙一帶來的外地人。”
方蔓蔓點頭,沿海地區的商人,到內陸來投資辦廠,倒也不是新鮮事兒,她問:“這中間發生什麽事兒了?”
“抗戰的時候,省城淪陷了,毛線廠被日本人給占領了,當時的老板被日本軍給開槍打死了,日本人想要工廠繼續投入生產,就從省城裏麵抓人,不從的就在毛線廠外麵直接殺人。當時,那一條街每天都彌漫著人血的惡臭味。”
“這就是曆史原因?這都已經過去這麽久了,大家還是有陰影?您看,三個人裏麵就有兩個人不知道呀。”
劉老板道:“當然不止這個原因了。你們繼續聽我說。建國以後,省城的經曆恢複起來了,漸漸的,有人又抽上了這門生意,紅火的時候,還是很可觀的。”
李老板說:“我怎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