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王府中的下人們忙忙碌碌,有的在布置喜堂,將紅綢掛滿梁柱;有的在搬運一箱箱的珠寶彩禮,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懈怠。
拓跋餘則坐在書房中,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
而憲嫄獨坐在閨房之中,凝視著窗外喧鬧紛擾的景象,嬌美的麵龐上卻滿是愁容。
她再也無法按捺住內心深處不斷翻湧的恐慌,主動尋到拓跋餘。
“王爺,婚期就在明日了,這可如何是好?”憲嫄的聲音中透著明顯的不安與焦慮。
“王姑娘,何必如此擔憂呢,這場婚禮無非就是走個過場罷了。”
“可是,我聽旁人講,一旦拜了堂,在外人看來,我們,我們就是名副其實的夫妻了,這也可以作假嗎?”憲嫄的雙眸中滿是憂慮與惶恐。
拓跋餘安慰道:“這是自然,隻要你我心知肚明便可,別人怎麽看,那又有什麽關係。況且明日父皇、母後皆在現場,若是不舉行典禮,這場戲便會徹底敗露,那可是欺君之罪啊。”
憲嫄憂心忡忡地說道:“那若是休龍誤會了那可怎麽辦?”
拓跋餘則說道:“劉駿若是真心在意你,隻要你日後尋得機會,坦誠地向他解釋清楚這其中的緣由,他必定會理解你、相信你。”
憲嫄的神情依舊沒有放鬆,還是一副擔憂的模樣。
拓跋餘看著她,心中明白她的顧慮,於是進一步說道:“本王也明白這隻是權宜之計,待到禮成,本王必定還你自由。倘若你願意返迴劉宋,那就去吧。”
“真的嗎?那我就放心了。而且,王爺您真的肯放我走?”憲嫄的眼中瞬間綻放出驚喜的光芒,滿懷期待地望著拓跋餘。
“當然。”拓跋餘微微頷首,神色卻略顯複雜。
“那我明日定會好好陪王爺演好這場戲。”憲嫄說完,臉上洋溢著歡喜的笑容,歡快地走出了書房。
然而,她絲毫不知,在自己這般不諳世事的單純背後,隱藏著拓跋餘深深的算計。
拓跋餘凝望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著實不願欺騙她,可他又更舍不得讓她離開,他隻想用盡一切辦法,將她牢牢地拴在自己的身邊。
初十這一日,南安王府中鑼鼓喧天,太武帝和赫連皇後已然端坐在主位之上。
大堂之上,紅綢高掛,喜字遍布。拓跋餘身著一襲大紅喜服,豐姿俊逸,神采飛揚。憲嫄則身披華美的嫁衣,妝容精巧細致,風姿綽約,美豔動人。
拓跋餘輕輕地牽起憲嫄的手,既緊張又興奮,他清楚地知道,隻要拜了堂,憲嫄就是他名正言順的王妃。
而憲嫄卻滿心天真地想著這隻是假成親走過場,儀式結束後,自己就可以離開此處,心情也是格外的開朗。
就在儀式即將開始的關鍵時刻,吐穀渾的使者來到了王府門外,立刻開口說道:“我是吐穀渾的使者,我吐穀渾如今已經占領了南陽,趕快帶本使去見南安王。”
侍衛聽了不禁大為震驚,心中惶恐萬分,連忙說道:“可是我們王爺馬上就要拜堂了。”
“趕快阻止他們,否則我們可汗可要在南陽大開殺戒了。”
侍衛聽了這話,心中慌亂不已,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
於是,他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趕到喜堂,神色慌張地走到拓跋餘身旁,壓低聲音悄悄將使者的話告知了拓跋餘。
拓跋餘的臉色猛然一變,目光急切地看向身旁的憲嫄,透過麵前的琉珠,憲嫄察覺到他的視線,迴以甜甜一笑。
他心中猶如亂麻交織,一咬牙,用幾不可聞的聲音說道:“先穩住他,讓魯秀在偏廳等本王。”
侍衛連忙應聲退了出去,拜堂儀式就此開始。
在司儀的高聲唱和下,拓跋餘與憲嫄緩緩步入大堂。
二人謹遵傳統禮節,先是一拜天地,接著二拜高堂,最後夫妻對拜。每一個動作都既莊重又不失優雅。
在場的賓客們紛紛熱烈鼓掌,高聲喝彩,為這對新人送上誠摯的祝福。
太武帝爽朗地大笑道:“老六今日成婚,望你與新婦相濡以沫,為我朝開枝散葉。”
赫連皇後也微笑著說道:“王妃溫婉賢淑,定能與老六共譜佳話。”
最後,拓跋餘與憲嫄攜手走進洞房。
剛到房中,拓跋餘囑咐道:“王姑娘,你先在房中待著,本王先去辦點事,稍後就迴來。”
憲嫄說道:“好啊。”她絲毫沒有察覺到異樣,心裏還在盤算著之後的自由生活。
拓跋餘迅速走向會客廳接見了使者,開口問道:“你說吐穀渾占據了南陽?本王又怎會輕易相信呢?”
“王爺倘若不信,大可以派人去查。然而我們可汗有言,若是王爺不答應釋放王姑娘,便會每日屠斬城內一千百姓。”使者昂著頭,語氣強硬地說道。
“他竟敢如此威脅本王!”拓跋餘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
“這並非威脅,隻是陳述實情,還望殿下審慎斟酌。”使者依舊麵不改色,鎮定自若。
拓跋餘的眼神閃爍不停,心中思緒萬千,繼而問道:“你們是何日攻占的南陽?”
“初七。”使者毫不猶豫地迴答道。
拓跋餘極其震驚,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慕延的消息怎會這般靈通?他又如何得知初七南陽城的防守羸弱?
莫非他與劉駿有所勾結?劉駿當真以薛安都來實施反間之計不成?那我朝的四萬大軍豈不是自入虎口了?”想到此處,一股憤怒與想要報複的念頭驟然湧上心頭。
隻聽他強忍著怒火說道:“特使不妨先在此休憩一番,本王很快會給出答複。”
“期望王爺能夠盡快考慮清楚,本使今日便需帶王姑娘迴去複命。”使者步步緊逼,絲毫不給拓跋餘喘息的機會。
“你難道不知道本王今日大婚嗎?”拓跋餘再也無法抑製心中的憤怒,大聲吼道。
“正因為此,所以本使今日一定要將王姑娘帶走。”使者毫不退縮。
拓跋餘一甩袖,憤怒地轉身便出了房門,正巧看到南陽太守房伯玉風塵仆仆地進入了南安王府。
拓跋餘神色一緊,急忙示意他前往旁邊的偏廳,而魯秀早已在此等候。
進入房間後,房伯玉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悲切地說道:“王爺,南陽已然失守了啊!”
“當真被吐穀渾給占據了?”
“是,慕延率領著數萬大軍猛烈進攻,不到十個時辰我方守城的士兵就全部覆滅了。”
“如此看來,劉駿與慕延果然有所勾結,那蘭延所率領的四萬大軍豈不是……”
“王爺,慕延還在南陽城內四處張貼告示。宣稱若是王爺不交出王姑娘,那麽他每日都會在城內斬殺一千百姓。”
拓跋餘猛地用手狠狠捶在桌上,茶碗裏的水亦濺灑到了桌上。怒聲道:“好一個殺人誅心的惡毒計謀。”
“是啊,王爺,倘若不放了王姑娘,百姓因之而受害,那麽極易引發民變啊!”
“你先退下吧。”待房伯玉退下後,拓跋餘吩咐道:“魯秀,你立刻前往臨川打探,看臨川一戰是否已經失利。”
魯秀應了一聲後便匆匆離去。而拓跋餘匆匆來到太武帝休憩的禦所。
拓跋餘則坐在書房中,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
而憲嫄獨坐在閨房之中,凝視著窗外喧鬧紛擾的景象,嬌美的麵龐上卻滿是愁容。
她再也無法按捺住內心深處不斷翻湧的恐慌,主動尋到拓跋餘。
“王爺,婚期就在明日了,這可如何是好?”憲嫄的聲音中透著明顯的不安與焦慮。
“王姑娘,何必如此擔憂呢,這場婚禮無非就是走個過場罷了。”
“可是,我聽旁人講,一旦拜了堂,在外人看來,我們,我們就是名副其實的夫妻了,這也可以作假嗎?”憲嫄的雙眸中滿是憂慮與惶恐。
拓跋餘安慰道:“這是自然,隻要你我心知肚明便可,別人怎麽看,那又有什麽關係。況且明日父皇、母後皆在現場,若是不舉行典禮,這場戲便會徹底敗露,那可是欺君之罪啊。”
憲嫄憂心忡忡地說道:“那若是休龍誤會了那可怎麽辦?”
拓跋餘則說道:“劉駿若是真心在意你,隻要你日後尋得機會,坦誠地向他解釋清楚這其中的緣由,他必定會理解你、相信你。”
憲嫄的神情依舊沒有放鬆,還是一副擔憂的模樣。
拓跋餘看著她,心中明白她的顧慮,於是進一步說道:“本王也明白這隻是權宜之計,待到禮成,本王必定還你自由。倘若你願意返迴劉宋,那就去吧。”
“真的嗎?那我就放心了。而且,王爺您真的肯放我走?”憲嫄的眼中瞬間綻放出驚喜的光芒,滿懷期待地望著拓跋餘。
“當然。”拓跋餘微微頷首,神色卻略顯複雜。
“那我明日定會好好陪王爺演好這場戲。”憲嫄說完,臉上洋溢著歡喜的笑容,歡快地走出了書房。
然而,她絲毫不知,在自己這般不諳世事的單純背後,隱藏著拓跋餘深深的算計。
拓跋餘凝望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著實不願欺騙她,可他又更舍不得讓她離開,他隻想用盡一切辦法,將她牢牢地拴在自己的身邊。
初十這一日,南安王府中鑼鼓喧天,太武帝和赫連皇後已然端坐在主位之上。
大堂之上,紅綢高掛,喜字遍布。拓跋餘身著一襲大紅喜服,豐姿俊逸,神采飛揚。憲嫄則身披華美的嫁衣,妝容精巧細致,風姿綽約,美豔動人。
拓跋餘輕輕地牽起憲嫄的手,既緊張又興奮,他清楚地知道,隻要拜了堂,憲嫄就是他名正言順的王妃。
而憲嫄卻滿心天真地想著這隻是假成親走過場,儀式結束後,自己就可以離開此處,心情也是格外的開朗。
就在儀式即將開始的關鍵時刻,吐穀渾的使者來到了王府門外,立刻開口說道:“我是吐穀渾的使者,我吐穀渾如今已經占領了南陽,趕快帶本使去見南安王。”
侍衛聽了不禁大為震驚,心中惶恐萬分,連忙說道:“可是我們王爺馬上就要拜堂了。”
“趕快阻止他們,否則我們可汗可要在南陽大開殺戒了。”
侍衛聽了這話,心中慌亂不已,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
於是,他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趕到喜堂,神色慌張地走到拓跋餘身旁,壓低聲音悄悄將使者的話告知了拓跋餘。
拓跋餘的臉色猛然一變,目光急切地看向身旁的憲嫄,透過麵前的琉珠,憲嫄察覺到他的視線,迴以甜甜一笑。
他心中猶如亂麻交織,一咬牙,用幾不可聞的聲音說道:“先穩住他,讓魯秀在偏廳等本王。”
侍衛連忙應聲退了出去,拜堂儀式就此開始。
在司儀的高聲唱和下,拓跋餘與憲嫄緩緩步入大堂。
二人謹遵傳統禮節,先是一拜天地,接著二拜高堂,最後夫妻對拜。每一個動作都既莊重又不失優雅。
在場的賓客們紛紛熱烈鼓掌,高聲喝彩,為這對新人送上誠摯的祝福。
太武帝爽朗地大笑道:“老六今日成婚,望你與新婦相濡以沫,為我朝開枝散葉。”
赫連皇後也微笑著說道:“王妃溫婉賢淑,定能與老六共譜佳話。”
最後,拓跋餘與憲嫄攜手走進洞房。
剛到房中,拓跋餘囑咐道:“王姑娘,你先在房中待著,本王先去辦點事,稍後就迴來。”
憲嫄說道:“好啊。”她絲毫沒有察覺到異樣,心裏還在盤算著之後的自由生活。
拓跋餘迅速走向會客廳接見了使者,開口問道:“你說吐穀渾占據了南陽?本王又怎會輕易相信呢?”
“王爺倘若不信,大可以派人去查。然而我們可汗有言,若是王爺不答應釋放王姑娘,便會每日屠斬城內一千百姓。”使者昂著頭,語氣強硬地說道。
“他竟敢如此威脅本王!”拓跋餘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
“這並非威脅,隻是陳述實情,還望殿下審慎斟酌。”使者依舊麵不改色,鎮定自若。
拓跋餘的眼神閃爍不停,心中思緒萬千,繼而問道:“你們是何日攻占的南陽?”
“初七。”使者毫不猶豫地迴答道。
拓跋餘極其震驚,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慕延的消息怎會這般靈通?他又如何得知初七南陽城的防守羸弱?
莫非他與劉駿有所勾結?劉駿當真以薛安都來實施反間之計不成?那我朝的四萬大軍豈不是自入虎口了?”想到此處,一股憤怒與想要報複的念頭驟然湧上心頭。
隻聽他強忍著怒火說道:“特使不妨先在此休憩一番,本王很快會給出答複。”
“期望王爺能夠盡快考慮清楚,本使今日便需帶王姑娘迴去複命。”使者步步緊逼,絲毫不給拓跋餘喘息的機會。
“你難道不知道本王今日大婚嗎?”拓跋餘再也無法抑製心中的憤怒,大聲吼道。
“正因為此,所以本使今日一定要將王姑娘帶走。”使者毫不退縮。
拓跋餘一甩袖,憤怒地轉身便出了房門,正巧看到南陽太守房伯玉風塵仆仆地進入了南安王府。
拓跋餘神色一緊,急忙示意他前往旁邊的偏廳,而魯秀早已在此等候。
進入房間後,房伯玉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悲切地說道:“王爺,南陽已然失守了啊!”
“當真被吐穀渾給占據了?”
“是,慕延率領著數萬大軍猛烈進攻,不到十個時辰我方守城的士兵就全部覆滅了。”
“如此看來,劉駿與慕延果然有所勾結,那蘭延所率領的四萬大軍豈不是……”
“王爺,慕延還在南陽城內四處張貼告示。宣稱若是王爺不交出王姑娘,那麽他每日都會在城內斬殺一千百姓。”
拓跋餘猛地用手狠狠捶在桌上,茶碗裏的水亦濺灑到了桌上。怒聲道:“好一個殺人誅心的惡毒計謀。”
“是啊,王爺,倘若不放了王姑娘,百姓因之而受害,那麽極易引發民變啊!”
“你先退下吧。”待房伯玉退下後,拓跋餘吩咐道:“魯秀,你立刻前往臨川打探,看臨川一戰是否已經失利。”
魯秀應了一聲後便匆匆離去。而拓跋餘匆匆來到太武帝休憩的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