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而古老的天竺國度,那座高聳入雲、氣勢恢宏的崇天寺矗立在大地之上。這座寺廟乃是天竺境內最為崇高之地,吸引著無數信徒前來朝拜祈福。


    而此刻,在崇天寺的深處一間靜謐的禪房內,戒能大法師正靜靜地端坐在蒲團之上。他麵容肅穆,雙眼緊閉,仿佛與周圍的世界融為一體。然而,從他微微顫抖的睫毛和緊握的雙手可以看出,他內心並不像表麵那般平靜。


    因為,他正在等待一個至關重要之人——他的師父,那位在天竺曆史上傳奇般存在的高僧,法號僧圓大師。這位僧圓大師的生平充滿了神秘色彩,據傳說其壽命已遠超千歲之久!更有傳聞稱,他曾有幸侍奉過神聖無比的玉石觀音,而後玉石觀音更是飛身進入了那令人向往的佛國淨土。


    隻可惜,盡管擁有如此輝煌經曆,但僧圓大師自身的實力卻始終不足以窺見那至高無上的大道真諦。為了延續自己有限的生命,他迫不得已采取了一種極端手段:將自己封禁於密室之中,以此來減緩生命流逝的速度。但這樣做也帶來了巨大的代價——每當他決定出關出手時,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讓自己從沉睡狀態緩緩蘇醒過來。


    此次出關,對於僧圓大師而言意義非凡。因為這很可能將會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次出手。一旦這次醒來之後,最多不超過短短三個月的時光,他便會因生機耗盡而永遠地離開這個世間,化為一抔塵土迴歸自然懷抱。


    這時候有人就要問了,這等得道高僧,死後不是應該入佛國淨土嗎?


    這話說的,這不過是那些和尚欺騙大眾的手段罷了,便是他們自己也不相信,所以這僧圓才會拚了命的想要多活一段時間。


    如今卻也到了盡頭了,雖然非常不情願,可是上佛的命令無法違抗,他也隻能是慢慢的調整身體的狀態,以求讓自己活的更久一些罷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天竺發現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的盟友出了問題,或者說是屬國更加恰當。


    在咬著牙加稅之後,恭順的吐蕃人民活不下去了,其實說到底,雖然說佛教在吐蕃極其昌盛,信徒廣布,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信奉佛教,甘於苦難,比例的話大概一半一半吧,之前還能活下去的時候,這些人還可以咬著牙供奉和尚。


    如今活不下去了,自然也就顧不了那麽多了,首先就是很多人斷了給和尚的供奉,而後和尚不幹了,鬧了起來,接著一場又一場的衝突爆發了起來,整個吐蕃變得更加動蕩,甚至有收上來的稅被暴民搶走的,還有直接把和尚打死的。


    而且,因為晉國的滅佛行動,導致原本中原大地上的數萬以上的和尚甚至十萬以上,遷徙到了吐蕃國,為了彰顯佛法無邊,普度眾生,這些僧人他們自然需要收留,可是安置這些人也需要錢糧,國庫哪裏還有多餘的錢糧。


    隻能先分攤到各家各戶身上,很多地方甚至變成了五個人,或者四個人就要供奉一個和尚。


    這種情況下,每個家庭的壓力都變得無比巨大,這也進一步加劇了普通人和僧人之間的衝突。


    現在整個吐蕃王室可以說忙的焦頭爛額,親衛隊四處救火,不斷撲滅各地的暴亂,進一步加大了物資的損耗。


    所以,現在劍西關外的兵士,已經斷糧超過三天了,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曆朝曆代,任何一個讓邊軍餓著肚子的王朝都不會有好結果,這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這個消息如今也是傳入了天竺,好在天竺剛剛送了一批補給過去,隻要這批補給過去,起碼可以讓天竺軍隊維持一段時間,隨後他們再送新的補給過去就行,問題不大。


    至於吐蕃,他們的事情他們自己解決,他現在可沒有精力去管吐蕃的死活。


    然而,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長久以來的催眠大法在瀕臨死亡的饑餓之中被破解了,隨後吐蕃的亂兵殺了試圖繼續催眠他們的和尚,隨後衝擊了天竺的營地,聯軍的營地一時間兵荒馬亂,損失慘重。


    倒是讓駐守在劍西關的晉國兵馬看了熱鬧。


    隨後天竺國主當下大怒,勒令吐蕃把亂軍賊子全部交出,不然就會滅了吐蕃。


    吐蕃王也不服氣啊,我這國家亂成這樣子還不都是拜你所賜,所以雙方鬧得很不愉快,而且吐蕃更是切斷了天竺大軍的補給線,隨後天竺發兵攻打吐蕃。


    等到戒能大法師從寺中出來的時候,他都驚呆了,這是他從未想過的展開,不隻是他,就連宣北笙聽說之後也愣住了,她也沒想過,這兩個好的穿一條褲子的怎麽會打起來呢?


    隨著天竺和吐蕃的開戰,隨後吐蕃國內的僧人地位急劇下降,甚至為了征壯丁,很多底層的僧人都直接被拉上了戰場,其中去的最多的就是中原來的和尚,外來的和尚念什麽經,先送去前線當炮灰,死了還省糧食。


    這個時候,吐蕃的統治者也算是露出了自己最為猙獰的麵目,而且現在吐蕃的國師換了新人,也是我們的老熟人了。


    沒錯,正是吐蕃前任國師的親傳弟子,門哈南拉。


    吐蕃國師阿卜杜拉被晉國梟首,使團幾乎團滅,唯一活著迴來的就是門哈南拉,而且渾身都是傷,據說是不眠不休徹夜逃亡才把老師的舍利送迴了吐蕃。


    而吐蕃王感念他的忠勇,所以特封他為新一任國師,至於實際上他是怎麽迴來的,隻能說,不可說,反正他在晉國的日子可是瀟灑的很,若不是為了幫助李兄早日收複吐蕃,他才不願意迴到這個又髒又破的地方。


    還是晉國好,那上京城,歌舞升平,榮華富貴,等著吧,很快他就可以迴去了,還是衣錦還鄉,如今他已經把上京城當做了他的故鄉,至於吐蕃?對不起,我們不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為君,為帝,為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養的土撥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養的土撥鼠並收藏為君,為帝,為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