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變形記裏的農村女孩14
快穿:什麽時候才能混吃等死 作者:寡人198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早,劉玉溪就提著魚到了鎮上,魚大多就是鯽魚和鯉魚,雖然是野生的,但收購價格拉平均也就比小龍蝦多一點,40來斤賣了400多一點。
買了幾個春卷,又買了點五花肉,迴家和奶一起吃完早飯,劉玉溪就去把黃鱔簍子取了,小不點扔迴塘裏,一晚上逮了不到三斤,夠祖孫倆吃一頓的了,提著黃鱔簍子迴家。
因為劉玉溪的“下藥”行為,她奶現在的身體好多了,就剩一些正常的老年慢性病,也在可控範圍,而且她奶這一個來月,天天都有錢收,天天都樂嗬嗬,覺得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她奶倒不貪心:“溪丫頭,這要是一年裏能有兩個月,每天都有四百塊錢,咱們攢個幾年,你以後上學就不用為錢擔心了。”
“奶,您放心,這魚塘,咱明年還能賺一筆,還有我的稿費呢。這個雖然一個月也就兩千多,但一年也有兩萬多呢!
這麽算下來,咱家這一年下來就能存個四五萬塊錢了,而且我的稿費隻會越來越多,就是以後魚塘掙不了錢了,也沒啥。
所以您別擔心錢的事,以後咱倆該吃吃該喝喝,把身體搞好是第一位。”
她奶翻眼瞅了她一下:“還要咋吃,你這基本上都天天有肉了,雞蛋也沒停過,這就是以前不敢想的日子了!”
“這有啥不敢想的?奶,你等著,我以後肯定讓你過上更好的日子,咱放開了想。”劉玉溪給她奶畫大餅。
“哈哈,好,那奶就等著咱溪丫頭帶奶過好日子了!”
一天的活幹差不多了,祖孫二人就又溜達到魚塘邊釣魚,有劉玉溪的精神力在,每次選的都是附近魚多的地方,半個多小時,藏好魚竿,又是滿載而歸。
到家把水缸裏的黃鱔拿出來,晚上吃鱔魚麵,魚都倒到水缸裏。
日子就這麽過著,中間劉玉溪也控製著頻率去鎮上老師家好幾趟,問問題,每次去要麽帶幾斤魚,要麽帶幾斤黃鱔。
雖說年齡還小,空手上門也沒人說她,老師就更不用說了,壓根就沒想過要從劉玉溪身上得到什麽。
人是無私的幫助你,你自己得記在心裏,真沒有這個能力就算了,這些魚和黃鱔之類的又不費事。
知道這是她自己逮的釣的,老師就收了,但還是每次都讓她下次別帶了,留著賣錢或者自己吃多好,劉玉溪每次都答應到下次還帶!
林子燁基本每天都會給她發信息,大多是吐槽他爸媽的,又說找了補習老師,學習好累!
劉玉溪就和他說今天又上山了,又和奶奶釣魚了,心情好的時候就給他發幾張飯菜的照片,氣的那小子在手機裏不停發表情包。
最後到底沒忍住,在暑假快結束的時候來劉玉溪家住了兩天,劉玉溪有點不高興,家裏就兩個屋子,這貨來了,她就得和奶奶睡,還好就待了兩天。
跟著劉玉溪上山打柴,下黃鱔簍子,下蝦籠,陪著奶奶釣魚,最主要的是蹭了兩天的飯,臨走又冷鏈空運了二十斤麻辣小龍蝦。
開學的時候,劉玉溪參加了一次正規的跳級考試,直接讀了六年級。在村裏和鎮子上可出了大名,沒辦法,地方小,消息傳播的就快。
劉玉溪和她奶隻能暫停了一切掙錢的動作,等著熱度降下去再說。現在也就劉玉溪的投稿還在繼續,這符合學霸的人設,而且錢不多,隻會讓人羨慕,卻不會惹人眼紅。
家裏事不多了,劉玉溪就和奶奶商量養兩頭豬,不買豬崽子,就買那種已經養到五六十斤的,養到過年還有好幾個月,到時候過年自家吃一頭,另一頭就等明年喂大了再賣。
她奶現在身體好了,前段時間還能沒事就去釣釣魚,現在沒有這項活動了,家裏的活劉玉溪又搶著幹,她除了喂雞,中午做頓飯,侍弄侍弄後院菜地,還真沒啥活,養豬也行。
祖孫倆商量好,奶奶就出去找人打聽小豬去了。劉玉溪又跑到牛大伯家裏,額他家的房子基本建好就差上梁了,不過扒老宅的舊磚,還有建房時候剩的一些水泥,乳膠漆啥的,都在家裏堆著。
劉玉溪就打算讓牛大伯出工出料給家裏後院建個豬圈。她自己倒是會幹,可她能幹麽?村裏的漢子基本都會兩手瓦匠活,出門打工也大多是在工地上,要不怎麽叫“農民工”呢?
一個豬圈,兩天時間就差不多了,本來談好了料錢給個300,管兩天飯就行,結果吃了兩天劉玉溪燒的飯,牛大伯就和她商量,他家上梁的時候請劉玉溪過去做飯。
不多,也就6桌,他家的人還給打下手,主要是村裏都是老人孩子,有的人家甚至全家都在外麵打工,得,這下不僅不要給錢,劉玉溪還倒掙了300塊,這找誰說理去。
劉玉溪已經預感到,這頓飯做完以後找她掌廚的估計更多,不過這錢她不打算掙,除非實在推不掉的那種熟人,所以答應的時候,也交代牛大伯,別往外說是她掌勺的,她還得上學呢。
牛大伯答應的很好,不過劉玉溪也沒抱多大希望他能保守秘密,在村裏就不可能有啥秘密。
你以為村裏人不知道劉玉溪天天在魚塘裏撈東西啊,他們隻是不知道劉玉溪具體賺了多少而已,不過是按照自己的經驗,感覺劉玉溪也就掙個三瓜兩棗的,才沒有什麽想法。
要是讓他們知道劉玉溪掙的錢數,你看吧,全村都會急眼,所以劉玉溪釣魚的時候也會時不時的輪流給各家送條魚,再念叨念叨,你隻要掙的不多,又不吃獨食,大家也就不會針對你。
等豬圈蓋好,奶奶那邊也買到了兩頭豬,都是50多斤騸好了的小公豬,一頭500塊錢,這對家裏來說可是一筆大支出了,她奶站在豬圈跟前對著豬念叨:“可得好好長肉,不然就虧了。”
買了幾個春卷,又買了點五花肉,迴家和奶一起吃完早飯,劉玉溪就去把黃鱔簍子取了,小不點扔迴塘裏,一晚上逮了不到三斤,夠祖孫倆吃一頓的了,提著黃鱔簍子迴家。
因為劉玉溪的“下藥”行為,她奶現在的身體好多了,就剩一些正常的老年慢性病,也在可控範圍,而且她奶這一個來月,天天都有錢收,天天都樂嗬嗬,覺得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她奶倒不貪心:“溪丫頭,這要是一年裏能有兩個月,每天都有四百塊錢,咱們攢個幾年,你以後上學就不用為錢擔心了。”
“奶,您放心,這魚塘,咱明年還能賺一筆,還有我的稿費呢。這個雖然一個月也就兩千多,但一年也有兩萬多呢!
這麽算下來,咱家這一年下來就能存個四五萬塊錢了,而且我的稿費隻會越來越多,就是以後魚塘掙不了錢了,也沒啥。
所以您別擔心錢的事,以後咱倆該吃吃該喝喝,把身體搞好是第一位。”
她奶翻眼瞅了她一下:“還要咋吃,你這基本上都天天有肉了,雞蛋也沒停過,這就是以前不敢想的日子了!”
“這有啥不敢想的?奶,你等著,我以後肯定讓你過上更好的日子,咱放開了想。”劉玉溪給她奶畫大餅。
“哈哈,好,那奶就等著咱溪丫頭帶奶過好日子了!”
一天的活幹差不多了,祖孫二人就又溜達到魚塘邊釣魚,有劉玉溪的精神力在,每次選的都是附近魚多的地方,半個多小時,藏好魚竿,又是滿載而歸。
到家把水缸裏的黃鱔拿出來,晚上吃鱔魚麵,魚都倒到水缸裏。
日子就這麽過著,中間劉玉溪也控製著頻率去鎮上老師家好幾趟,問問題,每次去要麽帶幾斤魚,要麽帶幾斤黃鱔。
雖說年齡還小,空手上門也沒人說她,老師就更不用說了,壓根就沒想過要從劉玉溪身上得到什麽。
人是無私的幫助你,你自己得記在心裏,真沒有這個能力就算了,這些魚和黃鱔之類的又不費事。
知道這是她自己逮的釣的,老師就收了,但還是每次都讓她下次別帶了,留著賣錢或者自己吃多好,劉玉溪每次都答應到下次還帶!
林子燁基本每天都會給她發信息,大多是吐槽他爸媽的,又說找了補習老師,學習好累!
劉玉溪就和他說今天又上山了,又和奶奶釣魚了,心情好的時候就給他發幾張飯菜的照片,氣的那小子在手機裏不停發表情包。
最後到底沒忍住,在暑假快結束的時候來劉玉溪家住了兩天,劉玉溪有點不高興,家裏就兩個屋子,這貨來了,她就得和奶奶睡,還好就待了兩天。
跟著劉玉溪上山打柴,下黃鱔簍子,下蝦籠,陪著奶奶釣魚,最主要的是蹭了兩天的飯,臨走又冷鏈空運了二十斤麻辣小龍蝦。
開學的時候,劉玉溪參加了一次正規的跳級考試,直接讀了六年級。在村裏和鎮子上可出了大名,沒辦法,地方小,消息傳播的就快。
劉玉溪和她奶隻能暫停了一切掙錢的動作,等著熱度降下去再說。現在也就劉玉溪的投稿還在繼續,這符合學霸的人設,而且錢不多,隻會讓人羨慕,卻不會惹人眼紅。
家裏事不多了,劉玉溪就和奶奶商量養兩頭豬,不買豬崽子,就買那種已經養到五六十斤的,養到過年還有好幾個月,到時候過年自家吃一頭,另一頭就等明年喂大了再賣。
她奶現在身體好了,前段時間還能沒事就去釣釣魚,現在沒有這項活動了,家裏的活劉玉溪又搶著幹,她除了喂雞,中午做頓飯,侍弄侍弄後院菜地,還真沒啥活,養豬也行。
祖孫倆商量好,奶奶就出去找人打聽小豬去了。劉玉溪又跑到牛大伯家裏,額他家的房子基本建好就差上梁了,不過扒老宅的舊磚,還有建房時候剩的一些水泥,乳膠漆啥的,都在家裏堆著。
劉玉溪就打算讓牛大伯出工出料給家裏後院建個豬圈。她自己倒是會幹,可她能幹麽?村裏的漢子基本都會兩手瓦匠活,出門打工也大多是在工地上,要不怎麽叫“農民工”呢?
一個豬圈,兩天時間就差不多了,本來談好了料錢給個300,管兩天飯就行,結果吃了兩天劉玉溪燒的飯,牛大伯就和她商量,他家上梁的時候請劉玉溪過去做飯。
不多,也就6桌,他家的人還給打下手,主要是村裏都是老人孩子,有的人家甚至全家都在外麵打工,得,這下不僅不要給錢,劉玉溪還倒掙了300塊,這找誰說理去。
劉玉溪已經預感到,這頓飯做完以後找她掌廚的估計更多,不過這錢她不打算掙,除非實在推不掉的那種熟人,所以答應的時候,也交代牛大伯,別往外說是她掌勺的,她還得上學呢。
牛大伯答應的很好,不過劉玉溪也沒抱多大希望他能保守秘密,在村裏就不可能有啥秘密。
你以為村裏人不知道劉玉溪天天在魚塘裏撈東西啊,他們隻是不知道劉玉溪具體賺了多少而已,不過是按照自己的經驗,感覺劉玉溪也就掙個三瓜兩棗的,才沒有什麽想法。
要是讓他們知道劉玉溪掙的錢數,你看吧,全村都會急眼,所以劉玉溪釣魚的時候也會時不時的輪流給各家送條魚,再念叨念叨,你隻要掙的不多,又不吃獨食,大家也就不會針對你。
等豬圈蓋好,奶奶那邊也買到了兩頭豬,都是50多斤騸好了的小公豬,一頭500塊錢,這對家裏來說可是一筆大支出了,她奶站在豬圈跟前對著豬念叨:“可得好好長肉,不然就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