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找一棵大樹
霸道病嬌,合同到期倒追我 作者:爛泥扶上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個時候老蘇還在世,他也跟我說過,如果你能留在蘇氏集團,將來蘇氏集團你必定是大股東。”
我苦笑一聲。
“程處長你太看得起我了,我就是一個農村孩子,走到今天也全靠貴人相助,怎麽能夠覬覦蘇氏集團的一草一木?”
“現在我也辦了自己的公司,我也更想用自己的實力證明。”
“小周這就錯了,你在蘇氏集團的時候沒有人看不起你,至少我沒有我覺得,你勤奮好學,聰明是一個謙遜的人,天生是做生意的好料子,就算你不做公司,在其他方麵也能有所建樹。”
程處長對我的美譽有加,我深表感謝
“程處長,其實我也知道我們公司想拿下造車資質不太容易,但我也想試一試,現在公司累計的資金不少了。”
“雖說資金方麵確實沒辦法和大公司比,但是我們接的幾個大訂單也預示著我們將來也要走這些科技公司的老路。”
幾年之內或許超越不了他們,但是十年之內我確實有信心。
其實在我的目標中,三年之內我便可以成為跟天辰集團一樣的企業。
天辰集團如今高層大換血,管理不善,也就是研發部門苦撐著。
整個天辰集團現在都在想辦法做其他事情,想要轉型想要迴血,這一切都沒有那麽容易。
“小周我當然相信你了,之前老蘇總就跟我說過,你未來可期。”
“光是造車資質就有很多企業在競爭,先不說你們這些小公司,大的企業華興集團,樹青集團還有天辰,包括剛剛加進來的薑氏,他們都是信心滿滿,想要拿到這張船票。”
程處長這幾日都不敢接電話。
一接電話就是找他套關係,找人脈。
希望他能夠給予幫助。
程處長不敢。
這種關鍵時刻要聽上麵怎麽安排。
他之所以會見我,其實也是賣了老蘇董的麵子。
蘇清淺給他電話,也是希望能給我一個機會。
程處長是左思右想,才願意和我見一麵。
“我知道,程處長其實我沒有想為難您,隻是想讓您參考一下,我們公司現在還缺什麽,我這次帶了資料,就算是我之前準備的參選資料,這些資料是我們這些年公司所有的成果。”
我將資料遞給程處長。
這幾日我都在忙著整理資料,每天整理資料都要整理到後半夜。
其實整理下來,我越發覺得我這個小公司了不起。
至少在我的帶領之下,能做到和那些大企業比一比,就足以證明我們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老張和老餘跟著我也算是實現了人生價值。
程處長聽我這麽說,也不好拒絕了。
拿過資料仔細去看,越看他越滿意,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我們公司比較小,加上我們沒有概念車。
“小周,你們連基礎的車都沒有去呀,去競爭造車資質這並不容易。”
我知道程處長的意思。
我們不是沒有車,概念車的想法早已經提出。
隻是現在我覺得還不是推出的時候,等到下個月我覺得競爭才會白熱化,到時候我們推出概念車,我相信以我們的能力一定能在市場上拔得頭籌。
這是基於我對其他公司的了解。
先不說薑氏他背後的軍師和技術支持,我不清楚。就算是蘇氏集團提供的,那他們在自家係統上也完全不完善。
電池方麵更沒辦法和我們比。
顯示屏就不用說了,既然沒有用我們的,那就用的是次等貨。
華興集團在智駕係統上一直做得很好,不過智駕係統我們也有研究,而且我們的智駕係統不會比他們差多少。
之前隻是沒有正麵上競爭,但是我們之前參加過幾次這方麵的展覽,華興集團也看到了我們的實力。
後續的發展我們雖然沒有暴露,對方應該也清楚,我們不相上下。
電池方麵兩款電池的研究,都已經步入尾聲。
要想在不同車上用不同的電池,就需要兩款電池都成熟。
市麵上的電池不會比我們高上多少。
而我們的電池也一直在出口海外。
之後兩款電池的運用,也給消費者多了一份選擇
除此之外,顯示屏就更不用說了。
有那麽多大集團為我們背書,我覺得這場戰役我們信心滿滿,唯獨缺少的就是背景上的勝利。
“小周,有時候背景很重要,小周如果想好的話,有沒有考慮過讓蘇氏集團針對你們公司進行投資?”
“如果投資順利的話,有蘇氏集團背書,你們公司確實可以在造車資質上為此拚一拚。”
這也是蘇清淺之前跟我提到的方案。
蘇氏集團就算是沒落了,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而我放著蘇氏集團這棵大樹不去依靠,想要單憑自己的能力,其實程處長也有些不理解。
不知道我到底想要做什麽。
是想要徹底劃清界限?
還是不想讓人詬病說我總是依靠蘇氏集團。
程處長沉默片刻,又對我說道。
“小周,有時候不一定非要那麽死板,別人說什麽別人做什麽,都和你沒關係,重要的是你得到什麽。”
我明白程處長的意思。
他還是建議我和蘇氏集團合作,哪怕蘇氏集團為此掛名,隻要肯願意投資錢,外麵那些消費者和廠商都會看好我們公司。
有蘇氏集團背書,我們公司那就算是找到了一棵大樹。
可是這也意味著蘇氏集團將成為我們公司的主理人。
我到底願不願意這麽做?
其實現在我和蘇清淺已經有了孩子,將來公司的一部分股權留給蘇清淺無可厚非。
而且孩子也在,我把公司所有的東西留給孩子也很正常。
但是眼下如果讓蘇氏集團參與到公司內部,那我的公司就成了蘇氏集團旗下的子公司。
將來在車上也要命名蘇氏集團的名字。
誰又會在意公司研發部門全體技術人員的努力?
那些宣發部門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我心中糾結。
這幾日其實我也想了很多。
研發部門兩耳不聞窗外事。
可是宣發部門卻很清楚。
公司麵臨的窘境和公司唯一的一條明路。
我苦笑一聲。
“程處長你太看得起我了,我就是一個農村孩子,走到今天也全靠貴人相助,怎麽能夠覬覦蘇氏集團的一草一木?”
“現在我也辦了自己的公司,我也更想用自己的實力證明。”
“小周這就錯了,你在蘇氏集團的時候沒有人看不起你,至少我沒有我覺得,你勤奮好學,聰明是一個謙遜的人,天生是做生意的好料子,就算你不做公司,在其他方麵也能有所建樹。”
程處長對我的美譽有加,我深表感謝
“程處長,其實我也知道我們公司想拿下造車資質不太容易,但我也想試一試,現在公司累計的資金不少了。”
“雖說資金方麵確實沒辦法和大公司比,但是我們接的幾個大訂單也預示著我們將來也要走這些科技公司的老路。”
幾年之內或許超越不了他們,但是十年之內我確實有信心。
其實在我的目標中,三年之內我便可以成為跟天辰集團一樣的企業。
天辰集團如今高層大換血,管理不善,也就是研發部門苦撐著。
整個天辰集團現在都在想辦法做其他事情,想要轉型想要迴血,這一切都沒有那麽容易。
“小周我當然相信你了,之前老蘇總就跟我說過,你未來可期。”
“光是造車資質就有很多企業在競爭,先不說你們這些小公司,大的企業華興集團,樹青集團還有天辰,包括剛剛加進來的薑氏,他們都是信心滿滿,想要拿到這張船票。”
程處長這幾日都不敢接電話。
一接電話就是找他套關係,找人脈。
希望他能夠給予幫助。
程處長不敢。
這種關鍵時刻要聽上麵怎麽安排。
他之所以會見我,其實也是賣了老蘇董的麵子。
蘇清淺給他電話,也是希望能給我一個機會。
程處長是左思右想,才願意和我見一麵。
“我知道,程處長其實我沒有想為難您,隻是想讓您參考一下,我們公司現在還缺什麽,我這次帶了資料,就算是我之前準備的參選資料,這些資料是我們這些年公司所有的成果。”
我將資料遞給程處長。
這幾日我都在忙著整理資料,每天整理資料都要整理到後半夜。
其實整理下來,我越發覺得我這個小公司了不起。
至少在我的帶領之下,能做到和那些大企業比一比,就足以證明我們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老張和老餘跟著我也算是實現了人生價值。
程處長聽我這麽說,也不好拒絕了。
拿過資料仔細去看,越看他越滿意,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我們公司比較小,加上我們沒有概念車。
“小周,你們連基礎的車都沒有去呀,去競爭造車資質這並不容易。”
我知道程處長的意思。
我們不是沒有車,概念車的想法早已經提出。
隻是現在我覺得還不是推出的時候,等到下個月我覺得競爭才會白熱化,到時候我們推出概念車,我相信以我們的能力一定能在市場上拔得頭籌。
這是基於我對其他公司的了解。
先不說薑氏他背後的軍師和技術支持,我不清楚。就算是蘇氏集團提供的,那他們在自家係統上也完全不完善。
電池方麵更沒辦法和我們比。
顯示屏就不用說了,既然沒有用我們的,那就用的是次等貨。
華興集團在智駕係統上一直做得很好,不過智駕係統我們也有研究,而且我們的智駕係統不會比他們差多少。
之前隻是沒有正麵上競爭,但是我們之前參加過幾次這方麵的展覽,華興集團也看到了我們的實力。
後續的發展我們雖然沒有暴露,對方應該也清楚,我們不相上下。
電池方麵兩款電池的研究,都已經步入尾聲。
要想在不同車上用不同的電池,就需要兩款電池都成熟。
市麵上的電池不會比我們高上多少。
而我們的電池也一直在出口海外。
之後兩款電池的運用,也給消費者多了一份選擇
除此之外,顯示屏就更不用說了。
有那麽多大集團為我們背書,我覺得這場戰役我們信心滿滿,唯獨缺少的就是背景上的勝利。
“小周,有時候背景很重要,小周如果想好的話,有沒有考慮過讓蘇氏集團針對你們公司進行投資?”
“如果投資順利的話,有蘇氏集團背書,你們公司確實可以在造車資質上為此拚一拚。”
這也是蘇清淺之前跟我提到的方案。
蘇氏集團就算是沒落了,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而我放著蘇氏集團這棵大樹不去依靠,想要單憑自己的能力,其實程處長也有些不理解。
不知道我到底想要做什麽。
是想要徹底劃清界限?
還是不想讓人詬病說我總是依靠蘇氏集團。
程處長沉默片刻,又對我說道。
“小周,有時候不一定非要那麽死板,別人說什麽別人做什麽,都和你沒關係,重要的是你得到什麽。”
我明白程處長的意思。
他還是建議我和蘇氏集團合作,哪怕蘇氏集團為此掛名,隻要肯願意投資錢,外麵那些消費者和廠商都會看好我們公司。
有蘇氏集團背書,我們公司那就算是找到了一棵大樹。
可是這也意味著蘇氏集團將成為我們公司的主理人。
我到底願不願意這麽做?
其實現在我和蘇清淺已經有了孩子,將來公司的一部分股權留給蘇清淺無可厚非。
而且孩子也在,我把公司所有的東西留給孩子也很正常。
但是眼下如果讓蘇氏集團參與到公司內部,那我的公司就成了蘇氏集團旗下的子公司。
將來在車上也要命名蘇氏集團的名字。
誰又會在意公司研發部門全體技術人員的努力?
那些宣發部門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我心中糾結。
這幾日其實我也想了很多。
研發部門兩耳不聞窗外事。
可是宣發部門卻很清楚。
公司麵臨的窘境和公司唯一的一條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