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篇 第三十三章 拜訪晉陽侯【求收藏】
拿把激光槍穿越到古代 作者:摸摸仙人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王朝。
司徒王允,相國董卓,太傅袁隗,太尉張溫,司空楊彪。
這五人便是如今的朝堂之上,最為關鍵的五位朝之重臣,幾乎算是朝廷的五虎,當然在這之前,董卓的這個位置是屬於大將軍何進的,不過後來中常侍張讓幫他拿到了洛陽兵權,董卓自然是因此取代他大將軍何進的位置。
而這五人,原本上董卓支持太子劉協,與中常侍張讓一夥,太傅袁隗支持大皇子劉辯,與何皇後一夥,而司徒王允,太尉張溫以及司空楊彪皆是保持中立,但是由於董卓的崛起,司空楊彪與董卓就逐漸熟絡了起來!
而且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董卓此時已經背叛了中常侍張讓,倒向了大皇子劉辯。
對此,司徒王允也已經猜的差不多了,他也沒想到,董卓竟然在袁紹來臨之時,突然變卦,打的張讓一個措手不及。
司徒王允仔細分析了現在的局勢,他有些苦惱,也不知到底該如何處理此事,他現在幫著大皇子劉辯處理朝政,但是今日大皇子卻是告知他不用進宮了,想必,此時他正在謀劃著什麽大事吧!
看來,這個大皇子劉辯也不簡單,不是一個安分之人啊!
司徒王允是有些苦惱,因此想找人商議一番,但此時的太尉張溫,家裏剛剛經曆了一場劇變,秋月那丫頭都已經患了失心瘋了,整日瘋瘋癲癲的胡言亂語,所以他不太好去找太尉張溫。
於是,司徒王允就找上了他的另一個好友——尚書令士孫瑞。
尚書令士孫瑞是屬於平時非常忙的人,但此時司徒王允親自找上門來了,他自然是要好好的接待一下這個至交好友。
一處寧靜的茶間,兩人坐了下來。
其實司徒王允也考慮過去玉竹苑的,但是尚書令士孫瑞過於繁忙,所以就此作罷了。
“王兄,今日又是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尚書令士孫瑞飲了一小口淡茶,笑眯眯的說了一句。
“哎......”司徒王允則是皺緊了眉頭,眉須緩緩翹起來,說道:“自然是朝中之事。”
“王兄請說。”尚書令士孫瑞這些時日,自從先皇劉宏駕崩以後,就留存下來了很多事,這幾日他就在處理先皇劉宏的詔命章奏,大皇子劉辯命他記錄下來,載入史冊。
“士孫兄可知道袁紹此時正在洛陽城東門之外?”司徒王允問道。
“有所耳聞,但是聽說袁紹也隻帶了七千人馬,我們又有何懼?”尚書令士孫瑞點了點頭,他當時聽說了此時,也是不禁嚇了一跳,但是仔細一想,袁紹也不是傻子,想來這場仗應該也是打不起來的。
“那士孫兄可是知道,今日董卓的所為,想來應該也是欲要與袁紹等人勾結,準備除掉中常侍張讓。”司徒王允低沉的聲音緩緩響起。
聞言,尚書令士孫瑞也是沉思了片刻,腦海裏迅速迴想了一下,不禁點了點頭。
尚書令士孫瑞說道:“王兄可是在擔心,若是董卓此事得逞,必定會與太傅袁隗兩人權傾朝野?”
司徒王允點了點頭,這正是他所擔心的,若是到了董卓權傾朝野之時,憑借董卓的狼子野心,極有可能禍亂朝綱,於大漢王朝極為不利。
司徒王允說道:“士孫兄想想,當初董卓此人為了拿到洛陽兵權,勾結中常侍張讓,謀殺大將軍何進,而現在他又欲勾結太傅袁隗和袁紹,準備誅殺張讓,如此心性之人,若是權傾朝野,必定會成為我大漢之隱患啊!”
“而且,今日他想誅殺中常侍張讓,明日他可能就想除掉太傅袁隗,難道我的你就要任他逍遙法外,而置之不理嗎?”
聽到此處,尚書令士孫瑞也是皺了皺眉頭,司徒王允此言並不是沒有道理。
“可是......”尚書令士孫瑞也是猶豫了一下,緩緩說道:“中常侍張讓此人......哎......”
他本來想說,張讓這個宦官,似乎也不是什麽好人,但話到嘴邊,也不好說出來。
司徒王允也是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待他想到董卓的意圖之後,也並沒有采取措施,而是想找人商量商量,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士孫兄的意思是,我們對於張讓此人,不用理會?”司徒王允問道。
“中常侍張讓也不是那麽好殺的!”尚書令士孫瑞直接說了一句。
聞言,司徒王允頓時點了點頭,是啊!中常侍張讓雖然不怎麽參與朝政,但是他卻籠絡了朝中大部分官員,若是他就這麽好殺的話,那他張讓就不是那位曾經深得先皇寵愛的張讓嗎?
“士孫兄所言極是!哎......既然如此,那我等也隻能靜觀其變了。”司徒王允又歎了口氣,雖然他官至司徒,可仍然對著朝中之事無可奈何。
“也不知道最後他們到底鹿死誰手,隻希望以後對我大漢有利就好。”尚書令士孫瑞也是無可奈何。
司徒王允也是點了點頭,不管結果如何,隻希望這些人,能夠真心為大漢王朝著想。
於是,司徒王允又與尚書令士孫瑞聊了聊家常,便起身離開了。
......
翌日。
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洛陽城外,袁紹大軍依舊如昨天那般在城門之外叫囂,氣勢如虹,讓那些城牆之上的洛陽將士們憤憤不平,很想與之一戰。
然而,他們卻始終沒有接到上麵的命令,也因此不敢隨意出手,這沒有什麽原因,隻有:軍令如山!
同樣的,袁紹大軍也隻是叫囂而已,也不敢有任何的輕舉妄動。
上午時分,太傅袁隗便早早的來到東門口,將袁紹悄悄地接了進去。
至於他們兩個去了何處,別人也不敢過問,但是如果董卓看到了的話,自然是知道,因為他們的目的地,董卓昨天才去過,就是——皇陵。
......
而董卓這邊,他也是早早的來到了晉陽侯府。
晉陽侯府,離皇宮還算比較遠的,倒是離董卓的相國府隻有兩條街的距離,所以董卓來到這裏,也並沒有花上多少時間。
晉陽侯張揚,曾經先皇劉宏在世之時,他當年可是以為叱吒風雲的人物,當年北方羌胡來襲之時,大漢王朝屢戰屢敗,也不知道派了多少大將前去,最後的結果不是戰死,就是被擄了去,那一段時間,整個大漢王朝士氣低落,卻沒有人敢找出來逞英雄。
而就在這個時候,張揚站了出來,當然他還沒有封侯,隻是擔任洛陽校尉一職,雖然列為武將,但是卻是偏向於文官的範疇,隻是經常和一些武將打交道罷了!
但是張揚此人卻是不同於其他武將,他文武雙全,熟讀兵法,專研了許多領兵之法,擔心我官職不高,雖說父輩都是朝中大臣,但自己卻一直沒有一個升官發財的機會。
當時張揚站出來的時候,朝堂之上有不少人對其嘲諷譏笑,說你一個小小校尉也好意思找出來,你不知道那些前後左右將軍、四征將軍,甚至還有一個衛將軍都束手無措,你又有何能耐?
但是,當時的中常侍張讓卻不這麽想,他對皇帝陛下劉宏說,大漢王朝與北方羌胡的戰事接連失利,如果校尉張揚大才,能夠打勝仗,那便自然是很好,如果輸了,這場戰事也必定需要有人來背鍋,而之前那些戰敗的大將軍們,哪一個不是被皇帝陛下劉宏親自封候拜將了的,如果讓他們背鍋,豈不是在打劉宏自己的臉嗎?所以也不好讓他們背鍋,而張揚這個人,用來背鍋正好合適,因此,不管校尉張揚究竟在戰場上是勝還是敗,對於皇帝陛下劉宏來說,都不虧啊!
也因此,張揚這才得到了這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這場戰事,自然是大獲全勝。
最後張揚還親自將羌胡的一個部落首領給活捉了,其結果是他們直接投降,並賠償了好多的金錢和物資,以求換迴他們這個首領。
對此,皇帝陛下劉宏龍顏大悅,在張揚班師迴朝之時,親自來到城外迎接,這讓得張揚在朝堂之上的地位頓時大增。
迴來之後,張揚就直接封侯,拜為晉陽侯,賞賜了好多的金銀財寶......
事後,張揚也對中常侍張讓報以感激,因為如果沒有中常侍張讓,那也就不會有今日的晉陽侯張揚了。
這也是為什麽,即便中常侍張讓隻是一個宦官,但晉陽侯張揚始終站在了他這一黨,再加上先皇劉宏對他有恩,所以他也是極力支持太子殿下劉協。
此時,董卓也已經來到了晉陽侯府門口。
“相國大人,請進吧!老爺就在大廳等你。”晉陽侯府的一位家丁對著董卓恭恭敬敬的說道。
“嗯......”董卓應了一聲,大步流星的向著這個寬闊而又宏大的晉陽侯府的大門走了進去。
一路上,家丁領著董卓直接來到了大廳。
大廳之中,晉陽侯張揚正坐在正中央,見到董卓的到來,他臉上有些慍怒,鼻子堅挺,額頭上的皺紋遍布宛如一根根細蛇一樣。
“不知相國大人今日來我晉陽侯府有何貴幹?”晉陽侯張揚也是已經聽說董卓有意倒向大皇子劉辯,這讓他有些憤怒,但是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所以他也不好直接罵道。
“嗬嗬嗬......”董卓初來乍到,對著晉陽侯張揚恭敬地行了一個禮,然後隨意找了個位置坐下,說道:“自然是商討如何應對袁紹此事!”
聞言,晉陽侯張揚皺了皺眉頭,不禁反問道:“難道董相國此時不應該是與袁紹和袁太傅等人一起商討如何對付我等一事嗎?”
晉陽侯有些諷刺的語氣,因為他聽說了董卓昨日的所作所為,完全是沒有把中常侍張讓放在眼裏,害得張讓不得不躲進了長樂宮避難。
“晉陽侯此話可是有些折煞董某了!”董卓依舊保持臉上的微笑,說道:“昨日我確實是去見了大皇子殿下和袁紹,不過我這也是為了中常侍張讓張大人著想啊!”
“此話何意?”晉陽侯聽得董卓此話,有些不理解,難道對張讓不理不睬,不管死活,也是為了他好?
“其實,我早已派人前去稟報張大人此時,並且也已經與他談好了一切有關此事的所有事情,晉陽侯你想一想,袁紹此時來勢洶洶,其目的就是為了除掉張大人,而我與張大人早已看破一切,也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董卓緩緩說道。
“什麽?”晉陽侯張揚大驚失色,雖然不清楚董卓所說是真是假,但也著實令他吃了一驚,連忙問道:“那,究竟是何應對之策?”
“嗬嗬嗬......董某昨日去東門口已經觀望過,袁紹帶了七千左右的大軍前來,但是糧草卻隻帶了半月的數量,隻要我們拖上一周袁紹也隻能無功而返,畢竟,他如果要硬打的話,必敗無疑,不過隻是想嚇一下張大人罷了!而如今,張大人已經前去長樂宮,那裏有太子殿下在,太傅袁隗絕不敢動手,所以......我們隻需要拖上半個月,一切就結束了。”董卓現在中常侍張讓的角度上說著,因為中常侍張讓的一舉一動,也已經直接說明了他這麽做的原因,董卓也不難猜到。
聞言,晉陽侯點了點頭,但是還是質疑道:“董相國又如何讓張某相信你的今日所言?”
“嗬嗬嗬......難道晉陽侯不知道嗎?董某今日的成就,全都是張大人所相助得來的,如不是張大人,董某現在如何能手握洛陽兵權?難道晉陽侯認為董某就是如此忘恩負義之人?”董卓麵無表色,一臉嚴肅地質問晉陽侯張揚。
聞言,晉陽侯張揚頓時一愣,他沒想到董卓居然會這麽質問他,這讓他一時也不知如何說起。
也不等晉陽侯張揚說些什麽,董卓繼續說道:“晉陽侯也是與董某一樣。昔日晉陽侯受恩與張大人,這些年來晉陽侯對張大人的忠誠,朝堂之上所有人有目共睹,而今日董某也是普通昔日的晉陽侯一般,難道晉陽侯這樣還不相信董某嗎?”
“額......”晉陽侯一頓無語,按道理來說董卓確實說的沒錯,於情於理,董卓好像應該都不會背叛中常侍張讓的,就比如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啊!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ps:仙人掌又來求月票,求推薦啦!謝謝大家的支持!
司徒王允,相國董卓,太傅袁隗,太尉張溫,司空楊彪。
這五人便是如今的朝堂之上,最為關鍵的五位朝之重臣,幾乎算是朝廷的五虎,當然在這之前,董卓的這個位置是屬於大將軍何進的,不過後來中常侍張讓幫他拿到了洛陽兵權,董卓自然是因此取代他大將軍何進的位置。
而這五人,原本上董卓支持太子劉協,與中常侍張讓一夥,太傅袁隗支持大皇子劉辯,與何皇後一夥,而司徒王允,太尉張溫以及司空楊彪皆是保持中立,但是由於董卓的崛起,司空楊彪與董卓就逐漸熟絡了起來!
而且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董卓此時已經背叛了中常侍張讓,倒向了大皇子劉辯。
對此,司徒王允也已經猜的差不多了,他也沒想到,董卓竟然在袁紹來臨之時,突然變卦,打的張讓一個措手不及。
司徒王允仔細分析了現在的局勢,他有些苦惱,也不知到底該如何處理此事,他現在幫著大皇子劉辯處理朝政,但是今日大皇子卻是告知他不用進宮了,想必,此時他正在謀劃著什麽大事吧!
看來,這個大皇子劉辯也不簡單,不是一個安分之人啊!
司徒王允是有些苦惱,因此想找人商議一番,但此時的太尉張溫,家裏剛剛經曆了一場劇變,秋月那丫頭都已經患了失心瘋了,整日瘋瘋癲癲的胡言亂語,所以他不太好去找太尉張溫。
於是,司徒王允就找上了他的另一個好友——尚書令士孫瑞。
尚書令士孫瑞是屬於平時非常忙的人,但此時司徒王允親自找上門來了,他自然是要好好的接待一下這個至交好友。
一處寧靜的茶間,兩人坐了下來。
其實司徒王允也考慮過去玉竹苑的,但是尚書令士孫瑞過於繁忙,所以就此作罷了。
“王兄,今日又是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尚書令士孫瑞飲了一小口淡茶,笑眯眯的說了一句。
“哎......”司徒王允則是皺緊了眉頭,眉須緩緩翹起來,說道:“自然是朝中之事。”
“王兄請說。”尚書令士孫瑞這些時日,自從先皇劉宏駕崩以後,就留存下來了很多事,這幾日他就在處理先皇劉宏的詔命章奏,大皇子劉辯命他記錄下來,載入史冊。
“士孫兄可知道袁紹此時正在洛陽城東門之外?”司徒王允問道。
“有所耳聞,但是聽說袁紹也隻帶了七千人馬,我們又有何懼?”尚書令士孫瑞點了點頭,他當時聽說了此時,也是不禁嚇了一跳,但是仔細一想,袁紹也不是傻子,想來這場仗應該也是打不起來的。
“那士孫兄可是知道,今日董卓的所為,想來應該也是欲要與袁紹等人勾結,準備除掉中常侍張讓。”司徒王允低沉的聲音緩緩響起。
聞言,尚書令士孫瑞也是沉思了片刻,腦海裏迅速迴想了一下,不禁點了點頭。
尚書令士孫瑞說道:“王兄可是在擔心,若是董卓此事得逞,必定會與太傅袁隗兩人權傾朝野?”
司徒王允點了點頭,這正是他所擔心的,若是到了董卓權傾朝野之時,憑借董卓的狼子野心,極有可能禍亂朝綱,於大漢王朝極為不利。
司徒王允說道:“士孫兄想想,當初董卓此人為了拿到洛陽兵權,勾結中常侍張讓,謀殺大將軍何進,而現在他又欲勾結太傅袁隗和袁紹,準備誅殺張讓,如此心性之人,若是權傾朝野,必定會成為我大漢之隱患啊!”
“而且,今日他想誅殺中常侍張讓,明日他可能就想除掉太傅袁隗,難道我的你就要任他逍遙法外,而置之不理嗎?”
聽到此處,尚書令士孫瑞也是皺了皺眉頭,司徒王允此言並不是沒有道理。
“可是......”尚書令士孫瑞也是猶豫了一下,緩緩說道:“中常侍張讓此人......哎......”
他本來想說,張讓這個宦官,似乎也不是什麽好人,但話到嘴邊,也不好說出來。
司徒王允也是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待他想到董卓的意圖之後,也並沒有采取措施,而是想找人商量商量,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士孫兄的意思是,我們對於張讓此人,不用理會?”司徒王允問道。
“中常侍張讓也不是那麽好殺的!”尚書令士孫瑞直接說了一句。
聞言,司徒王允頓時點了點頭,是啊!中常侍張讓雖然不怎麽參與朝政,但是他卻籠絡了朝中大部分官員,若是他就這麽好殺的話,那他張讓就不是那位曾經深得先皇寵愛的張讓嗎?
“士孫兄所言極是!哎......既然如此,那我等也隻能靜觀其變了。”司徒王允又歎了口氣,雖然他官至司徒,可仍然對著朝中之事無可奈何。
“也不知道最後他們到底鹿死誰手,隻希望以後對我大漢有利就好。”尚書令士孫瑞也是無可奈何。
司徒王允也是點了點頭,不管結果如何,隻希望這些人,能夠真心為大漢王朝著想。
於是,司徒王允又與尚書令士孫瑞聊了聊家常,便起身離開了。
......
翌日。
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洛陽城外,袁紹大軍依舊如昨天那般在城門之外叫囂,氣勢如虹,讓那些城牆之上的洛陽將士們憤憤不平,很想與之一戰。
然而,他們卻始終沒有接到上麵的命令,也因此不敢隨意出手,這沒有什麽原因,隻有:軍令如山!
同樣的,袁紹大軍也隻是叫囂而已,也不敢有任何的輕舉妄動。
上午時分,太傅袁隗便早早的來到東門口,將袁紹悄悄地接了進去。
至於他們兩個去了何處,別人也不敢過問,但是如果董卓看到了的話,自然是知道,因為他們的目的地,董卓昨天才去過,就是——皇陵。
......
而董卓這邊,他也是早早的來到了晉陽侯府。
晉陽侯府,離皇宮還算比較遠的,倒是離董卓的相國府隻有兩條街的距離,所以董卓來到這裏,也並沒有花上多少時間。
晉陽侯張揚,曾經先皇劉宏在世之時,他當年可是以為叱吒風雲的人物,當年北方羌胡來襲之時,大漢王朝屢戰屢敗,也不知道派了多少大將前去,最後的結果不是戰死,就是被擄了去,那一段時間,整個大漢王朝士氣低落,卻沒有人敢找出來逞英雄。
而就在這個時候,張揚站了出來,當然他還沒有封侯,隻是擔任洛陽校尉一職,雖然列為武將,但是卻是偏向於文官的範疇,隻是經常和一些武將打交道罷了!
但是張揚此人卻是不同於其他武將,他文武雙全,熟讀兵法,專研了許多領兵之法,擔心我官職不高,雖說父輩都是朝中大臣,但自己卻一直沒有一個升官發財的機會。
當時張揚站出來的時候,朝堂之上有不少人對其嘲諷譏笑,說你一個小小校尉也好意思找出來,你不知道那些前後左右將軍、四征將軍,甚至還有一個衛將軍都束手無措,你又有何能耐?
但是,當時的中常侍張讓卻不這麽想,他對皇帝陛下劉宏說,大漢王朝與北方羌胡的戰事接連失利,如果校尉張揚大才,能夠打勝仗,那便自然是很好,如果輸了,這場戰事也必定需要有人來背鍋,而之前那些戰敗的大將軍們,哪一個不是被皇帝陛下劉宏親自封候拜將了的,如果讓他們背鍋,豈不是在打劉宏自己的臉嗎?所以也不好讓他們背鍋,而張揚這個人,用來背鍋正好合適,因此,不管校尉張揚究竟在戰場上是勝還是敗,對於皇帝陛下劉宏來說,都不虧啊!
也因此,張揚這才得到了這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這場戰事,自然是大獲全勝。
最後張揚還親自將羌胡的一個部落首領給活捉了,其結果是他們直接投降,並賠償了好多的金錢和物資,以求換迴他們這個首領。
對此,皇帝陛下劉宏龍顏大悅,在張揚班師迴朝之時,親自來到城外迎接,這讓得張揚在朝堂之上的地位頓時大增。
迴來之後,張揚就直接封侯,拜為晉陽侯,賞賜了好多的金銀財寶......
事後,張揚也對中常侍張讓報以感激,因為如果沒有中常侍張讓,那也就不會有今日的晉陽侯張揚了。
這也是為什麽,即便中常侍張讓隻是一個宦官,但晉陽侯張揚始終站在了他這一黨,再加上先皇劉宏對他有恩,所以他也是極力支持太子殿下劉協。
此時,董卓也已經來到了晉陽侯府門口。
“相國大人,請進吧!老爺就在大廳等你。”晉陽侯府的一位家丁對著董卓恭恭敬敬的說道。
“嗯......”董卓應了一聲,大步流星的向著這個寬闊而又宏大的晉陽侯府的大門走了進去。
一路上,家丁領著董卓直接來到了大廳。
大廳之中,晉陽侯張揚正坐在正中央,見到董卓的到來,他臉上有些慍怒,鼻子堅挺,額頭上的皺紋遍布宛如一根根細蛇一樣。
“不知相國大人今日來我晉陽侯府有何貴幹?”晉陽侯張揚也是已經聽說董卓有意倒向大皇子劉辯,這讓他有些憤怒,但是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所以他也不好直接罵道。
“嗬嗬嗬......”董卓初來乍到,對著晉陽侯張揚恭敬地行了一個禮,然後隨意找了個位置坐下,說道:“自然是商討如何應對袁紹此事!”
聞言,晉陽侯張揚皺了皺眉頭,不禁反問道:“難道董相國此時不應該是與袁紹和袁太傅等人一起商討如何對付我等一事嗎?”
晉陽侯有些諷刺的語氣,因為他聽說了董卓昨日的所作所為,完全是沒有把中常侍張讓放在眼裏,害得張讓不得不躲進了長樂宮避難。
“晉陽侯此話可是有些折煞董某了!”董卓依舊保持臉上的微笑,說道:“昨日我確實是去見了大皇子殿下和袁紹,不過我這也是為了中常侍張讓張大人著想啊!”
“此話何意?”晉陽侯聽得董卓此話,有些不理解,難道對張讓不理不睬,不管死活,也是為了他好?
“其實,我早已派人前去稟報張大人此時,並且也已經與他談好了一切有關此事的所有事情,晉陽侯你想一想,袁紹此時來勢洶洶,其目的就是為了除掉張大人,而我與張大人早已看破一切,也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董卓緩緩說道。
“什麽?”晉陽侯張揚大驚失色,雖然不清楚董卓所說是真是假,但也著實令他吃了一驚,連忙問道:“那,究竟是何應對之策?”
“嗬嗬嗬......董某昨日去東門口已經觀望過,袁紹帶了七千左右的大軍前來,但是糧草卻隻帶了半月的數量,隻要我們拖上一周袁紹也隻能無功而返,畢竟,他如果要硬打的話,必敗無疑,不過隻是想嚇一下張大人罷了!而如今,張大人已經前去長樂宮,那裏有太子殿下在,太傅袁隗絕不敢動手,所以......我們隻需要拖上半個月,一切就結束了。”董卓現在中常侍張讓的角度上說著,因為中常侍張讓的一舉一動,也已經直接說明了他這麽做的原因,董卓也不難猜到。
聞言,晉陽侯點了點頭,但是還是質疑道:“董相國又如何讓張某相信你的今日所言?”
“嗬嗬嗬......難道晉陽侯不知道嗎?董某今日的成就,全都是張大人所相助得來的,如不是張大人,董某現在如何能手握洛陽兵權?難道晉陽侯認為董某就是如此忘恩負義之人?”董卓麵無表色,一臉嚴肅地質問晉陽侯張揚。
聞言,晉陽侯張揚頓時一愣,他沒想到董卓居然會這麽質問他,這讓他一時也不知如何說起。
也不等晉陽侯張揚說些什麽,董卓繼續說道:“晉陽侯也是與董某一樣。昔日晉陽侯受恩與張大人,這些年來晉陽侯對張大人的忠誠,朝堂之上所有人有目共睹,而今日董某也是普通昔日的晉陽侯一般,難道晉陽侯這樣還不相信董某嗎?”
“額......”晉陽侯一頓無語,按道理來說董卓確實說的沒錯,於情於理,董卓好像應該都不會背叛中常侍張讓的,就比如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啊!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ps:仙人掌又來求月票,求推薦啦!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