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燃燒的濃煙在雷洲上空籠罩了十八年,一直將雷洲西南燒成了廣闊的雲壁,這段曆史被稱為“雷洲十八年”。這場戰爭直接改變了巫族的核心戰略。巫民自此徹底認清了他們與蠻族在體格上的差距,他們放棄了重新組建大規模的野戰兵團。由於巫民此時已經占據了瀾州大約三分之二的土地,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曾經傲視九州的強大海軍似乎沒有了用武之處。而高昂的海軍維護費用令他們叫苦不迭,巫民被迫將正規海軍轉為海盜,允許他們自由攻擊華族的商船,籍以切斷華族和蠻族的海上交易,並有計劃地讓鶴雪團參與針對蠻族將領的暗殺行動中,接二連三的成功使得“刺殺”這一早年被認為不符合巫民高貴身份的行為成為鶴雪的重要戰術,靈巧的快艇和出沒無蹤的鶴雪成為籠罩在蠻族身上的噩夢。蠻族被迫以“遊令騎”在內海沿岸的廣闊草原遊走傳令,實行內遷禁海。
華族與蠻族的海上交易。自此以後近千年,蠻羽戰爭的形勢一直沒有再發生任何重大的變化,蠻族依靠滅雲關牢牢控製著勾雲山脈東麓地區,而由於廣闊的西南雲壁,他們也沒辦法進一步東進的能力。唯一的變數,就是朔北部的白狼團偶爾會從遙遠的北方繞過勾雲山脈,從鷹翔山脈與勾雲山脈之間的走道或是鷹翔山脈與莫若山脈之間的“大風口”侵入雷洲進行小規模的劫掠。但巫民的利益並不是杜意瞻此行的唯一原因,他之所以會在這個時間出現在這個地方,還包括他本人的意誌在內,作為一名天驅武士的意誌。事實上,天驅宗主會內部對於周清北伐的意見衝突十分激烈,以葉望為代表的青年一代,認為這場戰爭對於建立統一國家、消弭戰爭維護和平有著積極和決定性的意義,而相對保守的年老者則認為這場戰爭對九州未來局勢的影響難於估計,因為他們的老對手——欽天監毫無疑問地在背後影響著這場戰爭,沒有人能說清欽天監複雜的行動背後隱藏著什麽樣的目的,甚至有時天驅自己都不敢肯定自己的舉動是否墜入了欽天監精心設計的陷阱,親手將局勢一步步推向對欽天監有利的方向。
因此,聖堂宗主會並沒有下達要求聖堂武士參與這場戰爭的命令,但也並沒有明確表示禁止。很多聖堂武士以自己的意誌隱瞞了真實身份後加入了周武皇帝的陣營,激進派的杜意瞻正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杜意瞻在東陸的行動很順利,在周清的身邊,有一個他強大的聖堂戰友——葉望。或者說,即使沒有這層關係,他也能很順利地與周清、百裏羽和蘇謹等帝黨和新領袖取得接觸。因為,他曾經作為周仁帝時期人族和巫族盟約中約定的質子,在天元帝都生活過十二年,並榮幸地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進入稷宮國士府學習的巫民,與蘇謹深、葉望、李當心和葉正等人同窗九年。
杜意瞻向周清、百裏羽詳細地講述了巫民的計劃,巫民承諾在周清下一次北伐出兵的同時,派遣雲州擎梁半島的巫民部隊秘密地編入周武鐵旅之中,由周清統一調配。同時在適當的時候突襲滅雲關,然後與周武鐵旅一同夾擊北都城。巫民的條件是,以彤雲大山為界,以南地區歸周朝所有,以北地區歸巫民所有。這對周清來說,很難說是一個誘人的條件,在總結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經曆之後,周清認為自己這一次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周武第一鐵旅經過第一次北伐的鍛煉後,已經從一支缺乏實戰經驗的新軍迅速成長為能戰善戰的部隊。而巫民體格瘦弱的弓箭手,在周清看來,未必比他手下高大強壯的紫荊長射更加出色。但周清還是決定接受巫民的好意,畢竟將巫民的士兵派到前線送死絕對是一件劃算的買賣。周清沒有天真到在臥榻之側容他人酣睡,滅掉蠻族之後,下一步的目標當然是收複瀾北擎梁半島,乃至雷洲。而荒涼的瀚北即便交給巫民,周清也有信心依靠武力強行奪迴——巫民總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將瀚北變成雷洲一樣茂密的森林,何況,留巫民在北方,還可以幫自己防守西北方強大的敵人。
為了表示對這份盟約的尊重,周清隨即派遣了一名秘使跟隨杜意瞻前往雷洲,這位秘使的工作極為出色,他甚至得到了巫皇在瀚州形勢穩定後逐步約束巫族海盜的承諾,不由令周清欣喜若狂。而在這一切的背後,還有另一雙眼睛一直在靜靜地觀察著局勢,北陸的每一場戰役,都被編纂成卷宗源源不斷地送到欽天監教的大教宗手裏。周武鐵旅的下一次北伐將橫掃瀚州,這一點毫無疑問。這樣的結局是欽天監不願意看到的,他們必須想辦法平衡雙方的實力,並且保證能夠使戰爭給雙方造成更大的損失——欽天監教並非不願意見到任何形式的和平,但他們隻接受兩敗俱傷的和平。於是大教宗派遣密使前往北陸,將幽洲的砂鋼、鐵浮屠整體鎧甲鍛造方法及礦山開采技術等傳授給蠻族。欽天監的使者對北邙山的工匠提出用他們收藏的一本技藝古卷《因由書》的原本來交換這項技術,據說這本古卷對於解讀大工匠已經遺失了二千一百餘年的神啟真義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在工匠看來,用這種過時的技術換迴珍貴的經卷實在是一件最劃算不過的事情,他們不僅迫不及待地答應了,而且還在短短三個月內,根據欽天監教提供的數據重新修訂了設計,並製作了樣品,使之更加適合北陸蠻族和馬匹的體格特征。值得提及的是,欽天監手中似乎總有足夠的經卷或古物,誘得工匠心甘情願地用各種或新或舊的技術加以交換,而且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是龍淵閣也沒有收錄的,至於這些經卷是欽天監教曾經有計劃地掠奪的還是迎合河絡心理偽造的贗品,就全然不得而知了。欽天監教將鐵浮屠技術交給了碩風部——當時草原上唯一能承受得起鐵浮屠昂貴造價的部族。
此時楚雲已經十四歲,開始在五老會中嚐試表達自己的意見。楚燁死後,楚氏碩風家族並沒有選舉出新的長老,而是默認由秋月離接替長老的位置。隨著楚雲不斷成長,秋月離則認為自己的使命已經結束,開始逐漸退出碩風部的權力體係,因此所謂五老會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四老輔政的結構。周武鐵旅第二次北伐的慘局,很大程度上和碩風部的新君有關。然而楚雲·阿拉木汗·碩風,草原上的大君一生武勇的開端,卻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十四歲的楚雲就鐵浮屠的問題與長老們產生了巨大的分歧。長老們對來自外族的“無私”援助心存疑慮,在瀚州草原的曆史上,正麵衝擊的重騎兵戰術也曾一度成為主流。各部落爭著將騎兵鎧不斷地加厚,騎兵鎧無可複加之後就是新一輪的馬鎧升級,但軍備競賽的結果是,有一天他們迴過頭來發現在鎧甲上花了這麽多錢,但犧牲的騎兵機動力卻沒有換迴足夠的防護效果,而輕騎兵則憑借著高機動性和更長久的作戰時間重新成為戰場上的主力。騎兵鎧重新迴複到一個比較平衡的點上。所以看起來比之前的重裝騎兵更“重”的鐵浮屠,看起來也就更加的不靠譜。隻有年輕的鐵鏐對楚雲表示了支持。比起日漸老邁保守的長老們,楚雲則顯得更有進取心,十四歲正是朝氣蓬勃、什麽都不憚於嚐試一下的年齡。他認為草原上重裝騎兵的失敗在於一直以來隻求給鎧甲加量而不注重質,鐵浮屠的雙層砂鋼技術則不僅僅是在量變意義上的提高,而是更加注重整體設計的質變。
碩風部最大的敵人早已不是自保尚且艱難的蠻族部落,而是遠在天拓海峽另一側的周朝。鐵浮屠正是可以克製第一次北伐時給予蠻族騎兵巨大打擊的重甲槍兵和風虎鐵騎的克星,隻有它能撕開重甲槍兵鐵板般的陣型。楚雲對長老們早已心懷不滿,越來越不耐煩。他對他們的固執飽受嗤之以鼻,甚至私下裏稱他們為老不死的。他認為自己已經不需要這幾個老家夥在身旁掣肘,於是他提出還政於君,要求廢除五老輔政的製度。
長老們無法說服楚雲,他們寄希望於秋月離的幫助,希望代政十年的碩風部大閼氏以母親的身份製止楚雲的“愚行”。秋月離甚至沒讓他們進入自己的帳篷——她曾經接見長老並一起參理政事的地方,隻是讓侍女傳了一句話:“大君大了,有什麽事就讓他做主吧。”秋月離太累了,繁重的部落事務拖垮了她,使她身染重病。兒子已經長大了,現在她隻想像一個普通的女人一樣平靜地度過餘生。三位長老坐不住了,他們認定楚雲會將碩風部帶上毀滅的道路,而且,一直以來,楚雲對他們越來越無理,他們也對楚雲耿耿於懷很久了。楚燁在世的時候,他們對楚氏碩風家族或許還存有幾分忌憚;或者至少秋月離沒有染病,他們也會稍微投鼠忌器。但現在,他們忽然發現自己的敵人隻不過是孤兒病婦而已。顏鑄第一個作出決定,以拯救碩風部的名義發動政變,立秋月離的另一個兒子——也就是他的女婿——楚光為大君,楚光一直以來都覺得,母親更喜歡與自己一母同胞的楚雲,而自己與楚雲同是大君的兒子,卻與大君之位無緣,心中始終嫉妒不平,於是與他們一拍即合。
後來,顏鑄又說服了厲千弋和巢哲。但三位長老並沒有將這個決定告知鐵鏐,鐵鏐曾經是楚雲的帳隨,而且種種政見與楚雲常常不謀而合。長老們的打算是出先手殺死楚雲,然後再通知鐵鏐,這樣他也就隻能接受既成的事實。即使他不肯接受,合三族之兵,諒其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是一場極度秘密的行動,三位長老們編造各種理由叫迴了楚雲帳隨中本族的青年,他們擔心這些青年由於跟楚雲長久以來的友誼,可能會阻礙這次行動。楚光假傳楚雲的指令,將金帳周圍的衛兵調開,在楚雲全然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三部的士兵衝進了楚雲的金帳,盡管楚雲奮力抵抗,但仍因寡不敵眾而被擒,同帳的鐵氏子弟也都被抓。很快,重病中的秋月離和服侍在她身旁的文明依也被拖了過來。長老們曆數的楚雲和秋月離的四條罪過,前三條分別是:女人幹政;對朔北部悔婚以致變強援為強敵;不靈欲以鐵浮屠陷部落於險地。最後一條是致命的,他們宣稱楚雲並非楚貴觥的親生兒子,而是秋月離和奴隸私通所生。這是一場不公平的審判,楚雲和秋月離被堵住了嘴,絲毫沒有辯解的餘地,而秋月離甚至根本已經沒有了說話的力氣。經過商議,長老們決定將楚雲斬首,而對於秋月離,他們決定對她使用蠻族最古老殘酷的刑罰之一,他們將秋月離關在一個木籠裏,命士兵投擲石塊,將她活活砸死。
被關進木籠的秋月離似乎忽然有了力氣,她憤怒地質問楚光:“我是你的親生母親,你現在要親手殺死我麽?阿拉木汗是你的親生弟弟,你連他也不放過麽?連你也相信你的母親是不貞潔的人麽?”楚光慚愧低頭不語。她掙紮著端坐起來,將被扯散的頭發梳理整齊,又整理好身上的衣衫,說:“我唿和娜仁是碩風部先君楚燁之妻、大君楚雲之母、碩風部大閼氏。仰俯無愧於天地先祖。我即使不能尊貴地活著,也要尊貴地死去。”開始時,碩風部的士兵們還不敢向尊貴的大閼氏動手,石塊要麽墜地離目標甚遠,要麽軟綿綿地砸在木籠上沒有絲毫力氣。長老們沉不住氣了,他們經不起繼續地拖延了,鐵鏐隨時有可能率兵前來救援,而楚氏碩風家族的士兵如果改變了主意,也有可能臨陣反雲。他們必須盡快處死秋月離和楚雲。第一個出手的居然是楚光,他夢想大君的位子太久了,經不住三位長老的撩撥,現在他已經是騎虎難下,隻能硬著頭皮向前衝。第一塊石塊擦過了秋月離的額角,第二塊擊中了秋月離的腹部,然後第三塊、第四塊……更多的石頭瘋狂地砸向秋月離,越來越多的士兵也加入了這個行列,與其說他們在手刃“叛徒”,還不如說是被摧毀尊貴者的變態心理刺激到瘋狂了。木籠早已被打爛,裏麵隻剩下一攤模糊的血肉,但他們仍近乎癲狂地不停撿起石頭用盡全身力氣砸過去。
楚雲被油浸過的牛筋索五花大綁,推倒在地,顏鑄甚至還將一隻腳踩在楚雲的臉上,逼著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母親被亂石砸死。顏鑄一定是太得意於自己的勝利了,以至於全然沒有發覺楚雲不斷緊繃的肌肉以及皮膚上如青蛇般凸現的血管。直到他聽見從楚雲喉嚨深處傳來的低沉恐怖的咆哮,那已經不是人類可以發出的聲音了。在所有人有所反應之前,牛筋索猛地斷裂成無數段,四散飛去。楚雲抓住了顏鑄的腳踝,然後他的腳踝就傳來了清脆的斷裂聲。顏鑄拔出佩刀向楚雲的頭劈去,慌亂之中,卻沒有砍到,鋒利的馬刀劈在楚雲的左肩,隻深入了不到一寸,卻被斷骨和肌肉卡住,再也拔不出來。楚雲將顏鑄倒提起來,盡管強壯的顏鑄比十四歲的楚雲高了半個頭,但楚雲提起他卻如同一個誇父拎起一個孩童。然後顏鑄就被直直地甩向了金帳門口二十尺高的白纛,活活釘死在了上麵。
楚雲拔出肩膀上的劍,他肩膀上的肌肉迅速咬合在一起,仿佛瞬間痊愈了般。他快如一道閃電,斬斷了任何敢於阻擋在他麵前的東西。他奪下了第二把刀,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擋憤怒的戰神。他的雙刀都卷了口,但鐵甲、刀劍和身軀仍再他的刀麵前如蒿草般幹淨利落地斷成兩截。狂暴的楚雲渾不似人類,關於狂戰士的傳說與血腥的現實擊潰了背叛者的意誌,他們迅速喪失了抵抗,陷入混亂並開始潰散。
“天武士”。
碩風部的士兵們還隻是在傳說中聽到過這個名字,天武士對於碩風部的子民來說是近乎於神跡一般的存在。他們是罪人,天武士證明了針對楚雲身世血統的指控完全是沒有根據的捏造。他們惶恐地匍匐在這種超越了人類極限的力量麵前,盡管楚雲仍在衝殺他血紅雙眼中所能見到的每一個人,他們中不斷有人被暴怒的楚雲殺死,但他們就是匍匐在地上不敢抬頭。甚至聞訊快馬趕來施援的鐵鏐部眾也不敢靠近他,直到他聽到明娜圖的聲音。那聲音如同從陰霾的烏雲中掙脫出來的一束陽光,在天地間洞開了一線光明,將他喚醒。楚雲怔怔地站在當地,無數的殘肢斷臂如一個圈圍繞著他,汩汩的鮮血從他們屍體上的傷口中流出來,匯聚成河,又滲透進綠草間黑色的土地中,再外麵是已經匍匐在地的叛兵,然後是趕來救他卻已經跪在地上的鐵鏐和他的部下。然後他看見了自己肩膀上的傷口,看見了他心愛的明娜圖,轟然倒地。
叛亂被平息了,顏鑄釘死在白纛之上;厲千弋死於楚雲之手,幾乎難以將他的屍首從滿地的殘軀中完整地拚湊出來;巢哲雖然投降,但並沒有逃過此劫,他被塞進一隻麻袋,由最快的駿馬拖著穿越了碩風部的整個領土。幸存的叛兵因為是被欺騙著反叛,所以沒有處死,隻是沒為了奴隸。三大家族新的族長很快就選了出來,他們都是曾經擔任過楚雲帳隨的年輕人,他們深深地以自己父輩的罪行為恥,忠誠地服侍著天神賜給碩風部的大君。秋月離的屍體難於收斂,最終和破碎的木籠以及難以計數的石塊一起下葬。楚雲奇跡般很快就痊愈了,他親自監督著工匠依著東陸的式樣在草原上修建了一個巨大的陵墓,將母親葬於其中,並親自題名為“慈陵”。
這是瀚州除北都城和滅雲關外第三個永久性的大型建築物,楚雲常常在那裏靜坐,一坐就是一天,身旁隻有明娜圖和她的笙陪伴他。數月後,鐵浮屠終於在楚雲的“一意孤行”之下開工了,又過了數月,第一批十餘具鎧甲完工了。實戰效果正如楚雲的預料,在鐵浮屠麵前,步兵顯得那麽的不堪一擊。而即使是驍勇善戰的鐵浮屠和鬼弓,也拿鐵浮屠全無辦法,盡管鐵浮屠騎兵追不上鐵浮屠、鬼弓,但本身也像一塊堅固的岩石,刀砍不進,箭射不穿。楚雲開始大量地遴選最優良的馬匹,並在碩風部中挑選最強壯驍勇的青年,他們有著堅強的體魄和比身體更加堅強的勇氣。經過數年的積累,至周武第二次北伐之時,鐵浮屠也不過隻有一千餘騎。但就是這一千餘騎,在鐵線河撕開了號稱東陸防守第一的山陣的密集陣形。當象征九州局勢的天平向一方傾斜的時候,就向另一方增添一個砝碼,這就是欽天監們在孜孜不倦地從事的偉業。但九州這座龐大的天平結構太過複雜,難以預料的突發狀況又很多,有時候這樣的調整需要通過精心的計算、調動無數個砝碼,才能達到他們所預期的平衡。現在,他們意識到他們向北陸投下的砝碼略重了一點,鐵浮屠這種強大的武器對於局勢的平衡來說還是過於危險了,他們需要給予華族能夠與之對抗的武器,這種武器叫做山陣。大教宗不願意親自出現在百裏羽的麵前,這個從周清還未上台起就開始密切觀察百裏羽的老人,對百裏羽的期望相當高。他不想將自己的行動暴露給百裏羽知道,盡管他清楚百裏羽肯定早就或多或少地猜到了自己一定在背後做了一些手腳,這樣做既是為了日後行事方便,同時也是希望百裏羽能自己慢慢領悟欽天監的真義,重新迴到欽天監中來。在他看來,百裏羽無疑是除了他以外最接近神的意誌的人,能夠接替他成為欽天監大教宗的,除了百裏羽,是不做第二人想的——或許,依照大教宗的期許,他還能有更高的成就。
所以,不像在北陸兜售鐵浮屠時的坦蕩,大教宗在東陸選擇了一個不那麽容易令人產生懷疑的方式。一個欽天監教徒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後,在楚國獻策,所獻乃是一種改良重甲槍兵裝備的方式,據他本人聲稱,他自幼父母雙亡,為工匠所撫養,故此懂得鎧甲鍛造的技術。這種改良方式是從鎧甲到鐵槍的整體改良,改良後的重甲槍兵鎧甲和鐵槍強度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但這種改良方式需要大批量地重新鑄造新槍新甲以重新裝備軍隊,這種高昂的消費是楚國一國難以承受的。楚國國主隻得將此人送到天元周清的麵前。百裏羽意識到了眼前之人的身份,也意識到了承擔重甲槍兵裝備替換的高昂費用將對周清的金庫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他不能不接受,因為欽天監會出現在這裏,就說明他們在北陸做了一些手腳,依據欽天監一貫的行事風格,這些手腳對未來的戰爭影響必定極大,必然是要重新裝備重甲槍兵才能克服的。這就是欽天監教,雖然你明知他們居心不良,但你還是隻能乖乖地聽他們的話,因為他們早已通過各種手段將你逼入了不服從他們就會滅亡的死胡同。
兩害相權,百裏羽身上的賭徒性格獲勝了,他選擇了裝備重甲槍兵,而且他決定裝備超出其承受能力近一倍的重甲槍兵,他以為他這樣做就能夠跳出大教宗的陷阱。但他始料不及的是,大教宗早已連他的性格都計算在內了,在他的棋盤上,百裏羽的每一步都沒有超出他的預料。擁有了鐵浮屠的楚雲堅信自己已經擁有了對付東陸的武器,他開始考慮收複周朝留在北陸的港口和興建的關卡,將這些東西交在敵人手中,無疑是將一柄利劍懸在自己的頭上,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斬斷自己的脖子。同時,他的目標還包括了一些在第一次北伐時向周清投降的部落,現在是他們為自己的背叛接受懲罰的時候了。他需要用這些部落立威,借以警示其他部落,他需要他們緊密跟隨在自己的身旁,如臂使指一般,因為年輕的楚雲心中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他要實現前人從未實現過的夢想,他要將東陸——他母親和他妻子的家鄉,納入草原帝國的版圖。
楚雲刻意隱瞞了鐵浮屠的存在,事實上他甚至連鐵浮屠和鬼弓都未動用就收複了所有的港口和關卡,他將港口連同繳獲的船隻全部付之一炬,將攻陷的關卡徹底拆毀,這些東西對他們這樣的馬背民族來說,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而若被敵人獲得,則後患無窮。然後他消滅了所有曾經投降周清的部落,將他們的子民沒為奴隸,賞賜給部落裏有功勞的軍官。他稱這次遠征為“南狩”。再然後楚雲召開了庫裏格大會,他毫不隱諱地向其餘部落的主君講述了他的夢想,並將所有與會的部落綁在他的戰車之上,從此在草原上沒有人敢於反抗他。
傳說在前往青茸原討伐背叛部落的路上,碩風部的士兵到河邊飲馬,不知被什麽東西連人帶馬一起拖入水中,隻見水麵翻滾了一會兒,然後就恢複了平靜,好似什麽都沒有發生過。碩風部的士兵們很害怕,有膽子大的摸到河邊仔細辨認,才發現河中有一個怪物,它躲在水中,隻露出兩個鼻孔,像一截枯木,不仔細辨認根本發現不了。他們認為這是盤韃天神降下的啟示,如果強行出兵恐遭不祥。楚雲說我是盤韃天神派遣到九州的使者,我的旨意就是盤韃天神的意誌。楚雲在河邊釘了一根木樁,將一匹馬拴在木樁上,然後將馬砍傷,馬血流進河裏,引出一個巨大的怪物,它的身體長足有五十餘尺,它全身披著堅硬的盔甲,拖著一條長滿銳利長角的長長尾巴,它的嘴有七尺長,張開後露出無數參差的獠牙,吼叫的聲音很大,聲傳數裏。它一口將馬牢牢咬住,拖迴了河裏。楚雲手持一把巨大的重劍迎了上去,楚雲和怪獸的戰鬥持續了很久,從河邊到河水中,怪獸的皮膚堅硬異常,重劍砍過隻能留下一道很淺的痕跡。但楚雲此時已經可以熟練地控製他的天武士,並為它創造了一招刀法,並稱之為“大辟之刀”,這是一招超越人類體力極限的刀法,隻有繼承了天武士的武士才能使用。楚雲使出大辟之刀,終於在怪獸的頸部上劈開了一道一尺長的裂口,但重劍已斷。楚雲將手插入怪獸的傷口,生生將怪獸撕成了兩半。
碩風部的士兵們看到水麵平靜下來,河水被鮮血染渾,他們不知道那是怪獸的血還是他們年輕主君的血。然後一個渾身都是鮮血的身影從河中鑽了出來,楚雲高舉著怪獸的頭,將它拋在河岸上。河岸上爆發出歡唿聲,碩風部的士兵終於相信,眼前的人就是盤韃天神派到九州的使者,是能夠帶領他們掃平世間一切的戰神。碩風部的士兵將怪獸的屍體從河中拖了出來,大巫薩顏真辨認後,稱這隻怪獸叫做夔,是渙海中的霸主,可能是誤入河口後順流而上到了這裏。楚雲親手剝掉夔的皮,鋸下怪獸尾巴上的角賞賜給手下的大將,他將夔還在跳動著的心髒生生吞掉,將它的肉煮了給所有的士兵吃,用了幾十口大鍋,他們認為這樣他們就能獲得這隻怪獸的力量。楚雲又著人鑄造了一麵足有一人高的巨大的青銅戰鼓,用夔皮做成鼓麵,作戰時楚雲親自擊鼓,聲聞數裏,催敵膽寒。士兵們匍匐在戰鼓麵前,向他們的大君表達最高的敬意,他們稱楚雲為欽達翰王,欽達翰就是“青銅戰鼓”的意思。
這麵戰鼓見證了楚雲此後三十年的征程,後來他又將它傳給了自己的子孫。
夔實際上就是海鱷的一種,而且是最大的一種,主要分布於滁潦海和南浩瀚洋的沿岸,其性情兇暴猛戾。成年的夔體長一般在三十五尺到四十五尺之間,體重一般在兩萬斤左右,最大的能長到五十多尺左右,體重也達到驚人的三萬餘斤。夔的壽命平均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歲左右,它雖然用肺唿吸,但可以在水中潛很久。
夔是卵生,懷孕的夔會逆河川而上,尋找一個沒有人煙的安靜河岸下築巢產卵,產卵後就守在卵周圍保護,這時它們會進攻一切靠近它們巢穴的生物。但從未有過它們出現在寒冷的北方鐵線河的記錄,而且身長五十尺的夔極其罕見,也難怪碩風部的人不認識。生活於近海的夔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天敵,而它們的捕食對象卻小到魚蝦大到河邊飲水的牛馬,甚至還有人聲稱親眼看見夔攻擊了一頭在河中洗澡的小象。因此有人說,夔是當之無愧的近海之王。
鐵浮屠整鍛鎧最初起源於河絡的重裝鼠騎兵整體鎧甲鍛造技術,這種技術的興衰是與河絡的戰術演變緊密相連的。在九州曆史的早期,由於裝備的領先優勢,人族和巫族的戰略戰術都是模仿河絡的,作為最先采用步騎協同的種族,河絡已經在各方麵將這種戰術發揚至了極致。鐵浮屠整鍛鎧就是為了適應這種戰術而催生的成就之一。
這種技術一直延用到他們發現裝備的領先已經不能彌補他們與人類相比在體格上的先天優勢為止。繼“雷洲十八年”迫使巫族放棄野戰步兵之後,河絡也不得不在星流四千八百年的華絡戰爭後放棄了他們已經使用了數千年的經典戰術。星流四千八百年左右,周皇朝揮軍直指宛、越,打破華族和工匠維持了近八百年的和平。毫無防範的河絡完全沒有意識到,處心積慮的華族用了數代時間研究武裝,直到周朝的騎軍衝到自己的都城下時,河絡們才發現他們的弓箭已經無法穿透華族騎兵的鐵甲了。輝煌的河洛王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就被周朝的大軍粉碎了,就連王國的東南端通向北邙山的退路也被迂迴的騎兵們封鎖。
三百萬河絡殘部聚集到綏中,他們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有戰鬥力的正規軍幾乎在之前的戰鬥中傷亡殆盡,幸存部落的阿絡卡和蘇行召開最高評議會,決定向雷眼山雁返湖方向突圍。無畏的河絡前赴後繼,生生以血肉衝開了周軍的防線。周軍的騎兵和乘著馬車的輕裝步兵在鬼怒川追上了工匠,河絡不得不將手無寸鐵的部落整個整個地派出,以血肉阻擋周軍追擊的腳步,百餘萬平民因此被屠殺。殘餘的子民最終進入了雷眼山,重新集結並會合了雷眼山河絡部落。
幸存的夫環對“背離真神的遷徙”進行了反思和懺悔,阿絡卡的地位重新得到確立。在緊急召開的阿絡卡聯席會議上,與會的阿絡卡們意識到河絡保持了數千年的裝備優勢已經喪失,而體型劣勢空前凸現。他們不得不放棄了原本和華族保持一致的步騎協同戰術,轉而發展以追求遠程攻擊和大覆蓋範圍的大型作戰機械為核心的戰術。由於這些大型作戰機械幾乎完全不具備機動性,幸存者的主導戰術思想至此由進攻轉為防禦。在隨後的“雁返湖大戰”中,乘勝追擊、希望一舉消滅河絡的周軍,成了這個戰術的第一個犧牲品。此戰之後,河絡重新退居山區地下,而周軍亦無力進攻。
由於戰術的變化,鼠騎兵的戰略地位急劇下降,從主戰兵種轉化為斥候部隊,“鐵浮屠”這種過時的技術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可言。客觀上講,騎鼠對於嬌小的河絡而言,顯得十分的強壯,所以它完全可以在裝備雙層砂鋼整鍛鼠鎧之後,再馱起一個裝備著配套鎧甲的河絡騎兵,而這一點,是東陸馬匹做不到的,所以這種技術對於華族來說也缺乏價值可言;但對馬匹強健的蠻族來說,這項技術卻如同專為他們量身訂造一般。瀚州草原上唯一一座城市,便是數百年前遜王所建的北都城。傳說城市建成之時,巫族的星象大師古風塵千裏迢迢從雷洲斯達克城邦趕來,為他的好友與恩人遜王計算北都城的命運。那是古風塵平生最大的一次計算,據說遜王建造了長寬各一千步的大石基,賢者指揮四百個少年一起搬動算籌,整整演算了三個月之久。然而,古風塵什麽也沒有算出,北都城的上空是一片漆黑,沒有一顆星辰經過。後世傳說北都城上空懸著的,是看不見的星辰——穀玄。事實似乎證明了古風塵的讖語,七年之後,遜王的人頭就被掛在北都的城門上。之後,各部交替入主北都,或六七年,或幾十年,總會被別的部趕出去。北都名為一城,實際上真正確定存在的,隻有它的城牆。因在各部手中頻繁交替,往往一個部將帳篷馬匹搬進成立,剛剛安定下來沒多久,就被別的部擊敗,敗退的時候又把所有的物資帶走,因此城中除了安放金帳的基台以外,並無什麽固定的建築。而北都雖然數度易主,但是真正遭遇圍城的情況並不多。
華族與蠻族的海上交易。自此以後近千年,蠻羽戰爭的形勢一直沒有再發生任何重大的變化,蠻族依靠滅雲關牢牢控製著勾雲山脈東麓地區,而由於廣闊的西南雲壁,他們也沒辦法進一步東進的能力。唯一的變數,就是朔北部的白狼團偶爾會從遙遠的北方繞過勾雲山脈,從鷹翔山脈與勾雲山脈之間的走道或是鷹翔山脈與莫若山脈之間的“大風口”侵入雷洲進行小規模的劫掠。但巫民的利益並不是杜意瞻此行的唯一原因,他之所以會在這個時間出現在這個地方,還包括他本人的意誌在內,作為一名天驅武士的意誌。事實上,天驅宗主會內部對於周清北伐的意見衝突十分激烈,以葉望為代表的青年一代,認為這場戰爭對於建立統一國家、消弭戰爭維護和平有著積極和決定性的意義,而相對保守的年老者則認為這場戰爭對九州未來局勢的影響難於估計,因為他們的老對手——欽天監毫無疑問地在背後影響著這場戰爭,沒有人能說清欽天監複雜的行動背後隱藏著什麽樣的目的,甚至有時天驅自己都不敢肯定自己的舉動是否墜入了欽天監精心設計的陷阱,親手將局勢一步步推向對欽天監有利的方向。
因此,聖堂宗主會並沒有下達要求聖堂武士參與這場戰爭的命令,但也並沒有明確表示禁止。很多聖堂武士以自己的意誌隱瞞了真實身份後加入了周武皇帝的陣營,激進派的杜意瞻正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杜意瞻在東陸的行動很順利,在周清的身邊,有一個他強大的聖堂戰友——葉望。或者說,即使沒有這層關係,他也能很順利地與周清、百裏羽和蘇謹等帝黨和新領袖取得接觸。因為,他曾經作為周仁帝時期人族和巫族盟約中約定的質子,在天元帝都生活過十二年,並榮幸地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進入稷宮國士府學習的巫民,與蘇謹深、葉望、李當心和葉正等人同窗九年。
杜意瞻向周清、百裏羽詳細地講述了巫民的計劃,巫民承諾在周清下一次北伐出兵的同時,派遣雲州擎梁半島的巫民部隊秘密地編入周武鐵旅之中,由周清統一調配。同時在適當的時候突襲滅雲關,然後與周武鐵旅一同夾擊北都城。巫民的條件是,以彤雲大山為界,以南地區歸周朝所有,以北地區歸巫民所有。這對周清來說,很難說是一個誘人的條件,在總結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經曆之後,周清認為自己這一次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周武第一鐵旅經過第一次北伐的鍛煉後,已經從一支缺乏實戰經驗的新軍迅速成長為能戰善戰的部隊。而巫民體格瘦弱的弓箭手,在周清看來,未必比他手下高大強壯的紫荊長射更加出色。但周清還是決定接受巫民的好意,畢竟將巫民的士兵派到前線送死絕對是一件劃算的買賣。周清沒有天真到在臥榻之側容他人酣睡,滅掉蠻族之後,下一步的目標當然是收複瀾北擎梁半島,乃至雷洲。而荒涼的瀚北即便交給巫民,周清也有信心依靠武力強行奪迴——巫民總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將瀚北變成雷洲一樣茂密的森林,何況,留巫民在北方,還可以幫自己防守西北方強大的敵人。
為了表示對這份盟約的尊重,周清隨即派遣了一名秘使跟隨杜意瞻前往雷洲,這位秘使的工作極為出色,他甚至得到了巫皇在瀚州形勢穩定後逐步約束巫族海盜的承諾,不由令周清欣喜若狂。而在這一切的背後,還有另一雙眼睛一直在靜靜地觀察著局勢,北陸的每一場戰役,都被編纂成卷宗源源不斷地送到欽天監教的大教宗手裏。周武鐵旅的下一次北伐將橫掃瀚州,這一點毫無疑問。這樣的結局是欽天監不願意看到的,他們必須想辦法平衡雙方的實力,並且保證能夠使戰爭給雙方造成更大的損失——欽天監教並非不願意見到任何形式的和平,但他們隻接受兩敗俱傷的和平。於是大教宗派遣密使前往北陸,將幽洲的砂鋼、鐵浮屠整體鎧甲鍛造方法及礦山開采技術等傳授給蠻族。欽天監的使者對北邙山的工匠提出用他們收藏的一本技藝古卷《因由書》的原本來交換這項技術,據說這本古卷對於解讀大工匠已經遺失了二千一百餘年的神啟真義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在工匠看來,用這種過時的技術換迴珍貴的經卷實在是一件最劃算不過的事情,他們不僅迫不及待地答應了,而且還在短短三個月內,根據欽天監教提供的數據重新修訂了設計,並製作了樣品,使之更加適合北陸蠻族和馬匹的體格特征。值得提及的是,欽天監手中似乎總有足夠的經卷或古物,誘得工匠心甘情願地用各種或新或舊的技術加以交換,而且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是龍淵閣也沒有收錄的,至於這些經卷是欽天監教曾經有計劃地掠奪的還是迎合河絡心理偽造的贗品,就全然不得而知了。欽天監教將鐵浮屠技術交給了碩風部——當時草原上唯一能承受得起鐵浮屠昂貴造價的部族。
此時楚雲已經十四歲,開始在五老會中嚐試表達自己的意見。楚燁死後,楚氏碩風家族並沒有選舉出新的長老,而是默認由秋月離接替長老的位置。隨著楚雲不斷成長,秋月離則認為自己的使命已經結束,開始逐漸退出碩風部的權力體係,因此所謂五老會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四老輔政的結構。周武鐵旅第二次北伐的慘局,很大程度上和碩風部的新君有關。然而楚雲·阿拉木汗·碩風,草原上的大君一生武勇的開端,卻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十四歲的楚雲就鐵浮屠的問題與長老們產生了巨大的分歧。長老們對來自外族的“無私”援助心存疑慮,在瀚州草原的曆史上,正麵衝擊的重騎兵戰術也曾一度成為主流。各部落爭著將騎兵鎧不斷地加厚,騎兵鎧無可複加之後就是新一輪的馬鎧升級,但軍備競賽的結果是,有一天他們迴過頭來發現在鎧甲上花了這麽多錢,但犧牲的騎兵機動力卻沒有換迴足夠的防護效果,而輕騎兵則憑借著高機動性和更長久的作戰時間重新成為戰場上的主力。騎兵鎧重新迴複到一個比較平衡的點上。所以看起來比之前的重裝騎兵更“重”的鐵浮屠,看起來也就更加的不靠譜。隻有年輕的鐵鏐對楚雲表示了支持。比起日漸老邁保守的長老們,楚雲則顯得更有進取心,十四歲正是朝氣蓬勃、什麽都不憚於嚐試一下的年齡。他認為草原上重裝騎兵的失敗在於一直以來隻求給鎧甲加量而不注重質,鐵浮屠的雙層砂鋼技術則不僅僅是在量變意義上的提高,而是更加注重整體設計的質變。
碩風部最大的敵人早已不是自保尚且艱難的蠻族部落,而是遠在天拓海峽另一側的周朝。鐵浮屠正是可以克製第一次北伐時給予蠻族騎兵巨大打擊的重甲槍兵和風虎鐵騎的克星,隻有它能撕開重甲槍兵鐵板般的陣型。楚雲對長老們早已心懷不滿,越來越不耐煩。他對他們的固執飽受嗤之以鼻,甚至私下裏稱他們為老不死的。他認為自己已經不需要這幾個老家夥在身旁掣肘,於是他提出還政於君,要求廢除五老輔政的製度。
長老們無法說服楚雲,他們寄希望於秋月離的幫助,希望代政十年的碩風部大閼氏以母親的身份製止楚雲的“愚行”。秋月離甚至沒讓他們進入自己的帳篷——她曾經接見長老並一起參理政事的地方,隻是讓侍女傳了一句話:“大君大了,有什麽事就讓他做主吧。”秋月離太累了,繁重的部落事務拖垮了她,使她身染重病。兒子已經長大了,現在她隻想像一個普通的女人一樣平靜地度過餘生。三位長老坐不住了,他們認定楚雲會將碩風部帶上毀滅的道路,而且,一直以來,楚雲對他們越來越無理,他們也對楚雲耿耿於懷很久了。楚燁在世的時候,他們對楚氏碩風家族或許還存有幾分忌憚;或者至少秋月離沒有染病,他們也會稍微投鼠忌器。但現在,他們忽然發現自己的敵人隻不過是孤兒病婦而已。顏鑄第一個作出決定,以拯救碩風部的名義發動政變,立秋月離的另一個兒子——也就是他的女婿——楚光為大君,楚光一直以來都覺得,母親更喜歡與自己一母同胞的楚雲,而自己與楚雲同是大君的兒子,卻與大君之位無緣,心中始終嫉妒不平,於是與他們一拍即合。
後來,顏鑄又說服了厲千弋和巢哲。但三位長老並沒有將這個決定告知鐵鏐,鐵鏐曾經是楚雲的帳隨,而且種種政見與楚雲常常不謀而合。長老們的打算是出先手殺死楚雲,然後再通知鐵鏐,這樣他也就隻能接受既成的事實。即使他不肯接受,合三族之兵,諒其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是一場極度秘密的行動,三位長老們編造各種理由叫迴了楚雲帳隨中本族的青年,他們擔心這些青年由於跟楚雲長久以來的友誼,可能會阻礙這次行動。楚光假傳楚雲的指令,將金帳周圍的衛兵調開,在楚雲全然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三部的士兵衝進了楚雲的金帳,盡管楚雲奮力抵抗,但仍因寡不敵眾而被擒,同帳的鐵氏子弟也都被抓。很快,重病中的秋月離和服侍在她身旁的文明依也被拖了過來。長老們曆數的楚雲和秋月離的四條罪過,前三條分別是:女人幹政;對朔北部悔婚以致變強援為強敵;不靈欲以鐵浮屠陷部落於險地。最後一條是致命的,他們宣稱楚雲並非楚貴觥的親生兒子,而是秋月離和奴隸私通所生。這是一場不公平的審判,楚雲和秋月離被堵住了嘴,絲毫沒有辯解的餘地,而秋月離甚至根本已經沒有了說話的力氣。經過商議,長老們決定將楚雲斬首,而對於秋月離,他們決定對她使用蠻族最古老殘酷的刑罰之一,他們將秋月離關在一個木籠裏,命士兵投擲石塊,將她活活砸死。
被關進木籠的秋月離似乎忽然有了力氣,她憤怒地質問楚光:“我是你的親生母親,你現在要親手殺死我麽?阿拉木汗是你的親生弟弟,你連他也不放過麽?連你也相信你的母親是不貞潔的人麽?”楚光慚愧低頭不語。她掙紮著端坐起來,將被扯散的頭發梳理整齊,又整理好身上的衣衫,說:“我唿和娜仁是碩風部先君楚燁之妻、大君楚雲之母、碩風部大閼氏。仰俯無愧於天地先祖。我即使不能尊貴地活著,也要尊貴地死去。”開始時,碩風部的士兵們還不敢向尊貴的大閼氏動手,石塊要麽墜地離目標甚遠,要麽軟綿綿地砸在木籠上沒有絲毫力氣。長老們沉不住氣了,他們經不起繼續地拖延了,鐵鏐隨時有可能率兵前來救援,而楚氏碩風家族的士兵如果改變了主意,也有可能臨陣反雲。他們必須盡快處死秋月離和楚雲。第一個出手的居然是楚光,他夢想大君的位子太久了,經不住三位長老的撩撥,現在他已經是騎虎難下,隻能硬著頭皮向前衝。第一塊石塊擦過了秋月離的額角,第二塊擊中了秋月離的腹部,然後第三塊、第四塊……更多的石頭瘋狂地砸向秋月離,越來越多的士兵也加入了這個行列,與其說他們在手刃“叛徒”,還不如說是被摧毀尊貴者的變態心理刺激到瘋狂了。木籠早已被打爛,裏麵隻剩下一攤模糊的血肉,但他們仍近乎癲狂地不停撿起石頭用盡全身力氣砸過去。
楚雲被油浸過的牛筋索五花大綁,推倒在地,顏鑄甚至還將一隻腳踩在楚雲的臉上,逼著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母親被亂石砸死。顏鑄一定是太得意於自己的勝利了,以至於全然沒有發覺楚雲不斷緊繃的肌肉以及皮膚上如青蛇般凸現的血管。直到他聽見從楚雲喉嚨深處傳來的低沉恐怖的咆哮,那已經不是人類可以發出的聲音了。在所有人有所反應之前,牛筋索猛地斷裂成無數段,四散飛去。楚雲抓住了顏鑄的腳踝,然後他的腳踝就傳來了清脆的斷裂聲。顏鑄拔出佩刀向楚雲的頭劈去,慌亂之中,卻沒有砍到,鋒利的馬刀劈在楚雲的左肩,隻深入了不到一寸,卻被斷骨和肌肉卡住,再也拔不出來。楚雲將顏鑄倒提起來,盡管強壯的顏鑄比十四歲的楚雲高了半個頭,但楚雲提起他卻如同一個誇父拎起一個孩童。然後顏鑄就被直直地甩向了金帳門口二十尺高的白纛,活活釘死在了上麵。
楚雲拔出肩膀上的劍,他肩膀上的肌肉迅速咬合在一起,仿佛瞬間痊愈了般。他快如一道閃電,斬斷了任何敢於阻擋在他麵前的東西。他奪下了第二把刀,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擋憤怒的戰神。他的雙刀都卷了口,但鐵甲、刀劍和身軀仍再他的刀麵前如蒿草般幹淨利落地斷成兩截。狂暴的楚雲渾不似人類,關於狂戰士的傳說與血腥的現實擊潰了背叛者的意誌,他們迅速喪失了抵抗,陷入混亂並開始潰散。
“天武士”。
碩風部的士兵們還隻是在傳說中聽到過這個名字,天武士對於碩風部的子民來說是近乎於神跡一般的存在。他們是罪人,天武士證明了針對楚雲身世血統的指控完全是沒有根據的捏造。他們惶恐地匍匐在這種超越了人類極限的力量麵前,盡管楚雲仍在衝殺他血紅雙眼中所能見到的每一個人,他們中不斷有人被暴怒的楚雲殺死,但他們就是匍匐在地上不敢抬頭。甚至聞訊快馬趕來施援的鐵鏐部眾也不敢靠近他,直到他聽到明娜圖的聲音。那聲音如同從陰霾的烏雲中掙脫出來的一束陽光,在天地間洞開了一線光明,將他喚醒。楚雲怔怔地站在當地,無數的殘肢斷臂如一個圈圍繞著他,汩汩的鮮血從他們屍體上的傷口中流出來,匯聚成河,又滲透進綠草間黑色的土地中,再外麵是已經匍匐在地的叛兵,然後是趕來救他卻已經跪在地上的鐵鏐和他的部下。然後他看見了自己肩膀上的傷口,看見了他心愛的明娜圖,轟然倒地。
叛亂被平息了,顏鑄釘死在白纛之上;厲千弋死於楚雲之手,幾乎難以將他的屍首從滿地的殘軀中完整地拚湊出來;巢哲雖然投降,但並沒有逃過此劫,他被塞進一隻麻袋,由最快的駿馬拖著穿越了碩風部的整個領土。幸存的叛兵因為是被欺騙著反叛,所以沒有處死,隻是沒為了奴隸。三大家族新的族長很快就選了出來,他們都是曾經擔任過楚雲帳隨的年輕人,他們深深地以自己父輩的罪行為恥,忠誠地服侍著天神賜給碩風部的大君。秋月離的屍體難於收斂,最終和破碎的木籠以及難以計數的石塊一起下葬。楚雲奇跡般很快就痊愈了,他親自監督著工匠依著東陸的式樣在草原上修建了一個巨大的陵墓,將母親葬於其中,並親自題名為“慈陵”。
這是瀚州除北都城和滅雲關外第三個永久性的大型建築物,楚雲常常在那裏靜坐,一坐就是一天,身旁隻有明娜圖和她的笙陪伴他。數月後,鐵浮屠終於在楚雲的“一意孤行”之下開工了,又過了數月,第一批十餘具鎧甲完工了。實戰效果正如楚雲的預料,在鐵浮屠麵前,步兵顯得那麽的不堪一擊。而即使是驍勇善戰的鐵浮屠和鬼弓,也拿鐵浮屠全無辦法,盡管鐵浮屠騎兵追不上鐵浮屠、鬼弓,但本身也像一塊堅固的岩石,刀砍不進,箭射不穿。楚雲開始大量地遴選最優良的馬匹,並在碩風部中挑選最強壯驍勇的青年,他們有著堅強的體魄和比身體更加堅強的勇氣。經過數年的積累,至周武第二次北伐之時,鐵浮屠也不過隻有一千餘騎。但就是這一千餘騎,在鐵線河撕開了號稱東陸防守第一的山陣的密集陣形。當象征九州局勢的天平向一方傾斜的時候,就向另一方增添一個砝碼,這就是欽天監們在孜孜不倦地從事的偉業。但九州這座龐大的天平結構太過複雜,難以預料的突發狀況又很多,有時候這樣的調整需要通過精心的計算、調動無數個砝碼,才能達到他們所預期的平衡。現在,他們意識到他們向北陸投下的砝碼略重了一點,鐵浮屠這種強大的武器對於局勢的平衡來說還是過於危險了,他們需要給予華族能夠與之對抗的武器,這種武器叫做山陣。大教宗不願意親自出現在百裏羽的麵前,這個從周清還未上台起就開始密切觀察百裏羽的老人,對百裏羽的期望相當高。他不想將自己的行動暴露給百裏羽知道,盡管他清楚百裏羽肯定早就或多或少地猜到了自己一定在背後做了一些手腳,這樣做既是為了日後行事方便,同時也是希望百裏羽能自己慢慢領悟欽天監的真義,重新迴到欽天監中來。在他看來,百裏羽無疑是除了他以外最接近神的意誌的人,能夠接替他成為欽天監大教宗的,除了百裏羽,是不做第二人想的——或許,依照大教宗的期許,他還能有更高的成就。
所以,不像在北陸兜售鐵浮屠時的坦蕩,大教宗在東陸選擇了一個不那麽容易令人產生懷疑的方式。一個欽天監教徒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後,在楚國獻策,所獻乃是一種改良重甲槍兵裝備的方式,據他本人聲稱,他自幼父母雙亡,為工匠所撫養,故此懂得鎧甲鍛造的技術。這種改良方式是從鎧甲到鐵槍的整體改良,改良後的重甲槍兵鎧甲和鐵槍強度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但這種改良方式需要大批量地重新鑄造新槍新甲以重新裝備軍隊,這種高昂的消費是楚國一國難以承受的。楚國國主隻得將此人送到天元周清的麵前。百裏羽意識到了眼前之人的身份,也意識到了承擔重甲槍兵裝備替換的高昂費用將對周清的金庫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他不能不接受,因為欽天監會出現在這裏,就說明他們在北陸做了一些手腳,依據欽天監一貫的行事風格,這些手腳對未來的戰爭影響必定極大,必然是要重新裝備重甲槍兵才能克服的。這就是欽天監教,雖然你明知他們居心不良,但你還是隻能乖乖地聽他們的話,因為他們早已通過各種手段將你逼入了不服從他們就會滅亡的死胡同。
兩害相權,百裏羽身上的賭徒性格獲勝了,他選擇了裝備重甲槍兵,而且他決定裝備超出其承受能力近一倍的重甲槍兵,他以為他這樣做就能夠跳出大教宗的陷阱。但他始料不及的是,大教宗早已連他的性格都計算在內了,在他的棋盤上,百裏羽的每一步都沒有超出他的預料。擁有了鐵浮屠的楚雲堅信自己已經擁有了對付東陸的武器,他開始考慮收複周朝留在北陸的港口和興建的關卡,將這些東西交在敵人手中,無疑是將一柄利劍懸在自己的頭上,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斬斷自己的脖子。同時,他的目標還包括了一些在第一次北伐時向周清投降的部落,現在是他們為自己的背叛接受懲罰的時候了。他需要用這些部落立威,借以警示其他部落,他需要他們緊密跟隨在自己的身旁,如臂使指一般,因為年輕的楚雲心中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他要實現前人從未實現過的夢想,他要將東陸——他母親和他妻子的家鄉,納入草原帝國的版圖。
楚雲刻意隱瞞了鐵浮屠的存在,事實上他甚至連鐵浮屠和鬼弓都未動用就收複了所有的港口和關卡,他將港口連同繳獲的船隻全部付之一炬,將攻陷的關卡徹底拆毀,這些東西對他們這樣的馬背民族來說,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而若被敵人獲得,則後患無窮。然後他消滅了所有曾經投降周清的部落,將他們的子民沒為奴隸,賞賜給部落裏有功勞的軍官。他稱這次遠征為“南狩”。再然後楚雲召開了庫裏格大會,他毫不隱諱地向其餘部落的主君講述了他的夢想,並將所有與會的部落綁在他的戰車之上,從此在草原上沒有人敢於反抗他。
傳說在前往青茸原討伐背叛部落的路上,碩風部的士兵到河邊飲馬,不知被什麽東西連人帶馬一起拖入水中,隻見水麵翻滾了一會兒,然後就恢複了平靜,好似什麽都沒有發生過。碩風部的士兵們很害怕,有膽子大的摸到河邊仔細辨認,才發現河中有一個怪物,它躲在水中,隻露出兩個鼻孔,像一截枯木,不仔細辨認根本發現不了。他們認為這是盤韃天神降下的啟示,如果強行出兵恐遭不祥。楚雲說我是盤韃天神派遣到九州的使者,我的旨意就是盤韃天神的意誌。楚雲在河邊釘了一根木樁,將一匹馬拴在木樁上,然後將馬砍傷,馬血流進河裏,引出一個巨大的怪物,它的身體長足有五十餘尺,它全身披著堅硬的盔甲,拖著一條長滿銳利長角的長長尾巴,它的嘴有七尺長,張開後露出無數參差的獠牙,吼叫的聲音很大,聲傳數裏。它一口將馬牢牢咬住,拖迴了河裏。楚雲手持一把巨大的重劍迎了上去,楚雲和怪獸的戰鬥持續了很久,從河邊到河水中,怪獸的皮膚堅硬異常,重劍砍過隻能留下一道很淺的痕跡。但楚雲此時已經可以熟練地控製他的天武士,並為它創造了一招刀法,並稱之為“大辟之刀”,這是一招超越人類體力極限的刀法,隻有繼承了天武士的武士才能使用。楚雲使出大辟之刀,終於在怪獸的頸部上劈開了一道一尺長的裂口,但重劍已斷。楚雲將手插入怪獸的傷口,生生將怪獸撕成了兩半。
碩風部的士兵們看到水麵平靜下來,河水被鮮血染渾,他們不知道那是怪獸的血還是他們年輕主君的血。然後一個渾身都是鮮血的身影從河中鑽了出來,楚雲高舉著怪獸的頭,將它拋在河岸上。河岸上爆發出歡唿聲,碩風部的士兵終於相信,眼前的人就是盤韃天神派到九州的使者,是能夠帶領他們掃平世間一切的戰神。碩風部的士兵將怪獸的屍體從河中拖了出來,大巫薩顏真辨認後,稱這隻怪獸叫做夔,是渙海中的霸主,可能是誤入河口後順流而上到了這裏。楚雲親手剝掉夔的皮,鋸下怪獸尾巴上的角賞賜給手下的大將,他將夔還在跳動著的心髒生生吞掉,將它的肉煮了給所有的士兵吃,用了幾十口大鍋,他們認為這樣他們就能獲得這隻怪獸的力量。楚雲又著人鑄造了一麵足有一人高的巨大的青銅戰鼓,用夔皮做成鼓麵,作戰時楚雲親自擊鼓,聲聞數裏,催敵膽寒。士兵們匍匐在戰鼓麵前,向他們的大君表達最高的敬意,他們稱楚雲為欽達翰王,欽達翰就是“青銅戰鼓”的意思。
這麵戰鼓見證了楚雲此後三十年的征程,後來他又將它傳給了自己的子孫。
夔實際上就是海鱷的一種,而且是最大的一種,主要分布於滁潦海和南浩瀚洋的沿岸,其性情兇暴猛戾。成年的夔體長一般在三十五尺到四十五尺之間,體重一般在兩萬斤左右,最大的能長到五十多尺左右,體重也達到驚人的三萬餘斤。夔的壽命平均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歲左右,它雖然用肺唿吸,但可以在水中潛很久。
夔是卵生,懷孕的夔會逆河川而上,尋找一個沒有人煙的安靜河岸下築巢產卵,產卵後就守在卵周圍保護,這時它們會進攻一切靠近它們巢穴的生物。但從未有過它們出現在寒冷的北方鐵線河的記錄,而且身長五十尺的夔極其罕見,也難怪碩風部的人不認識。生活於近海的夔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天敵,而它們的捕食對象卻小到魚蝦大到河邊飲水的牛馬,甚至還有人聲稱親眼看見夔攻擊了一頭在河中洗澡的小象。因此有人說,夔是當之無愧的近海之王。
鐵浮屠整鍛鎧最初起源於河絡的重裝鼠騎兵整體鎧甲鍛造技術,這種技術的興衰是與河絡的戰術演變緊密相連的。在九州曆史的早期,由於裝備的領先優勢,人族和巫族的戰略戰術都是模仿河絡的,作為最先采用步騎協同的種族,河絡已經在各方麵將這種戰術發揚至了極致。鐵浮屠整鍛鎧就是為了適應這種戰術而催生的成就之一。
這種技術一直延用到他們發現裝備的領先已經不能彌補他們與人類相比在體格上的先天優勢為止。繼“雷洲十八年”迫使巫族放棄野戰步兵之後,河絡也不得不在星流四千八百年的華絡戰爭後放棄了他們已經使用了數千年的經典戰術。星流四千八百年左右,周皇朝揮軍直指宛、越,打破華族和工匠維持了近八百年的和平。毫無防範的河絡完全沒有意識到,處心積慮的華族用了數代時間研究武裝,直到周朝的騎軍衝到自己的都城下時,河絡們才發現他們的弓箭已經無法穿透華族騎兵的鐵甲了。輝煌的河洛王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就被周朝的大軍粉碎了,就連王國的東南端通向北邙山的退路也被迂迴的騎兵們封鎖。
三百萬河絡殘部聚集到綏中,他們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有戰鬥力的正規軍幾乎在之前的戰鬥中傷亡殆盡,幸存部落的阿絡卡和蘇行召開最高評議會,決定向雷眼山雁返湖方向突圍。無畏的河絡前赴後繼,生生以血肉衝開了周軍的防線。周軍的騎兵和乘著馬車的輕裝步兵在鬼怒川追上了工匠,河絡不得不將手無寸鐵的部落整個整個地派出,以血肉阻擋周軍追擊的腳步,百餘萬平民因此被屠殺。殘餘的子民最終進入了雷眼山,重新集結並會合了雷眼山河絡部落。
幸存的夫環對“背離真神的遷徙”進行了反思和懺悔,阿絡卡的地位重新得到確立。在緊急召開的阿絡卡聯席會議上,與會的阿絡卡們意識到河絡保持了數千年的裝備優勢已經喪失,而體型劣勢空前凸現。他們不得不放棄了原本和華族保持一致的步騎協同戰術,轉而發展以追求遠程攻擊和大覆蓋範圍的大型作戰機械為核心的戰術。由於這些大型作戰機械幾乎完全不具備機動性,幸存者的主導戰術思想至此由進攻轉為防禦。在隨後的“雁返湖大戰”中,乘勝追擊、希望一舉消滅河絡的周軍,成了這個戰術的第一個犧牲品。此戰之後,河絡重新退居山區地下,而周軍亦無力進攻。
由於戰術的變化,鼠騎兵的戰略地位急劇下降,從主戰兵種轉化為斥候部隊,“鐵浮屠”這種過時的技術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可言。客觀上講,騎鼠對於嬌小的河絡而言,顯得十分的強壯,所以它完全可以在裝備雙層砂鋼整鍛鼠鎧之後,再馱起一個裝備著配套鎧甲的河絡騎兵,而這一點,是東陸馬匹做不到的,所以這種技術對於華族來說也缺乏價值可言;但對馬匹強健的蠻族來說,這項技術卻如同專為他們量身訂造一般。瀚州草原上唯一一座城市,便是數百年前遜王所建的北都城。傳說城市建成之時,巫族的星象大師古風塵千裏迢迢從雷洲斯達克城邦趕來,為他的好友與恩人遜王計算北都城的命運。那是古風塵平生最大的一次計算,據說遜王建造了長寬各一千步的大石基,賢者指揮四百個少年一起搬動算籌,整整演算了三個月之久。然而,古風塵什麽也沒有算出,北都城的上空是一片漆黑,沒有一顆星辰經過。後世傳說北都城上空懸著的,是看不見的星辰——穀玄。事實似乎證明了古風塵的讖語,七年之後,遜王的人頭就被掛在北都的城門上。之後,各部交替入主北都,或六七年,或幾十年,總會被別的部趕出去。北都名為一城,實際上真正確定存在的,隻有它的城牆。因在各部手中頻繁交替,往往一個部將帳篷馬匹搬進成立,剛剛安定下來沒多久,就被別的部擊敗,敗退的時候又把所有的物資帶走,因此城中除了安放金帳的基台以外,並無什麽固定的建築。而北都雖然數度易主,但是真正遭遇圍城的情況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