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進半杯月光,散盡心中調帳。轉腕一揮狼毫,江山萬裏無恙。猶記當年戎裝,跨馬配劍張揚。功冊記滿榮光,拭血藏起鋒芒。挑起燈花昏黃,卻道兩鬢已霜。劍氣寒光未老,不改當年模樣。月夜四下淒涼,美酒三盞獨賞。——楚·白烈·兵聖傳。
燈火輝煌的暖閣之中,早有袁太奇身邊侍酒的姬妾緩步下來,引著舞劍完畢的項莊和白烈到銀簾後入座。
清醇的美酒又重添,舞姬們卻不再登場,樂師那邊錚錚奏起古樂,整個樓閣之間彌漫著典雅質樸的氣息。
袁太奇一撫頷下美須,吟吟笑著給白烈杯中斟滿一杯美酒,輕聲說道:“天水白氏,名不虛傳!白家主剛才一番無與倫比的劍舞卻是讓老夫眼界大開,忘乎所以啊,仿佛在堂上又看到了哪位萬古無雙的絕代帝王在陣前劍舞鼓舞軍心啊!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物生而知天下春,老夫管中窺豹,可知白家主心中有這樣的壯誌,又豈能在我這三丈樓閣之間騰挪起舞?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龍子又怎麽能嬉戲於海灘,猛虎怎麽能困臥於山崗呢!
禁軍府一個小小的參謀文書之職,又怎麽能讓白家主你這樣的人足以施展抱負?”
白烈原本冷淡的麵色卻浮現出一絲驚訝,此時的丞相袁太奇全然換了語氣,鏗鏘有力的話聲在白烈耳邊沉沉迴響,一雙眸子也是亮的發緊,一點也看不出剛才那副庸庸碌碌的老態,此時袁太奇眼神深藏不露,靜靜地看著他。
白烈心中一番沉吟,隻得低頭頓首,一口飲盡了那杯美酒。
“我知道白家主以為我昏聵,白家主以為我是故意在眾人麵前刁難戲耍於你,卻不知道我不是要看你舞劍出醜,而是你劍勢之間的破陣之誌,我隻是想看看天水白家是不是氣數已盡!”
袁太奇眉眼雖是蒼老無比,兩鬢斑白,但是那其中蘊含的複雜心思卻是讓白烈不禁脊背發冷,而那位白衣公子項莊卻是自顧飲酒麵上帶著笑意,仿佛一切都被他那雙眸子看穿了。
袁太奇舉起酒杯坦然笑笑,“帝都有難,皇室衰微,諸侯並起,這是良將奮發的時代。
能讓我如此傾吐心聲直言稱讚的可並不隻是一個天水白氏的威名,我覺得從白家主來看,天水白氏依然可以大勢不倒!”
“丞相……過譽了。”白烈麵色忐忑不安起來。
原先心中對於袁太奇的不屑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卻是無盡的惶恐。
在這種參政數十年,身居高位的權貴麵前,他有種感覺,他的一切好像被看穿了,自己這次冒險進入帝都,竟是仿佛踏在一個懸崖的邊上。
“王羽不過一趨炎附勢庸庸之人,他有什麽資格下令給你這樣運籌帷幄身懷大誌的人才?”
“白家主你可知這偌大帝都,魚龍混雜,人人皆是難以相辯,局勢如碳上冰雪,傾覆在即,這裏不應該是你揚名出眾的地方,這裏沒有你想要的前程,白家主,這帝都是終點,你可以以後來,但不能現在來!聽老夫一句勸,出城去,莫要在這煌煌帝都耽擱了自己!”
袁太奇一歎話鋒一轉,“不過白家主有兵戈之誌,從政卻是要萬分小心。
從來硬弩先斷弦,總是鋼刀口易傷,這句老話白家主難道不知麽?”
“謝丞相。”白烈麵色若有所思,背後已是驚起一片冷汗,急忙起身要拜。
“不必。”
袁太奇一把伸手攔住,扭頭忽地轉向了一旁的項莊。
“名家公子,風流貴胄,天縱之才,可是老夫如今老邁昏聵不知平生還有你這樣的世侄啊,卻是今夜寒舍下並沒有請這樣的貴客啊。”
能在這三丈樓閣之中飲酒的不過四十餘人,下人們也許記不住,卻沒有一個人能瞞過袁太奇的那雙眼睛。
袁太奇微微起身目光灼灼地看著項莊,麵色平靜無比,心意難測,而一旁的白烈聽到這句話卻是心中一驚,難道這位白衣公子真是假冒身份?可是這渾身的風采卻是一點不像庸碌之輩啊。
“在下項莊,從宛洲鬼穀而來,老師曾對我說若是見您可喚您一句世叔,世叔自會心中明白,小子千裏跋涉沒有請柬。昨日剛抵帝都,方才也曾在堂前以薄禮賀壽,可惜未見世叔尊容,又聽見後園歌舞升平,一時心癢,於是冒險進入後園。”
那位白衣公子卻是緩緩起身,絲毫不急不躁,先是對著袁太奇微微俯身一拜,再是含著笑意不緊不慢說道。
袁太奇聽聞鬼穀二字,卻是頓時心中一驚,再連忙細瞅麵前的項莊,麵色試探出聲,“公子可有憑證?”
“鬼穀一縱一橫,小子不才,被老師傳授橫之術!”
“世侄!”,那白衣項莊看著麵前有所懷疑的袁太奇輕聲吐字,剛說完這句,隻看見袁太奇起身一把抓住項莊衣袖,麵色大喜,“世侄,勿怪世叔多疑,快坐於世叔身旁,世叔與你老師那可是生死之交,勿要多禮,全當是自己府邸,坐!”
項莊嘴角含笑,看著麵色激動的袁太奇順從的坐在了他的身邊。
“不知世侄此次前來可是有何意圖,但凡是世叔能有出力的,直說就行,世叔必定竭力為之!”
袁太奇看了看項莊,仿佛又想到了當初少年時曾和一人也是一起相伴遊曆了大半個九洲,那人當年也是這般風華絕代。
而一旁的白烈卻在這短短的幾個唿吸之間,已經瞠目結舌,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往日裏喜怒不形於色的丞相也會有如此失態一幕。
“以求聞達!”,白衣公子沉沉說道。
“以求聞達?”袁太奇理須大笑,“世侄通天之材,你的聞達我怎能給你?”
“經天緯地之學,要貨於名臣英主!”
“經天緯地之學?”袁太奇收起笑容,不禁想探一探麵前這位好友之徒的學問底子。
“世侄歌中說‘吾曾笑雲夢鄉裏文皇帝,長生何須吞白玉;吾曾笑長鋒空折武皇帝,揮軍難渡雪河西’,文武皇帝都被世侄笑了,世上還有什麽英主?”
周朝皇帝數十位,文帝武帝是其中有名的雄主。
文帝在戰亂後止武修文,鼓勵諸侯撫恤農戶,開山造田,在位三十年,大周的戶冊上人口從九百萬戶猛增到一千七百萬戶,奠定了後來武皇帝北征北陸的基礎。
而武皇帝又稱馬上皇帝,天生就是一個霸主,周朝曆代的皇帝,沒有不怕北陸草原人的,隻有武帝反而召集諸侯,連續兩次組織鐵旅,一直打到草原人朔風原之東的雪嵩河畔,和當時的草原霸主碩風部訂下城下之盟。
而剛在項莊的歌中,文武皇帝的功勳,都被一笑了之。
此時袁太奇不禁目光熠熠,盯著哪位麵色平靜的後輩。
“文皇帝慕長生而吞玉,確實是年老後的昏聵;皇祖的大軍終不能打過雪嵩河,也是遺憾。雖然聽起來刺耳,不過先帝對我私下裏也是這麽議論的。”
一旁的一位皇室王侯低低感慨了一句,項莊也不說話,隻是躬身行禮。
文帝年老後聽從遊方的話,以為西方有神,善於采煉精玉,每日服用身體不朽。於是他從天下各處采玉,磨成玉粉食用,到最後沉迷已深,竟然生吞了一塊精玉,乃致被噎死了。
而武帝雖然沒有這樣昏聵的舉動,可是在北陸遭遇碩風部素有欽達翰王之稱的大君楚野·阿拉木汗,十幾萬大軍硬是衝不過碩風鐵騎的防線,隻能望而興歎,放棄了占據朔風原的心願。
“那麽世侄以為什麽樣的才是英主?”
袁太奇話鋒一轉,項莊沉默片刻,笑道:“舉火之帝,其誌燎原。”
“始皇帝?”袁太奇不禁拍案大笑,“我大周朝開國之主,果真是雄才大略。不過始皇帝強攻陽關,雖然攻入天元城,但伏屍數十萬,也折損了銳氣。
否則大可以掌握天下,不必分封諸侯,也是憾事。”
“項公子以始皇帝為英主,可有什麽說法麽?”
一旁的紀王打斷了袁太奇的話,項莊聽到後臉色嚴肅,一手拾起袁太奇案上傳喚下人的醒木,托在掌中:“各人生來,都像是這塊木頭,是一根薪柴。
不過天生才能有高有低,有的可以說是硬木好柴,有的不過是枯木殘枝。有的人不懷大誌,庸庸碌碌,到死自己的柴不過燒了一半,根本就是庸夫,不值得一提;
而有人立意做一番大事,可是才具終究有限,乃至功虧一簣。
文皇帝武皇帝都是難得一見的雄主,可惜文皇帝一生積勞,老來精神不振,體弱多病,才有服玉求取長生的做法。
而武皇帝振拔威武,鐵血征戰,卻終不能克複北陸,統一天下,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他們的薪柴年輕的時候燒得過了,於是後來乏力。逃不過月滿則虧,水盈必溢的天道。”
“世侄是要全始全終才算英雄?”袁太奇不禁點頭,“那麽始皇帝統一東陸建立國家,確實算是全始全終了。”
“不!”項莊一揚手,“始皇帝的才具,說心思縝密操縱權術,不如文皇帝,說雄才大略一唿百應,不如武皇帝。
始皇帝的薪柴不如自己的子孫,可是在下敬仰始皇帝,是他起兵過程中屢屢遭遇絕境,本來主掌天下的並不該是他,他這根薪柴在商朝末年的亂世中,根本燒不起多大的一團火,怎能成為舉火之帝?
可他偏能在絕境中每每奮起,剛極不折,愈戰愈強!敢問燒盡了自己的生命,又怎麽再燃火?”
一旁的袁太奇和紀王都愣了一下。
項莊的聲音如擊金鐵,錚錚有聲,“始皇帝的做法,是以不能為可能,從殘灰中取火。以火燃火,陽中生陽,七百年來,再沒有像他那樣的男子立於東陸的土地上!”
他的聲音緩和下來:“他所求的,都做到了,統一東陸與否,還在其次。”
桌岸旁的四個人都靜下來,像是被一股強烈的氣氛壓住了唿吸。
還是袁太奇首先鬆弛下來,搖頭而笑,輕輕一歎:“世侄,好生的驕傲,好生的狂放,這世間的磨難你卻是避不過去的啊!”
“學的文武藝,買與帝王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項莊眸光凜然,輕聲念道,“我會找到這樣的英主的!”
燈火輝煌的暖閣之中,早有袁太奇身邊侍酒的姬妾緩步下來,引著舞劍完畢的項莊和白烈到銀簾後入座。
清醇的美酒又重添,舞姬們卻不再登場,樂師那邊錚錚奏起古樂,整個樓閣之間彌漫著典雅質樸的氣息。
袁太奇一撫頷下美須,吟吟笑著給白烈杯中斟滿一杯美酒,輕聲說道:“天水白氏,名不虛傳!白家主剛才一番無與倫比的劍舞卻是讓老夫眼界大開,忘乎所以啊,仿佛在堂上又看到了哪位萬古無雙的絕代帝王在陣前劍舞鼓舞軍心啊!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物生而知天下春,老夫管中窺豹,可知白家主心中有這樣的壯誌,又豈能在我這三丈樓閣之間騰挪起舞?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龍子又怎麽能嬉戲於海灘,猛虎怎麽能困臥於山崗呢!
禁軍府一個小小的參謀文書之職,又怎麽能讓白家主你這樣的人足以施展抱負?”
白烈原本冷淡的麵色卻浮現出一絲驚訝,此時的丞相袁太奇全然換了語氣,鏗鏘有力的話聲在白烈耳邊沉沉迴響,一雙眸子也是亮的發緊,一點也看不出剛才那副庸庸碌碌的老態,此時袁太奇眼神深藏不露,靜靜地看著他。
白烈心中一番沉吟,隻得低頭頓首,一口飲盡了那杯美酒。
“我知道白家主以為我昏聵,白家主以為我是故意在眾人麵前刁難戲耍於你,卻不知道我不是要看你舞劍出醜,而是你劍勢之間的破陣之誌,我隻是想看看天水白家是不是氣數已盡!”
袁太奇眉眼雖是蒼老無比,兩鬢斑白,但是那其中蘊含的複雜心思卻是讓白烈不禁脊背發冷,而那位白衣公子項莊卻是自顧飲酒麵上帶著笑意,仿佛一切都被他那雙眸子看穿了。
袁太奇舉起酒杯坦然笑笑,“帝都有難,皇室衰微,諸侯並起,這是良將奮發的時代。
能讓我如此傾吐心聲直言稱讚的可並不隻是一個天水白氏的威名,我覺得從白家主來看,天水白氏依然可以大勢不倒!”
“丞相……過譽了。”白烈麵色忐忑不安起來。
原先心中對於袁太奇的不屑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卻是無盡的惶恐。
在這種參政數十年,身居高位的權貴麵前,他有種感覺,他的一切好像被看穿了,自己這次冒險進入帝都,竟是仿佛踏在一個懸崖的邊上。
“王羽不過一趨炎附勢庸庸之人,他有什麽資格下令給你這樣運籌帷幄身懷大誌的人才?”
“白家主你可知這偌大帝都,魚龍混雜,人人皆是難以相辯,局勢如碳上冰雪,傾覆在即,這裏不應該是你揚名出眾的地方,這裏沒有你想要的前程,白家主,這帝都是終點,你可以以後來,但不能現在來!聽老夫一句勸,出城去,莫要在這煌煌帝都耽擱了自己!”
袁太奇一歎話鋒一轉,“不過白家主有兵戈之誌,從政卻是要萬分小心。
從來硬弩先斷弦,總是鋼刀口易傷,這句老話白家主難道不知麽?”
“謝丞相。”白烈麵色若有所思,背後已是驚起一片冷汗,急忙起身要拜。
“不必。”
袁太奇一把伸手攔住,扭頭忽地轉向了一旁的項莊。
“名家公子,風流貴胄,天縱之才,可是老夫如今老邁昏聵不知平生還有你這樣的世侄啊,卻是今夜寒舍下並沒有請這樣的貴客啊。”
能在這三丈樓閣之中飲酒的不過四十餘人,下人們也許記不住,卻沒有一個人能瞞過袁太奇的那雙眼睛。
袁太奇微微起身目光灼灼地看著項莊,麵色平靜無比,心意難測,而一旁的白烈聽到這句話卻是心中一驚,難道這位白衣公子真是假冒身份?可是這渾身的風采卻是一點不像庸碌之輩啊。
“在下項莊,從宛洲鬼穀而來,老師曾對我說若是見您可喚您一句世叔,世叔自會心中明白,小子千裏跋涉沒有請柬。昨日剛抵帝都,方才也曾在堂前以薄禮賀壽,可惜未見世叔尊容,又聽見後園歌舞升平,一時心癢,於是冒險進入後園。”
那位白衣公子卻是緩緩起身,絲毫不急不躁,先是對著袁太奇微微俯身一拜,再是含著笑意不緊不慢說道。
袁太奇聽聞鬼穀二字,卻是頓時心中一驚,再連忙細瞅麵前的項莊,麵色試探出聲,“公子可有憑證?”
“鬼穀一縱一橫,小子不才,被老師傳授橫之術!”
“世侄!”,那白衣項莊看著麵前有所懷疑的袁太奇輕聲吐字,剛說完這句,隻看見袁太奇起身一把抓住項莊衣袖,麵色大喜,“世侄,勿怪世叔多疑,快坐於世叔身旁,世叔與你老師那可是生死之交,勿要多禮,全當是自己府邸,坐!”
項莊嘴角含笑,看著麵色激動的袁太奇順從的坐在了他的身邊。
“不知世侄此次前來可是有何意圖,但凡是世叔能有出力的,直說就行,世叔必定竭力為之!”
袁太奇看了看項莊,仿佛又想到了當初少年時曾和一人也是一起相伴遊曆了大半個九洲,那人當年也是這般風華絕代。
而一旁的白烈卻在這短短的幾個唿吸之間,已經瞠目結舌,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往日裏喜怒不形於色的丞相也會有如此失態一幕。
“以求聞達!”,白衣公子沉沉說道。
“以求聞達?”袁太奇理須大笑,“世侄通天之材,你的聞達我怎能給你?”
“經天緯地之學,要貨於名臣英主!”
“經天緯地之學?”袁太奇收起笑容,不禁想探一探麵前這位好友之徒的學問底子。
“世侄歌中說‘吾曾笑雲夢鄉裏文皇帝,長生何須吞白玉;吾曾笑長鋒空折武皇帝,揮軍難渡雪河西’,文武皇帝都被世侄笑了,世上還有什麽英主?”
周朝皇帝數十位,文帝武帝是其中有名的雄主。
文帝在戰亂後止武修文,鼓勵諸侯撫恤農戶,開山造田,在位三十年,大周的戶冊上人口從九百萬戶猛增到一千七百萬戶,奠定了後來武皇帝北征北陸的基礎。
而武皇帝又稱馬上皇帝,天生就是一個霸主,周朝曆代的皇帝,沒有不怕北陸草原人的,隻有武帝反而召集諸侯,連續兩次組織鐵旅,一直打到草原人朔風原之東的雪嵩河畔,和當時的草原霸主碩風部訂下城下之盟。
而剛在項莊的歌中,文武皇帝的功勳,都被一笑了之。
此時袁太奇不禁目光熠熠,盯著哪位麵色平靜的後輩。
“文皇帝慕長生而吞玉,確實是年老後的昏聵;皇祖的大軍終不能打過雪嵩河,也是遺憾。雖然聽起來刺耳,不過先帝對我私下裏也是這麽議論的。”
一旁的一位皇室王侯低低感慨了一句,項莊也不說話,隻是躬身行禮。
文帝年老後聽從遊方的話,以為西方有神,善於采煉精玉,每日服用身體不朽。於是他從天下各處采玉,磨成玉粉食用,到最後沉迷已深,竟然生吞了一塊精玉,乃致被噎死了。
而武帝雖然沒有這樣昏聵的舉動,可是在北陸遭遇碩風部素有欽達翰王之稱的大君楚野·阿拉木汗,十幾萬大軍硬是衝不過碩風鐵騎的防線,隻能望而興歎,放棄了占據朔風原的心願。
“那麽世侄以為什麽樣的才是英主?”
袁太奇話鋒一轉,項莊沉默片刻,笑道:“舉火之帝,其誌燎原。”
“始皇帝?”袁太奇不禁拍案大笑,“我大周朝開國之主,果真是雄才大略。不過始皇帝強攻陽關,雖然攻入天元城,但伏屍數十萬,也折損了銳氣。
否則大可以掌握天下,不必分封諸侯,也是憾事。”
“項公子以始皇帝為英主,可有什麽說法麽?”
一旁的紀王打斷了袁太奇的話,項莊聽到後臉色嚴肅,一手拾起袁太奇案上傳喚下人的醒木,托在掌中:“各人生來,都像是這塊木頭,是一根薪柴。
不過天生才能有高有低,有的可以說是硬木好柴,有的不過是枯木殘枝。有的人不懷大誌,庸庸碌碌,到死自己的柴不過燒了一半,根本就是庸夫,不值得一提;
而有人立意做一番大事,可是才具終究有限,乃至功虧一簣。
文皇帝武皇帝都是難得一見的雄主,可惜文皇帝一生積勞,老來精神不振,體弱多病,才有服玉求取長生的做法。
而武皇帝振拔威武,鐵血征戰,卻終不能克複北陸,統一天下,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他們的薪柴年輕的時候燒得過了,於是後來乏力。逃不過月滿則虧,水盈必溢的天道。”
“世侄是要全始全終才算英雄?”袁太奇不禁點頭,“那麽始皇帝統一東陸建立國家,確實算是全始全終了。”
“不!”項莊一揚手,“始皇帝的才具,說心思縝密操縱權術,不如文皇帝,說雄才大略一唿百應,不如武皇帝。
始皇帝的薪柴不如自己的子孫,可是在下敬仰始皇帝,是他起兵過程中屢屢遭遇絕境,本來主掌天下的並不該是他,他這根薪柴在商朝末年的亂世中,根本燒不起多大的一團火,怎能成為舉火之帝?
可他偏能在絕境中每每奮起,剛極不折,愈戰愈強!敢問燒盡了自己的生命,又怎麽再燃火?”
一旁的袁太奇和紀王都愣了一下。
項莊的聲音如擊金鐵,錚錚有聲,“始皇帝的做法,是以不能為可能,從殘灰中取火。以火燃火,陽中生陽,七百年來,再沒有像他那樣的男子立於東陸的土地上!”
他的聲音緩和下來:“他所求的,都做到了,統一東陸與否,還在其次。”
桌岸旁的四個人都靜下來,像是被一股強烈的氣氛壓住了唿吸。
還是袁太奇首先鬆弛下來,搖頭而笑,輕輕一歎:“世侄,好生的驕傲,好生的狂放,這世間的磨難你卻是避不過去的啊!”
“學的文武藝,買與帝王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項莊眸光凜然,輕聲念道,“我會找到這樣的英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