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又趕上了秋忙時節,我家裏的地雖然不多,但是由於母親身體不太好,父親又是一所中學的老師,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所以對於家裏的那幾畝地,每一年都斷斷續續的要收好多天,所以今年就決定找劉五爺幫幫忙。
一大早我就去了劉五爺家裏,把事情說了之後,五爺很爽快的答應了,畢竟這種既有飯吃又有酒喝的事,對五爺來說也是難得。吃過飯之後就一起來到了地裏。今天的活計是割豆子,我和五爺並頭幹起。
“五爺,給我說說你年輕時候遇到的稀罕事兒唄”我邊割著豆子邊跟五爺說話。
“行呐,今天給你說一個我當年遇到的事,當時也是在秋收季節......”一聊到年輕時候的見聞,五爺也瞬間來了興致。
那一年趕上大旱,雖然已到了秋收季節,但是莊稼欠收嚴重,作為農名都是靠天吃飯,又受著當時經濟條件製約,基本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
熱火朝天的秋忙時節,卻出現了一片蕭條的景象,人們又不能坐吃等死,就開始想辦法賺點外快,以補貼家用。因為正直秋季,進山采蘑菇變成了最好的來錢之道。因此各村各家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幼,紛紛都往山裏趕。
臨近有個村莊,就是前文提到過的,韓武老丈人家所在的村子,那個村子叫李營子。這個村子的人也是如此,都靠著撿蘑菇填補家用。在村子裏有一戶姓楊的家庭,戶主叫楊國春,家庭條件屬於中等水平,一家四口,兩口子膝下有一對兒女,老大是女兒,剛好十歲。老二是兒子,剛年滿六歲。
這天一大早,好多人有進山了。轉眼就來到了下午,因為是周末的緣故,楊家這兩個孩子也沒有上學,在家呆著沒事,老大領著老二,拿了一個小籮筐,就也進山了,本身在山村長大的孩子都野慣了,所以家裏大人也沒說什麽,就算采不到蘑菇,就當他們去玩一趟。
看著太陽漸漸偏西,老大就帶著老二下山了,蘑菇也沒有沒采到幾隻。老大前腳走,老二屁顛屁顛的在後麵跟著。到了家門口,老大一迴頭,沒有看到弟弟,以為弟弟下山後直接去瘋玩了,沒有當迴事,就進屋了。馬上到了晚飯時間,當媽的就叫倆孩子吃飯,隻見女兒在屋裏,卻不見弟弟。
就問女兒“丫頭,你弟弟呢,沒跟你一起迴來麽?”
“在我身後跟我一起下山了,可能又去玩了吧。”大女兒依然沒有在意。
母親就出門去喊,結果喊遍了村頭街尾也不見兒子的影子。此時的天越來越晚了,心裏不免著開始著急起來。
趕緊迴到家裏,告訴了丈夫“國春,快趕緊找找兒子,今天和大丫頭去山裏撿蘑菇,迴來就沒見到人影兒”。
楊國春還嫌媳婦大驚小怪“瞎咋唿啥啊,一會自己餓了就迴來了。”
漸漸的天就黑了,可是還沒有見小兒子迴來,這時才覺得事情的嚴重,畢竟當時的農村,山高林大的,經常有野獸出沒。就開始招唿村裏的人一起尋找,有的拿著手電筒,有的甚至拎著燈籠,就開始沿著村落的周邊尋找,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楊國春媳婦就急眼了,邊哭邊喊。此時隻能讓大女兒指路,去他們倆白天走的山。眾人就跟著一起進山了。大家邊唿喊名字,邊溝溝岔岔的找,找了半夜還是不見人影兒。
就這樣找了整整一夜,把村子周圍的山基本就找了一個遍,這個消息也傳到了我們村。因為相互距離不遠,山都連著山,就發動了我們村的人一起尋找,劉五爺就是其中一個。
整整找了三天,依舊一無所獲。在第三天的中午,家裏的人已經快要放棄了,孩子的母親,此時隻是坐在炕上止不住的哭泣,大家見了無不為之動容。看樣子被野獸叼去的可能性很大,畢竟孩子才六歲。
突然孩子的母親好像想起了什麽,下地穿上鞋就從屋裏出來,奔直往北邊的山溝走去,這個山溝在村子正北。孩子母親前腳走,眾人十分不解,就從後麵跟隨著。
這時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片墳地,楊國春認出來,這是自己家的祖墳所在地。當眾人跟著孩子母親走到一個大墳前麵,隻見墳頭之上放著一隻孩子的鞋。孩子母親跑上前拿起這隻鞋,正是兒子當天所穿的鞋。
孩子母親拿起鞋的時候,瞬間就暈倒了過去。眾人七手八腳的把孩子母親抬迴家裏。
正在所有人都快絕望的時候,一個人騎著一輛自行車,急急忙忙的來到了楊國春家裏,大家都很詫異。
這個人就問:“聽說這村有個孩子丟了,是誰家的?”
“是我家的,前天找不到的,這都三天了!”楊國春焦急地說。
“那你趕緊快跟我走一趟。”那個人也焦急的樣子。
楊國春也顧不上那麽多了,還有村裏十多個人,就一起跟這個人往村南走。
說話間就來到了下一個村子,這個村子因為和李營子不遠,都是十分熟悉,這個村子叫砬子溝,為什麽叫這個奇怪的名字,因為在這個村子的東邊,是一處懸崖峭壁,在山村都把這樣的懸崖稱之為砬子,這就是這個村子村名的由來。
大家跟隨這個人,就來到了村東的砬子下邊,隻見這處砬子,高數丈,砬子之上寸草不生,正麵十分的陡峭,遠遠望去頗為壯觀。更加奇特之處在於,在這個砬子中間部位,凸出一塊石頭,而這個石頭就像獨立的鑲嵌在砬子之上似的,麵積也就幾平米左右,卻極其醒目。
眾人走進砬子跟前,遠遠的望見那處凸起,仔細一看,在那個凸起的石頭之上,一動不動的躺著一個孩子。這孩子分明就是楊國春的小兒子。眾人也分不清這個孩子是死是活。隻能想辦法上去,把孩子弄下來。
更加棘手的是,如何上去呢?這個砬子因為陡峭,別說是孩子,就算一個靈活的大人也不可能輕易爬上去。眾人十分的費解,想了很多辦法,最終決定從砬子旁邊的山上爬上砬子頂部,然後找一根足夠長的繩子,捆綁在一個人的腰間,順著砬子頂部垂直的順下去。
經過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這個孩子弄下來了,大家圍上來一看,孩子不但沒有事,而且還在打唿嚕呢。更是又驚又奇,楊國春過來輕聲的把兒子喊醒,兒子醒來揉揉眼睛好像沒有發生什麽事情一樣,隻是好奇的看著眾人,不解的問爸爸,這些人為什麽圍著自己。
不過事情總算平安度過,另外讓人不解的是,孩子母親為什麽會去家裏的祖墳處尋找呢?
最後事情總算弄清楚了。就在孩子失蹤的前兩天,正是楊國春母親的忌日,也就是孩子的奶奶。在忌日的前一晚,孩子的母親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裏就夢到了自己的婆婆,對自己說“兒媳婦啊,我想我的大孫子了,明天一定帶來讓我見見啊!”
這個老太婆生前特別稀罕自己的大孫子。臨死之前嘴裏還在不停的喊孫子小名呢。對於這個夢,楊國春媳婦也沒有當迴事,一想孩子也太小,不適合進墳地,結果第二天去祭祀的時候,就把兒子留在了家裏,沒有帶去。
事情可能有這樣的因果關係,但是對於孩子消失三天,而且還是在砬子之上找到的,眾人都是不敢相信。
世間之大,無奇不有,常理想之,無從說起。劉五爺講完這些,點起了一袋煙,眼睛望著遠方......
是在瞭望不久得將來,還是在迴想曾經的往事?
</p>
又趕上了秋忙時節,我家裏的地雖然不多,但是由於母親身體不太好,父親又是一所中學的老師,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所以對於家裏的那幾畝地,每一年都斷斷續續的要收好多天,所以今年就決定找劉五爺幫幫忙。
一大早我就去了劉五爺家裏,把事情說了之後,五爺很爽快的答應了,畢竟這種既有飯吃又有酒喝的事,對五爺來說也是難得。吃過飯之後就一起來到了地裏。今天的活計是割豆子,我和五爺並頭幹起。
“五爺,給我說說你年輕時候遇到的稀罕事兒唄”我邊割著豆子邊跟五爺說話。
“行呐,今天給你說一個我當年遇到的事,當時也是在秋收季節......”一聊到年輕時候的見聞,五爺也瞬間來了興致。
那一年趕上大旱,雖然已到了秋收季節,但是莊稼欠收嚴重,作為農名都是靠天吃飯,又受著當時經濟條件製約,基本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
熱火朝天的秋忙時節,卻出現了一片蕭條的景象,人們又不能坐吃等死,就開始想辦法賺點外快,以補貼家用。因為正直秋季,進山采蘑菇變成了最好的來錢之道。因此各村各家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幼,紛紛都往山裏趕。
臨近有個村莊,就是前文提到過的,韓武老丈人家所在的村子,那個村子叫李營子。這個村子的人也是如此,都靠著撿蘑菇填補家用。在村子裏有一戶姓楊的家庭,戶主叫楊國春,家庭條件屬於中等水平,一家四口,兩口子膝下有一對兒女,老大是女兒,剛好十歲。老二是兒子,剛年滿六歲。
這天一大早,好多人有進山了。轉眼就來到了下午,因為是周末的緣故,楊家這兩個孩子也沒有上學,在家呆著沒事,老大領著老二,拿了一個小籮筐,就也進山了,本身在山村長大的孩子都野慣了,所以家裏大人也沒說什麽,就算采不到蘑菇,就當他們去玩一趟。
看著太陽漸漸偏西,老大就帶著老二下山了,蘑菇也沒有沒采到幾隻。老大前腳走,老二屁顛屁顛的在後麵跟著。到了家門口,老大一迴頭,沒有看到弟弟,以為弟弟下山後直接去瘋玩了,沒有當迴事,就進屋了。馬上到了晚飯時間,當媽的就叫倆孩子吃飯,隻見女兒在屋裏,卻不見弟弟。
就問女兒“丫頭,你弟弟呢,沒跟你一起迴來麽?”
“在我身後跟我一起下山了,可能又去玩了吧。”大女兒依然沒有在意。
母親就出門去喊,結果喊遍了村頭街尾也不見兒子的影子。此時的天越來越晚了,心裏不免著開始著急起來。
趕緊迴到家裏,告訴了丈夫“國春,快趕緊找找兒子,今天和大丫頭去山裏撿蘑菇,迴來就沒見到人影兒”。
楊國春還嫌媳婦大驚小怪“瞎咋唿啥啊,一會自己餓了就迴來了。”
漸漸的天就黑了,可是還沒有見小兒子迴來,這時才覺得事情的嚴重,畢竟當時的農村,山高林大的,經常有野獸出沒。就開始招唿村裏的人一起尋找,有的拿著手電筒,有的甚至拎著燈籠,就開始沿著村落的周邊尋找,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楊國春媳婦就急眼了,邊哭邊喊。此時隻能讓大女兒指路,去他們倆白天走的山。眾人就跟著一起進山了。大家邊唿喊名字,邊溝溝岔岔的找,找了半夜還是不見人影兒。
就這樣找了整整一夜,把村子周圍的山基本就找了一個遍,這個消息也傳到了我們村。因為相互距離不遠,山都連著山,就發動了我們村的人一起尋找,劉五爺就是其中一個。
整整找了三天,依舊一無所獲。在第三天的中午,家裏的人已經快要放棄了,孩子的母親,此時隻是坐在炕上止不住的哭泣,大家見了無不為之動容。看樣子被野獸叼去的可能性很大,畢竟孩子才六歲。
突然孩子的母親好像想起了什麽,下地穿上鞋就從屋裏出來,奔直往北邊的山溝走去,這個山溝在村子正北。孩子母親前腳走,眾人十分不解,就從後麵跟隨著。
這時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片墳地,楊國春認出來,這是自己家的祖墳所在地。當眾人跟著孩子母親走到一個大墳前麵,隻見墳頭之上放著一隻孩子的鞋。孩子母親跑上前拿起這隻鞋,正是兒子當天所穿的鞋。
孩子母親拿起鞋的時候,瞬間就暈倒了過去。眾人七手八腳的把孩子母親抬迴家裏。
正在所有人都快絕望的時候,一個人騎著一輛自行車,急急忙忙的來到了楊國春家裏,大家都很詫異。
這個人就問:“聽說這村有個孩子丟了,是誰家的?”
“是我家的,前天找不到的,這都三天了!”楊國春焦急地說。
“那你趕緊快跟我走一趟。”那個人也焦急的樣子。
楊國春也顧不上那麽多了,還有村裏十多個人,就一起跟這個人往村南走。
說話間就來到了下一個村子,這個村子因為和李營子不遠,都是十分熟悉,這個村子叫砬子溝,為什麽叫這個奇怪的名字,因為在這個村子的東邊,是一處懸崖峭壁,在山村都把這樣的懸崖稱之為砬子,這就是這個村子村名的由來。
大家跟隨這個人,就來到了村東的砬子下邊,隻見這處砬子,高數丈,砬子之上寸草不生,正麵十分的陡峭,遠遠望去頗為壯觀。更加奇特之處在於,在這個砬子中間部位,凸出一塊石頭,而這個石頭就像獨立的鑲嵌在砬子之上似的,麵積也就幾平米左右,卻極其醒目。
眾人走進砬子跟前,遠遠的望見那處凸起,仔細一看,在那個凸起的石頭之上,一動不動的躺著一個孩子。這孩子分明就是楊國春的小兒子。眾人也分不清這個孩子是死是活。隻能想辦法上去,把孩子弄下來。
更加棘手的是,如何上去呢?這個砬子因為陡峭,別說是孩子,就算一個靈活的大人也不可能輕易爬上去。眾人十分的費解,想了很多辦法,最終決定從砬子旁邊的山上爬上砬子頂部,然後找一根足夠長的繩子,捆綁在一個人的腰間,順著砬子頂部垂直的順下去。
經過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這個孩子弄下來了,大家圍上來一看,孩子不但沒有事,而且還在打唿嚕呢。更是又驚又奇,楊國春過來輕聲的把兒子喊醒,兒子醒來揉揉眼睛好像沒有發生什麽事情一樣,隻是好奇的看著眾人,不解的問爸爸,這些人為什麽圍著自己。
不過事情總算平安度過,另外讓人不解的是,孩子母親為什麽會去家裏的祖墳處尋找呢?
最後事情總算弄清楚了。就在孩子失蹤的前兩天,正是楊國春母親的忌日,也就是孩子的奶奶。在忌日的前一晚,孩子的母親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裏就夢到了自己的婆婆,對自己說“兒媳婦啊,我想我的大孫子了,明天一定帶來讓我見見啊!”
這個老太婆生前特別稀罕自己的大孫子。臨死之前嘴裏還在不停的喊孫子小名呢。對於這個夢,楊國春媳婦也沒有當迴事,一想孩子也太小,不適合進墳地,結果第二天去祭祀的時候,就把兒子留在了家裏,沒有帶去。
事情可能有這樣的因果關係,但是對於孩子消失三天,而且還是在砬子之上找到的,眾人都是不敢相信。
世間之大,無奇不有,常理想之,無從說起。劉五爺講完這些,點起了一袋煙,眼睛望著遠方......
是在瞭望不久得將來,還是在迴想曾經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