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比喻
進衛攜手重生:反派也能上桌吃飯 作者:就是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絢爛景象終究會落幕,眾人立在欄前久久不能平複。
“好好好,令妃你果然心思細膩,竟然能想出這個法子討哀家歡心,賞!哀家要好好賞你,許久未曾見此勝景,真是心潮澎湃啊!皇帝,你這位妃嬪從哪裏尋來的,竟如此巧妙?”
太後意猶未盡,她許久未曾如此開懷,臉上笑顏逐開,一時之間隻覺得渾身輕鬆,感覺瞬間年輕了好幾歲。
皇帝也許久未曾聽見太後如此同他說話,自從繼位後,二人劍拔弩張,已經許久沒有同尋常母子間般相處過了。
他看著笑意盈盈的嬿婉,心有所感,笑著答道:“令妃心思巧妙,不僅能得孝賢皇後青眼,還能討太後歡心,也不負當年朕在禦花園相遇一場啊!令妃,皇額娘說要賞你,朕也要賞你,說吧!你想要什麽賞賜。”
一提孝賢皇後,身邊如懿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有孝賢皇後珠玉在前,她無論如何也比不過一個死人,每當別人提起她,如懿都會下意識的感覺是拿她在與自己做比較。
她如今也終於懂了當年孝賢皇後之感,這後位,高處不勝寒。
“當年有幸得皇上青眼,嬿婉才能從一個小宮女變成如今的令妃,臣妾今日之舉,隻是為了討皇上,太後,皇後娘娘開心,這都是臣妾身為妃嬪的本分,臣妾隻求能常伴皇上身邊,別的,臣妾從不奢求。”
嬿婉連忙跪下,訴說自己的一片苦心。
聽到這話,皇帝十分感動,這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他的自負心理。
有個女子就因為當年一見,竟能為自己做到如此地步,想盡辦法討自己跟身邊人的歡心,換誰誰不喜歡?
他上前親手扶起嬿婉,緊緊牽著她的手,嬿婉笑的嬌俏,麵若桃花,唇若丹霞,皇帝的眼睛直勾勾的黏在她身上。
“皇帝啊,你真是得了個好妃嬪啊,令妃,你嘴上說不要,可哀家還是要賞你,如今身在行宮之中,實在簡陋,先讓福珈送些尋常首飾衣料過去,等迴到宮中哀家再好好賞你!”
“臣妾謝太後娘娘,娘娘福澤深厚,那臣妾便不再推脫了。”
她的手被皇上牽著,不好跪下謝恩,隻能微微福身行禮,聊表謝意。
“既然皇額娘都這麽說了,你能有此心,朕甚是欣慰,但也不能辜負此景,你容色俏麗,也正是愛打扮的年紀,朕記得前些日子雲南總督進獻了不少上好的翡翠料子,便拿叫內務府做成上好的首飾賞給你吧!\"
翡翠色濃青綠,嬿婉穿戴青色最好看,皇帝輕拍她的小手,一臉欣賞之色。
見皇上眼睛也不眨的黏在嬿婉身上,如懿忍不住開口:“令妃,你是如何想到這個法子的?”
“臣妾曾讀過一句詩,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便久久不能忘懷,總想親眼見到這星如雨落般的盛景,又將逢杭州盛景,便想再現一場書中的火樹銀花,好圓臣妾夢中勝景,亦能討娘娘歡心......\"
“江南乃富庶之地,竟真叫臣妾尋來了會這火樹銀花的匠人,加上這孔明燈乃江南舊俗,內置燭火,燃放時需無風無雨,月下晴空時,這才說非天時地利人和不可,本看著今日烏雲遮月,想著無法放燈,沒曾想就連上天也願意給太後娘娘一個難忘的千秋之禮。”
嬿婉早就找好借口,不卑不亢,笑著迴答了如懿的問題。
其實一開始,她隻想重現這一場火樹銀花盛景,是昨夜與進忠在江邊放燈,三千華燈,明明滅滅,十分別致。
進忠這才提出將孔明燈也加入其中,因此二人分別行動。
隻是二人都沒想到,成品結果如此喜人,完全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得此迴答,如懿默不作聲,想著皇上與太後都許下賞賜,便悻悻開口:“既然皇上與太後娘娘都賞了,那本宮也要賞,迴頭便叫容佩送過去。”
“臣妾謝皇後娘娘,能博娘娘一笑,是臣妾的福氣。”
一場燈映火樹銀花下來,夜宴也接近尾聲。
江南四月的夜裏還泛著微微寒意,各地官員打道迴府後去,其餘妃嬪也迴到住處休息。
自從有銀花落幕後,皇帝的心便緊緊拴在嬿婉身上,宴會一結束便召了嬿婉侍寢。
梳洗過後,嬿婉隻身穿寢衣,臉上不飾妝粉,清麗出塵,一臉乖巧的躺在皇上臂彎中。
“朕記著,你從前喜愛淩霄花,何時又改茉莉了?”
細嗅著嬿婉身上淡淡的茉莉花香,皇帝依稀記起在禦花園時初見的模樣。
記得,她身穿青衣,站在淩霄花下,有幾分像當年的如懿。
“茉莉花同淩霄花一般堅韌,它雖不擅攀岩,但它生的頑強,不論是在這煙雨江南之處,還是嶺南毒瘴之所,亦或是像京城這種冷燥之地都有它的身影,它花香綿長,即便風吹雨打,花香依舊不散,就如臣妾當年的境遇一般,因此,比起淩霄花,臣妾如今更喜愛茉莉。”
見她侃侃而談,皇帝心下了然,對嬿婉亦是另眼相看。
一個小宮女出身,對著尋常事物能有自己的定義,短短幾年便能成長成這樣,背地裏定是沒少下苦功夫。
在皇帝心中,她如今已經脫胎換骨,全然沒了當初時的模樣。
她漸漸與年輕時的如懿剝離開來,再無相像之處。
“那你說說,朕像什麽花啊?說的好朕繼續賞你啊。”
皇上摩挲著嬿婉白嫩滑膩的小手,突然來了興致。
嬿婉抬頭仔細的打量著半靠在床頭的皇上,思索半天才道:“臣妾覺得皇上最像您最喜歡的水仙花,水仙象征吉祥,能驅邪避惡,還有解毒避穢的功效,對於嬿婉來說,皇上就是嬿婉的吉祥,若是沒有皇上,便沒有嬿婉的今日了,若要說皇上是臣妾命中的貴人,也不為過。”
“你能由此看法,朕甚是欣慰,好,說的極好,快到江寧了,屆時讓江寧製造局多給你送些好衣料,朕記得當年在慈寧宮你一身桃紅旗裝甚是好看,自從孝賢皇後逝世,你穿著多是淡素之色,現在也該好好裝扮起來了。”
皇帝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辭,吉祥?這個說法極好,他很是喜歡。
“好啊,那臣妾可不要下麵的人去挑,臣妾要皇上親自挑選最適合嬿婉的料子,迴頭裁好了親自穿給皇上瞧可好?”
皇上笑著用食指刮過她的鼻尖,少有的寵溺之態。
“好,等到了江寧,朕親自幫你挑!”
“好好好,令妃你果然心思細膩,竟然能想出這個法子討哀家歡心,賞!哀家要好好賞你,許久未曾見此勝景,真是心潮澎湃啊!皇帝,你這位妃嬪從哪裏尋來的,竟如此巧妙?”
太後意猶未盡,她許久未曾如此開懷,臉上笑顏逐開,一時之間隻覺得渾身輕鬆,感覺瞬間年輕了好幾歲。
皇帝也許久未曾聽見太後如此同他說話,自從繼位後,二人劍拔弩張,已經許久沒有同尋常母子間般相處過了。
他看著笑意盈盈的嬿婉,心有所感,笑著答道:“令妃心思巧妙,不僅能得孝賢皇後青眼,還能討太後歡心,也不負當年朕在禦花園相遇一場啊!令妃,皇額娘說要賞你,朕也要賞你,說吧!你想要什麽賞賜。”
一提孝賢皇後,身邊如懿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有孝賢皇後珠玉在前,她無論如何也比不過一個死人,每當別人提起她,如懿都會下意識的感覺是拿她在與自己做比較。
她如今也終於懂了當年孝賢皇後之感,這後位,高處不勝寒。
“當年有幸得皇上青眼,嬿婉才能從一個小宮女變成如今的令妃,臣妾今日之舉,隻是為了討皇上,太後,皇後娘娘開心,這都是臣妾身為妃嬪的本分,臣妾隻求能常伴皇上身邊,別的,臣妾從不奢求。”
嬿婉連忙跪下,訴說自己的一片苦心。
聽到這話,皇帝十分感動,這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他的自負心理。
有個女子就因為當年一見,竟能為自己做到如此地步,想盡辦法討自己跟身邊人的歡心,換誰誰不喜歡?
他上前親手扶起嬿婉,緊緊牽著她的手,嬿婉笑的嬌俏,麵若桃花,唇若丹霞,皇帝的眼睛直勾勾的黏在她身上。
“皇帝啊,你真是得了個好妃嬪啊,令妃,你嘴上說不要,可哀家還是要賞你,如今身在行宮之中,實在簡陋,先讓福珈送些尋常首飾衣料過去,等迴到宮中哀家再好好賞你!”
“臣妾謝太後娘娘,娘娘福澤深厚,那臣妾便不再推脫了。”
她的手被皇上牽著,不好跪下謝恩,隻能微微福身行禮,聊表謝意。
“既然皇額娘都這麽說了,你能有此心,朕甚是欣慰,但也不能辜負此景,你容色俏麗,也正是愛打扮的年紀,朕記得前些日子雲南總督進獻了不少上好的翡翠料子,便拿叫內務府做成上好的首飾賞給你吧!\"
翡翠色濃青綠,嬿婉穿戴青色最好看,皇帝輕拍她的小手,一臉欣賞之色。
見皇上眼睛也不眨的黏在嬿婉身上,如懿忍不住開口:“令妃,你是如何想到這個法子的?”
“臣妾曾讀過一句詩,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便久久不能忘懷,總想親眼見到這星如雨落般的盛景,又將逢杭州盛景,便想再現一場書中的火樹銀花,好圓臣妾夢中勝景,亦能討娘娘歡心......\"
“江南乃富庶之地,竟真叫臣妾尋來了會這火樹銀花的匠人,加上這孔明燈乃江南舊俗,內置燭火,燃放時需無風無雨,月下晴空時,這才說非天時地利人和不可,本看著今日烏雲遮月,想著無法放燈,沒曾想就連上天也願意給太後娘娘一個難忘的千秋之禮。”
嬿婉早就找好借口,不卑不亢,笑著迴答了如懿的問題。
其實一開始,她隻想重現這一場火樹銀花盛景,是昨夜與進忠在江邊放燈,三千華燈,明明滅滅,十分別致。
進忠這才提出將孔明燈也加入其中,因此二人分別行動。
隻是二人都沒想到,成品結果如此喜人,完全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得此迴答,如懿默不作聲,想著皇上與太後都許下賞賜,便悻悻開口:“既然皇上與太後娘娘都賞了,那本宮也要賞,迴頭便叫容佩送過去。”
“臣妾謝皇後娘娘,能博娘娘一笑,是臣妾的福氣。”
一場燈映火樹銀花下來,夜宴也接近尾聲。
江南四月的夜裏還泛著微微寒意,各地官員打道迴府後去,其餘妃嬪也迴到住處休息。
自從有銀花落幕後,皇帝的心便緊緊拴在嬿婉身上,宴會一結束便召了嬿婉侍寢。
梳洗過後,嬿婉隻身穿寢衣,臉上不飾妝粉,清麗出塵,一臉乖巧的躺在皇上臂彎中。
“朕記著,你從前喜愛淩霄花,何時又改茉莉了?”
細嗅著嬿婉身上淡淡的茉莉花香,皇帝依稀記起在禦花園時初見的模樣。
記得,她身穿青衣,站在淩霄花下,有幾分像當年的如懿。
“茉莉花同淩霄花一般堅韌,它雖不擅攀岩,但它生的頑強,不論是在這煙雨江南之處,還是嶺南毒瘴之所,亦或是像京城這種冷燥之地都有它的身影,它花香綿長,即便風吹雨打,花香依舊不散,就如臣妾當年的境遇一般,因此,比起淩霄花,臣妾如今更喜愛茉莉。”
見她侃侃而談,皇帝心下了然,對嬿婉亦是另眼相看。
一個小宮女出身,對著尋常事物能有自己的定義,短短幾年便能成長成這樣,背地裏定是沒少下苦功夫。
在皇帝心中,她如今已經脫胎換骨,全然沒了當初時的模樣。
她漸漸與年輕時的如懿剝離開來,再無相像之處。
“那你說說,朕像什麽花啊?說的好朕繼續賞你啊。”
皇上摩挲著嬿婉白嫩滑膩的小手,突然來了興致。
嬿婉抬頭仔細的打量著半靠在床頭的皇上,思索半天才道:“臣妾覺得皇上最像您最喜歡的水仙花,水仙象征吉祥,能驅邪避惡,還有解毒避穢的功效,對於嬿婉來說,皇上就是嬿婉的吉祥,若是沒有皇上,便沒有嬿婉的今日了,若要說皇上是臣妾命中的貴人,也不為過。”
“你能由此看法,朕甚是欣慰,好,說的極好,快到江寧了,屆時讓江寧製造局多給你送些好衣料,朕記得當年在慈寧宮你一身桃紅旗裝甚是好看,自從孝賢皇後逝世,你穿著多是淡素之色,現在也該好好裝扮起來了。”
皇帝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辭,吉祥?這個說法極好,他很是喜歡。
“好啊,那臣妾可不要下麵的人去挑,臣妾要皇上親自挑選最適合嬿婉的料子,迴頭裁好了親自穿給皇上瞧可好?”
皇上笑著用食指刮過她的鼻尖,少有的寵溺之態。
“好,等到了江寧,朕親自幫你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