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微風拂麵,李春娟在這個寧靜的小村莊裏,過著悠閑而愜意的日子。


    每天清晨,她都會來到村口的那棵大樹下坐著,與村裏的嬸子和大娘們閑聊。


    她們談論著村裏的各種八卦,從東邊的人家到西邊的人家,無所不談。


    無論是村裏的大事還是小事,都能被她了解得一清二楚。


    這些有趣的故事和傳聞讓她樂此不疲,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歡樂和溫暖的世界。


    然而,與此同時,縣城裏卻並不安寧。


    知府將一封奏折送往皇城,向皇帝匯報了一起盜竊案件。


    皇帝閱讀奏折後感到十分奇怪,因為類似的事情,曾在皇城中發生過。


    如今,這起盜竊案居然出現在縣城裏。


    難道那個賊人,已經逃到了那縣城裏?


    皇帝心中不禁產生了疑問。於是,他緊急召集眾大臣前來商議對策。


    當大臣們得知要調查這起盜竊事件時,一個個都麵露難色,互相推諉。


    他們都不願承擔這個責任,畢竟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


    最終,有位大臣突然指向李慶祥,並說道:“皇上,李禦史大人的家鄉,似乎就在那裏,不如就讓李禦史大人親自前去調查此案吧!”


    其他大臣紛紛附和道:“臣附議,臣附議……”皇上考慮了一下,覺得讓李慶祥去查案,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於是,他決定派遣李慶祥和太子君黎光一同前往。


    太子是萬貴妃所生,和世子君離威走的非常的親近。


    這次辦案走的非常急,當天一行人收拾了行囊,騎著馬就往青山縣城趕去。


    等出了皇城,禦史大人李慶祥才發現,世子君黎威也跟來了。


    因為帶的護衛比較多,禦史大人沒發現。


    但這都不是他該管的,他一個小小的禦史大人,哪裏敢管太子的事。


    一路上緊趕慢趕,七天才趕到青山縣城。


    他們來到縣衙,知府大人早已等候多時,這縣衙裏什麽都沒有,根本就沒法住人。


    於是就包了一家客棧,讓太子和禦史大人居住。


    太子來到縣衙,看到裏麵空蕩蕩的,裏麵別說是縣令,連官差也沒有。


    在縣衙裏麵查探了一番,又去了太傅的府裏。


    在太傅府轉了一圈,看見這裏麵,比那縣衙不遑多讓。


    再次來到莊雅桃曾經居住過的宅子時,眾人驚訝地發現這裏已經空無一物。


    原來,附近的百姓早已將宅子裏能搬走的東西,全部搬走,隻剩下一片空地。


    無奈之下,一行人隻得返迴縣衙,但麵對眼前的局麵,大家都感到無從下手。


    最後,他們決定先在附近展開排查工作,詢問縣衙出事那幾天裏,縣城內是否有陌生麵孔出現。


    知府迅速調遣了所有的官差,並派遣他們四處走訪調查。


    同時,還專門派人前往鎮子上,仔細檢查丟失財物的幾戶人家。


    經過一番觀察,他們發現這些人家僅僅丟失了財物而已。


    然而,更令人費解的事情發生了:這幾家的公子們的頭發竟然都被剃光了!


    而奇怪的是,家中其他成員的頭發卻毫發無損。


    麵對如此離奇的情況,眾人皆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這個小偷,為什麽單單對這幾家的公子腦袋感興趣呢?


    他究竟有著怎樣一種變態,扭曲的心理呢?


    整個案件充滿了謎團,令人摸不著頭腦。


    太子和李慶祥坐在案幾前,仔細地分析著每一個細節。


    他們覺得,如果說這個賊人與這幾家有仇,東西都被偷走了,甚至連頭發都能剃光,為何不一刀解決問題呢?


    這樣豈不是更幹脆利落嗎?到底是個什麽樣的賊人,他們絞盡腦汁,苦苦思索,卻始終想不出答案。


    這個案子查來查去也沒有任何頭緒,最讓人心焦的是縣令家裏的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而太傅一家更是令他們憂心忡忡,因為皇上臨行時曾囑托過,無論如何也要查出結果。


    畢竟太傅可是皇上的老師,師生之情深厚無比。


    麵對重重壓力,太子和李慶祥感到肩頭的擔子,愈發沉重。


    他們深知,如果不能盡快破案,不僅會影響到朝廷的聲譽,還可能引發更多的麻煩。


    因此,他們決定加大調查力度,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定要將這個神秘的賊人繩之以法。


    於是,他們決定從鎮上這幾家開始調查,逐一詢問他們是否有仇家。


    對於那些與他們有仇的人家,必須仔細地進行排查。


    最終,目光鎖定在了那幾個被剃光頭的公子身上,需要深入了解他們在學院內是否與人結仇。


    經過一番調查,發現了一大群可能的仇人,原來這幾位公子仗著家境富裕,經常欺負貧窮的學生。


    學院內部,被他們欺淩的學子眾多。


    太子和禦史大人親自來到學院,開始逐個審訊這些學子。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審訊了一圈後,並未取得任何成果。


    原因在於這些學子長期居住在學院內專心讀書,而鎮上那幾戶人家失竊當日,學院並未放假。


    更重要的是,丟失財物的錢懷安、宋安宇、周誌遠和孫錦等四位公子每天都會迴家,並不住校。


    此外,學院每晚都會關閉大門,並安排專人看守,所以不可能是學院內的人員做案。


    又排查起這幾個,跟他們有仇的學生家人。


    這一排查就查到了李春娟頭上,上次在皇城丟東西的時候,那幾家可是跟李春娟發生了衝突。


    而這次丟東西的這幾家,似乎都與他的兩位兄長有著某種衝突或矛盾。


    於是乎,太子和禦史大人決定暗中派遣他們手下武藝最為高強的人員前去監視李春娟。


    然而,當太子派來的人剛剛抵達目的地時,係統便已迅速向李春娟發出了預警信號。


    得知此事後的李春娟,從此不再進入空間,也不再從空間取出物品。


    她每天隻是盡情享受生活,吃喝玩樂,無所事事。


    經過連續數日的監視,並未發現李春娟有任何異常舉動,太子終於按捺不住,親自找上門來。


    與此同時,跟隨太子一同前來的還有世子。


    世子君黎威見到李春娟的瞬間,不禁愣住了。


    原來,眼前這位女子正是當初在山中救過他命的那位小姑娘!


    心中不禁對太子產生了一絲埋怨:“太子堂哥真是的,這麽小的一個小姑娘,居然也會被太子堂哥所懷疑。


    更何況,丟失了如此之多的物品,僅憑她一人之力又怎能做到呢?”


    盡管內心有所不滿,但他並未表露出來。


    太子來了,他身姿挺拔,氣質高貴,身後緊跟著世子和禦史大人李慶祥。


    太子帶來了許多護衛,這些護衛身穿鎧甲,手持兵器,氣勢洶洶地跟隨著太子。


    當村民們看到李慶祥帶著一群人走向李慶賀家時,他們立刻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


    於是,有幾個人趕緊去找村長、族長以及各位族老。


    不一會兒,大家紛紛趕往李慶賀家。


    而其他村民則圍成了一個大圈,好奇地看著發生了什麽事。


    李春娟曾經去過皇宮,所以她認識太子殿下。


    此外,她也曾救過世子,因此對世子也非常熟悉。


    至於李慶祥,那更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因為他曾當過自己幾年的父親。


    當這一行人走進院子後,李春娟急忙跪地向太子和世子行禮。


    她的家人見狀,也紛紛跟著跪下。他們聽到了什麽?太子和世子竟然來到了他們家!


    這個消息讓每個人都嚇破了膽,一個個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太子看到這些人向他行禮,就連站在院子外的人也都跪了下來。太子便說了一句都起來吧!


    等人都起來後,李慶賀一家人還跪在那裏,李春娟趕忙站起來,把自己爹娘扶了起來,哥哥,嫂子也都隨後站了起來。


    李春娟站在那裏不卑不亢地說:“不知太子殿下,來我家所為何事?”


    李小姐想必也聽說了,鎮裏麵發生的事情。


    我就是想來問問,鎮上發生盜竊案的時候,李小姐在哪裏。”


    李春娟如實的說道:“我在鎮上居住。”


    “哦,李小姐在鎮上還有宅院?”


    “是的,我在鎮子上有宅子。”


    “那不知李小姐住了多久?”


    “住了大概十多天便迴村裏了。”


    “李小姐鎮上丟東西的那幾戶人家,和你的兩個哥哥在學院有些衝突,所以我來你家調查,你是被懷疑的對象之一。”


    李春娟不卑不亢的說:“太子殿下可真會說笑,我一個小小的孩童,可沒有那麽大的能耐。”


    不過我也不怕查,我一個小孩子,每日除了吃就是玩,至於偷那麽多的東西,我可沒有那麽大的能耐。


    更沒地方放那麽多的東西,我一個人也搬不動那麽多的東西,我也沒有手眼通天的能耐。


    太子殿下應該好好查一查,有這個能力的人。縣太爺不是查明白此案了嗎?


    不是說附近土匪幹的嗎?現在舊事重查,怎麽還查到我一個孩子的身上。”李春娟委屈地說道。


    “對啊!”


    “是啊!”


    “娟兒這孩子說得對啊!”


    周圍的百姓紛紛附和道。


    “哼!”太子冷哼一聲,臉色變得陰沉起來。


    這時,世子突然開口說道:“太子殿下,我覺得李小姐說的不無道理,你懷疑一個大人,我還有些相信。


    可李小姐隻是一個幾歲的孩子,還請太子殿下好好查查此案。”


    太子聞言,心中更是不悅,但他又不好發作,隻能冷冷地看著世子。


    “是啊,太子殿下,您看李小姐也不像是能做出這種事的人啊。”


    “對啊,對啊,太子殿下,還是再仔細查查吧。”


    周圍的百姓們也開始紛紛幫著李春娟說話。


    太子一臉不情願地看著李春娟,心中暗恨不已。


    他本來就懷疑此事和李春娟有關,但卻找不到任何證據。


    現在被眾人一說,他更是無法下手。


    李春娟站在原地,一臉無辜地看著太子,她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地引起了眾人的同情。


    現在隻需要等待時機,就能讓太子無話可說。


    如果他不拿出實質性的證據,就算把這事告訴皇上,皇上也不會相信啊!


    她的兩個丫鬟確實會些武功,但他已經查得很清楚了,憑那兩個丫鬟的身手,他手下的暗衛可以輕鬆解決。


    剩下的隻有她自己,並沒有其他勢力幫襯。


    這麽多東西被運到那裏,而且還是悄無聲息地避開了所有人。


    即使是夜裏,也有打更人和巡邏的人。


    他今天來隻是想試探一下李春娟,如果她心虛了,一試便知。


    但讓他失望的是,人家根本就不心虛。


    這讓他這個堂堂的太子白跑了一趟,還打草驚蛇。


    太子把李家人逐個盤問,卻沒有得到任何結果,隻好無功而返,離開了李家村,迴到了鎮上。


    可他還是不死心,命令身邊得暗衛,秘密的監視李春娟。


    這天,兩個暗衛如同往日一般,悄悄地潛入到了李春娟的院子裏。


    然而,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李春娟早就洞悉了一切。


    她甚至知道這兩人,正藏身在她家的房頂和樹上。


    不過,李春娟並沒有戳破這個秘密,依舊按照平常的習慣行事。


    每天早晨,李春娟像往常一樣,前往村子口的大樹下坐下來,聆聽村民們的閑聊八卦。


    對於這兩名暗衛來說,每天都過得異常辛苦。


    因為李春娟整日無所事事,除了坐在村口,便是迴家吃飯。


    曾經,她還會背著一個竹簍上山,但如今,她寧願呆在家裏,也不願再冒險進入大山。


    畢竟,她十分珍惜自己這條小命兒,而那兩名暗衛武藝高強,如果她不小心走進大山深處,很有可能會被他們殺害。


    此外,李春娟還有一個重要的秘密——那三隻白虎,所以她決定開啟一段全新的、如同孩子般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時候,她還會邀請族長家的小孫女李秋梅一同玩耍。


    一起去河邊抓抓小魚兒,挖些野菜。


    每日都這樣,一連半個月,暗衛迴去向太子報告,太子聽了,把人撤了迴來,看來是自己多心了。


    太子這邊一點線索都沒有,想想也是,在皇城裏麵,將軍府被盜,親王府被盜,都沒能找到那個盜賊。


    更何況是這個小鎮上,他們來時,都已經十多天,半個月過去了,上哪去找線索。


    在這期間,世子也沒敢來見一見,自己的救命恩人。


    他怕給李春娟惹來麻煩,招太子懷疑。


    太子眼看著案子也沒有眉目,根本查不到,也隻能迴到皇城,任由皇上處置。


    他們打算迴去的時候,李慶祥迴了村裏,他把李春嬌帶了迴去。


    順便又來到了李慶賀家,李慶賀熱情招待,怎麽說?人家也是禦史大人,李慶祥說,我來見一見娟兒。


    李春娟從房間走出來,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禦史大人好,李慶祥說娟兒不必多禮,在村裏可待的習慣。


    謝禦史大人關心,娟兒過的非常習慣。


    娟兒可不要跟我生分的,怎麽說?我們也一起生活了幾年,你還是叫我一聲爹爹吧!不要禦史大人,禦史大人的叫著。你祖母自打上次迴來十分想念你,我這次迴去,想把你和嬌兒一起帶迴皇城。李春娟搖搖頭,禦史大人還是把你們府裏的千金小姐接迴去吧,我就不去了。我畢竟隻是一個鄉野丫頭,去了你那裏名不正言不順。而且我還是個小孩子,喜歡待在父母身邊。李慶祥和李慶賀二人,進了房間裏,不知道聊了什麽?坐了半個多小時,才從屋子裏麵出來。出來後李慶賀把柳桃叫了進去,說了一會兒話,就同意讓李春娟跟他們一同迴皇城。


    柳桃兒淚流滿麵,緊緊地抱住李春娟,舍不得她離開。


    李春娟原本並不打算前往皇城,但不知為何,李慶祥與自己的父親交談後,事情發生了變化。


    李慶賀對李春娟說道:“娟兒,你跟著你的堂叔,去皇城生活一段時間吧。


    如果覺得不開心,隨時可以迴來。”他的語氣充滿了無奈。


    李春娟感到困惑不已,不知道李慶祥和自己的爹爹說了些什麽,竟然讓他們改變了主意。


    她看著母親收拾行李,心中不禁湧起一股不安。


    她問母親道:“娘,我真的要去嗎?”母親迴答道:“是啊,娟兒。


    你堂叔說,老夫人要過生辰了,非常想念你,希望在過生辰時見到你。


    畢竟你是在那府裏長大的,現在老人年紀大了,想見見你也是人之常情。


    你就先去那裏住一段時間,如果感覺不好,再迴來就是了。”


    李春娟心裏明白,這其中肯定有什麽隱情,但父母堅持讓她去,她也隻好順從。她決定先去皇城看看情況再說。


    李春娟拿著東西,領著冬蟲和夏草,李春嬌領著小青和小紅,都坐在了馬車裏。


    可能是李慶祥警告過李春嬌,坐在馬車上乖得很,並沒有像以前一樣找茬。


    安安靜靜的坐在車裏,很快他們坐著馬車,來到了鎮上。


    和太子他們匯合,李慶祥他們來的時候是騎馬來的,迴去的時候太子備了一輛馬車,還是騎著馬,累了就進馬車裏坐著。


    李春娟可不願意一路對著李春嬌,她看著李春嬌就來氣。


    於是她告訴冬蟲和夏草,去買一輛上好的馬車。


    冬蟲和夏草速度很快,弄了一輛馬車過來。


    李春娟坐在冬蟲給她鋪的上好的毛皮上,軒軒軟軟的,舒服的靠在馬車壁上。


    夏草在馬車內的小桌子上,給李春娟泡茶,小桌子上擺著各色點心。


    三個人一路上說說笑笑,一邊吃點心一邊喝茶。


    這可把李春嬌氣得夠嗆,她的馬車上隻有一層薄薄的棉墊子。


    而且馬車行駛時難免會顛簸,她那嬌嫩的小屁股被顛得生疼不已。


    更糟糕的是,車上連一點點心、茶水都沒有,這讓她怎麽受得了?


    於是,她就把怒氣發泄在了小青和小紅身上。


    “你看看你們這些丫鬟,做事真是太不周到了!”


    李春嬌瞪著眼睛,指著小青和小紅罵道:“再看看李春娟的丫鬟,人家說說笑笑的,還有吃有喝的。你們呢?什麽都沒準備!”


    小青和小紅心裏委屈極了,但又不敢反駁,隻能默默地忍受著李春嬌的責罵。


    她們心想:“讓我們辦事,你倒是給點銀子啊!我們兩個窮丫鬟哪有錢去給你買這些東西。”


    但她們不敢說出這些話,隻能在心裏默默吐槽。


    在返迴皇城的路上,太子殿下時不時地會進入李春娟的馬車裏坐著休息。


    他想觀察一下李春娟,有沒有什麽反常的舉動。


    李春娟還是個孩子,太子殿下坐在馬車裏,並不會顯得太過突兀。


    李春娟非常的討厭這個太子,但是也沒辦法攆人家,誰讓人家是太子呢!


    李春娟恨不得飛到皇城去,遠離這個討厭的太子。


    每日陪著笑臉,裝成一個小孩子天真的模樣。實在是累極了。


    也許他明白了李慶祥為什麽非讓他來皇城了,可能是太子還在懷疑自己,讓李慶祥把自己帶進皇城的。


    他們來時是騎馬趕路,速度較快;而現在有了馬車,行程就慢了許多,用了十多天才迴到了皇城。


    馬車駛進皇城,李春嬌和李春娟他們迴到禦史府。


    太子一行人迴皇宮複命,李春娟非常高興,終於不用看這個討厭的太子了。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禦史府門前,夫人,老夫人領著丫鬟,早已等在大門外。


    李春嬌和李春娟各領著丫鬟下了馬車。


    李春嬌直接撲向自己的娘親,杜梅趕忙接住自己的女兒。


    雖然恨這孩子,但身上掉下的肉,還是非常疼愛的。


    老夫人臉上非常不悅,這孩子一點規矩都沒有。


    李春娟下了馬車,來到杜梅和老夫人身前站定。


    給堂嬸娘,叔祖母請安。杜梅放開李春嬌說道,乖孩子,怎麽能叫堂嬸娘呢!


    聽著怪別扭的,你還是叫我一聲娘吧!畢竟我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的,以前都是叫娘,你還是叫我一聲娘吧!


    以前是我不好,是我不對,李春娟兒倒是無所謂,叫什麽隻是一個稱唿。


    但是不行,這家人的臉皮比較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如果叫了娘以後她就能道德綁架你。


    李春娟趕忙說道,這樣不合規矩,我還是稱唿你一聲堂嬸娘。


    好吧,好吧,叫什麽隻是個稱唿,迴來就好,我們快進去吧!


    老婦人打圓場道,於是一行人,唿唿啦啦的又來到了大廳。


    李春娟來到了禦史府,作為客人,那就是客隨主便,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也不知道,迴到皇城是福是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假千金的春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在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在江湖並收藏假千金的春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