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朝會風波(2)
媳婦,我帶你離開這盛世 作者:無書不能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各位愛卿,還有何事上奏?”
“陛下,臣有本奏”上奏的是吏部尚書史鈞益。
“史愛卿,有本奏來。”
“陛下,臣想彈劾安北州知州陳彥定”
“何事彈劾?”
“陛下,陳彥定知安北州三年,居其位毫無政績,前段時間,下屬郡縣發生童子失蹤案,失蹤童子高達幾十人,到現在都沒有找到人,其要負主要責任,難辭其咎。”
朝堂裏頓時又爆炸了,官員三三兩兩議論開了。
“居然發生這種事?要不是史尚書揭露,我們到現在還不知道呢?”
“這陳知州有失察之責,皇上應該嚴懲”
“我趙國本來人丁就少,這童子失蹤幾十人,是天大的案子了,皇上應該徹查才是?”
“要說陳知州也是位人才啊,又是陳大將軍族親,素有才幹,會不會搞錯了?”
“沒有證據,那史尚書會在這裏奏報?應該不會錯了。”
正德心裏也是一驚,這事自己和兩位大人壓的緊緊的,是誰泄的密?看了一眼老師和大將軍,兩人也皺眉搖搖頭,立刻朝小喜子使了個眼色,
“肅靜肅靜”
小喜子見皇上給自己使眼色,心裏明白,立刻大聲喊道。
又連續喊了幾聲,朝堂上才安靜下來。
正德對著沈弼說道:
“太傅,中書省可有收到此類奏折?”
首輔沈弼上前一步,躬身迴道:
“迴陛下,中書省尚未收到奏折。哦,對了,史尚書,你這消息從何而來?你的奏折怎麽不入中書省?”
史尚書臉色略略不安。按理說,奏折必須先入中書省,然後經幾位輔佐大人共同商議後,並報皇上同意,才可在朝堂上討論。否則,在堂的每位大人都私自上奏,那朝堂不得亂套。
史尚書囁囁嚅嚅還沒有說話,站在旁邊的國舅宋光明向中書省另一位內閣成員,大學士曹中書使了個眼色。
曹中書眉頭微微一皺,隻好向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太傅,此事臣知道,今日一早就到了中書省,可能太傅還沒有來得及看,臣察覺事態嚴重,不宜往後拖延,就提議今日早朝當麵向皇上上奏,臣有僭越之嫌,請陛下治罪。”說罷跪伏於地上。
在朝廷禮製中,官員的僭越行為一直都會受到嚴懲,輕一點的被責罵,重一點的挨板子,更嚴重的會活活打死,朝堂上下,禮製森嚴,這可不是玩笑。
可這件事,事態非常嚴重,宋光明一夥人正是看出了皇帝不敢嚴懲,所以才有恃無恐。
而且,這還不算什麽,重要的是正德本以為嚴厲控製下,應該沒有傳出什麽風聲,可現在,這幫人為什麽要揭開這個蓋子?他們有什麽目的?
正德也不知道怎麽辦,把目光投向老師沈弼,希望沈弼出個主意。
沈弼一看,知道該自己說話了,清咳兩聲道:
“曹大人身為中書省大學士,行為僭越,有失禮法,請皇上責罰。”
“太傅覺得應該怎樣處罰才好?”
“依律該免職罷官!”沈弼話聲鏗鏘有力的說道。
禦史楊中丞、兵部尚書周大人等都說“附議”。
宋光明一看有些著急,可不能讓自己的陣營失去一位重要級人物,立馬說道:
“陛下,臣有話說。”
“國舅請講。”
皇上語音平靜,看不出喜樂,其實,太傅這一說,卻正和正德心意,能打擊削弱宋氏的權勢,這是一個好時機,但也不能操之過急。
“陛下,曹大人完全可以不這樣做,為了避免發生更加不利的事,沒顧及些許細微禮節,曹大人是一心為公,情有可原,請皇上三思!”
“臣附議”
“臣服議”
“請皇上三思”
頓時,一半以上的官員密密麻麻跪了一地。
正德氣的都快要吐血了,麻的,看樣子,又不成了,可也不願意就這樣失去機會。正想乾綱獨斷,非要治曹中書的罪。
猛然看到太傅在猛的對自己搖頭,暫且忍耐下來,大口吸了幾口氣,平息了一下心情。
冷言道:
“既有僭越之嫌,就罰俸半年,以敬效尤。”
“謝陛下。”曹中書心裏落下一塊石頭,輕輕舒了一口氣。
史尚書借機道:
“皇上,這安北州……”
“你先退下吧,此事交於刑部和禦史台聯手調查後再說吧。小喜子,退朝。”
小喜子馬上高聲喊道:
“跪安,退朝!”說罷,跟在皇帝後麵走了。
各大臣一看,皇帝都要走了,連忙跪下,口中唿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沈弼、大將軍、刑部尚書和禦史楊中丞幾人走在一起,正要往辦公房而去,卻被一個太監攔住說,
“幾位大人,陛下有請。”
幾位大人來到勤政殿,看到正德皇帝氣的摔了一個瓷器,都紛紛勸說正德皇帝暫且忍耐,有些事情要徐徐圖之。
好一陣,正德皇帝氣才順了,叫眾人坐下,吩咐小喜子給幾位大人泡茶,正要與眾人說一說童子失蹤案,以及趙奕的最新發現。
這時,一個小太監急促的跑進來,在門口跪下,稟報說:
“皇上,供奉殿仙師大人來了,就在殿門外。”
“啊,幾位,與朕一起去迎接仙師。”
正德和幾位臣子走到勤政殿外,就看到田俊傑身穿白色道袍,站在殿外,看到正德皇帝出來,打了一個稽禮說:
“皇上,幾位大人,貧道有禮了”
“拜見仙師!”
幾位大臣立刻躬身行禮,雖然幾位都位極人臣,但能見到仙師的機會可不多。
“田仙師,屋裏坐,請。”
田俊傑跟著皇上一同走進勤政殿,分賓主坐下,田俊傑看了一眼周圍的其他人,傳音對皇帝說:
“那些童子已經找到,臣子是否聽得?要不要避一避?”
正德看了看幾位大臣,都是心裏的心腹之人,倒不用避嫌,讓他們聽聽也好。就說
“仙師有事請講,此地都是朕的肱股之臣,不用避嫌。”
田俊傑暗地讚歎一聲:好手段,這幾位還不得士為知己者死!
“陛下,臣有本奏”上奏的是吏部尚書史鈞益。
“史愛卿,有本奏來。”
“陛下,臣想彈劾安北州知州陳彥定”
“何事彈劾?”
“陛下,陳彥定知安北州三年,居其位毫無政績,前段時間,下屬郡縣發生童子失蹤案,失蹤童子高達幾十人,到現在都沒有找到人,其要負主要責任,難辭其咎。”
朝堂裏頓時又爆炸了,官員三三兩兩議論開了。
“居然發生這種事?要不是史尚書揭露,我們到現在還不知道呢?”
“這陳知州有失察之責,皇上應該嚴懲”
“我趙國本來人丁就少,這童子失蹤幾十人,是天大的案子了,皇上應該徹查才是?”
“要說陳知州也是位人才啊,又是陳大將軍族親,素有才幹,會不會搞錯了?”
“沒有證據,那史尚書會在這裏奏報?應該不會錯了。”
正德心裏也是一驚,這事自己和兩位大人壓的緊緊的,是誰泄的密?看了一眼老師和大將軍,兩人也皺眉搖搖頭,立刻朝小喜子使了個眼色,
“肅靜肅靜”
小喜子見皇上給自己使眼色,心裏明白,立刻大聲喊道。
又連續喊了幾聲,朝堂上才安靜下來。
正德對著沈弼說道:
“太傅,中書省可有收到此類奏折?”
首輔沈弼上前一步,躬身迴道:
“迴陛下,中書省尚未收到奏折。哦,對了,史尚書,你這消息從何而來?你的奏折怎麽不入中書省?”
史尚書臉色略略不安。按理說,奏折必須先入中書省,然後經幾位輔佐大人共同商議後,並報皇上同意,才可在朝堂上討論。否則,在堂的每位大人都私自上奏,那朝堂不得亂套。
史尚書囁囁嚅嚅還沒有說話,站在旁邊的國舅宋光明向中書省另一位內閣成員,大學士曹中書使了個眼色。
曹中書眉頭微微一皺,隻好向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太傅,此事臣知道,今日一早就到了中書省,可能太傅還沒有來得及看,臣察覺事態嚴重,不宜往後拖延,就提議今日早朝當麵向皇上上奏,臣有僭越之嫌,請陛下治罪。”說罷跪伏於地上。
在朝廷禮製中,官員的僭越行為一直都會受到嚴懲,輕一點的被責罵,重一點的挨板子,更嚴重的會活活打死,朝堂上下,禮製森嚴,這可不是玩笑。
可這件事,事態非常嚴重,宋光明一夥人正是看出了皇帝不敢嚴懲,所以才有恃無恐。
而且,這還不算什麽,重要的是正德本以為嚴厲控製下,應該沒有傳出什麽風聲,可現在,這幫人為什麽要揭開這個蓋子?他們有什麽目的?
正德也不知道怎麽辦,把目光投向老師沈弼,希望沈弼出個主意。
沈弼一看,知道該自己說話了,清咳兩聲道:
“曹大人身為中書省大學士,行為僭越,有失禮法,請皇上責罰。”
“太傅覺得應該怎樣處罰才好?”
“依律該免職罷官!”沈弼話聲鏗鏘有力的說道。
禦史楊中丞、兵部尚書周大人等都說“附議”。
宋光明一看有些著急,可不能讓自己的陣營失去一位重要級人物,立馬說道:
“陛下,臣有話說。”
“國舅請講。”
皇上語音平靜,看不出喜樂,其實,太傅這一說,卻正和正德心意,能打擊削弱宋氏的權勢,這是一個好時機,但也不能操之過急。
“陛下,曹大人完全可以不這樣做,為了避免發生更加不利的事,沒顧及些許細微禮節,曹大人是一心為公,情有可原,請皇上三思!”
“臣附議”
“臣服議”
“請皇上三思”
頓時,一半以上的官員密密麻麻跪了一地。
正德氣的都快要吐血了,麻的,看樣子,又不成了,可也不願意就這樣失去機會。正想乾綱獨斷,非要治曹中書的罪。
猛然看到太傅在猛的對自己搖頭,暫且忍耐下來,大口吸了幾口氣,平息了一下心情。
冷言道:
“既有僭越之嫌,就罰俸半年,以敬效尤。”
“謝陛下。”曹中書心裏落下一塊石頭,輕輕舒了一口氣。
史尚書借機道:
“皇上,這安北州……”
“你先退下吧,此事交於刑部和禦史台聯手調查後再說吧。小喜子,退朝。”
小喜子馬上高聲喊道:
“跪安,退朝!”說罷,跟在皇帝後麵走了。
各大臣一看,皇帝都要走了,連忙跪下,口中唿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沈弼、大將軍、刑部尚書和禦史楊中丞幾人走在一起,正要往辦公房而去,卻被一個太監攔住說,
“幾位大人,陛下有請。”
幾位大人來到勤政殿,看到正德皇帝氣的摔了一個瓷器,都紛紛勸說正德皇帝暫且忍耐,有些事情要徐徐圖之。
好一陣,正德皇帝氣才順了,叫眾人坐下,吩咐小喜子給幾位大人泡茶,正要與眾人說一說童子失蹤案,以及趙奕的最新發現。
這時,一個小太監急促的跑進來,在門口跪下,稟報說:
“皇上,供奉殿仙師大人來了,就在殿門外。”
“啊,幾位,與朕一起去迎接仙師。”
正德和幾位臣子走到勤政殿外,就看到田俊傑身穿白色道袍,站在殿外,看到正德皇帝出來,打了一個稽禮說:
“皇上,幾位大人,貧道有禮了”
“拜見仙師!”
幾位大臣立刻躬身行禮,雖然幾位都位極人臣,但能見到仙師的機會可不多。
“田仙師,屋裏坐,請。”
田俊傑跟著皇上一同走進勤政殿,分賓主坐下,田俊傑看了一眼周圍的其他人,傳音對皇帝說:
“那些童子已經找到,臣子是否聽得?要不要避一避?”
正德看了看幾位大臣,都是心裏的心腹之人,倒不用避嫌,讓他們聽聽也好。就說
“仙師有事請講,此地都是朕的肱股之臣,不用避嫌。”
田俊傑暗地讚歎一聲:好手段,這幾位還不得士為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