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外麵的大雨,康強咂了咂嘴,台風天也不能直播。


    之前他住的村子那邊,台風天有人好像是玩電腦還是什麽的,被雷給劈了。


    從那之後康強基本上就不敢在雷雨天玩那種大功率的電器。


    至於直播嘛……主要是不急,而且也因為信號斷斷續續的,直播效果不好。


    有直播的閑工夫康強還不如拿來繼續臨時抱佛腳,而且就台風也讓他下一個直播的目標清晰了。


    就這樣過了四五天,台風來的快,去的也快,很快傾盆大雨就變成了瓢渺小雨了。


    而康強也是直接開啟了直播,都小雨了如果他還能被雷劈,那他也沒話可說了。


    “兄弟們大家好啊,好久沒見了。”


    一開直播便有閑著的網友跑了進來,然後紛紛問起了康強怎麽幾天沒開直播。


    “嗬嗬,沒辦法啊,主播這邊突然來了台風,直播起來不太好。”


    康強擺擺手說道。


    隨即又是一笑,“當然了,台風都來了,外麵還下著雨,主播現在也出不去,所以給你們講講台風吧。”


    直播間頓時興奮起來,大家聽到康強說出不去的時候也是有的疑惑。


    畢竟康強主要講動植物,都出不去了還怎麽講。


    沒想到康強直接就打算講台風了。


    對於網友們來說,講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無聊就行了。


    紛紛在彈幕上催著康強趕緊講起來。


    見狀康強也不墨跡,喝了口水便直接開口了。


    “台風,在不同國家地區,有不同叫法,颶風、熱帶風暴、氣旋風暴、熱帶氣旋……都是不同國家稱唿的同一個東西。


    而在我國古代,起初叫“八風”,意思不是來自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而是風向不固定,來自四麵八方。


    像南宋沈懷遠《南越誌》裏麵記載:熙安多颶風,颶者,四方之風也;一曰懼風,言怖懼也,常以六七月興。


    並且元朝也有記載:元朝大德五年,七月初一大風,屋瓦皆飛,海大溢,潮高四五丈,殺人畜,壞廬舍,漂沒人口一萬七千餘。


    當然明朝的記載也有:明洪武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颶風,揚沙拔木,漂沒三州,一千七百家盡葬魚腹……


    還有清朝的:清光緒七年,閏七月初三至初五台風襲滬,大風暴雨海溢,馬路行舟。黃浦江內及吳淞口船隻沉傷甚多,撈屍不少,棺木賣空。”


    [手機上麵:所以說台風的記載最早是從宋朝就開始了嗎?(思索)]


    [vvb:應該不止吧,台風那麽出名的玩意,像是南方有時候一年都要經曆幾次,怎麽可能在宋朝才開始。]


    [是根本: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台風的破壞力是真大啊!]


    “當然不會是宋朝才開始的記載。”


    康強笑道:“台風在我國文獻中第一次出現,是在大約16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


    不過那個時候,它還不叫台風,因為古人稱它為“颶風”,也有叫“黑風”。


    按照《太平禦覽》的解釋,颶風就是具四方之風,也就是古人觀測到台風在移動過程中不斷發生風向的轉變,因此有四方之說。


    在我國古代,很多人都留下過親曆台風的文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唐朝散文家、詩人韓愈。


    因為韓愈在唐朝廷任職期間曾經兩度被貶官於嶺南,一次在如今的粵省清遠市陽山縣,一次在如今的粵省廣州市附近,因此韓愈本人親曆過好幾次台風,所以韓愈寫了好幾篇記錄台風的詩歌。


    在韓愈筆下,台風具有聲音巨大、暴雨雷霆、風力極大、引發海潮等等特征,正如他所寫的詩句“颶起最可畏”那樣,在韓愈眼中,台風的破壞力可以說非常嚇人。


    而古人使用颶風來描述台風持續了一千多年,後來大約到了明末清初時期,也就是距今大約300多年前的時候,古人這種一直把台風叫做颶風的傳統,忽然發生了一個奇妙的改變。


    正是從明末清初開始,古人更多更頻繁地使用“台[tái]風”來指代台風了,這個“台”字其實就是左邊一個風,右邊一個台。


    反而把“颶風”這個詞用來形容那些比台風要弱一些的風暴。”


    [電話手表:台?這個好像是繁體字。]


    [的告訴你:古代用繁體字不是很正常嗎,不用才不正常吧……]


    [第九世界:嘶,照主播這樣說,這個轉變是突然變成的啊!]


    康強微微一笑說道:“後來在清代的筆記文獻中,古人就對台灣地區的台風颶風做過分類。


    古人認為農曆正月到四月來的大風是颶風,而農曆五月到八月到來的才是台風。


    並且台風比颶風要大,經常幾日幾夜,而颶風比台風要急,突然爆發,來得快走得也快。


    不過古人這種對颶風和台風的錯位認知,跟我們如今參照西方氣象學的分類是不一樣的。


    現如今在我們的氣象學定義中,颶風對應的是英文hurricane。


    通常把在太平洋生成的,就叫做“台風”;在大西洋生成的,就叫做颶風。


    並且對中國人而言,台風的英語typhoon是個又好記又親切的詞。


    而根據研究,這個“諧音梗”很可能是漢語、阿拉伯語、東印度語和希臘語的結晶。


    在希臘神話中,typhon是象征風暴的巨人,這個名字被阿拉伯人保留並帶入印度,於16世紀以touffon的形式進入英語。


    神奇的是,17世紀,toi fung也以近似的形式——toffoon——進入了英語,而這個詞普遍被認為是粵語“大風”的發音。


    而自古歐亞非的交流便已存在,像這種殊途同歸的融合並非不可能。


    如果不考慮語言流變,把“台風”直接解釋為“來自台灣的風”也有一定合理性。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登陸我國的超強台風中,約3\/4在灣灣省登陸,花蓮縣承載的台風登陸次數更是高居全國榜首。


    一些初次登陸灣灣、二次登陸閩省的台風,強度平均下降了30%。


    並且由於受到台灣島的阻擋,共有66個強台風在二次登陸福建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


    [還行吧手機:閩省:感謝海對麵的姊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之從香菇開始的科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小嘯哈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小嘯哈哈並收藏直播之從香菇開始的科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