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湧泉寺
直播之從香菇開始的科普 作者:蕭小嘯哈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廣斧螳螂之後的所見也沒什麽稀奇了,於是康強邊走邊說的往鼓山之上爬去。
“這邊就是第三亭,乘雲亭了,與前亭石門亭之間有271級台階,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摩崖題刻,我們剛才也看見一部分了。”
康強指著旁邊路過的一個亭子說道,也沒進去,現在還早,也不累,自然沒有休息的意思。
“然後這裏是第四亭半山亭,從第三亭到這,共有494級台階。因為亭在半嶺,所以叫這個名字。
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這便是另一個風景了,而“半山亭”後近300階有石刻“桃岩洞口”,往東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
康強走走停停,手上指著通向不同風景的路線。
“而第五亭叫做茶亭,過了半山亭約520台階即可達此,像半山亭一樣,因為亭子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路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字體。
另外據說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籲籲,想要再往上走,可惜力有不逮,但是往迴走,又心不甘願。遂題 “欲罷不能”於亭子旁的大石上。”
走到這康強的唿吸聲也是稍微變粗了些,算來算去,也走了一千左右的台階,體力消耗的也是有點快了。
於是決定走到第七亭的時候便進去休息一會。
“這是第六亭鬆關亭,附近有石刻一筆“壽”、 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摩崖題刻。
而前麵就是第七亭更衣亭了,過了鬆關亭幾十步就到地方。
傳說閩王王審知當年登山到這裏,汗流夾背,正需更衣入寺,附近有石刻毋息半途,眼底浮雲,心路須平等,再往前,可以到了望台。
然後再前麵,就到湧泉寺了。”
康強笑了笑,直接鑽進了更衣亭一屁股坐了下來,從隨身攜帶的背包中拿出水灌了幾口。
與直播間打趣了一會,康強就站起來開始走進鼓山之上的古寺,湧泉寺當中。
接近湧泉寺的山門,便能看到,進門處的左右立柱上寫著一副門聯:淨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
[損失呢:這就是湧泉寺嗎?]
[展開ush:這門聯感覺好深奧的樣子(宕機)]
康強笑道:“湧泉寺的建築格局很奇特,整個湧泉寺就位於鼓山的半山腰處,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從外麵看進去,根本就見不到寺院。
而進去的小路也是青石紅牆、拐來拐去,所以湧泉寺又有著“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說法。”
[等會你什麽:仙氣飄飄,毫無生氣的趕腳(宕機)]
“呐,那邊就是湧泉寺真正的寺門,天王殿了。”
跨過立柱,康強笑著指向前麵。
眾人紛紛往康強所說的天王殿看去,隻見天王殿寺門之上高懸康熙頒賜“湧泉寺”泥金匾額,並且寺門兩側還有著千年陶塔。
隨著康強的靠近,眾人還看見了正對寺門的方向有一塊石刻“知恩報恩”的石頭。
[洗你的腦殼:石刻是真多啊!]
[先不說了:特色了吧這屬於是。]
[v型就是看:感覺文化底蘊好濃的樣子啊。]
康強將鏡頭對著兩座陶塔開口道:“大家看,東邊那一座是“莊嚴劫千佛寶塔”,莊嚴劫在佛教裏麵指過去佛之意,而西邊為“賢劫千佛寶塔”,賢劫則是現代佛之意。
現在天王殿裏麵就是供奉大肚彌勒佛和四大天王。
而那湧泉寺三個大字,據說是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禦書敕賜的。”
康強繼續深入,隻見天王殿後麵是大天井,而中間還有一座拱橋,兩側也有著兩座高塔以及兩座小樓。
“那中間的拱橋被稱為“石卷橋”,而兩旁的鐵塔則為清朝洋務運動時福州船政局建造。
看見再看兩邊的小樓,那是鍾鼓樓,而鍾樓上的大鍾,據說鑄造於清康熙三十五年。
根據記載,該鍾是用金銀銅錫合鑄,重約兩噸,鍾上鑄有《金剛經》全文,共有漢字6372個字。”
[西瓜水:等一下,那個主播之前說的那什麽龍華寺好像也有鍾鼓樓,是不是寺廟都有啊?]
[這時間嗎:好像是啊,電視劇裏麵不也有,你看唐僧被偷袈裟時候,不是也有和尚在敲鍾。]
康強再靠近,眾人這才看清兩座小樓牌匾上分別刻著鍾樓和鼓樓兩個字。
再往裏走去,直播間眾人頓時看見了一座高大恢宏的大殿。
“中國就是湧泉寺的大雄寶殿了,而大雄寶殿位於湧泉寺的中心,殿堂飛簷翹角,宏偉輝煌。”
[想趕快:我勒個豆,大雄寶殿也好常見啊。]
康強看著大雄寶殿說道:“在大殿中分別供奉著代表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佛。
而三世佛不著梵服,隻披漢裝,肅然端坐,在三世佛兩旁還有兩尊立像,年老的是“迦葉尊者”、中年的則是“阿難尊者”,再兩旁還有隨侍並且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
在三世佛背後,還供奉著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一佛二菩薩的三尊鐵像。
這三尊鐵像據說鑄造於清康熙年間,每尊連上底座加重約2300斤,至今保存完好。
另外大殿的仰板上還保存著242塊清光緒八年繪製的具有佛教色彩的圖案,其中各種神龍圖案129塊、丹頂鶴圖案86塊、其他還有象、麒麟、白馬、猴等圖案27塊。”
[多好看:等一下,三世佛和觀音誰厲害?]
[菜市:這……應該是觀音吧,沒看見觀音排在後麵嗎?]
[說說看嘛:不對吧,觀音這個排的好像有點問題啊,感覺單純像是靠知名度排的……]
[下個賽季k:主播知道嗎?]
康強愣了一下,這個問題他還真不了解。
仔細想了想,最後還是搖頭說道:“三世佛通常指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間段的佛,他們代表著眾生在不同時代的覺悟與解脫。
而觀世音菩薩則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薩,以其大慈大悲和救苦救難的形象深入人心。
如果從佛教的教義來看,佛和菩薩在修行層次上有所不同,但他們都致力於幫助眾生擺脫煩惱,實現覺悟。
三世佛代表了眾生在不同時間段的覺悟狀態,是眾生修行的目標;而觀世音菩薩則是以其慈悲心和廣大願力,助眾生渡過難關,是眾生在修行過程中的重要護法。
因此,無法簡單地比較“三世佛和觀音誰更厲害”,雖然他們在佛教體係中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是共同構成了佛教豐富而深邃的教義體係。
總的來說,三世佛和觀音都是佛教中的重要存在,各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應該尊重並感恩他們的存在,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幫助我們更好地麵對生活的挑戰和困難。”
“這邊就是第三亭,乘雲亭了,與前亭石門亭之間有271級台階,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摩崖題刻,我們剛才也看見一部分了。”
康強指著旁邊路過的一個亭子說道,也沒進去,現在還早,也不累,自然沒有休息的意思。
“然後這裏是第四亭半山亭,從第三亭到這,共有494級台階。因為亭在半嶺,所以叫這個名字。
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這便是另一個風景了,而“半山亭”後近300階有石刻“桃岩洞口”,往東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
康強走走停停,手上指著通向不同風景的路線。
“而第五亭叫做茶亭,過了半山亭約520台階即可達此,像半山亭一樣,因為亭子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路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字體。
另外據說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籲籲,想要再往上走,可惜力有不逮,但是往迴走,又心不甘願。遂題 “欲罷不能”於亭子旁的大石上。”
走到這康強的唿吸聲也是稍微變粗了些,算來算去,也走了一千左右的台階,體力消耗的也是有點快了。
於是決定走到第七亭的時候便進去休息一會。
“這是第六亭鬆關亭,附近有石刻一筆“壽”、 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摩崖題刻。
而前麵就是第七亭更衣亭了,過了鬆關亭幾十步就到地方。
傳說閩王王審知當年登山到這裏,汗流夾背,正需更衣入寺,附近有石刻毋息半途,眼底浮雲,心路須平等,再往前,可以到了望台。
然後再前麵,就到湧泉寺了。”
康強笑了笑,直接鑽進了更衣亭一屁股坐了下來,從隨身攜帶的背包中拿出水灌了幾口。
與直播間打趣了一會,康強就站起來開始走進鼓山之上的古寺,湧泉寺當中。
接近湧泉寺的山門,便能看到,進門處的左右立柱上寫著一副門聯:淨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
[損失呢:這就是湧泉寺嗎?]
[展開ush:這門聯感覺好深奧的樣子(宕機)]
康強笑道:“湧泉寺的建築格局很奇特,整個湧泉寺就位於鼓山的半山腰處,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從外麵看進去,根本就見不到寺院。
而進去的小路也是青石紅牆、拐來拐去,所以湧泉寺又有著“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說法。”
[等會你什麽:仙氣飄飄,毫無生氣的趕腳(宕機)]
“呐,那邊就是湧泉寺真正的寺門,天王殿了。”
跨過立柱,康強笑著指向前麵。
眾人紛紛往康強所說的天王殿看去,隻見天王殿寺門之上高懸康熙頒賜“湧泉寺”泥金匾額,並且寺門兩側還有著千年陶塔。
隨著康強的靠近,眾人還看見了正對寺門的方向有一塊石刻“知恩報恩”的石頭。
[洗你的腦殼:石刻是真多啊!]
[先不說了:特色了吧這屬於是。]
[v型就是看:感覺文化底蘊好濃的樣子啊。]
康強將鏡頭對著兩座陶塔開口道:“大家看,東邊那一座是“莊嚴劫千佛寶塔”,莊嚴劫在佛教裏麵指過去佛之意,而西邊為“賢劫千佛寶塔”,賢劫則是現代佛之意。
現在天王殿裏麵就是供奉大肚彌勒佛和四大天王。
而那湧泉寺三個大字,據說是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禦書敕賜的。”
康強繼續深入,隻見天王殿後麵是大天井,而中間還有一座拱橋,兩側也有著兩座高塔以及兩座小樓。
“那中間的拱橋被稱為“石卷橋”,而兩旁的鐵塔則為清朝洋務運動時福州船政局建造。
看見再看兩邊的小樓,那是鍾鼓樓,而鍾樓上的大鍾,據說鑄造於清康熙三十五年。
根據記載,該鍾是用金銀銅錫合鑄,重約兩噸,鍾上鑄有《金剛經》全文,共有漢字6372個字。”
[西瓜水:等一下,那個主播之前說的那什麽龍華寺好像也有鍾鼓樓,是不是寺廟都有啊?]
[這時間嗎:好像是啊,電視劇裏麵不也有,你看唐僧被偷袈裟時候,不是也有和尚在敲鍾。]
康強再靠近,眾人這才看清兩座小樓牌匾上分別刻著鍾樓和鼓樓兩個字。
再往裏走去,直播間眾人頓時看見了一座高大恢宏的大殿。
“中國就是湧泉寺的大雄寶殿了,而大雄寶殿位於湧泉寺的中心,殿堂飛簷翹角,宏偉輝煌。”
[想趕快:我勒個豆,大雄寶殿也好常見啊。]
康強看著大雄寶殿說道:“在大殿中分別供奉著代表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佛。
而三世佛不著梵服,隻披漢裝,肅然端坐,在三世佛兩旁還有兩尊立像,年老的是“迦葉尊者”、中年的則是“阿難尊者”,再兩旁還有隨侍並且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
在三世佛背後,還供奉著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一佛二菩薩的三尊鐵像。
這三尊鐵像據說鑄造於清康熙年間,每尊連上底座加重約2300斤,至今保存完好。
另外大殿的仰板上還保存著242塊清光緒八年繪製的具有佛教色彩的圖案,其中各種神龍圖案129塊、丹頂鶴圖案86塊、其他還有象、麒麟、白馬、猴等圖案27塊。”
[多好看:等一下,三世佛和觀音誰厲害?]
[菜市:這……應該是觀音吧,沒看見觀音排在後麵嗎?]
[說說看嘛:不對吧,觀音這個排的好像有點問題啊,感覺單純像是靠知名度排的……]
[下個賽季k:主播知道嗎?]
康強愣了一下,這個問題他還真不了解。
仔細想了想,最後還是搖頭說道:“三世佛通常指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間段的佛,他們代表著眾生在不同時代的覺悟與解脫。
而觀世音菩薩則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薩,以其大慈大悲和救苦救難的形象深入人心。
如果從佛教的教義來看,佛和菩薩在修行層次上有所不同,但他們都致力於幫助眾生擺脫煩惱,實現覺悟。
三世佛代表了眾生在不同時間段的覺悟狀態,是眾生修行的目標;而觀世音菩薩則是以其慈悲心和廣大願力,助眾生渡過難關,是眾生在修行過程中的重要護法。
因此,無法簡單地比較“三世佛和觀音誰更厲害”,雖然他們在佛教體係中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是共同構成了佛教豐富而深邃的教義體係。
總的來說,三世佛和觀音都是佛教中的重要存在,各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應該尊重並感恩他們的存在,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幫助我們更好地麵對生活的挑戰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