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杯酒話改革!
史上最強紈絝,被迫一統天下 作者:清歡可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宴請的還有夷州內的一些元老官員。這些人雖然官袍加身,在席間卻如坐針氈。表麵上,蘇大少沒有要動他們官職的意思,但他們卻如何也放鬆不下來。每個人都戰戰兢兢,生怕一言一行觸怒了這位新主人。
他們擔心的並非官職得失,而是性命攸關。這些人都是白運堂的老臣,履曆上都寫著\"前白運堂部下\"幾個大字。昨夜的血腥場麵還曆曆在目,誰知道蘇大少會不會哪天突然翻臉,對他們這些\"白家餘孽\"秋後算賬?
這場宴會名為慶功,實則意味深長。大廳內,琉璃燈火通明,觥籌交錯間,暗流湧動。在座的每一位都對占領夷州的戰事出過力。有的在關鍵時刻開倉放糧,保證了軍需;有的暗中提供情報,為戰事出謀劃策;還有的負責維持治安,征調青壯,雖說沒有大功,卻也是實打實的辛勞。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錦衣玉食的宴席上,眾人談笑風生,氣氛漸漸熱絡起來。
\"諸君齊心協力,精誠合作,方有今日之成就!\"蘇大少忽然起身,舉杯向眾人敬酒。燭光映照下,他的笑容溫和親切,目光卻深邃如潭,叫人看不透他心中所想。
這一番話,說得眾人心中一暖。但凡聰明人都聽得出,這是蘇大少在給大家吃定心丸。不過,最令人驚異的是,能夠如此迅速地占領夷州,不僅是在座的眾人,就連丁奉、秦相維等一眾智囊團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原本他們預計,要拿下盤踞已久的白家勢力,至少需要半年光景。可誰曾想,不過短短月餘,便已大功告成。這等戰績,不能不說是奇跡。
宴席結束後,蘇大少便召來了丁奉等人,將政務方麵的諸多事務一股腦兒全都交給了他們打理,自己竟是當起了甩手掌櫃。對於這般舉動,那些跟隨多年的老臣早已習以為常。
而藍霜等新近加入的謀士們卻感觸良多。他們原本以為,以蘇大少的年紀,必定會有意氣用事之處。誰知這位年輕的主公不僅雷厲風行,更懂得任人唯賢。這般信任和重用,讓他們既感動又感慨。
從別處投奔而來的謀士們私下議論紛紛,都說自己的選擇何等明智。\"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知人善任的主公,可不正是我等夢寐以求的明主嗎?\"
藍霜掃視著大廳內的眾人,看到丁奉、秦相維等老臣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不禁莞爾。這些位高權重的謀士,經曆過大風大浪,自然能夠泰然處之。可很快,他臉上那抹苦笑就轉為欣慰的微笑。
經過細細思量,他終於參透了公子的用意。這位年輕的主公深知自己善於軍事謀劃、商業運營,卻對政務略顯生疏。雖說當甩手掌櫃也有偷懶之嫌,但更多的是展現了他知人善任的胸襟,給予手下施展才華的舞台。這般作為,哪個屬下不感恩戴德?
\"有此明主投效,也不負老夫一生之所學啊!\"藍霜望著堂上的蘇大少,眼中閃爍著欣慰的淚光。多年遊曆天下,終於尋得這樣一位明君,夫複何求?
就在眾人各懷心思之際,藍霜突然想到一件要事,當即起身詢問道:\"敢問公子,這洛城的欽差到了什麽地方?\"
他這一問,頓時讓大廳內的氣氛微妙起來。眾人的目光齊剛轉向蘇大少,想看看這位年輕的主公如何應對這個棘手的問題。
\"還在龍城關呢!\"不等蘇大少開口,丁奉就捋著胡須,含笑答道。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續道:\"據聞,這一路之上,吳欽差可是遭遇了七次刺客暗殺,所以行程難免慢了點!\"
此言一出,滿堂皆默。片刻之後,有人輕笑出聲,很快笑聲此起彼伏。眾人都心知肚明,這哪裏是什麽刺客,分明是公子派出的人馬。每一次\"刺殺\"都是虛驚一場,就是要讓這位吳欽差驚魂未定,不敢貿然前行。
據探子迴報,這位吳大人生性謹小慎微,每次遇襲後都要在驛站裏躲上好幾天,生怕那些\"刺客\"會卷土重來。他派出的護衛隊四處搜尋,卻總是一無所獲,這更是讓他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從洛城到豐度城,馬不停蹄的話,最多不過十一二天的行程。可這位吳欽差到現在還在龍城關瑟瑟發抖,連城門都不敢出。有人打趣道:\"依在下之見,這位吳大人怕是還要在龍城關盤桓一陣子。畢竟這一路上''刺客''如雲,他哪裏敢貿然啟程?\"
白運堂麾下第一智囊就是不同凡響,丁奉這番話直接點明了問題的要害。當下,除了要盡快安排官員維穩之外,還有就是要考慮如何麵對洛城王廷的問責。這件事情必須處理妥當,否則很有可能嚴重影響雲州蘇家的聲譽。一個處理不好,怕是會給洛城王廷落下口實。
眾人笑而不語,目光卻時不時瞥向上首的蘇大少。這些所謂的\"刺客\"當然是公子派遣去的,目的就是為了阻滯洛城王廷欽差的行程,為大軍拖延時間。每一次所謂的\"暗殺\",都經過精心設計,看似險象環生,實則雷聲大雨點小,就是要嚇得這位吳欽差膽戰心驚。
這位膽小的欽差大人不敢貿然前行,正好給了他們從容布局的時間。眾人不禁暗讚公子算無遺策,這般安排,既不會真的傷了欽差的性命,又能達到拖延時日的目的,當真是高明。
然而,就在氣氛正熱烈時,藍霜突然拋出一個讓所有人都為之一窒的問題:\"那應該如何麵對洛城王廷的問責?\"
他這話音剛落,偌大的大廳內頓時鴉雀無聲。跳動的燭火下,眾人麵麵相覷。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不管用什麽手段拖延,欽差總有抵達的那一天。到時候,該如何向朝廷交代?
好一會兒,才有謀士打破沉默,諫言道:\"若公子能夠減免稅負,賑濟災民,想來夷州的百姓還是會擁戴的!\"
\"確實應當如此!\"又有謀士大聲附和,一拍案幾,\"我們既已占據夷州,若是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日後就算洛城王廷來問,我們也理直氣壯!更何況,還要那位吳欽差在外頭扯嘴皮子,駐軍占著不走,洛城王廷又能奈何?\"
他這麽一說,其他的幾名謀士也紛紛出言獻策。大廳內議論聲此起彼伏,每個人都想在這個關鍵時刻表現一番。
\"微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修建水利,改善民生。\"一位謀士站起身來,斟酌著說道,\"夷州連年幹旱,百姓苦不堪言。若我們能夠開鑿水渠,疏通河道,必定能得民心。\"
\"不錯!\"另一人接口道,\"除此之外,還要整頓吏治。白家統治時期,官吏貪墨成風,百姓怨聲載道。我們若能肅清吏治,嚴懲貪官,必能贏得民眾支持。\"
\"諸位說得都有道理。\"又一位謀士提議,\"不如廣開言路,多招攬文人墨客。這些讀書人最會搖唇鼓舌,若能讓他們為我們歌功頌德,傳播美名,豈不是事半功倍?\"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間,倒是提出了不少治理夷州的良策。然而這些建議雖然都有可取之處,卻總覺得隔靴搔癢,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蘇大少悠哉悠哉地靠在太師椅上,手中把玩著一隻精致的白玉茶杯。茶香氤氳中,他的目光若有所思。那隻茶杯是上等的德化窯器,杯壁薄如蟬翼,在燈火映照下泛著淡淡的玉質光澤,映出他沉思的側臉。
其實正如這些新加入的夷州謀士所言,按照他與丁奉等人之前商量好的對策,就是要用拖字訣。雲州軍占據夷州之後,就在這裏生根發芽,大力發展民生,籠絡人心。等到根基穩固,就算洛城王廷派兵來征討,也未必能撼動分毫。
隻是,這個計策屬於下下策,而且太過被動了。這樣一來,不但會讓雲州在朝廷各派勢力中的名聲受損,更重要的是會讓其他節度使心生警惕。他們會想:今日雲州可以強占夷州,明日會不會也用同樣的手段來侵吞我們的地盤?
他們擔心的並非官職得失,而是性命攸關。這些人都是白運堂的老臣,履曆上都寫著\"前白運堂部下\"幾個大字。昨夜的血腥場麵還曆曆在目,誰知道蘇大少會不會哪天突然翻臉,對他們這些\"白家餘孽\"秋後算賬?
這場宴會名為慶功,實則意味深長。大廳內,琉璃燈火通明,觥籌交錯間,暗流湧動。在座的每一位都對占領夷州的戰事出過力。有的在關鍵時刻開倉放糧,保證了軍需;有的暗中提供情報,為戰事出謀劃策;還有的負責維持治安,征調青壯,雖說沒有大功,卻也是實打實的辛勞。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錦衣玉食的宴席上,眾人談笑風生,氣氛漸漸熱絡起來。
\"諸君齊心協力,精誠合作,方有今日之成就!\"蘇大少忽然起身,舉杯向眾人敬酒。燭光映照下,他的笑容溫和親切,目光卻深邃如潭,叫人看不透他心中所想。
這一番話,說得眾人心中一暖。但凡聰明人都聽得出,這是蘇大少在給大家吃定心丸。不過,最令人驚異的是,能夠如此迅速地占領夷州,不僅是在座的眾人,就連丁奉、秦相維等一眾智囊團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原本他們預計,要拿下盤踞已久的白家勢力,至少需要半年光景。可誰曾想,不過短短月餘,便已大功告成。這等戰績,不能不說是奇跡。
宴席結束後,蘇大少便召來了丁奉等人,將政務方麵的諸多事務一股腦兒全都交給了他們打理,自己竟是當起了甩手掌櫃。對於這般舉動,那些跟隨多年的老臣早已習以為常。
而藍霜等新近加入的謀士們卻感觸良多。他們原本以為,以蘇大少的年紀,必定會有意氣用事之處。誰知這位年輕的主公不僅雷厲風行,更懂得任人唯賢。這般信任和重用,讓他們既感動又感慨。
從別處投奔而來的謀士們私下議論紛紛,都說自己的選擇何等明智。\"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知人善任的主公,可不正是我等夢寐以求的明主嗎?\"
藍霜掃視著大廳內的眾人,看到丁奉、秦相維等老臣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不禁莞爾。這些位高權重的謀士,經曆過大風大浪,自然能夠泰然處之。可很快,他臉上那抹苦笑就轉為欣慰的微笑。
經過細細思量,他終於參透了公子的用意。這位年輕的主公深知自己善於軍事謀劃、商業運營,卻對政務略顯生疏。雖說當甩手掌櫃也有偷懶之嫌,但更多的是展現了他知人善任的胸襟,給予手下施展才華的舞台。這般作為,哪個屬下不感恩戴德?
\"有此明主投效,也不負老夫一生之所學啊!\"藍霜望著堂上的蘇大少,眼中閃爍著欣慰的淚光。多年遊曆天下,終於尋得這樣一位明君,夫複何求?
就在眾人各懷心思之際,藍霜突然想到一件要事,當即起身詢問道:\"敢問公子,這洛城的欽差到了什麽地方?\"
他這一問,頓時讓大廳內的氣氛微妙起來。眾人的目光齊剛轉向蘇大少,想看看這位年輕的主公如何應對這個棘手的問題。
\"還在龍城關呢!\"不等蘇大少開口,丁奉就捋著胡須,含笑答道。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續道:\"據聞,這一路之上,吳欽差可是遭遇了七次刺客暗殺,所以行程難免慢了點!\"
此言一出,滿堂皆默。片刻之後,有人輕笑出聲,很快笑聲此起彼伏。眾人都心知肚明,這哪裏是什麽刺客,分明是公子派出的人馬。每一次\"刺殺\"都是虛驚一場,就是要讓這位吳欽差驚魂未定,不敢貿然前行。
據探子迴報,這位吳大人生性謹小慎微,每次遇襲後都要在驛站裏躲上好幾天,生怕那些\"刺客\"會卷土重來。他派出的護衛隊四處搜尋,卻總是一無所獲,這更是讓他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從洛城到豐度城,馬不停蹄的話,最多不過十一二天的行程。可這位吳欽差到現在還在龍城關瑟瑟發抖,連城門都不敢出。有人打趣道:\"依在下之見,這位吳大人怕是還要在龍城關盤桓一陣子。畢竟這一路上''刺客''如雲,他哪裏敢貿然啟程?\"
白運堂麾下第一智囊就是不同凡響,丁奉這番話直接點明了問題的要害。當下,除了要盡快安排官員維穩之外,還有就是要考慮如何麵對洛城王廷的問責。這件事情必須處理妥當,否則很有可能嚴重影響雲州蘇家的聲譽。一個處理不好,怕是會給洛城王廷落下口實。
眾人笑而不語,目光卻時不時瞥向上首的蘇大少。這些所謂的\"刺客\"當然是公子派遣去的,目的就是為了阻滯洛城王廷欽差的行程,為大軍拖延時間。每一次所謂的\"暗殺\",都經過精心設計,看似險象環生,實則雷聲大雨點小,就是要嚇得這位吳欽差膽戰心驚。
這位膽小的欽差大人不敢貿然前行,正好給了他們從容布局的時間。眾人不禁暗讚公子算無遺策,這般安排,既不會真的傷了欽差的性命,又能達到拖延時日的目的,當真是高明。
然而,就在氣氛正熱烈時,藍霜突然拋出一個讓所有人都為之一窒的問題:\"那應該如何麵對洛城王廷的問責?\"
他這話音剛落,偌大的大廳內頓時鴉雀無聲。跳動的燭火下,眾人麵麵相覷。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不管用什麽手段拖延,欽差總有抵達的那一天。到時候,該如何向朝廷交代?
好一會兒,才有謀士打破沉默,諫言道:\"若公子能夠減免稅負,賑濟災民,想來夷州的百姓還是會擁戴的!\"
\"確實應當如此!\"又有謀士大聲附和,一拍案幾,\"我們既已占據夷州,若是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日後就算洛城王廷來問,我們也理直氣壯!更何況,還要那位吳欽差在外頭扯嘴皮子,駐軍占著不走,洛城王廷又能奈何?\"
他這麽一說,其他的幾名謀士也紛紛出言獻策。大廳內議論聲此起彼伏,每個人都想在這個關鍵時刻表現一番。
\"微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修建水利,改善民生。\"一位謀士站起身來,斟酌著說道,\"夷州連年幹旱,百姓苦不堪言。若我們能夠開鑿水渠,疏通河道,必定能得民心。\"
\"不錯!\"另一人接口道,\"除此之外,還要整頓吏治。白家統治時期,官吏貪墨成風,百姓怨聲載道。我們若能肅清吏治,嚴懲貪官,必能贏得民眾支持。\"
\"諸位說得都有道理。\"又一位謀士提議,\"不如廣開言路,多招攬文人墨客。這些讀書人最會搖唇鼓舌,若能讓他們為我們歌功頌德,傳播美名,豈不是事半功倍?\"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間,倒是提出了不少治理夷州的良策。然而這些建議雖然都有可取之處,卻總覺得隔靴搔癢,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蘇大少悠哉悠哉地靠在太師椅上,手中把玩著一隻精致的白玉茶杯。茶香氤氳中,他的目光若有所思。那隻茶杯是上等的德化窯器,杯壁薄如蟬翼,在燈火映照下泛著淡淡的玉質光澤,映出他沉思的側臉。
其實正如這些新加入的夷州謀士所言,按照他與丁奉等人之前商量好的對策,就是要用拖字訣。雲州軍占據夷州之後,就在這裏生根發芽,大力發展民生,籠絡人心。等到根基穩固,就算洛城王廷派兵來征討,也未必能撼動分毫。
隻是,這個計策屬於下下策,而且太過被動了。這樣一來,不但會讓雲州在朝廷各派勢力中的名聲受損,更重要的是會讓其他節度使心生警惕。他們會想:今日雲州可以強占夷州,明日會不會也用同樣的手段來侵吞我們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