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剛亮,馮嘯天就已經穿戴整齊,入宮覲見了,一路走來行人避讓,就連平時飛揚跋扈的官二代們也都老實了不少,因為據可靠消息太子府昨夜被屠了,上上下下全府近千口人竟沒有一個活口。而且就連國王親自前去都沒有把兇手給怎麽樣。
所以這一路上大家都在議論,這個敢當著國王麵殺太子的狠人到底是誰?還有為什麽要這麽做?聽到這些人的議論,馮嘯天卻不以為然,直接朝宮門門口走去。到了進前就看到一群正在準備奔喪事宜的官員那裏忙碌著。
馮嘯天隻是淡淡的看了一眼便不再理會,門口的守衛一見是長安王到了立刻上前恭敬的行禮,其中一人說道:
“長安王殿下,陛下有命,說要是您來了直接去議政殿,哪裏有專人負責接待。”
馮嘯天點了點頭就跟裏麵的侍衛向那議政殿走去,國王陛下顯然是不想把太子的死因,宣揚的處都是,畢竟骨肉相殘終歸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而死因嗎?也正打算找一個好借口把這事兒給圓過去。
到了大殿發現晉王已經在那兒等他了,此時的晉王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從容,隻見他臉色緊張,眼圈發黑,衣服還是昨晚上的那一套,可見他這一夜都是在這裏度過的,看來太子的事把他嚇得夠嗆,這小子一晚上都沒敢迴府,更別說睡覺了。見到馮嘯天前來,直接嚇得打了一個冷顫,然後有些尷尬的笑道:
“長安王早啊,以前是在下糊塗,多有得罪之處,還請長安王能寬宏大量,日後在下必然以長安王您馬首是瞻。”
說完還深施一禮,馮嘯天對此也隻是報以淡淡的微笑,然後隨便找了個位子就坐下品茶,晉王見狀本就很尷尬的臉色,現在變得更加難看。好在此時有人來報,道:
“國王陛下駕到!”
這時兩人才站起身來,朝門外看去。隻見國王陛下大大方方的走了進來,隻是他臉色有些發黑,雙眼布滿血絲,顯然是一夜無眠,看見了國王倆人都開始行禮,而國王也隻是隨意的點了點頭便坐上了主位。同時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下方二人。
對於晉王自然是為難,因為陷害長安王的事他也有份,所以關於處罰正在商量。而馮嘯天呢,對他應該怎麽辦?於情他殺了太子,讓自己難堪,應該重罰。可於理他就是受害者反擊報複,想了想對馮嘯天說道:
“長安王,你這次受委屈了,有什麽心願你可以提出來。”
馮嘯天見此也不客氣,直接迴聲道:
“父王我隻有兩個心願。”
國王見他的心願隻有兩個,心中鬆了一口氣,同時好奇的問道:
“是哪兩個心願啊?”
“第一,關於那個兇手許玲,我不打算再追究了,還請父王放了她。”馮嘯天淡然地說道。
國王聽後鬆了一口氣,心想我還以為這小子又要殺人了呢。沒想到是這個要求,大度道:“朕準了那第二個呢?”
這迴馮嘯天眼神堅定道:
“我要兵權!”
此言一出,大殿中頓時安靜了下來,就連剛才還有些心不在焉的晉王也都驚訝的長大了嘴巴。
國王也沒想到,他要的就是這個,就有些不確定的問了一遍:“你要什麽?”
“兵權”馮嘯天更加堅定地迴答道。
國王聽後頓時臉色大變,心說:“你小子要造反啊?好好的要什麽兵權?現在你就敢當著我的麵殺太子了,這你要是有了兵權恐怕連我都不放在眼裏了吧。”
國王這樣想卻不敢這樣說,隻能給晉王使一個眼色,讓他來說。晉王當然看到了,隻是自己剛得罪了人家,現在又要幫國王再得罪一次,讓他有些為難,真怕這家夥會一時暴怒把自己給收拾了,可國王的意思又不能不聽,隻好硬著頭皮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臉說道:“長安王不知你要兵權有何用處?”
“我要一統天下!”馮嘯天語氣平淡的說道。
此時的國王和晉王都被他這話真的有點兒發蒙,第一反應是這小子該不會是腦袋被摔傻了吧,他楚國的實力雖然不弱,可是想要一統天下,那可真就是有點兒要癡人說夢了,然後國王幹巴巴的問道:
“是把整個大陸一統的意思嗎?”
馮嘯天點了點頭,不過國王卻被他的態度氣的個半死,不禁大聲道:“你小子有毛病吧?我楚國曆經數代經營才有了今天的局麵,眼下兵馬不過才要80萬城池,二十五座和人家三大帝國,秦,唐,漢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兒就連旁邊的宋國都跟咱們實力差不多,你又憑什麽去一統天下?難道你就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嗎?”
馮嘯天也知道貿然說起這個肯定讓人無法信服,然後胸有成竹地道:“父王是不相信我有這個能力,好,那這樣吧,先給我10萬兵馬,不出倆個月我打滅宋國,把宋國國王送來給你如何?”
國王聽後陷入沉思。看馮嘯天的樣子,怎麽也不像得了失心瘋。暗道:“難道這小子真有這麽大的把握?如果是真的,那我楚國大興的日子可就不遠了。”
現在想想心裏還有些激動,但是又冷靜了一下說道:“此乃軍政大事,朕也不好直接做主,這樣吧,朕今日和眾位朝臣商議一下,明日給你答複。”
對此馮嘯天並沒有任何表情,隻是點了點頭,然後就退了出去,竟是連一刻也不想多待,國王此時滿腦子都是馮嘯天剛才的話,立刻吩咐下人叫來各位將軍和一眾大臣進宮議政,至於晉王,國王也沒心思管他,隨便吩咐了一下,叫他去另一個城市當幾年城主,等這事兒平淡以後再做安排。
馮嘯天走出宮門後不禁苦笑。自己終究還是走上了權力的道路。到不是他野心勃勃非要做個什麽千古大帝,而是他不得不怎麽做啊?原本的三種能量,他對付起來都非常費勁兒,可現在是三枚金丹,一旦爆炸,那整個王宮方圓千裏都要被夷為平地。當然作為爆炸中心的他自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所以他現在不得不把修煉的事情先停下,將所有的精力都應用在神魂之力上,好壓製三枚金丹。伴隨著他實力的提升,神魂之力已經有些相形見絀了。因此接下來他不得不發展權利戰爭,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信徒來壯大自己的神魂,為自己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國王這邊兒一群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商議著,有主戰的也有主和的兩個派係。主戰的自然是那些武將,他們紛紛勸國王相信長安王,況且才10萬兵馬,若是勝了則楚國大興,若是敗了他們也可暗中接應,總之不會有大麻煩。
而那群文官卻主張和平發展,因為近幾年不知是何原因,各國精英紛紛向楚國湧來,使的楚國無論是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等……都有了極大的發展,相信用不了幾年楚國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成為第四個帝國了。
國王聽後。冷笑一聲問道:“那諸愛卿可知道,為何我國會出現如此多的人才?”
那群文官先是一愣,而後低頭不語,因為這方麵的事情他們還真沒有查過。
國王此時卻從桌案上拿出一份文案重重的丟在桌麵上,而後傲然道:“這都是長安王的功勞。”
此言一出,眾人大驚紛紛報以不解的神色,隨後見國王有些落寞的說道:“這是從太子府搜出來的。”而後國王的臉色變了變,接著道:“太子因為嫉妒長安王的才幹,所以把長安王進年來的所作所為都給瞞了下來,我國之所以能有如此進步與長安王的努力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而且也長安王在軍事上的才能也很突出,在臨關城這幾年他可是為防禦城池立下大功,隻是太子因為害怕長安王會威脅到自己,所以才一直隱瞞到現在,今天這些文案終於重見天日,所以我意以決,支持長安王的決定,我楚國是時候向帝國發展了。”
國王說到這兒也不禁有些熱血沸騰,現在既然國王已經下了旨,那下麵的人自然是一堆馬屁拍了過來。
接下來就是商量一些細節,比如糧草、經費、等等。
第二天。正當所有民眾都以為要安排太子的喪事呢,結果一份軍報讓眾人都有些措手不及,那就是長安王被授命為振威將軍,統領10萬兵馬出征宋國,而太子隻是命人草草下葬便沒有了下文,果然太子沒有用了就會被放棄,而晉王也有了危機感,不過眼下他毫無辦法,隻能像條毒蛇一樣隱藏在幕後了。
過了十多天以後,10萬大軍便已準備完畢。隻等誓師大會結束便開拔出征。有道是兵貴神速,這邊兒剛準備好。馮嘯天便迫不及待地啟程了。
另一邊兒的宋國也已經得到了消息,同樣集結了10萬大軍嚴陣以待,另外還有5萬大軍在旁邊的山林處埋伏,好在最關鍵的時候殺出來給對方一個措手不及,說不定還能順勢拿下臨關城。雙方人馬都對這場大戰開始了準備。
大軍行進至少也要五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裏,馮嘯天打探清楚了這迴宋國的主將。此次宋國主將名叫李振元,是為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老人。從事軍政多年,一直都是勝多敗少。他打探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打探他。
當李振元得知與他對陣的不過是一位十五六歲的小娃娃時,當場便開心地大笑起來,在大庭廣眾之下大肆嘲諷楚國無人,竟然連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都派了出來。然後派人暗中準備五天後夜襲臨關城。他這招外鬆內緊,乃是軍事上的常用招式。五天後正好是馮嘯天他們到達臨關城的日子。他打算趁楚軍剛到還未休息之時,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之後將他們引出城中在埋伏坑殺。如此一來,此戰便結束了。
5日後,此時正是秋收時節,草木枯黃,大家對於火都特別的小心,尤其那埋伏在樹林深處的宋國軍隊夥食都是城中來送,不過路途遙遠,他們送到的時候飯菜都已涼透,弄的士兵們是怨聲載道,要不是有軍命,他們非要下去討個說法不可。但現在他們不得不忍著。吃著又幹又硬的幹糧,一個個毫無戰意散漫了起來。
就這樣當軍命送達,命令這5萬大軍做好準備。準備晚上埋伏時。他們才算勉強打起點兒精神。
這天夜晚天色正黑。就連月亮也隻是一輪彎月,而且根本不那麽明亮。見此天色,李振元心中一喜暗道:“此乃天助我也,這樣的天色正適合偷襲。”然後就命人將馬蹄裹上棉布,馬嘴塞上木棍兒,就連人也都閉上了嘴巴,悄悄地向臨關城前進著。當他已經看到臨關城高大的城牆時,不禁有些心動。暗想自己將是開疆擴土的第一功臣時,心情便有些激動。可正當他準備下令攻城時,異變卻突然發生了。
所以這一路上大家都在議論,這個敢當著國王麵殺太子的狠人到底是誰?還有為什麽要這麽做?聽到這些人的議論,馮嘯天卻不以為然,直接朝宮門門口走去。到了進前就看到一群正在準備奔喪事宜的官員那裏忙碌著。
馮嘯天隻是淡淡的看了一眼便不再理會,門口的守衛一見是長安王到了立刻上前恭敬的行禮,其中一人說道:
“長安王殿下,陛下有命,說要是您來了直接去議政殿,哪裏有專人負責接待。”
馮嘯天點了點頭就跟裏麵的侍衛向那議政殿走去,國王陛下顯然是不想把太子的死因,宣揚的處都是,畢竟骨肉相殘終歸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而死因嗎?也正打算找一個好借口把這事兒給圓過去。
到了大殿發現晉王已經在那兒等他了,此時的晉王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從容,隻見他臉色緊張,眼圈發黑,衣服還是昨晚上的那一套,可見他這一夜都是在這裏度過的,看來太子的事把他嚇得夠嗆,這小子一晚上都沒敢迴府,更別說睡覺了。見到馮嘯天前來,直接嚇得打了一個冷顫,然後有些尷尬的笑道:
“長安王早啊,以前是在下糊塗,多有得罪之處,還請長安王能寬宏大量,日後在下必然以長安王您馬首是瞻。”
說完還深施一禮,馮嘯天對此也隻是報以淡淡的微笑,然後隨便找了個位子就坐下品茶,晉王見狀本就很尷尬的臉色,現在變得更加難看。好在此時有人來報,道:
“國王陛下駕到!”
這時兩人才站起身來,朝門外看去。隻見國王陛下大大方方的走了進來,隻是他臉色有些發黑,雙眼布滿血絲,顯然是一夜無眠,看見了國王倆人都開始行禮,而國王也隻是隨意的點了點頭便坐上了主位。同時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下方二人。
對於晉王自然是為難,因為陷害長安王的事他也有份,所以關於處罰正在商量。而馮嘯天呢,對他應該怎麽辦?於情他殺了太子,讓自己難堪,應該重罰。可於理他就是受害者反擊報複,想了想對馮嘯天說道:
“長安王,你這次受委屈了,有什麽心願你可以提出來。”
馮嘯天見此也不客氣,直接迴聲道:
“父王我隻有兩個心願。”
國王見他的心願隻有兩個,心中鬆了一口氣,同時好奇的問道:
“是哪兩個心願啊?”
“第一,關於那個兇手許玲,我不打算再追究了,還請父王放了她。”馮嘯天淡然地說道。
國王聽後鬆了一口氣,心想我還以為這小子又要殺人了呢。沒想到是這個要求,大度道:“朕準了那第二個呢?”
這迴馮嘯天眼神堅定道:
“我要兵權!”
此言一出,大殿中頓時安靜了下來,就連剛才還有些心不在焉的晉王也都驚訝的長大了嘴巴。
國王也沒想到,他要的就是這個,就有些不確定的問了一遍:“你要什麽?”
“兵權”馮嘯天更加堅定地迴答道。
國王聽後頓時臉色大變,心說:“你小子要造反啊?好好的要什麽兵權?現在你就敢當著我的麵殺太子了,這你要是有了兵權恐怕連我都不放在眼裏了吧。”
國王這樣想卻不敢這樣說,隻能給晉王使一個眼色,讓他來說。晉王當然看到了,隻是自己剛得罪了人家,現在又要幫國王再得罪一次,讓他有些為難,真怕這家夥會一時暴怒把自己給收拾了,可國王的意思又不能不聽,隻好硬著頭皮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臉說道:“長安王不知你要兵權有何用處?”
“我要一統天下!”馮嘯天語氣平淡的說道。
此時的國王和晉王都被他這話真的有點兒發蒙,第一反應是這小子該不會是腦袋被摔傻了吧,他楚國的實力雖然不弱,可是想要一統天下,那可真就是有點兒要癡人說夢了,然後國王幹巴巴的問道:
“是把整個大陸一統的意思嗎?”
馮嘯天點了點頭,不過國王卻被他的態度氣的個半死,不禁大聲道:“你小子有毛病吧?我楚國曆經數代經營才有了今天的局麵,眼下兵馬不過才要80萬城池,二十五座和人家三大帝國,秦,唐,漢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兒就連旁邊的宋國都跟咱們實力差不多,你又憑什麽去一統天下?難道你就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嗎?”
馮嘯天也知道貿然說起這個肯定讓人無法信服,然後胸有成竹地道:“父王是不相信我有這個能力,好,那這樣吧,先給我10萬兵馬,不出倆個月我打滅宋國,把宋國國王送來給你如何?”
國王聽後陷入沉思。看馮嘯天的樣子,怎麽也不像得了失心瘋。暗道:“難道這小子真有這麽大的把握?如果是真的,那我楚國大興的日子可就不遠了。”
現在想想心裏還有些激動,但是又冷靜了一下說道:“此乃軍政大事,朕也不好直接做主,這樣吧,朕今日和眾位朝臣商議一下,明日給你答複。”
對此馮嘯天並沒有任何表情,隻是點了點頭,然後就退了出去,竟是連一刻也不想多待,國王此時滿腦子都是馮嘯天剛才的話,立刻吩咐下人叫來各位將軍和一眾大臣進宮議政,至於晉王,國王也沒心思管他,隨便吩咐了一下,叫他去另一個城市當幾年城主,等這事兒平淡以後再做安排。
馮嘯天走出宮門後不禁苦笑。自己終究還是走上了權力的道路。到不是他野心勃勃非要做個什麽千古大帝,而是他不得不怎麽做啊?原本的三種能量,他對付起來都非常費勁兒,可現在是三枚金丹,一旦爆炸,那整個王宮方圓千裏都要被夷為平地。當然作為爆炸中心的他自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所以他現在不得不把修煉的事情先停下,將所有的精力都應用在神魂之力上,好壓製三枚金丹。伴隨著他實力的提升,神魂之力已經有些相形見絀了。因此接下來他不得不發展權利戰爭,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信徒來壯大自己的神魂,為自己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國王這邊兒一群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商議著,有主戰的也有主和的兩個派係。主戰的自然是那些武將,他們紛紛勸國王相信長安王,況且才10萬兵馬,若是勝了則楚國大興,若是敗了他們也可暗中接應,總之不會有大麻煩。
而那群文官卻主張和平發展,因為近幾年不知是何原因,各國精英紛紛向楚國湧來,使的楚國無論是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等……都有了極大的發展,相信用不了幾年楚國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成為第四個帝國了。
國王聽後。冷笑一聲問道:“那諸愛卿可知道,為何我國會出現如此多的人才?”
那群文官先是一愣,而後低頭不語,因為這方麵的事情他們還真沒有查過。
國王此時卻從桌案上拿出一份文案重重的丟在桌麵上,而後傲然道:“這都是長安王的功勞。”
此言一出,眾人大驚紛紛報以不解的神色,隨後見國王有些落寞的說道:“這是從太子府搜出來的。”而後國王的臉色變了變,接著道:“太子因為嫉妒長安王的才幹,所以把長安王進年來的所作所為都給瞞了下來,我國之所以能有如此進步與長安王的努力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而且也長安王在軍事上的才能也很突出,在臨關城這幾年他可是為防禦城池立下大功,隻是太子因為害怕長安王會威脅到自己,所以才一直隱瞞到現在,今天這些文案終於重見天日,所以我意以決,支持長安王的決定,我楚國是時候向帝國發展了。”
國王說到這兒也不禁有些熱血沸騰,現在既然國王已經下了旨,那下麵的人自然是一堆馬屁拍了過來。
接下來就是商量一些細節,比如糧草、經費、等等。
第二天。正當所有民眾都以為要安排太子的喪事呢,結果一份軍報讓眾人都有些措手不及,那就是長安王被授命為振威將軍,統領10萬兵馬出征宋國,而太子隻是命人草草下葬便沒有了下文,果然太子沒有用了就會被放棄,而晉王也有了危機感,不過眼下他毫無辦法,隻能像條毒蛇一樣隱藏在幕後了。
過了十多天以後,10萬大軍便已準備完畢。隻等誓師大會結束便開拔出征。有道是兵貴神速,這邊兒剛準備好。馮嘯天便迫不及待地啟程了。
另一邊兒的宋國也已經得到了消息,同樣集結了10萬大軍嚴陣以待,另外還有5萬大軍在旁邊的山林處埋伏,好在最關鍵的時候殺出來給對方一個措手不及,說不定還能順勢拿下臨關城。雙方人馬都對這場大戰開始了準備。
大軍行進至少也要五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裏,馮嘯天打探清楚了這迴宋國的主將。此次宋國主將名叫李振元,是為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老人。從事軍政多年,一直都是勝多敗少。他打探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打探他。
當李振元得知與他對陣的不過是一位十五六歲的小娃娃時,當場便開心地大笑起來,在大庭廣眾之下大肆嘲諷楚國無人,竟然連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都派了出來。然後派人暗中準備五天後夜襲臨關城。他這招外鬆內緊,乃是軍事上的常用招式。五天後正好是馮嘯天他們到達臨關城的日子。他打算趁楚軍剛到還未休息之時,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之後將他們引出城中在埋伏坑殺。如此一來,此戰便結束了。
5日後,此時正是秋收時節,草木枯黃,大家對於火都特別的小心,尤其那埋伏在樹林深處的宋國軍隊夥食都是城中來送,不過路途遙遠,他們送到的時候飯菜都已涼透,弄的士兵們是怨聲載道,要不是有軍命,他們非要下去討個說法不可。但現在他們不得不忍著。吃著又幹又硬的幹糧,一個個毫無戰意散漫了起來。
就這樣當軍命送達,命令這5萬大軍做好準備。準備晚上埋伏時。他們才算勉強打起點兒精神。
這天夜晚天色正黑。就連月亮也隻是一輪彎月,而且根本不那麽明亮。見此天色,李振元心中一喜暗道:“此乃天助我也,這樣的天色正適合偷襲。”然後就命人將馬蹄裹上棉布,馬嘴塞上木棍兒,就連人也都閉上了嘴巴,悄悄地向臨關城前進著。當他已經看到臨關城高大的城牆時,不禁有些心動。暗想自己將是開疆擴土的第一功臣時,心情便有些激動。可正當他準備下令攻城時,異變卻突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