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們知道了又能有什麽用呢?
從科員開始問鼎權力巔峰 作者:黑袍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覃文斌對江海市的發展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本來是沒有直觀印象的。
網上許多人整天說這個沒發展好那個沒發展起來,或者發展出的什麽東西有問題,覃文斌對這些本來隻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而且相當不全麵,許多甚至是錯誤的。
這次去區縣多日,他發現有些問題和網上說的不但截然相反而且性質完全不一樣。
但他怎麽都沒想到,市政府提供給領導的資料比他原來的認識還淺薄。
迴到家,基本上是公開迴到張婭買的那兩套房子裏,覃文斌正在和鞠敏芸做飯,張婭跟李亭妮一起進門。
她們下午都在市政府工作,市長辦公會還決定了一些政府人員的調動事務。
進門的時候,李亭妮拿著一堆資料,這些都是市府辦最近搜集到整理出來提交給她辦公室的。
這些都是公開的資料,也不怕拿迴家出了什麽事情。
正做飯的覃文斌就瞟了兩眼,那些資料顯示的內容讓他觸目驚心不寒而栗。
數據不必說,這些那是專業的統計人員做出來的統計,覃文斌在這方麵沒什麽發言權,盡管也知道裏麵有不少弄虛作假的成分。
但對各區縣的經濟發展的認知和介紹,讓他完全無法接受甚至十分反感。
比如對連涼區的分析和判斷裏麵,就有大言不慚認為“一二產業占比占絕對優勢、第三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巨大”的扯淡判斷。
“這材料你要信了你是二傻子。”覃文斌跟李亭妮說。
李亭妮錯愕,這是專業調查的材料啊。
“你看看統計局做出來的數據,兩份材料顯示的完全不是一迴事。連涼區所謂的第三產業占比最多,他們是怎麽認為一二產業占據絕對優勢的?”覃文斌道。
李亭妮疑惑,根據現行的經濟理論,產業質量可不能看各行業占比是多少啊。
“可能那個理論是對的吧,但在我們這個欠發達地級市沒什麽用。”覃文斌要求,“你看看從事這些產業的人口比例是多少再決定要不要接受這個理論,現在是已經不能隻看各產業的總體規模了,但問題是產業發展的質量到底用什麽來證明。”
李亭妮認為當然是發展前景。
“是從事產業的人員人均收入。”覃文斌恥笑,“全市從事服務產業的人員每年人均收入還不到三萬,這叫產業蓬勃發展?”
而且這個數據還是有水分的。
根據覃文斌的調查,本市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員年人均收入連兩千二都達不到。
這很容易就能鹽政,你去大大小小的飯館走一走就知道。
再去旅遊點和從事交通運輸方麵的服務方麵的地方調查一下,再大概做一個平均值就知道官方這些數據的水分有多大了。
可以這麽認為,江海市的大部分所謂的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每個月的平均收入連官方宣稱的數據的七成都達不到。
這要完全根據官方的調查數據來做政策研究,那是要完全脫離實際的。
李亭妮聽的都有點不寒而栗,這些數據裏麵的水分有這麽大嗎?
“你以為的第三產業,和這些調查人員認為的第三產業是哪些大飯店,是哪些‘頭部’,是老板收入和打工人收入的平均值,就這還拔高了。數據顯示的是那些‘頭部’飯店以及服務單位的平均收入,大量的小飯店小公司的打工人的收入根本就不是這麽迴事。”覃文斌討伐。
要做政策,是要從各方麵總體衡量來做。
但要是連從事一個行業最多的人員的切身利益都長期漠視,那就不可能做得出符合這些人員利益的政策。
久而久之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公平,對這些人造成的傷害就會無限放大甚至**。
到最後政策的不合理性和偏向性的危害一定會集中爆發,但政策製定者還覺著自己很無辜。
更何況現行經濟環境非常差,可以說是三十年來最差的時候。
這個時候大家都在想辦法節省錢,市政府做出來的數據產生的政策,既不能鼓勵在一個行業賺了大頭的人不投資不敢投資,也不能讓更多的從業人員收入切實提高。
長此以往這要不出問題才怪。
覃文斌的體型讓李亭妮很緊張,原來社會上的發展產生的不平衡這麽嚴重?
“我和首富的平均收入有多離譜,這些數據就有多離譜。”覃文斌說,“這要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搞這種騙人騙自己的數據還沒什麽大問題,蛋糕在做大。問題是,現在沒有那個環境了,我們的條件又不允許和發展基礎好的地方競爭,市政府還搞這種政策那沒意義。”
李亭妮就有點自閉。
合著這些數據不能使用啊?
“你是做過扶貧工作的,怎麽忘了扶貧工作裏麵的難度有多大?”覃文斌責備道,“你是拿著大量資金做的扶貧工作,那時候我們的經濟形勢很好,所以有錢搞這些東西。可現在沒這個條件了,這扶貧工作怎麽做你還用以前的老辦法,那要不出問題就沒天理了。”
張婭聽的不太高興了。
合著我們做的努力就是無用功了?
“你沒看全市教師的最低收入人員占比是多少?”覃文斌震驚。
張婭當然沒看這些,基本上看一下平均值就行了。
要不然她還能給全市的教師把工資加上去?
“這是很大的問題,江海市教師隊伍裏最低工資還不到兩千七,拿這點工資的人占比超過一半。這種情況下你想發展服務業,你服務誰啊,誰花錢給服務行業啊。”覃文斌恥笑不已。
現在許多領導對數據完全是沒有概念的,大概連自己的工資都不清楚,這還怎麽做出正確的經濟政策?
比如李亭妮,她靠工資生活嗎?
那她還關注工資幹什麽?
可這東西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那就是生活的唯一依靠。
讓一群不依賴工資生活的人,對完全依靠工資的人的消費做出規劃這本來就是最諷刺的事情。
如果有人還助長了這種離譜的行為,那就更值得人警惕了。
網上許多人整天說這個沒發展好那個沒發展起來,或者發展出的什麽東西有問題,覃文斌對這些本來隻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而且相當不全麵,許多甚至是錯誤的。
這次去區縣多日,他發現有些問題和網上說的不但截然相反而且性質完全不一樣。
但他怎麽都沒想到,市政府提供給領導的資料比他原來的認識還淺薄。
迴到家,基本上是公開迴到張婭買的那兩套房子裏,覃文斌正在和鞠敏芸做飯,張婭跟李亭妮一起進門。
她們下午都在市政府工作,市長辦公會還決定了一些政府人員的調動事務。
進門的時候,李亭妮拿著一堆資料,這些都是市府辦最近搜集到整理出來提交給她辦公室的。
這些都是公開的資料,也不怕拿迴家出了什麽事情。
正做飯的覃文斌就瞟了兩眼,那些資料顯示的內容讓他觸目驚心不寒而栗。
數據不必說,這些那是專業的統計人員做出來的統計,覃文斌在這方麵沒什麽發言權,盡管也知道裏麵有不少弄虛作假的成分。
但對各區縣的經濟發展的認知和介紹,讓他完全無法接受甚至十分反感。
比如對連涼區的分析和判斷裏麵,就有大言不慚認為“一二產業占比占絕對優勢、第三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巨大”的扯淡判斷。
“這材料你要信了你是二傻子。”覃文斌跟李亭妮說。
李亭妮錯愕,這是專業調查的材料啊。
“你看看統計局做出來的數據,兩份材料顯示的完全不是一迴事。連涼區所謂的第三產業占比最多,他們是怎麽認為一二產業占據絕對優勢的?”覃文斌道。
李亭妮疑惑,根據現行的經濟理論,產業質量可不能看各行業占比是多少啊。
“可能那個理論是對的吧,但在我們這個欠發達地級市沒什麽用。”覃文斌要求,“你看看從事這些產業的人口比例是多少再決定要不要接受這個理論,現在是已經不能隻看各產業的總體規模了,但問題是產業發展的質量到底用什麽來證明。”
李亭妮認為當然是發展前景。
“是從事產業的人員人均收入。”覃文斌恥笑,“全市從事服務產業的人員每年人均收入還不到三萬,這叫產業蓬勃發展?”
而且這個數據還是有水分的。
根據覃文斌的調查,本市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員年人均收入連兩千二都達不到。
這很容易就能鹽政,你去大大小小的飯館走一走就知道。
再去旅遊點和從事交通運輸方麵的服務方麵的地方調查一下,再大概做一個平均值就知道官方這些數據的水分有多大了。
可以這麽認為,江海市的大部分所謂的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每個月的平均收入連官方宣稱的數據的七成都達不到。
這要完全根據官方的調查數據來做政策研究,那是要完全脫離實際的。
李亭妮聽的都有點不寒而栗,這些數據裏麵的水分有這麽大嗎?
“你以為的第三產業,和這些調查人員認為的第三產業是哪些大飯店,是哪些‘頭部’,是老板收入和打工人收入的平均值,就這還拔高了。數據顯示的是那些‘頭部’飯店以及服務單位的平均收入,大量的小飯店小公司的打工人的收入根本就不是這麽迴事。”覃文斌討伐。
要做政策,是要從各方麵總體衡量來做。
但要是連從事一個行業最多的人員的切身利益都長期漠視,那就不可能做得出符合這些人員利益的政策。
久而久之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公平,對這些人造成的傷害就會無限放大甚至**。
到最後政策的不合理性和偏向性的危害一定會集中爆發,但政策製定者還覺著自己很無辜。
更何況現行經濟環境非常差,可以說是三十年來最差的時候。
這個時候大家都在想辦法節省錢,市政府做出來的數據產生的政策,既不能鼓勵在一個行業賺了大頭的人不投資不敢投資,也不能讓更多的從業人員收入切實提高。
長此以往這要不出問題才怪。
覃文斌的體型讓李亭妮很緊張,原來社會上的發展產生的不平衡這麽嚴重?
“我和首富的平均收入有多離譜,這些數據就有多離譜。”覃文斌說,“這要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搞這種騙人騙自己的數據還沒什麽大問題,蛋糕在做大。問題是,現在沒有那個環境了,我們的條件又不允許和發展基礎好的地方競爭,市政府還搞這種政策那沒意義。”
李亭妮就有點自閉。
合著這些數據不能使用啊?
“你是做過扶貧工作的,怎麽忘了扶貧工作裏麵的難度有多大?”覃文斌責備道,“你是拿著大量資金做的扶貧工作,那時候我們的經濟形勢很好,所以有錢搞這些東西。可現在沒這個條件了,這扶貧工作怎麽做你還用以前的老辦法,那要不出問題就沒天理了。”
張婭聽的不太高興了。
合著我們做的努力就是無用功了?
“你沒看全市教師的最低收入人員占比是多少?”覃文斌震驚。
張婭當然沒看這些,基本上看一下平均值就行了。
要不然她還能給全市的教師把工資加上去?
“這是很大的問題,江海市教師隊伍裏最低工資還不到兩千七,拿這點工資的人占比超過一半。這種情況下你想發展服務業,你服務誰啊,誰花錢給服務行業啊。”覃文斌恥笑不已。
現在許多領導對數據完全是沒有概念的,大概連自己的工資都不清楚,這還怎麽做出正確的經濟政策?
比如李亭妮,她靠工資生活嗎?
那她還關注工資幹什麽?
可這東西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那就是生活的唯一依靠。
讓一群不依賴工資生活的人,對完全依靠工資的人的消費做出規劃這本來就是最諷刺的事情。
如果有人還助長了這種離譜的行為,那就更值得人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