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教她
不妙!太子發現我造謠與他有染! 作者:驚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景昭神情瞬間一頓,緊繃的薄唇稍稍動了動,澄清道:“母妃,兒臣與她並無任何關係。”
那女人如此蠢笨,還會因功課太多而哭哭啼啼,宮中事情複雜且亂,人心叵測,怎能將她牽扯進來?
良妃唇邊揚起一抹笑,轉眸瞧著身前的帝王,笑道:“皇上您聽聽,臣妾說的可有假?”
皇帝盯著跪地不起的男人,片刻後,突然發出爽朗的笑聲:“哈哈哈——”
他甚是激動,道:“景昭,你母妃一提起這個女人,你便開始慌了,你看看,這不是心有所屬,這是什麽?”
謝景昭麵容沉沉,眉心越發緊擰,“父皇……”
他不想再圍繞著那女人,否則,父皇定會深究,到那時,她會被牽扯進這吞人的宮中。
這是他最不願看到的一幕。
也是他不願在她麵前暴露身份的緣由。
他寧可她繼續當個笨女人。
良妃見他遲疑不語,又是笑了一聲,隨之道:“皇上,您就給殿下一點時間吧,殿下年輕氣盛,自有他的想法與安排,不過,臣妾的直覺告訴臣妾,再過不久,殿下定會娶妻。”
兜兜轉轉一圈,娶妻一事終於結束。
皇帝十分滿意,牽住了良妃的手,眼裏盡顯笑意,“愛妃的直覺一向很準,朕,相信愛妃。”
良妃含情脈脈,道:“皇上多日不來鹹尚宮了,今日宴會觥籌交錯,皇上應當是沒吃什麽,臣妾先迴鹹尚宮準備膳食,皇上忙完後,便到鹹尚宮來,可以嗎?”
“聽愛妃的。”皇帝拍了拍她的手背,再鬆開手,“愛妃去吧,朕一會兒就到。”
“是,皇上。”良妃福了福身子,這才往禦書房的門口走去。
在經過那道跪地的身影時,她蹙眉朝他使眼色,暗示他莫要再招惹帝王發怒。
禦書房內,又隻剩下父子二人,隻是氣氛緩和了許多。
空氣中還留有良妃身上的馨香,皇帝細嗅,再道:“起來吧。”
“謝父皇。”
跪了將近大半個時辰,男人站起身時依然沉穩,絲毫不見半分踉蹌或是疲憊。
皇帝抬眼看向他,倒沒有再提讓他定太子妃的事情,反而問他:“今日庭蕭未出席宴會,你可注意到了?”
太後生辰宴乃是重要場合,三皇子謝翊胤在多日前便出宮辦事,不能到場。
大皇子卻是在昨日才忽地向太後、皇帝告病,連他的府邸門也沒出過,說是大病一場,還在休養,不敢貿然出席,以免傳染到太後。
大皇子身子不適,不便太多人知曉,此事未大肆傳開。
謝景昭麵無表情,淡聲迴答:“皇兄應是有要事在身,不便出席,父皇切莫怪罪皇兄。”
皇帝鼻間發出一聲冷嗬,隨即道:“你是太子,是朕寄予厚望的人,但這個儲君之位是否能坐穩,且看你的本事了。”
謝景昭頷首,道:“兒臣明白。”
皇帝語重心長,沉聲道:“朕不喜見到手足相殘的那一幕,你、庭蕭、翊胤,無論是誰接任了朕的位置,都該攜手共事,讓東越國越來越好。”
皇帝育有三子,大皇子謝庭蕭做事不夠穩當,情緒波動極大,一時衝動便會喪失理智,三皇子謝翊胤年僅十五,心地偏善,容易聽信讒言,少了主見。
隻有二皇子謝景昭,沉著冷靜,做事理智不被情緒所控,最是合適儲君之位。
事實證明,皇帝的選擇非常正確,有時候連他也看不穿自己這個二兒子的想法。
如現在。
謝景昭斂眸垂首,令人無法窺探他的真實情緒。
他語調平淡,道:“是,兒臣謹遵父皇的教誨。”
“行了,退下吧。”
離開禦書房,謝景昭沉冷著一張俊臉,出宮迴府。
路上。
侍衛青默避開耳目,低聲稟報道:“殿下,大皇子遭遇刺客,腿腳重傷,怕是會留下後遺症。”
男人深眸晦暗不明,神情冷得讓人看一眼便會寒顫,“皇兄可真是命大,祝皇兄早日康複。”
他沒忘記,上一迴自己偶遇刺殺,一刀一劍皆是盼著他死。
若非他身手了得,勉強躲過一劫,後又得了那女人相救,他怕是至今尚在昏迷不醒,或是倒床不起。
今日實在煩心事多,謝景昭抬手捏了捏眉心,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侯衍海可有再去她那兒講學?”
青默立即退下,換了赫凡上前。
赫凡笑嘻嘻道:“殿下您這是在開玩笑呢,侯大人告假三日,哪還能去給蘇姑娘講學?侯大人當然是在家中好生歇息休養。”
赫凡昨晚直到半夜才趕到侯府,他領命前來,侯衍海一把年紀,差點沒嚇出魂來,慌慌張張出現。
聽到是殿下要他告假三日,侯衍海那張老臉全無血色,連連發誓再也不敢給蘇姑娘加重功課。
直到赫凡再三說勸,殿下沒有怪罪不悅,侯衍海方才緩過勁來。
赫凡這會兒迴憶昨晚的事,琢磨著侯大人沒生病,經過昨晚那一遭,估計真被嚇出一身病了。
謝景昭對侯衍海到底病沒病並無關心之意,這不重要。
他抬眸瞥一眼赫凡,道:“她的功課完成了麽?”
赫凡笑著迴道:“殿下,昨兒屬下把消息帶給蘇姑娘的婢女後,她的婢女便帶著蘇姑娘歇息去了,屬下猜著,蘇姑娘的功課應當是還未完成。”
謝景昭腦海裏浮現一張雪白的小臉哭得梨花帶雨,可憐得像是被人欺負狠了。
他唇邊不自覺地往上勾了一下,冷冷一哼,“蠢笨。”
他已經幫她完成了一大半,而她竟然還沒做完剩下的功課?
幸好他讓赫凡去喚侯衍海告假,否則,她熬一夜都不一定能把功課做完。
赫凡偷偷瞧一眼他家殿下的神情,緊接著,他大膽地提議道:“殿下,今兒宮內都在為太後祝壽,恰好閑住了,不如,殿下去往新院,幫蘇姑娘檢查檢查功課?”
頓了頓,赫凡還補充了一句:“沒侯大人指點一二,蘇姑娘想必是會遇到些許複雜難懂的地方。”
那女人如此蠢笨,還會因功課太多而哭哭啼啼,宮中事情複雜且亂,人心叵測,怎能將她牽扯進來?
良妃唇邊揚起一抹笑,轉眸瞧著身前的帝王,笑道:“皇上您聽聽,臣妾說的可有假?”
皇帝盯著跪地不起的男人,片刻後,突然發出爽朗的笑聲:“哈哈哈——”
他甚是激動,道:“景昭,你母妃一提起這個女人,你便開始慌了,你看看,這不是心有所屬,這是什麽?”
謝景昭麵容沉沉,眉心越發緊擰,“父皇……”
他不想再圍繞著那女人,否則,父皇定會深究,到那時,她會被牽扯進這吞人的宮中。
這是他最不願看到的一幕。
也是他不願在她麵前暴露身份的緣由。
他寧可她繼續當個笨女人。
良妃見他遲疑不語,又是笑了一聲,隨之道:“皇上,您就給殿下一點時間吧,殿下年輕氣盛,自有他的想法與安排,不過,臣妾的直覺告訴臣妾,再過不久,殿下定會娶妻。”
兜兜轉轉一圈,娶妻一事終於結束。
皇帝十分滿意,牽住了良妃的手,眼裏盡顯笑意,“愛妃的直覺一向很準,朕,相信愛妃。”
良妃含情脈脈,道:“皇上多日不來鹹尚宮了,今日宴會觥籌交錯,皇上應當是沒吃什麽,臣妾先迴鹹尚宮準備膳食,皇上忙完後,便到鹹尚宮來,可以嗎?”
“聽愛妃的。”皇帝拍了拍她的手背,再鬆開手,“愛妃去吧,朕一會兒就到。”
“是,皇上。”良妃福了福身子,這才往禦書房的門口走去。
在經過那道跪地的身影時,她蹙眉朝他使眼色,暗示他莫要再招惹帝王發怒。
禦書房內,又隻剩下父子二人,隻是氣氛緩和了許多。
空氣中還留有良妃身上的馨香,皇帝細嗅,再道:“起來吧。”
“謝父皇。”
跪了將近大半個時辰,男人站起身時依然沉穩,絲毫不見半分踉蹌或是疲憊。
皇帝抬眼看向他,倒沒有再提讓他定太子妃的事情,反而問他:“今日庭蕭未出席宴會,你可注意到了?”
太後生辰宴乃是重要場合,三皇子謝翊胤在多日前便出宮辦事,不能到場。
大皇子卻是在昨日才忽地向太後、皇帝告病,連他的府邸門也沒出過,說是大病一場,還在休養,不敢貿然出席,以免傳染到太後。
大皇子身子不適,不便太多人知曉,此事未大肆傳開。
謝景昭麵無表情,淡聲迴答:“皇兄應是有要事在身,不便出席,父皇切莫怪罪皇兄。”
皇帝鼻間發出一聲冷嗬,隨即道:“你是太子,是朕寄予厚望的人,但這個儲君之位是否能坐穩,且看你的本事了。”
謝景昭頷首,道:“兒臣明白。”
皇帝語重心長,沉聲道:“朕不喜見到手足相殘的那一幕,你、庭蕭、翊胤,無論是誰接任了朕的位置,都該攜手共事,讓東越國越來越好。”
皇帝育有三子,大皇子謝庭蕭做事不夠穩當,情緒波動極大,一時衝動便會喪失理智,三皇子謝翊胤年僅十五,心地偏善,容易聽信讒言,少了主見。
隻有二皇子謝景昭,沉著冷靜,做事理智不被情緒所控,最是合適儲君之位。
事實證明,皇帝的選擇非常正確,有時候連他也看不穿自己這個二兒子的想法。
如現在。
謝景昭斂眸垂首,令人無法窺探他的真實情緒。
他語調平淡,道:“是,兒臣謹遵父皇的教誨。”
“行了,退下吧。”
離開禦書房,謝景昭沉冷著一張俊臉,出宮迴府。
路上。
侍衛青默避開耳目,低聲稟報道:“殿下,大皇子遭遇刺客,腿腳重傷,怕是會留下後遺症。”
男人深眸晦暗不明,神情冷得讓人看一眼便會寒顫,“皇兄可真是命大,祝皇兄早日康複。”
他沒忘記,上一迴自己偶遇刺殺,一刀一劍皆是盼著他死。
若非他身手了得,勉強躲過一劫,後又得了那女人相救,他怕是至今尚在昏迷不醒,或是倒床不起。
今日實在煩心事多,謝景昭抬手捏了捏眉心,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侯衍海可有再去她那兒講學?”
青默立即退下,換了赫凡上前。
赫凡笑嘻嘻道:“殿下您這是在開玩笑呢,侯大人告假三日,哪還能去給蘇姑娘講學?侯大人當然是在家中好生歇息休養。”
赫凡昨晚直到半夜才趕到侯府,他領命前來,侯衍海一把年紀,差點沒嚇出魂來,慌慌張張出現。
聽到是殿下要他告假三日,侯衍海那張老臉全無血色,連連發誓再也不敢給蘇姑娘加重功課。
直到赫凡再三說勸,殿下沒有怪罪不悅,侯衍海方才緩過勁來。
赫凡這會兒迴憶昨晚的事,琢磨著侯大人沒生病,經過昨晚那一遭,估計真被嚇出一身病了。
謝景昭對侯衍海到底病沒病並無關心之意,這不重要。
他抬眸瞥一眼赫凡,道:“她的功課完成了麽?”
赫凡笑著迴道:“殿下,昨兒屬下把消息帶給蘇姑娘的婢女後,她的婢女便帶著蘇姑娘歇息去了,屬下猜著,蘇姑娘的功課應當是還未完成。”
謝景昭腦海裏浮現一張雪白的小臉哭得梨花帶雨,可憐得像是被人欺負狠了。
他唇邊不自覺地往上勾了一下,冷冷一哼,“蠢笨。”
他已經幫她完成了一大半,而她竟然還沒做完剩下的功課?
幸好他讓赫凡去喚侯衍海告假,否則,她熬一夜都不一定能把功課做完。
赫凡偷偷瞧一眼他家殿下的神情,緊接著,他大膽地提議道:“殿下,今兒宮內都在為太後祝壽,恰好閑住了,不如,殿下去往新院,幫蘇姑娘檢查檢查功課?”
頓了頓,赫凡還補充了一句:“沒侯大人指點一二,蘇姑娘想必是會遇到些許複雜難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