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鄭爽站在薛家營大校場的高台上,身著猩紅戰袍,上裹黃金鎖子甲,頭戴金盔,上綴一顆赤纓,腰懸承影劍,肩挎震天弓,手執方天麒麟戟,坐騎是一匹紅馬號稱赤炭火龍駒。


    炫新的外裝陪襯著190公分的身高,將眉目清秀、齒白唇紅、細腰乍臂的英俊形象彰顯得更加光輝。


    大校場的高台本屬大宋朝前殿前都指揮使薛世三,薛世三曾經站立高台上號召、訓導家丁家將;昭示莊客、莊勇們苦練武功保家衛國,可在今晚上;這座高台屬於薛家軍的新統領鄭爽。


    鄭爽實際年齡三十有二,看上去卻隻有十五六歲的年紀;半個時辰前薛世三將薛家軍的指揮權禪讓給他。


    鄭爽也沒有推辭,責無旁貸地走上高台向即將出征的120名薛家軍將士發號司令。


    一個時辰前,鄭爽在湋河灣的枯井中得到薛家先祖薛仁貴的方天畫戟;迴到薛府後薛世三又將老祖的另外兩樣兵器——震天弓和承影劍贈予他。


    震天弓是薛家先祖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兵器,和方天畫戟、承影劍一樣為大唐帝國建立過不朽功勞。


    公元661年,薛仁貴率領唐軍在燕然山與突厥軍隊相遇;兩下裏立刻擺開決戰的陣勢。


    突厥是荒蠻方遊獵民族,以強悍善騎而著稱;素有彎弓射大雕之風。


    突厥首領和利可汗號稱“天山射雕王”,見薛仁貴率領大軍遠道而來;想給唐軍一個下馬威。


    兩軍很快展開戰鬥,和利可汗精選了十幾員驍勇強壯的將士向唐軍挑戰;威震草原的元龍、元虎、元風三員驍將出現在薛仁貴前麵,虎視眈眈地似乎要將唐將一口吞掉。


    薛仁貴鎮定自如,瞅準時機搭弓射箭;“嗖嗖嗖”連發三箭,將元龍、元虎、元鳳射下馬去。


    突厥將士一下嚇破膽子,逃竄的逃竄;投降的投降,薛仁貴驅動大軍秋風掃落葉一樣將突厥軍全部殲滅;西域境內全部平靜,民謠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承影劍是薛仁貴的三大兵器之一,鑄於商朝;是一把精致優雅的劍,薛仁貴征東時黎山老母所賜。


    民間對承影劍有不少故事:說遠古時一個黎明,天色黑白交際的一瞬間;一雙手緩緩揚起,雙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劍柄;隻有劍柄不見劍身,但在北麵的牆壁上卻隱隱投下一個飄忽的劍影。


    劍影隻存片刻就隨白晝的來臨而消失,直到黃昏天色漸暗白晝和黑夜交錯的霎那間;那個飄忽的劍影又再次浮現出來。


    再次浮現的承影劍被一雙大手捧著,大手揚起劃出一條優雅的弧線;揮向旁邊一棵挺拔的古鬆。


    天際間有輕輕的“咯嚓”聲響起,樹身微微一震不見變化,然而稍後不久翠茂的鬆蓋就在一陣溫和掠過的南風中悠悠倒下。


    平展凸露的樹圈年輪,昭示著歲月流逝的久遠;久遠萬古的大樹卻被承影劍在不經意中活生生斬斷。


    天色愈暗,長劍又歸於無形;遠古的暮色無聲合攏,天地之間一片靜穆……


    黎山老母何處得劍沒有記載,打那薛仁貴從老母手中接過承影劍後得欣喜若狂;睡覺時也枕在枕頭下麵,後來用承影劍斬下東遼國元帥蓋蘇文的頭顱。


    承影劍是短兵器中的翹楚,方天畫戟是長兵器中嬌子;震天弓卻是天賜聖物,一弓在手;說射敵將鼻子絕不會射到眼睛上去。


    薛家老祖薛仁貴憑借方天戟、承影劍、震天弓打遍天下無敵手,奠基了大唐盛世289年江山;要不是賊配軍安祿山叛亂,大唐盛世恐怕還會延續。


    安綠山叛亂時方天畫戟不翼而飛,承影劍和震天弓卻被後輩子孫埋藏地下得以保全;鄭爽的到來使三件兵器重新聚集。


    天意如此,薛世三也不能違背;舉行了一個簡單儀式將三樣兵器贈予鄭爽,又任命他做了薛家軍新統領。


    薛家軍不是朝廷禁軍,是在薛府家丁衛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猶如後世嶽飛的背嵬軍,給養得由自己籌備;應該說是一支私人武裝,但私人武裝在外敵壓境的前提下照樣得上戰場殺敵為國。


    鄭爽被任命為薛家軍新魁首後,迅速對人員做了調正;兵員的個頭要求在5.7尺以上,而且每個人要能使槍弄棒力挽一石五鬥的大弓。


    宋朝1尺大約等於後世二十一世紀317厘米,5.7尺合180厘米;這和宋朝禁軍的身高標準一樣。


    北宋初期,禁軍有嚴格的選拔標準與訓練機製;首先是身高要求十分嚴格。


    天武第一騎兵軍身高標準:5.8宋尺(合今1.84米),天武第二騎兵軍身高標準:5.75宋尺(合今1.82米);捧日軍身高標準:5.75宋尺(合今1.82米)


    神衛軍身高標準:5.75宋尺(合今1.82米),龍衛軍身高標準:5.7宋尺(合今1.805米)。


    也就是說,宋朝禁軍騎兵的身高要在182公分以上;禁軍步兵身高也要180公分以上。


    宋朝禁軍除過身高,步兵需要開1石五鬥的弓(宋時一石為92.5宋斤,相當現今82.5公斤),


    1石五鬥弓相當於今天要拉開122公斤的弓,這還隻是評選禁軍的入門條件。


    禁軍內部又分為上等、中等、下等三個級別的士卒。


    少量的戰馬配備給上等士兵,下等禁軍不少隻能負責打雜幹幹內務。


    宋朝禁軍內部評定:步兵開一石五鬥弓,六十步射,六箭三中者為本等;沒有三中者為次等。


    就是說步兵挽122公斤拉力的強弓,在約100米的距離上射箭;6箭射中3箭就無須降級,射不中三箭,半年後複試再射不中;騎兵降級為步兵,上等禁兵降級為中等;如果是最下等的禁軍則降級為廂軍,而表現優異者則可獲得提升。


    鄭爽組建起來的薛家軍由薛府家丁、將軍、周邊村莊的壯丁、莊客組成,但戰鬥力並不弱。


    這是營薛府家丁、兵將一年四季不斷訓練,周邊村莊的壯丁、莊客也加訓練之中,迅速成軍便能開拔前線。


    120個薛家軍中,還有妾夫人孫勁草、葉玲芳、石麗丹、仁多雪蓮四個武藝高強者以及馬蕭等二三十個驍勇善戰的將軍,120人都能開1石五鬥的硬弓;不能說百戰百勝,作為一支生力軍衝鋒陷陣畢竟還說得過去。


    鄭爽站在高抬手揚揚手臂道:“現在是戌時一刻,薛家軍全體即刻開拔向東京進發;但於途有座起覺寺,那裏麵有緊急情況;我們先去那裏看看!”


    鄭爽講述完畢,120人,360匹戰馬,十幾麵旗幟一字型排列開來向東而去。


    走在最前麵的是幾個旗手,每人3匹馬;一匹馬騎人,兩匹馬插旗。


    鄭爽紅袍鎧甲,手執方天麒麟戟,腰懸承影劍,肩挎震天弓,騎赤炭火龍駒走在旗手前麵;赤炭火龍駒的後麵跟著黑駿馬和青驄馬。


    旗手隊後麵依次是薛世三、淳於婉雲、蒲得秀的中軍,中軍後麵依次是孫勁草的第一戰隊,葉玲芳的第二戰隊,石麗丹的第三戰隊,仁多雪蓮的第四戰隊,馬蕭的第五戰隊,張浪的第六戰隊。


    鄭爽打馬跑在前麵,將後麵的旗手也落下一段距離。


    赤炭火龍駒載著鄭爽下了湋河堤岸,折頭向南而去;鄭爽看看天色,快要大亮。


    前麵隱隱約約出現四個人的身影,鄭爽在馬上看得清楚;發現四人之中有一個人好像是女。


    鄭爽腦門“嗡”地一響,不由分說加快速度向前追去;赤炭火龍駒從四人身邊擦過去後停下來,鄭爽騎在馬上迴頭細看;發現四個人中的女子跟薛瑾兒十分相似。


    鄭爽按捺不住地喝喊一聲:“瑾姐兒!”翻身下馬,向那四人跟前跑去。


    那四人見鄭爽如此喝喊,全都站了下來癡愣愣看著他不知如何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之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上不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上不下雨並收藏大宋之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