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蘇杭微微有些意外,他被慕清綰拉到一邊,細聲囑咐著,“若你見到了皇兄,記得讓他去朝露殿救我,此事關係重大,還牽連了關在刑部大牢的那人。一切就拜托沈大人了。”
她說完之後,不等沈蘇杭反應,轉身便走到單氏身邊,“讓她們鬆開阿碧,我們這就過去。”
望著這一眾人離開,沈蘇杭才迴味起公主方才的話,難道這事與今次科舉舞弊有關?倘若當真,那便不能耽擱了。他當即就入殿,去向慕初然匯報。
而不想,慕初然正在殿中訓人,斥的正是刑部尚書高博望,斥責他在查案不力,有三名人犯在大牢審訊期間身死,卻還未吐露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難道除了用重刑,你便沒有別的法子了嗎?”慕初然說著,將案上一個筆架直直丟了過去,砸在高博望身上,他卻是躲也不敢躲,生生受著。其實以他往日的經驗,若有人證物證,隻消著力於主要嫌疑之人便可。但此次不同,那人可是皇上親自交代過的,“還未定罪”便仍要“以禮相待”。
高博望自然也知道蕭何在慕初然這裏份量不輕,且從刑部侍郎公孫歐處也聽說一二。
隻不過大魚動不得,小蝦也放不得。說來也蹊蹺,接連二三,在牢中出了人命,倒也不是刑部真的濫用酷刑,而是人犯異常虛弱,在審訊時根本經受不住任何刑罰,隻是一頓殺威棒就斷氣的便有兩人。事後仵作驗傷也驗不出什麽古怪,問責了兩個施刑的獄卒,也隻聽他們大叫冤枉。
雖然種種,也叫高博望懷疑蕭何確是冤枉的,但太後那邊遞了消息,命其多多關照蕭何。這關照自然不是當真要他多用心,而是暗示他盡快將其入罪,督促皇上早些判罰。
除了高博望之外,朝中還有不少大臣也得到了太後那邊的令。
本來這事確實是輕判不得,隻不過慕初然攔在這裏,讓刑部這邊對蕭何根本重不了,關了兩日,審訊過一次。才審到一半,劉公公親自過來提走了蕭何,說是皇上親審。不到半個時辰又將人好生地送了迴來。
這案子可疑之處不少,但考題泄漏卻是實情。民間早已傳得沸沸揚揚,連帶著不少在此前鄉試裏落地的考生們也頗為不滿。他們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科舉的不公,那些中選之人定是早早地賄賂了考官,拿了考題,請人代筆。
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更有一些在野的文人紛紛作詩來嘲諷此事。
若是再找不到新的線索來證明蕭何的清白,僅憑此案的疑點,是無法洗脫這罪名的。慕初然直接命豫王慕雲景合吏部新上任的尚書廖修,與刑部一起共同審理此案,也好互相監督,互相提點。
慕雲景當即同意,且提議找相關認證為蕭何作證其人品行事,絕不會因小利而枉國法。故而才宣召朝中與蕭何有些私交的大臣來,一一作證。
這一條也算是曲線救人的法子了。
就算慕初然想救蕭何,必然也要通過明麵上,三審過堂,確實無罪才能將其釋放。否則蕭何即使是被放出來,也無法再在官場上立足。慕初然不放她,亦是為了追查幕後真兇。膽敢陷害朝廷命官,拿科舉這等莊嚴國之大考來做文章,視江山社稷為兒戲,實在死不足惜。
話說沈蘇杭在邊上等了也約莫一盞茶的功夫,一直未插得上話。
他心想著慕清綰的交代,神情凜然,絕不似說笑。為何要到太後宮中,能讓她如此凝重。等到慕初然訓完了人,他才終於忍不住了,想慕初然稟告了方才在殿外撞見慕清綰的情形,以及慕清綰的原話。
慕初然微微一愣,與站在下列的慕雲景對視了一眼。
此事慕初然尚還走不開,慕雲景主動請纓過去看看。除了皇上,他一介親王入太後宮殿,倒也無可厚非。慕初然思索了片刻,便答應了,“雲景,你且記住,務必將清綰給朕帶過來,朕要親自問問她是否知道些什麽。”
慕雲景頷首施禮,遂退出殿中,帶著侍從徑自往朝露殿方向去了。
刑部大牢裏,公孫歐親自落獄中去看望蕭何。
他著人支了一張凳子,就坐在蕭何對麵,笑盈盈地望著她,“蕭大人,受苦了。”
蕭何坐在幹草堆上,也同樣笑得幾分愜意,“頭有瓦遮,睡有被蓋,飯來伸手,連這衣服都是有人白送,何苦之有?”公孫歐聞言才笑出聲來,這一聲才有些真意,不比剛才那皮笑肉不笑的虛假。
“你我好歹也是同袍一場,實在是不想為難你蕭大人,也請蕭大人也莫要為難下官。有什麽便招了就是。免得到時候苦刑上身,傷了皮肉。”
公孫歐心裏雖知尚書高博望曾交代過,不到萬不得已,先不要用刑,但無論怎麽審,蕭何都一口咬定自己什麽都不知,亦不認識那些舉子,也未曾派人去賣過考題。態度之決絕,若他不是無辜,那當真是會演戲之人。
在此處來來迴迴一個時辰,蕭何也不曾改口,也未多說一個字。
公孫歐最後一點耐心都被磨光了,起身對著獄卒吩咐道:“帶出去!到審訊室,老虎凳上一綁,我就不信這個邪了。”幾個獄卒立馬打開牢門,去押解蕭何出來。
人都還沒出牢門,就聽到高博望的聲音傳來,“爾等做甚?”
公孫歐一迴頭見自己頂頭上司也下來地牢,便迎上去,恭敬一揖,“大人,這蕭何實在是嘴硬,下官正要看看他骨頭是不是一樣硬。”
高博望眉色一緊,瞪著公孫歐,“你個蠢東西,想純心害死本官是不是?之前跟你說過莫要用刑,你都當耳旁風了?”公孫歐一臉錯愕,“大人交代的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刑。可如今怎麽審,他都不肯多說一個字,一口咬死自己是冤枉。這麽下去,十年八年也不會有進展。”
“你還有理了?”高博望雖是壓低了聲音,但語氣裏的不滿都快化成巴掌,扇到公孫歐臉上了。
今朝慕初然剛派下豫王慕雲景跟吏部那個新丁廖修一起來負責此案,如今他更是不能讓蕭何有任何差池,否則刑部便怕是要大變天了。
“先將人犯關押迴去!”高博望提聲對著那倆獄卒吩咐道,他們麵麵相覷之後,隻能再將蕭何送迴牢裏。
公孫歐雖有不解,但也不該多問,隻能跟在高博望身後先出了地牢再說。以他對自己上司的了解,定是此事又有什麽新的指示,否則高博望的臉色不會這麽臭。
蕭何看戲一般目送這兩位走遠,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笑意。
如今大牢之外的天地,都已經鬧成一鍋沸粥了,而她卻仍在牢裏住得安穩,她倒是有時間在此處耗著。急的恐怕就另有其人了。
她轉身望向身後唯一一扇小窗,開在天頂與牆麵的交界處,在牢室中看起來離地丈餘遠,而實際隻比外麵地麵高出指餘長。僅憑這一小塊喘息的風孔,亦能望見外麵世界與自己不過一牆之隔。
她的心異常平靜,倒不是對此案多有信心,而是已將自己置身事外了一般。
“鐺鐺”有人敲了牢門的烏鐵欄杆,“放飯了!”
蕭何迴頭望去,這一餐又是極其豐厚的飯菜,光是菜碟就遞進來四五樣,還有一份湯,跟一大碗熱騰騰的米飯。這比之前剛入來之時,確實天壤之別,她端起菜來,在鼻前聞了一聞,賣相雖然一般,但味道卻是極好的。這廚子應是至少有二十年以上的手藝,火候控製得嫻熟。不同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時熟的溫度不盡相同,要讓其在同一個臨界點達到最鮮美的味道,不是老廚還真不好掌握。
她一盤一盤地挨個都聞了一遍,都沒有問題,提起筷子來,放心地吃了起來。
而那碗米飯,她捧上手時,卻聞到一股淡淡的藥味,藏在米香裏,幾乎不易察覺。若不是這一味毒藥,她當初訓練過若幹次,不論混在水裏,酒裏,藥湯之中,皆能精準地辨認出來。如今也不能發現在米飯裏被人落了這五步倒。
這毒藥本是從蛇毒中萃取而來,要製到無色無味,必然會降低其毒性,而混以草藥不僅不會降低毒性反而能催化其毒素。藏在米飯之中,亦可被米飯的清甜香味所掩蓋。
下毒之人,肯定是個心思縝密之人。
蕭何望著這碗米飯,心想,既然人家已經送了這份大禮,那不該叫他們空手而歸吧。隻不過若她當真吃下這米飯,一個時辰內解不了毒,怕也就無力迴天了。
她唯有先想辦法,將毒素減弱幾分。她扭頭望向地牢一角,想起之前在牆根處見到過蜈蚣爬過。這個時候也顧不了那麽多。此等解蛇毒的原生材料,實不好找。她躡手躡腳地過去撥開幹草堆,撞撞運氣。
她說完之後,不等沈蘇杭反應,轉身便走到單氏身邊,“讓她們鬆開阿碧,我們這就過去。”
望著這一眾人離開,沈蘇杭才迴味起公主方才的話,難道這事與今次科舉舞弊有關?倘若當真,那便不能耽擱了。他當即就入殿,去向慕初然匯報。
而不想,慕初然正在殿中訓人,斥的正是刑部尚書高博望,斥責他在查案不力,有三名人犯在大牢審訊期間身死,卻還未吐露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難道除了用重刑,你便沒有別的法子了嗎?”慕初然說著,將案上一個筆架直直丟了過去,砸在高博望身上,他卻是躲也不敢躲,生生受著。其實以他往日的經驗,若有人證物證,隻消著力於主要嫌疑之人便可。但此次不同,那人可是皇上親自交代過的,“還未定罪”便仍要“以禮相待”。
高博望自然也知道蕭何在慕初然這裏份量不輕,且從刑部侍郎公孫歐處也聽說一二。
隻不過大魚動不得,小蝦也放不得。說來也蹊蹺,接連二三,在牢中出了人命,倒也不是刑部真的濫用酷刑,而是人犯異常虛弱,在審訊時根本經受不住任何刑罰,隻是一頓殺威棒就斷氣的便有兩人。事後仵作驗傷也驗不出什麽古怪,問責了兩個施刑的獄卒,也隻聽他們大叫冤枉。
雖然種種,也叫高博望懷疑蕭何確是冤枉的,但太後那邊遞了消息,命其多多關照蕭何。這關照自然不是當真要他多用心,而是暗示他盡快將其入罪,督促皇上早些判罰。
除了高博望之外,朝中還有不少大臣也得到了太後那邊的令。
本來這事確實是輕判不得,隻不過慕初然攔在這裏,讓刑部這邊對蕭何根本重不了,關了兩日,審訊過一次。才審到一半,劉公公親自過來提走了蕭何,說是皇上親審。不到半個時辰又將人好生地送了迴來。
這案子可疑之處不少,但考題泄漏卻是實情。民間早已傳得沸沸揚揚,連帶著不少在此前鄉試裏落地的考生們也頗為不滿。他們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科舉的不公,那些中選之人定是早早地賄賂了考官,拿了考題,請人代筆。
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更有一些在野的文人紛紛作詩來嘲諷此事。
若是再找不到新的線索來證明蕭何的清白,僅憑此案的疑點,是無法洗脫這罪名的。慕初然直接命豫王慕雲景合吏部新上任的尚書廖修,與刑部一起共同審理此案,也好互相監督,互相提點。
慕雲景當即同意,且提議找相關認證為蕭何作證其人品行事,絕不會因小利而枉國法。故而才宣召朝中與蕭何有些私交的大臣來,一一作證。
這一條也算是曲線救人的法子了。
就算慕初然想救蕭何,必然也要通過明麵上,三審過堂,確實無罪才能將其釋放。否則蕭何即使是被放出來,也無法再在官場上立足。慕初然不放她,亦是為了追查幕後真兇。膽敢陷害朝廷命官,拿科舉這等莊嚴國之大考來做文章,視江山社稷為兒戲,實在死不足惜。
話說沈蘇杭在邊上等了也約莫一盞茶的功夫,一直未插得上話。
他心想著慕清綰的交代,神情凜然,絕不似說笑。為何要到太後宮中,能讓她如此凝重。等到慕初然訓完了人,他才終於忍不住了,想慕初然稟告了方才在殿外撞見慕清綰的情形,以及慕清綰的原話。
慕初然微微一愣,與站在下列的慕雲景對視了一眼。
此事慕初然尚還走不開,慕雲景主動請纓過去看看。除了皇上,他一介親王入太後宮殿,倒也無可厚非。慕初然思索了片刻,便答應了,“雲景,你且記住,務必將清綰給朕帶過來,朕要親自問問她是否知道些什麽。”
慕雲景頷首施禮,遂退出殿中,帶著侍從徑自往朝露殿方向去了。
刑部大牢裏,公孫歐親自落獄中去看望蕭何。
他著人支了一張凳子,就坐在蕭何對麵,笑盈盈地望著她,“蕭大人,受苦了。”
蕭何坐在幹草堆上,也同樣笑得幾分愜意,“頭有瓦遮,睡有被蓋,飯來伸手,連這衣服都是有人白送,何苦之有?”公孫歐聞言才笑出聲來,這一聲才有些真意,不比剛才那皮笑肉不笑的虛假。
“你我好歹也是同袍一場,實在是不想為難你蕭大人,也請蕭大人也莫要為難下官。有什麽便招了就是。免得到時候苦刑上身,傷了皮肉。”
公孫歐心裏雖知尚書高博望曾交代過,不到萬不得已,先不要用刑,但無論怎麽審,蕭何都一口咬定自己什麽都不知,亦不認識那些舉子,也未曾派人去賣過考題。態度之決絕,若他不是無辜,那當真是會演戲之人。
在此處來來迴迴一個時辰,蕭何也不曾改口,也未多說一個字。
公孫歐最後一點耐心都被磨光了,起身對著獄卒吩咐道:“帶出去!到審訊室,老虎凳上一綁,我就不信這個邪了。”幾個獄卒立馬打開牢門,去押解蕭何出來。
人都還沒出牢門,就聽到高博望的聲音傳來,“爾等做甚?”
公孫歐一迴頭見自己頂頭上司也下來地牢,便迎上去,恭敬一揖,“大人,這蕭何實在是嘴硬,下官正要看看他骨頭是不是一樣硬。”
高博望眉色一緊,瞪著公孫歐,“你個蠢東西,想純心害死本官是不是?之前跟你說過莫要用刑,你都當耳旁風了?”公孫歐一臉錯愕,“大人交代的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刑。可如今怎麽審,他都不肯多說一個字,一口咬死自己是冤枉。這麽下去,十年八年也不會有進展。”
“你還有理了?”高博望雖是壓低了聲音,但語氣裏的不滿都快化成巴掌,扇到公孫歐臉上了。
今朝慕初然剛派下豫王慕雲景跟吏部那個新丁廖修一起來負責此案,如今他更是不能讓蕭何有任何差池,否則刑部便怕是要大變天了。
“先將人犯關押迴去!”高博望提聲對著那倆獄卒吩咐道,他們麵麵相覷之後,隻能再將蕭何送迴牢裏。
公孫歐雖有不解,但也不該多問,隻能跟在高博望身後先出了地牢再說。以他對自己上司的了解,定是此事又有什麽新的指示,否則高博望的臉色不會這麽臭。
蕭何看戲一般目送這兩位走遠,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笑意。
如今大牢之外的天地,都已經鬧成一鍋沸粥了,而她卻仍在牢裏住得安穩,她倒是有時間在此處耗著。急的恐怕就另有其人了。
她轉身望向身後唯一一扇小窗,開在天頂與牆麵的交界處,在牢室中看起來離地丈餘遠,而實際隻比外麵地麵高出指餘長。僅憑這一小塊喘息的風孔,亦能望見外麵世界與自己不過一牆之隔。
她的心異常平靜,倒不是對此案多有信心,而是已將自己置身事外了一般。
“鐺鐺”有人敲了牢門的烏鐵欄杆,“放飯了!”
蕭何迴頭望去,這一餐又是極其豐厚的飯菜,光是菜碟就遞進來四五樣,還有一份湯,跟一大碗熱騰騰的米飯。這比之前剛入來之時,確實天壤之別,她端起菜來,在鼻前聞了一聞,賣相雖然一般,但味道卻是極好的。這廚子應是至少有二十年以上的手藝,火候控製得嫻熟。不同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時熟的溫度不盡相同,要讓其在同一個臨界點達到最鮮美的味道,不是老廚還真不好掌握。
她一盤一盤地挨個都聞了一遍,都沒有問題,提起筷子來,放心地吃了起來。
而那碗米飯,她捧上手時,卻聞到一股淡淡的藥味,藏在米香裏,幾乎不易察覺。若不是這一味毒藥,她當初訓練過若幹次,不論混在水裏,酒裏,藥湯之中,皆能精準地辨認出來。如今也不能發現在米飯裏被人落了這五步倒。
這毒藥本是從蛇毒中萃取而來,要製到無色無味,必然會降低其毒性,而混以草藥不僅不會降低毒性反而能催化其毒素。藏在米飯之中,亦可被米飯的清甜香味所掩蓋。
下毒之人,肯定是個心思縝密之人。
蕭何望著這碗米飯,心想,既然人家已經送了這份大禮,那不該叫他們空手而歸吧。隻不過若她當真吃下這米飯,一個時辰內解不了毒,怕也就無力迴天了。
她唯有先想辦法,將毒素減弱幾分。她扭頭望向地牢一角,想起之前在牆根處見到過蜈蚣爬過。這個時候也顧不了那麽多。此等解蛇毒的原生材料,實不好找。她躡手躡腳地過去撥開幹草堆,撞撞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