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初然臉色陰沉,目光越過蕭何,掃了一眼躺在樹根邊上的汪思意,複望向蕭何,發現她臉色鉛灰,忍不住上前一步,一把將她拉到自己身後,隻是下意識裏便隻想把她與這畫麵隔絕開。
蕭何微微一愣,貼著慕初然身後站著,倉惶退了一步,他身上淡淡龍涎香,倒叫她清醒了一些。
“陛下!刺客已拿下!”
侍衛前來迴報,蕭何跟慕初然齊齊迴頭。
那灰衣人是被幾個人一起抬過來的,他身上的血一路滴滴答答沒停。他們將他隨意一扔,就放在這殿前青石板上。當啷兩聲,他的分水刺掉落在邊上。卻如掉落在蕭何心上。
慕初然幾步走過去,問邊上侍衛,“可還活著?”
侍衛蹲下身子,一把把他麵上蒙麵布扯掉,又扇了一個耳光,也不知是他本身口中有血,還是被打得吐了血。蕭何跟在邊上,心揪到一處。
他為什麽會來?為什麽要殺汪思意?
答案幾乎唿之欲出,但她不肯相信。
慕初然在記憶裏辨析著,慢慢走到刺客身邊,“朕記得你!你是青龍堂的殺手!誰派你來的?”慕初然記得的是這對分水刺,還有他淩厲狠辣的殺招。
邊上侍衛抓著小十的頭發,將他上身提離地麵,好讓他看著慕初然,“快說!陛下問你話呢!”他的傷勢很重,雙眼辨識著人影,從慕初然的龍袍上一滑而過,落到蕭何身上時,微微牽動了嘴角。
啪啪,又是兩個響亮的耳光。
“是不是啞巴?陛下問話也敢不答?”
蕭何緊咬著下唇,在袖子裏的雙手用力攢成了拳頭。她恨他明明親口答應過不再做那殺手的營生,卻在自己麵前又沾染鮮血,可她更恨看到他一身是傷,自己依舊心如刀割一般的不忍。
他確實背叛了諾言。在她不知道的地方,還有多少事情是他不曾告訴過她的。
恨意發酵一般迅速充滿整個胸腔,擠脹填滿所有空隙似的,堵得她一口氣不能提上來,胸口生生地疼。
她曾那麽信他,因他一句話而整夜歡喜,也因他受傷而擔憂。她本以為可以與他長久相伴,唯他無所求,不管自己是何身份,都始終如一。這份情意,是她從未有過,雖不知普通男女之間會是如何互訴衷腸,但她也曾幻想,也許此種相伴也是萬般情緣之一。她雖掩飾過,但卻從未否認。
可惜,原來一切不過是騙局。
他是否也如慕容一般,隻是在利用自己?
蕭何仰起頭來,深吸了一口氣,強抑住快要溢出來的酸澀。
慕初然已經命人將他押下去看管審問,蕭何神魂半失,看著他被人拖走,在殿前留下一道血路,很是刺目。九丹宮的真人也被抓了,一並帶下去審問。
此番傷亡點算之後,隻有汪思意一人遇襲身故,其他四五十人受些輕傷,陸續下山。
慕初然讓蕭何跟著自己的鑾駕一同迴宮,他以為蕭何這副模樣是受了驚,才對她格外照顧。而蕭何滿腹心事,來不及細想,隻能垂首遵旨。
段衡季長歌他們幾人在邊上還在幫助傷者送下山,遠遠看到蕭何上了慕初然的馬車。段衡心中焦慮,方才情急之下,忙著照顧身邊同袍,沒去問蕭何是否受傷,這會兒才知道擔心。
季長歌拍了拍他的肩,“別擔心,刺客已緝拿歸案,蕭兄隻是隨駕迴宮,應無大礙。”
段衡才微微頷首,轉身繼續指揮著剩下的傷者陸續有序地離開。
紫金城中,各方人員來向慕初然迴報九丹宮事件的進展,玄武巨石爆炸之時被碎石傷到皆是朝中大臣,尤其是站在前列的都是二品以上眾臣,且爆炸發生之後,山道上有百姓推擠,爭相下山時有人跌倒被人群踐踏致傷,還有人被擠出山道滾下山崖,傷者百餘人,失蹤者五、六人。
沒想到一場法會居然變成近幾年來,皇都最嚴重一次慘劇。
大理寺負責徹查此案,而汪思意被刺一案則交給了刑部審理。
大理寺卿龐世安是個寡言少語之人,得令後便立即動身從運送石龜的車隊開始查起,而刑部這邊接收了刺客入大牢之後也不敢懈怠。刑部尚書高博望本人在九丹宮裏被碎石砸傷了,在府上休養,審訊之事是由侍郎公孫歐代理。
高博望在私下裏本就與汪思意關係不錯,私下往來甚頻。如今汪思意出事,他深感痛心之餘,也為友人激憤不平。雖因傷未能親自審理,卻也對手下人再三交代無須客氣,未開口前先殺威。
隻不過這刺客身上本就有傷,公孫歐行事謹慎,雖得了頂頭上司的令,卻不著急上刑罰,反而招了大夫來替他先看傷,欲抱住其性命再來問話。
蕭何一直跟在慕初然旁邊,靜靜聽著這些人的匯報,漸漸地她倒恢複些冷靜了。
本來她以為這件事可能是慕容策劃,合青龍堂之力,以攪亂朝局為目的,可她後來一細想,這不是慕容的行事風格。慕容向來做事如下棋一般,還未落子就已經想到三步之後了,不會隻是一擊作罷,且他謀劃時不喜連累無辜。
倒不是蕭何有多了解他,隻不過像最初慕容引她上鉤時用的雜戲班子的把戲,以人命製造混局,若是無心,隨便找一個活人來當靶子就行,而他卻偏偏用的是一個作惡多端,危害鄉裏的馬賊頭子。如此舍易取難,不僅是他的那份自信,更是因為他隻殺該殺之人。
這與青龍堂這種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劊子手組織,是有本質區別的。這也是蕭何當初並沒有太抗拒與他合作的原因之一。
像他這種打著拯救天下蒼生旗號,自命清高之人,怎會在石龜中藏硝石火油來殃及池魚呢?
慕容的目標向來隻有一個,那便是集中所有力量對付慕初然而已。
若今日隻有行刺之舉,她倒是會有些懷疑。
但兩件事擺在一起看,就太過畫蛇添足,以計謀而論,顯得雜亂粗糙了些。若製造這混亂的目的隻是為了掩飾行刺,那這幕後之人實在是心腸歹毒,冷酷自私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不管他的目標是要對付何人,都不該用這類大殺器,白白累了那麽多條性命不說,更有數以百計的無辜者因此受傷。
眾人退下之後,慕初然才重重歎了一口氣。
他對蕭何喟道:“今年萬壽節不如不做了,諸事不順,許是老天警示……”蕭何第一次見他會在自己麵前露出頹然的模樣,方才聽眾人迴報時他一臉凝神端坐著,還以為他未受多大影響。
卻未料到他隻是強撐著而已。
“陛下,真的相信有天啟一說?”蕭何反問著。
雖然確是慕初然親率百官去九峰山上看開光法會,親迎那所謂靈石,但蕭何不覺得慕初然是忌鬼神之人。此時他心緒不寧,是人之常情罷了。
在經曆過不小的一場亂局之後,眼見死傷慘重,任誰都不會有好心情,更何況是天子。他的臣子百姓死傷,而他卻無能為力,既未得先知,又未追到元兇。
這種無力感,蕭何深有體會。
未等慕初然作答,蕭何繼而勸道:“萬壽節不該受此影響,此時節,陛下一切更應照常進行,才能讓其他臣子百姓心安。”慕初然抬頭望了蕭何一眼,目光裏有些暖意。
“陛下壽誕是在七月十五日,敢問陛下,未登基前,知否七月十五日,於民間,是個什麽日子?”蕭何迴望著他,麵色平靜。
“中元節,祭祖返鄉之日。”慕初然當然知道。
“那陛下登基之後可曾廢除了民間中元節之習俗?”蕭何明知故問。
“當然沒有。”慕初然順著她的話,照實迴答。
“緣何故?”蕭何追問道。
“這是千年即成的習俗,怎可因朕一人就作廢?”慕初然失笑反問。
“同理,陛下的壽誕是大殷國君之慶生大典,怎可因不臣賊子作亂就作廢?”蕭何說的道理簡單,尚有國體國運都牽在其一人身上,無論他高興與否,都應在這特殊日子裏擺出姿態,並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這天下。是要讓天下人知道他們的君王健康,明智,才會對如此君王領導的國家有所期盼跟信念。
這道理慕初然怎會不明白,隻不過他也是血肉之軀,也會有喜怒哀樂,亦有情緒起伏之時。故而簡單的事情視而不見的時候,也不足為奇。
經蕭何一勸,他心裏暢快了許多,不僅重新振奮精神,也露出往日裏常見的笑意。他不禁伸手去握住蕭何的手,懇懇言道:“若沒有你,怕是我心魔難除了。”
蕭何正要推辭,卻聽慕初然咦了一聲,低頭翻轉了她的手掌,舉到眼前來看。
蕭何掌心裏幾條指甲印子,其中兩條最深,皮肉都被掐破。雖此時已不再出血,但殘留了血跡斑斑。這是當時她見行刺之人是十殿閻羅,內心情緒激蕩,手中力道不能自控而留下來的。
蕭何微微一愣,貼著慕初然身後站著,倉惶退了一步,他身上淡淡龍涎香,倒叫她清醒了一些。
“陛下!刺客已拿下!”
侍衛前來迴報,蕭何跟慕初然齊齊迴頭。
那灰衣人是被幾個人一起抬過來的,他身上的血一路滴滴答答沒停。他們將他隨意一扔,就放在這殿前青石板上。當啷兩聲,他的分水刺掉落在邊上。卻如掉落在蕭何心上。
慕初然幾步走過去,問邊上侍衛,“可還活著?”
侍衛蹲下身子,一把把他麵上蒙麵布扯掉,又扇了一個耳光,也不知是他本身口中有血,還是被打得吐了血。蕭何跟在邊上,心揪到一處。
他為什麽會來?為什麽要殺汪思意?
答案幾乎唿之欲出,但她不肯相信。
慕初然在記憶裏辨析著,慢慢走到刺客身邊,“朕記得你!你是青龍堂的殺手!誰派你來的?”慕初然記得的是這對分水刺,還有他淩厲狠辣的殺招。
邊上侍衛抓著小十的頭發,將他上身提離地麵,好讓他看著慕初然,“快說!陛下問你話呢!”他的傷勢很重,雙眼辨識著人影,從慕初然的龍袍上一滑而過,落到蕭何身上時,微微牽動了嘴角。
啪啪,又是兩個響亮的耳光。
“是不是啞巴?陛下問話也敢不答?”
蕭何緊咬著下唇,在袖子裏的雙手用力攢成了拳頭。她恨他明明親口答應過不再做那殺手的營生,卻在自己麵前又沾染鮮血,可她更恨看到他一身是傷,自己依舊心如刀割一般的不忍。
他確實背叛了諾言。在她不知道的地方,還有多少事情是他不曾告訴過她的。
恨意發酵一般迅速充滿整個胸腔,擠脹填滿所有空隙似的,堵得她一口氣不能提上來,胸口生生地疼。
她曾那麽信他,因他一句話而整夜歡喜,也因他受傷而擔憂。她本以為可以與他長久相伴,唯他無所求,不管自己是何身份,都始終如一。這份情意,是她從未有過,雖不知普通男女之間會是如何互訴衷腸,但她也曾幻想,也許此種相伴也是萬般情緣之一。她雖掩飾過,但卻從未否認。
可惜,原來一切不過是騙局。
他是否也如慕容一般,隻是在利用自己?
蕭何仰起頭來,深吸了一口氣,強抑住快要溢出來的酸澀。
慕初然已經命人將他押下去看管審問,蕭何神魂半失,看著他被人拖走,在殿前留下一道血路,很是刺目。九丹宮的真人也被抓了,一並帶下去審問。
此番傷亡點算之後,隻有汪思意一人遇襲身故,其他四五十人受些輕傷,陸續下山。
慕初然讓蕭何跟著自己的鑾駕一同迴宮,他以為蕭何這副模樣是受了驚,才對她格外照顧。而蕭何滿腹心事,來不及細想,隻能垂首遵旨。
段衡季長歌他們幾人在邊上還在幫助傷者送下山,遠遠看到蕭何上了慕初然的馬車。段衡心中焦慮,方才情急之下,忙著照顧身邊同袍,沒去問蕭何是否受傷,這會兒才知道擔心。
季長歌拍了拍他的肩,“別擔心,刺客已緝拿歸案,蕭兄隻是隨駕迴宮,應無大礙。”
段衡才微微頷首,轉身繼續指揮著剩下的傷者陸續有序地離開。
紫金城中,各方人員來向慕初然迴報九丹宮事件的進展,玄武巨石爆炸之時被碎石傷到皆是朝中大臣,尤其是站在前列的都是二品以上眾臣,且爆炸發生之後,山道上有百姓推擠,爭相下山時有人跌倒被人群踐踏致傷,還有人被擠出山道滾下山崖,傷者百餘人,失蹤者五、六人。
沒想到一場法會居然變成近幾年來,皇都最嚴重一次慘劇。
大理寺負責徹查此案,而汪思意被刺一案則交給了刑部審理。
大理寺卿龐世安是個寡言少語之人,得令後便立即動身從運送石龜的車隊開始查起,而刑部這邊接收了刺客入大牢之後也不敢懈怠。刑部尚書高博望本人在九丹宮裏被碎石砸傷了,在府上休養,審訊之事是由侍郎公孫歐代理。
高博望在私下裏本就與汪思意關係不錯,私下往來甚頻。如今汪思意出事,他深感痛心之餘,也為友人激憤不平。雖因傷未能親自審理,卻也對手下人再三交代無須客氣,未開口前先殺威。
隻不過這刺客身上本就有傷,公孫歐行事謹慎,雖得了頂頭上司的令,卻不著急上刑罰,反而招了大夫來替他先看傷,欲抱住其性命再來問話。
蕭何一直跟在慕初然旁邊,靜靜聽著這些人的匯報,漸漸地她倒恢複些冷靜了。
本來她以為這件事可能是慕容策劃,合青龍堂之力,以攪亂朝局為目的,可她後來一細想,這不是慕容的行事風格。慕容向來做事如下棋一般,還未落子就已經想到三步之後了,不會隻是一擊作罷,且他謀劃時不喜連累無辜。
倒不是蕭何有多了解他,隻不過像最初慕容引她上鉤時用的雜戲班子的把戲,以人命製造混局,若是無心,隨便找一個活人來當靶子就行,而他卻偏偏用的是一個作惡多端,危害鄉裏的馬賊頭子。如此舍易取難,不僅是他的那份自信,更是因為他隻殺該殺之人。
這與青龍堂這種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劊子手組織,是有本質區別的。這也是蕭何當初並沒有太抗拒與他合作的原因之一。
像他這種打著拯救天下蒼生旗號,自命清高之人,怎會在石龜中藏硝石火油來殃及池魚呢?
慕容的目標向來隻有一個,那便是集中所有力量對付慕初然而已。
若今日隻有行刺之舉,她倒是會有些懷疑。
但兩件事擺在一起看,就太過畫蛇添足,以計謀而論,顯得雜亂粗糙了些。若製造這混亂的目的隻是為了掩飾行刺,那這幕後之人實在是心腸歹毒,冷酷自私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不管他的目標是要對付何人,都不該用這類大殺器,白白累了那麽多條性命不說,更有數以百計的無辜者因此受傷。
眾人退下之後,慕初然才重重歎了一口氣。
他對蕭何喟道:“今年萬壽節不如不做了,諸事不順,許是老天警示……”蕭何第一次見他會在自己麵前露出頹然的模樣,方才聽眾人迴報時他一臉凝神端坐著,還以為他未受多大影響。
卻未料到他隻是強撐著而已。
“陛下,真的相信有天啟一說?”蕭何反問著。
雖然確是慕初然親率百官去九峰山上看開光法會,親迎那所謂靈石,但蕭何不覺得慕初然是忌鬼神之人。此時他心緒不寧,是人之常情罷了。
在經曆過不小的一場亂局之後,眼見死傷慘重,任誰都不會有好心情,更何況是天子。他的臣子百姓死傷,而他卻無能為力,既未得先知,又未追到元兇。
這種無力感,蕭何深有體會。
未等慕初然作答,蕭何繼而勸道:“萬壽節不該受此影響,此時節,陛下一切更應照常進行,才能讓其他臣子百姓心安。”慕初然抬頭望了蕭何一眼,目光裏有些暖意。
“陛下壽誕是在七月十五日,敢問陛下,未登基前,知否七月十五日,於民間,是個什麽日子?”蕭何迴望著他,麵色平靜。
“中元節,祭祖返鄉之日。”慕初然當然知道。
“那陛下登基之後可曾廢除了民間中元節之習俗?”蕭何明知故問。
“當然沒有。”慕初然順著她的話,照實迴答。
“緣何故?”蕭何追問道。
“這是千年即成的習俗,怎可因朕一人就作廢?”慕初然失笑反問。
“同理,陛下的壽誕是大殷國君之慶生大典,怎可因不臣賊子作亂就作廢?”蕭何說的道理簡單,尚有國體國運都牽在其一人身上,無論他高興與否,都應在這特殊日子裏擺出姿態,並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這天下。是要讓天下人知道他們的君王健康,明智,才會對如此君王領導的國家有所期盼跟信念。
這道理慕初然怎會不明白,隻不過他也是血肉之軀,也會有喜怒哀樂,亦有情緒起伏之時。故而簡單的事情視而不見的時候,也不足為奇。
經蕭何一勸,他心裏暢快了許多,不僅重新振奮精神,也露出往日裏常見的笑意。他不禁伸手去握住蕭何的手,懇懇言道:“若沒有你,怕是我心魔難除了。”
蕭何正要推辭,卻聽慕初然咦了一聲,低頭翻轉了她的手掌,舉到眼前來看。
蕭何掌心裏幾條指甲印子,其中兩條最深,皮肉都被掐破。雖此時已不再出血,但殘留了血跡斑斑。這是當時她見行刺之人是十殿閻羅,內心情緒激蕩,手中力道不能自控而留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