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瓔珞望著妹妹,心中像是做了好一番掙紮,才開口問她,“你當真不願意嫁給赤水王嗎?”
“不願意不願意不願意,姐姐莫要再問了,縱使問個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我也不願意。”柳瓔歌一提起這個,就不由得來了脾氣。
為何人人都將那赤水王說得天上有,地上無的。母親來跟她說了多少次,甚至還派出了奶娘當說客,那些話聽得她耳朵都要長繭子了。
若是這胡人真有這麽好,她們怎麽不去嫁,非要她這個討厭塞北的人去嫁。那慕清綰不也是不願意嫁給赤水王嗎?為何公主都不願意嫁的人,如今卻要她去嫁。
她雖不是公主,卻好歹也是相府的千金,皇都城裏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大家閨秀。
柳瓔珞確定了妹妹的心意,才說道:“那姐姐代你出嫁,可好?”
“真的嗎?真的可以嗎?”柳瓔歌有些不敢相信似的,望著姐姐,眼底裏閃著光澤。
“嗯,隻不過今後恐怕要你離開柳家一段日子,過兩年等你尋到了如意郎君,再嫁人時還得以姐姐的名字出嫁。你可願意?”柳瓔珞輕聲說著如此安排,心裏卻對妹妹有些愧疚的。
柳瓔歌也沒細想,立馬答應了,“好啊!隻要不用嫁給那個赤水王,隻是暫時離開家而已,瓔歌做得到!”
“不,別著急,你先想清楚,如是這樣,便不能叫外人知道你還是那個柳瓔歌,而是柳瓔珞。如若不然,我們柳家將會被蓋上抗旨不遵的罪名。正如母親所說,是很嚴重的大罪!”柳瓔珞說著,加重了些語氣。
柳瓔歌自然也不含糊,“放心吧,姐姐。”
雖然已經得到了柳瓔歌的同意,但柳瓔珞仍隱隱覺得有些不妥,卻說不上來是哪裏不對勁。
一大早的,段笙憶來求見慕初然,已在外麵候了有大半個時辰了。
劉公公入到禦書房裏提醒了兩次,慕初然皺了皺眉頭,實在耐不住她這麽好的性子。本來以為自己假裝拒見也不說何時召見她等上一會兒就走了,沒想到一站就快一個時辰。倒讓慕初然有些佩服她了。
已進入書房,段笙憶卻神秘兮兮地讓他屏退了左右,說是有個秘密要告訴他。
“你能有什麽秘密要告訴朕?”慕初然一臉不以為意,目光還盯著手裏的書卷,語氣也是懶洋洋的。
段笙憶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是關於蕭何的。”
一聽到蕭何的名字,慕初然的臉色微微有些變了。
“到底是何事?你且說來給朕聽聽。”慕初然不僅立馬屏退了邊上服侍的宮人,還十分關切地詢問起來。雖然段笙憶對蕭何甚是不滿,如今卻借著他的名號,才能近到慕初然身邊,多諷刺。
“他與柳家千金不清不楚,似有私情,而且在私底下還罵你……”段笙憶小心翼翼地說著,一邊偷偷看慕初然的臉色。
那日,她派出婢女去前廳偷聽蕭何她們說話,婢女將聽迴來的話一字不漏地告訴了她。
段笙憶雖然不明白蕭何若是跟柳瓔珞親近,為何還會助她嫁給另外一個男子,難道蕭何喜歡的是柳二小姐柳瓔歌?雖然她心裏隻是猜測,但既然已經抓到蕭何私下對慕初然不敬,也能告他一狀,何樂而不為呢。
哥哥一反常態地要自己去陪陪母妃說話,她就覺得奇怪,派人去一打聽,才知道蕭何跟柳瓔珞在她家裏。起初她還以為蕭何與柳瓔珞有奸情,借地幽會,才會派人再去打探。
若是被她找到實質證據,不惜撕破臉,她都要叫蕭何身敗名裂,什麽文曲星下凡,什麽狀元郎,不過是個偽君子罷了。
隻可惜,蕭何並未跟柳瓔珞做下什麽苟且之事,隻是在議論著柳瓔珞的婚事,且與那赤水王也有關聯。段笙憶來不及細想,隻覺此事可加利用,瞞過了段衡,巴巴地跑來跟慕初然告密來了。
慕初然的表情卻辨不出喜怒,隻是淡然問道:“罵朕什麽?”
“他說你是個昏君!”當然蕭何原話並不是這麽說的,段笙憶也隻需掐頭去尾,說些重點即可。
“你是如何得知?”慕初然似乎並不信。
段笙憶生怕他不信,從而輕饒了蕭何,連忙解釋:“前日裏他到我安王府來,約了柳瓔珞私下會麵,他們二人言談之間,關係甚是親密,提到了……你,是我婢女親耳聽到的,他確實說你是昏君!”
慕初然確實不大信,不過倒也能肯定了一點,蕭何確為達朵與柳瓔珞的事情在奔走,出力。她為何會對他們的事如此關注,如此熱心。
赤水王之前是救過她一次,柳瓔珞之前也跟她有比武招親這等荒唐事的牽扯,但這三人之間,似乎還有一層未看穿的聯係,而叫他好奇。
“行了,朕自會處理。若無其它事,你且退下吧。”慕初然表現得十分冷淡。
段笙憶有些失望了,卻還是默默地從禦書房裏退出去。
隻不過她不是直接出宮,而是去到了朝露殿,若是太後姨母,定會站在她這邊。因為她知道,太後姨媽對這蕭何也是極不喜歡呢。
皇都城門口,此時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出了城門口沒多遠,不知道何處來的一個秀才打扮的中年男子,約莫四十歲年紀,忽然開始手舞足蹈起來,邊跳還邊唱著什麽。
趕早市的人或進或出的,都不免被這瘋子一樣的男子吸引,湊過來圍聚一圈,聽他到底唱些什麽。
這人卻唱的是當年先太子的事跡,先太子如何英武,親率領北征大軍,討伐胡虜,卻被奸人所害,英年早逝。這一切的矛頭都直指了當今聖上。雖然這些年慕初然登基,太子太傅唐清華深知史書是為帝王服務的道理,讓禦史抹去了這一段秘辛。
盡二十年過去,幾乎無人再提當年之事。
百姓隻關心每日溫飽,有吃有喝有錢賺,誰當皇帝,日子還不是照樣過。
如今這個瘋癲之人,看似傻裏傻氣,但句句唱詞都清清楚楚,且知道如何吸引人群注意力似的,把一個已被淹沒在往日裏的故事表演得淋漓盡致。
不少年紀大點的人也似乎想起來,當年確有先太子領軍親征的事,而先太子暴斃也的確是在其盛年華發之際。便有人在其唱詞之下,扼腕歎息起來。
更有甚者妄言,若是先太子登基為聖主,眼下斷不會接受與赤水部落和談,他們在關外、關內對大殷子民商隊多有騷擾,燒殺搶掠,這等血仇,如何能原諒?如今的皇上不僅接受和談,還欲與仇人結親,雖嫁過去的不是大殷公主,也是他欽封的縣主,那也是大殷貴族女子。
許多人,個中偏激者皆頷首稱是。
一時之間,群情激昂,紛紛懷念起先帝在位之時,大殷國強民富,北征南伐,屢有戰績捷報傳來。他們隻記得那些年的好,卻也不記得那苦日子是如何熬過來的。連年征戰的後果又是如何慘痛,都無人提。
人心總是如此,眼前景象再美,卻不能引得多注目一二,反而是失去的不再來的,才更得青睞,更值得追憶似的。人總道是失去的才最珍貴,卻總不記得低頭看看自己手中擁有的。
等到他們迴味過來時,已有人悄悄將此事報到了京兆府去。
府尹一聽,這還了得。一群閑人在城門口妄議朝政,還斥責當今聖上的種種不是。不是他這頂上烏紗不要戴了,就是他們這群閑人的腦袋生得太不安穩了。
遂,立刻派人將挑唆之人看管收押了起來。這等唯恐天下不亂的居心,實在叵測。
他不僅當機立斷收押了此人,還對其背景做了詳細調查,然後一並才秉呈給了吏部。
此人確是一秀才,但多年參加科舉,僅止於秀才,此後便一直落第。也曾於鄉間私塾裏教過幾年書,無甚大過,亦無甚發展前景。其人口才確實不錯,識文斷字,出口成章,落筆寫認罪書時也挺利落。但他卻並非其口中所稱是當年先太子幕僚。先太子得勢之時,他不過才也剛剛中了秀才,怎麽會被選中做幕僚。
隻不過他對先太子事跡了如指掌,樁樁件件說地有模有樣,倒叫人生疑。府尹年紀尚輕,也不曾知曉先太子當年事跡,自然無從判斷,隻能上報給自己頂頭上司。
吏部尚書汪思意看到呈案之後,卻隻不過嗤鼻一笑,並不以為意,“不過是嘩眾取寵之輩罷了。這等事不必驚擾聖駕,先關他幾個月,若是招出什麽同黨了,一並拿下便是。”
這番點撥,京兆府尹便了然。
“此事定是有同黨謀劃!好好招唿他,讓他盡數招出來!”府尹吩咐了衙差,便在那地牢裏給那秀才用上了刑法。隻可惜秀才體弱,不經用刑,沒拷問兩天,人就斷氣了。
這件事,確也是他沒思慮周全,一時也不敢驚動了尚書大人,隻得繼續在外調查。
“不願意不願意不願意,姐姐莫要再問了,縱使問個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我也不願意。”柳瓔歌一提起這個,就不由得來了脾氣。
為何人人都將那赤水王說得天上有,地上無的。母親來跟她說了多少次,甚至還派出了奶娘當說客,那些話聽得她耳朵都要長繭子了。
若是這胡人真有這麽好,她們怎麽不去嫁,非要她這個討厭塞北的人去嫁。那慕清綰不也是不願意嫁給赤水王嗎?為何公主都不願意嫁的人,如今卻要她去嫁。
她雖不是公主,卻好歹也是相府的千金,皇都城裏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大家閨秀。
柳瓔珞確定了妹妹的心意,才說道:“那姐姐代你出嫁,可好?”
“真的嗎?真的可以嗎?”柳瓔歌有些不敢相信似的,望著姐姐,眼底裏閃著光澤。
“嗯,隻不過今後恐怕要你離開柳家一段日子,過兩年等你尋到了如意郎君,再嫁人時還得以姐姐的名字出嫁。你可願意?”柳瓔珞輕聲說著如此安排,心裏卻對妹妹有些愧疚的。
柳瓔歌也沒細想,立馬答應了,“好啊!隻要不用嫁給那個赤水王,隻是暫時離開家而已,瓔歌做得到!”
“不,別著急,你先想清楚,如是這樣,便不能叫外人知道你還是那個柳瓔歌,而是柳瓔珞。如若不然,我們柳家將會被蓋上抗旨不遵的罪名。正如母親所說,是很嚴重的大罪!”柳瓔珞說著,加重了些語氣。
柳瓔歌自然也不含糊,“放心吧,姐姐。”
雖然已經得到了柳瓔歌的同意,但柳瓔珞仍隱隱覺得有些不妥,卻說不上來是哪裏不對勁。
一大早的,段笙憶來求見慕初然,已在外麵候了有大半個時辰了。
劉公公入到禦書房裏提醒了兩次,慕初然皺了皺眉頭,實在耐不住她這麽好的性子。本來以為自己假裝拒見也不說何時召見她等上一會兒就走了,沒想到一站就快一個時辰。倒讓慕初然有些佩服她了。
已進入書房,段笙憶卻神秘兮兮地讓他屏退了左右,說是有個秘密要告訴他。
“你能有什麽秘密要告訴朕?”慕初然一臉不以為意,目光還盯著手裏的書卷,語氣也是懶洋洋的。
段笙憶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是關於蕭何的。”
一聽到蕭何的名字,慕初然的臉色微微有些變了。
“到底是何事?你且說來給朕聽聽。”慕初然不僅立馬屏退了邊上服侍的宮人,還十分關切地詢問起來。雖然段笙憶對蕭何甚是不滿,如今卻借著他的名號,才能近到慕初然身邊,多諷刺。
“他與柳家千金不清不楚,似有私情,而且在私底下還罵你……”段笙憶小心翼翼地說著,一邊偷偷看慕初然的臉色。
那日,她派出婢女去前廳偷聽蕭何她們說話,婢女將聽迴來的話一字不漏地告訴了她。
段笙憶雖然不明白蕭何若是跟柳瓔珞親近,為何還會助她嫁給另外一個男子,難道蕭何喜歡的是柳二小姐柳瓔歌?雖然她心裏隻是猜測,但既然已經抓到蕭何私下對慕初然不敬,也能告他一狀,何樂而不為呢。
哥哥一反常態地要自己去陪陪母妃說話,她就覺得奇怪,派人去一打聽,才知道蕭何跟柳瓔珞在她家裏。起初她還以為蕭何與柳瓔珞有奸情,借地幽會,才會派人再去打探。
若是被她找到實質證據,不惜撕破臉,她都要叫蕭何身敗名裂,什麽文曲星下凡,什麽狀元郎,不過是個偽君子罷了。
隻可惜,蕭何並未跟柳瓔珞做下什麽苟且之事,隻是在議論著柳瓔珞的婚事,且與那赤水王也有關聯。段笙憶來不及細想,隻覺此事可加利用,瞞過了段衡,巴巴地跑來跟慕初然告密來了。
慕初然的表情卻辨不出喜怒,隻是淡然問道:“罵朕什麽?”
“他說你是個昏君!”當然蕭何原話並不是這麽說的,段笙憶也隻需掐頭去尾,說些重點即可。
“你是如何得知?”慕初然似乎並不信。
段笙憶生怕他不信,從而輕饒了蕭何,連忙解釋:“前日裏他到我安王府來,約了柳瓔珞私下會麵,他們二人言談之間,關係甚是親密,提到了……你,是我婢女親耳聽到的,他確實說你是昏君!”
慕初然確實不大信,不過倒也能肯定了一點,蕭何確為達朵與柳瓔珞的事情在奔走,出力。她為何會對他們的事如此關注,如此熱心。
赤水王之前是救過她一次,柳瓔珞之前也跟她有比武招親這等荒唐事的牽扯,但這三人之間,似乎還有一層未看穿的聯係,而叫他好奇。
“行了,朕自會處理。若無其它事,你且退下吧。”慕初然表現得十分冷淡。
段笙憶有些失望了,卻還是默默地從禦書房裏退出去。
隻不過她不是直接出宮,而是去到了朝露殿,若是太後姨母,定會站在她這邊。因為她知道,太後姨媽對這蕭何也是極不喜歡呢。
皇都城門口,此時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出了城門口沒多遠,不知道何處來的一個秀才打扮的中年男子,約莫四十歲年紀,忽然開始手舞足蹈起來,邊跳還邊唱著什麽。
趕早市的人或進或出的,都不免被這瘋子一樣的男子吸引,湊過來圍聚一圈,聽他到底唱些什麽。
這人卻唱的是當年先太子的事跡,先太子如何英武,親率領北征大軍,討伐胡虜,卻被奸人所害,英年早逝。這一切的矛頭都直指了當今聖上。雖然這些年慕初然登基,太子太傅唐清華深知史書是為帝王服務的道理,讓禦史抹去了這一段秘辛。
盡二十年過去,幾乎無人再提當年之事。
百姓隻關心每日溫飽,有吃有喝有錢賺,誰當皇帝,日子還不是照樣過。
如今這個瘋癲之人,看似傻裏傻氣,但句句唱詞都清清楚楚,且知道如何吸引人群注意力似的,把一個已被淹沒在往日裏的故事表演得淋漓盡致。
不少年紀大點的人也似乎想起來,當年確有先太子領軍親征的事,而先太子暴斃也的確是在其盛年華發之際。便有人在其唱詞之下,扼腕歎息起來。
更有甚者妄言,若是先太子登基為聖主,眼下斷不會接受與赤水部落和談,他們在關外、關內對大殷子民商隊多有騷擾,燒殺搶掠,這等血仇,如何能原諒?如今的皇上不僅接受和談,還欲與仇人結親,雖嫁過去的不是大殷公主,也是他欽封的縣主,那也是大殷貴族女子。
許多人,個中偏激者皆頷首稱是。
一時之間,群情激昂,紛紛懷念起先帝在位之時,大殷國強民富,北征南伐,屢有戰績捷報傳來。他們隻記得那些年的好,卻也不記得那苦日子是如何熬過來的。連年征戰的後果又是如何慘痛,都無人提。
人心總是如此,眼前景象再美,卻不能引得多注目一二,反而是失去的不再來的,才更得青睞,更值得追憶似的。人總道是失去的才最珍貴,卻總不記得低頭看看自己手中擁有的。
等到他們迴味過來時,已有人悄悄將此事報到了京兆府去。
府尹一聽,這還了得。一群閑人在城門口妄議朝政,還斥責當今聖上的種種不是。不是他這頂上烏紗不要戴了,就是他們這群閑人的腦袋生得太不安穩了。
遂,立刻派人將挑唆之人看管收押了起來。這等唯恐天下不亂的居心,實在叵測。
他不僅當機立斷收押了此人,還對其背景做了詳細調查,然後一並才秉呈給了吏部。
此人確是一秀才,但多年參加科舉,僅止於秀才,此後便一直落第。也曾於鄉間私塾裏教過幾年書,無甚大過,亦無甚發展前景。其人口才確實不錯,識文斷字,出口成章,落筆寫認罪書時也挺利落。但他卻並非其口中所稱是當年先太子幕僚。先太子得勢之時,他不過才也剛剛中了秀才,怎麽會被選中做幕僚。
隻不過他對先太子事跡了如指掌,樁樁件件說地有模有樣,倒叫人生疑。府尹年紀尚輕,也不曾知曉先太子當年事跡,自然無從判斷,隻能上報給自己頂頭上司。
吏部尚書汪思意看到呈案之後,卻隻不過嗤鼻一笑,並不以為意,“不過是嘩眾取寵之輩罷了。這等事不必驚擾聖駕,先關他幾個月,若是招出什麽同黨了,一並拿下便是。”
這番點撥,京兆府尹便了然。
“此事定是有同黨謀劃!好好招唿他,讓他盡數招出來!”府尹吩咐了衙差,便在那地牢裏給那秀才用上了刑法。隻可惜秀才體弱,不經用刑,沒拷問兩天,人就斷氣了。
這件事,確也是他沒思慮周全,一時也不敢驚動了尚書大人,隻得繼續在外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