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段衡卻沒有落下偷懶省事的話柄,主動來找自己議事,這本身就已經足夠讓沈蘇杭意外的了。
段衡琢磨著時間也差不多了,心裏一念起,便提議道:“沈大人,不如我們去蕭府望一眼吧。”
他這“望一眼”的意思就豐富了。沈蘇杭也馬上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跟著他就一起往蕭府去了。
雖然蕭何這次托段衡的福,得了這迎賓使的差事,但依然對外稱病不見客,故蕭府如今也還算得上是清靜,隻怕等遲些時候也要開始門庭若市了。
段衡也不著急,叫了門讓小廝進去通報,自己就站在大門口跟沈蘇杭兩個人繼續閑聊。
過了一會兒,蕭何就親自出來迎接。那通報的小廝隻說了世子來訪,沒提到沈蘇杭,所以她一眼望見沈蘇杭也在,有些微微驚訝,先拱手施了禮,“世子,沈大人。此時來找蕭某,可是有事?”
同時也不忘丟了一個質問的眼神給段衡,那意思是怎麽把人給帶我這兒了,不知道我府上現在藏著貴人嗎?
段衡假裝沒看到他那暗示,一臉不在意的笑容,“放心,沈大人是自己人,不會走漏風聲的。”
好嘛,原來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蕭何便隻能跟著他們先進去再說。
蕭何帶著段衡與沈蘇杭直入大堂,坐定之後。段衡端起下人奉的茶,捧在手心裏,卻不著急飲,“蕭兄,與公主相處得可還算賓主盡歡?”
若不是看沈蘇杭也在場,蕭何有心將手中茶碗扣在他那個浪蕩笑臉上,什麽叫賓主盡歡,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來。而此刻她也僅做淡然一笑,“勞世子心掛念,已著人通傳,公主稍後便到。”
看來今日這段衡大搖大擺地帶人過來是看熱鬧來了,想起先前他那無理又無賴的德性,蕭何還曾覺得吃他那幾筐奉國金橘受之有愧,實不需有愧矣。
段衡似乎也不在乎蕭何眉目間投來的鄙視,斜倚在圈椅中,“沈大人提議先著人送信去給奉國使臣的隊伍,通知一聲,免得人家擔心。”
“嗯,這樣也好。”蕭何也深知欲拒還迎的道理,一來她敢料定李南柯此時心中必定已對自己情根深種,此計不可一蹴而就,最難謀劃是人心,還要再尋其它機緣來慢慢升溫,二來借此機會把李南柯送出去,自己也可稍做整理。
她話音剛落,就聽到門口細碎腳步聲。
三人齊循聲望去,便見到李南柯身著藕色濡裙,外裹一件桃色襖衫,發髻也重新梳理換了個樣式,較之前嬌豔可人更顯得幾分清麗脫俗。
“怎麽?我這樣穿很奇怪嗎?”李南柯見堂中三人目光皆齊刷刷望向自己,微露羞色。這套新衣裳明明是蕭何讓人給她送來,是大殷閨中小姐們時興的打扮,又怎會奇怪呢。
她當然也知道定是自己穿來特別好看,所以他們才會注目於自己身上,但總不能讓她自己誇口讚美自己吧。倒是看慣了脂粉叢的段衡乖覺,立馬伸出大拇指來,“美!美得我們蕭公子都移不開眼睛了!”
他連奉承人的時候都不忘挖苦蕭何一句,這滿滿的心思蕭何真要感謝他安王世子關照呢。
沈蘇杭自也是馬上起身做了拱手,“在下四品鴻臚寺卿沈蘇杭,見過奉國四公主殿下。”
“沈公子不必多禮,此處不過是蕭公子私邸,俗禮能免則免了吧。”李南柯說這話時,不矯揉做作,反而又帶了幾分颯爽,讓沈蘇杭眼睛也不免一亮。
他才改口,“早聞奉國女兒不輸男,今日見姑娘風姿才真當是印證了這實話。”
“沈公子也曾到過我奉國嗎?”李南柯見他年紀輕輕,就坐到鴻臚寺卿一職,想必也是有些才學的。
沈蘇杭陪著李南柯閑聊起昔日奉國遊曆趣事時,段衡就挪到了蕭何邊上坐,隨意地抓一把她邊上幹果,一邊嚼著一邊壓低聲音湊近了問道:“如何?”
蕭何偏頭,見他努嘴暗指李南柯,沒好氣地迴他,“還能如何,還想如何?”
段衡自是知道蕭何的脾性也不會跟李南柯有個什麽,但見李南柯一身新衣地入來,眼波流轉都忍不住往他這邊來瞧,他縱是再傻,也看出這二人關係有所升溫。他本意是想試探他看看,但未曾想到眼看著真替他成就姻緣了,一時之間心中竟有些悵然。
眼瞅著也盡午時,蕭何看這二人也沒打算走的樣子,便順口說了一句留他們用個午膳。沈蘇杭還沒開口,段衡就先搶說道:“好。話說你也夠小氣了,先前我請過你幾迴了,到今日你才想起迴請我一頓。”
蕭何掃他一眼,“我這四品小官自然不能跟你安王府世子相比,僅我這一份皇糧怎能跟你王府家大業大相提並論,你跟我計較這些?”
段衡一想,也有道理,又覺他話中跟自己親近了幾分,便腆著臉伸手摟住他肩頭,“那自然,我當你兄弟,才不會計較。”蕭何身形一閃,從他臂下躲開,“我去吩咐一下。諸位稍候。”
等到正式用膳之時,大家一看這桌上菜色,才道蕭何用心了。
“這幾道是久長時買來的特色小菜,想來也隻有那兒的菜肴與奉國精致吃食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蕭某擔心姑娘吃不慣北方菜,自作了主張。”
李南柯見心上人如此體貼,心中歡喜,卻礙於還有其他人在,隻淡淡道:“蕭公子費心了。”
這桌上擺的都是久長時出了名的招牌菜,四葷四素,另有一道牛肉羹和一大盤的珍珠白玉湯。皇都本地菜口味偏鹹偏辣,而這久長時的久州菜則清淡些。尤其還有一道糖醋魚,蕭何自己便愛吃,想李南柯應該也不會討厭這糖醋味。
這餐佳肴配的酒也是香味軟糯的農家米酒,貪杯也不醉人。
這主人家的心思細膩起來不輸女子。段衡把玩著手中杯,隔著咫尺距離,斜眼看他與李南柯不時相視一笑,那簡直如一道風景。恍惚間如一株白蘭娉婷而立,風雅不妖,魅而不惑,可偏偏化至眼前,段衡又不得不提醒自己,他可是男兒身呐,自己迷了心竅還是昏了神。
從沈蘇杭的角度望去,段衡癡癡望著的人似乎是李南柯。雖然他已承認這世子爺確有幾分實才,但外界盛傳他風流好色,莫不是看上了那位公主,這叫沈蘇杭不免擔心起來。
午膳後,他先開口提議將李南柯送至城外官驛內,好與即將到來的奉國三皇子的使臣隊伍匯合,也不用等到人家進了皇都再尋機會把人送還去。說也奇怪,他本以為一開口可能會有人反對,但段衡與蕭何二人倒心意一致同意了。
李南柯這位當事人雖然有些不舍與心上人分開,但也知道自己在外逗留太久畢竟會惹人話柄。
送她出去時,蕭何目含春風,一切盡在不言中,做足了姿態,放好了長線。
沈蘇杭自薦護送馬車同去。馬車走遠了,還能看到李南柯從車窗裏探出頭來迴首望的模樣。
“蕭兄。”蕭何聽身旁段衡一聲喚,轉頭過來沒來得及收住眼神裏的柔情,望向段衡時,他竟被這對明眸驚得小心肝忍不住亂撲騰了幾下。
“不知世子有何指教?”蕭何漸斂神色,重新恢複素日裏的清冷,淡然問道。
“頭迴見你與那南柯公主甚是投緣,你不會怪我棒打鴛鴦吧?”段衡話一出口,自己都覺得有些酸味,便不禁自嘲地幹笑了兩聲。
“我也隻是覺得她天真爛漫,又不端公主架子,聊得上幾句而已。她將來是要送進宮中的,你不用提醒,我也記得。”蕭何嘴角微微一彎,扯出一抹笑。
段衡吞了口水,趕緊將目光移開,佯做眺望遠方,“蕭兄如此玲瓏心,那我也就放心了。你喜歡久長時的菜,改天我再請你去吃一頓,禮尚往來。”
送走段衡之後,蕭何卻有些犯愁了,先是一個慕初然,現在又有一個段衡,三番兩次地試探自己,這樣下去身份暴露就隻是時間問題。如今得想個長久之計,堵住悠悠眾口。
晌午裏,就有小廝來通報,城南薛家遞來帖子。
蕭何一聽,心中有所動,屏退下人之後,展開帖子內容細瞧,這薛家果然是三代禦醫的薛家。目前在宮裏當值的就是薛家第三代薛良安,也正是上次南遊替蕭何處理劍傷的那位。
自從迴皇都之後,蕭何也暗中打聽過其人。薛家人祖上是前朝禦醫,當年本已隱世卻被高祖皇帝從民間招進宮來,到薛良安已是第三代。薛家最擅長就是疑難雜症、解毒及外傷,雖家中人丁單薄,一子單傳,但卻個個都醫術精湛。
薛良安年紀不過三十出頭,便已經做到禦醫院首席之位,自十六歲入宮,在禦前露臉的機會就遠超過一些禦醫院內待了幾十年的老大夫。
薛家自祖上移居皇都以來,也甚少與旁的世家走動。都說薛神醫醫術了得,脾氣卻古怪。這說的正是薛良安的父親薛懷謹。
段衡琢磨著時間也差不多了,心裏一念起,便提議道:“沈大人,不如我們去蕭府望一眼吧。”
他這“望一眼”的意思就豐富了。沈蘇杭也馬上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跟著他就一起往蕭府去了。
雖然蕭何這次托段衡的福,得了這迎賓使的差事,但依然對外稱病不見客,故蕭府如今也還算得上是清靜,隻怕等遲些時候也要開始門庭若市了。
段衡也不著急,叫了門讓小廝進去通報,自己就站在大門口跟沈蘇杭兩個人繼續閑聊。
過了一會兒,蕭何就親自出來迎接。那通報的小廝隻說了世子來訪,沒提到沈蘇杭,所以她一眼望見沈蘇杭也在,有些微微驚訝,先拱手施了禮,“世子,沈大人。此時來找蕭某,可是有事?”
同時也不忘丟了一個質問的眼神給段衡,那意思是怎麽把人給帶我這兒了,不知道我府上現在藏著貴人嗎?
段衡假裝沒看到他那暗示,一臉不在意的笑容,“放心,沈大人是自己人,不會走漏風聲的。”
好嘛,原來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蕭何便隻能跟著他們先進去再說。
蕭何帶著段衡與沈蘇杭直入大堂,坐定之後。段衡端起下人奉的茶,捧在手心裏,卻不著急飲,“蕭兄,與公主相處得可還算賓主盡歡?”
若不是看沈蘇杭也在場,蕭何有心將手中茶碗扣在他那個浪蕩笑臉上,什麽叫賓主盡歡,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來。而此刻她也僅做淡然一笑,“勞世子心掛念,已著人通傳,公主稍後便到。”
看來今日這段衡大搖大擺地帶人過來是看熱鬧來了,想起先前他那無理又無賴的德性,蕭何還曾覺得吃他那幾筐奉國金橘受之有愧,實不需有愧矣。
段衡似乎也不在乎蕭何眉目間投來的鄙視,斜倚在圈椅中,“沈大人提議先著人送信去給奉國使臣的隊伍,通知一聲,免得人家擔心。”
“嗯,這樣也好。”蕭何也深知欲拒還迎的道理,一來她敢料定李南柯此時心中必定已對自己情根深種,此計不可一蹴而就,最難謀劃是人心,還要再尋其它機緣來慢慢升溫,二來借此機會把李南柯送出去,自己也可稍做整理。
她話音剛落,就聽到門口細碎腳步聲。
三人齊循聲望去,便見到李南柯身著藕色濡裙,外裹一件桃色襖衫,發髻也重新梳理換了個樣式,較之前嬌豔可人更顯得幾分清麗脫俗。
“怎麽?我這樣穿很奇怪嗎?”李南柯見堂中三人目光皆齊刷刷望向自己,微露羞色。這套新衣裳明明是蕭何讓人給她送來,是大殷閨中小姐們時興的打扮,又怎會奇怪呢。
她當然也知道定是自己穿來特別好看,所以他們才會注目於自己身上,但總不能讓她自己誇口讚美自己吧。倒是看慣了脂粉叢的段衡乖覺,立馬伸出大拇指來,“美!美得我們蕭公子都移不開眼睛了!”
他連奉承人的時候都不忘挖苦蕭何一句,這滿滿的心思蕭何真要感謝他安王世子關照呢。
沈蘇杭自也是馬上起身做了拱手,“在下四品鴻臚寺卿沈蘇杭,見過奉國四公主殿下。”
“沈公子不必多禮,此處不過是蕭公子私邸,俗禮能免則免了吧。”李南柯說這話時,不矯揉做作,反而又帶了幾分颯爽,讓沈蘇杭眼睛也不免一亮。
他才改口,“早聞奉國女兒不輸男,今日見姑娘風姿才真當是印證了這實話。”
“沈公子也曾到過我奉國嗎?”李南柯見他年紀輕輕,就坐到鴻臚寺卿一職,想必也是有些才學的。
沈蘇杭陪著李南柯閑聊起昔日奉國遊曆趣事時,段衡就挪到了蕭何邊上坐,隨意地抓一把她邊上幹果,一邊嚼著一邊壓低聲音湊近了問道:“如何?”
蕭何偏頭,見他努嘴暗指李南柯,沒好氣地迴他,“還能如何,還想如何?”
段衡自是知道蕭何的脾性也不會跟李南柯有個什麽,但見李南柯一身新衣地入來,眼波流轉都忍不住往他這邊來瞧,他縱是再傻,也看出這二人關係有所升溫。他本意是想試探他看看,但未曾想到眼看著真替他成就姻緣了,一時之間心中竟有些悵然。
眼瞅著也盡午時,蕭何看這二人也沒打算走的樣子,便順口說了一句留他們用個午膳。沈蘇杭還沒開口,段衡就先搶說道:“好。話說你也夠小氣了,先前我請過你幾迴了,到今日你才想起迴請我一頓。”
蕭何掃他一眼,“我這四品小官自然不能跟你安王府世子相比,僅我這一份皇糧怎能跟你王府家大業大相提並論,你跟我計較這些?”
段衡一想,也有道理,又覺他話中跟自己親近了幾分,便腆著臉伸手摟住他肩頭,“那自然,我當你兄弟,才不會計較。”蕭何身形一閃,從他臂下躲開,“我去吩咐一下。諸位稍候。”
等到正式用膳之時,大家一看這桌上菜色,才道蕭何用心了。
“這幾道是久長時買來的特色小菜,想來也隻有那兒的菜肴與奉國精致吃食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蕭某擔心姑娘吃不慣北方菜,自作了主張。”
李南柯見心上人如此體貼,心中歡喜,卻礙於還有其他人在,隻淡淡道:“蕭公子費心了。”
這桌上擺的都是久長時出了名的招牌菜,四葷四素,另有一道牛肉羹和一大盤的珍珠白玉湯。皇都本地菜口味偏鹹偏辣,而這久長時的久州菜則清淡些。尤其還有一道糖醋魚,蕭何自己便愛吃,想李南柯應該也不會討厭這糖醋味。
這餐佳肴配的酒也是香味軟糯的農家米酒,貪杯也不醉人。
這主人家的心思細膩起來不輸女子。段衡把玩著手中杯,隔著咫尺距離,斜眼看他與李南柯不時相視一笑,那簡直如一道風景。恍惚間如一株白蘭娉婷而立,風雅不妖,魅而不惑,可偏偏化至眼前,段衡又不得不提醒自己,他可是男兒身呐,自己迷了心竅還是昏了神。
從沈蘇杭的角度望去,段衡癡癡望著的人似乎是李南柯。雖然他已承認這世子爺確有幾分實才,但外界盛傳他風流好色,莫不是看上了那位公主,這叫沈蘇杭不免擔心起來。
午膳後,他先開口提議將李南柯送至城外官驛內,好與即將到來的奉國三皇子的使臣隊伍匯合,也不用等到人家進了皇都再尋機會把人送還去。說也奇怪,他本以為一開口可能會有人反對,但段衡與蕭何二人倒心意一致同意了。
李南柯這位當事人雖然有些不舍與心上人分開,但也知道自己在外逗留太久畢竟會惹人話柄。
送她出去時,蕭何目含春風,一切盡在不言中,做足了姿態,放好了長線。
沈蘇杭自薦護送馬車同去。馬車走遠了,還能看到李南柯從車窗裏探出頭來迴首望的模樣。
“蕭兄。”蕭何聽身旁段衡一聲喚,轉頭過來沒來得及收住眼神裏的柔情,望向段衡時,他竟被這對明眸驚得小心肝忍不住亂撲騰了幾下。
“不知世子有何指教?”蕭何漸斂神色,重新恢複素日裏的清冷,淡然問道。
“頭迴見你與那南柯公主甚是投緣,你不會怪我棒打鴛鴦吧?”段衡話一出口,自己都覺得有些酸味,便不禁自嘲地幹笑了兩聲。
“我也隻是覺得她天真爛漫,又不端公主架子,聊得上幾句而已。她將來是要送進宮中的,你不用提醒,我也記得。”蕭何嘴角微微一彎,扯出一抹笑。
段衡吞了口水,趕緊將目光移開,佯做眺望遠方,“蕭兄如此玲瓏心,那我也就放心了。你喜歡久長時的菜,改天我再請你去吃一頓,禮尚往來。”
送走段衡之後,蕭何卻有些犯愁了,先是一個慕初然,現在又有一個段衡,三番兩次地試探自己,這樣下去身份暴露就隻是時間問題。如今得想個長久之計,堵住悠悠眾口。
晌午裏,就有小廝來通報,城南薛家遞來帖子。
蕭何一聽,心中有所動,屏退下人之後,展開帖子內容細瞧,這薛家果然是三代禦醫的薛家。目前在宮裏當值的就是薛家第三代薛良安,也正是上次南遊替蕭何處理劍傷的那位。
自從迴皇都之後,蕭何也暗中打聽過其人。薛家人祖上是前朝禦醫,當年本已隱世卻被高祖皇帝從民間招進宮來,到薛良安已是第三代。薛家最擅長就是疑難雜症、解毒及外傷,雖家中人丁單薄,一子單傳,但卻個個都醫術精湛。
薛良安年紀不過三十出頭,便已經做到禦醫院首席之位,自十六歲入宮,在禦前露臉的機會就遠超過一些禦醫院內待了幾十年的老大夫。
薛家自祖上移居皇都以來,也甚少與旁的世家走動。都說薛神醫醫術了得,脾氣卻古怪。這說的正是薛良安的父親薛懷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