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召迴慶王,漁翁得利
成為三個孩子的後娘,我獲得空間 作者:帥帥的甜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慶王府,
趙恩和朱光孝把琉璃運迴王府藏好,談到今天的事,趙恩直言沒看懂。
京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這麽大批琉璃想要出售,瞞不過有心人,若二皇子知道,必然會鬧的天翻地覆,到時候琉璃能不能賣出去都是未知數。
慶王需要錢糧養兵,這樣惹怒二皇子,完全沒必要。
就算是西北的局勢暫時穩定,這批琉璃能賺到錢,足夠招募將士,慶王想要對二皇子動手的時機很不成熟。
慶王在西北,京城還有其他皇子,除掉二皇子,其他皇子漁翁得利,慶王能撈到的好處不多。
朱光孝也認為不要操之過急,不過他也能理解慶王的心思。
沒有足夠的錢買琉璃,沒有琉璃,就沒有足夠的軍費,招兵買馬。
黑袍坑二皇子,二皇子必然盯著琉璃,想要賣出去,就必須除掉二皇子這個隱患,
說到底,是秋水縣和慶王府遭竊,影響太大,慶王不得已出此下策。
趙恩覺得朱光孝分析的有點道理,不過他還是問道:
“既然沒有足夠的錢,直接搶琉璃商人不是更簡單?”
坑二皇子的錢,再搶二皇子琉璃,再解決二皇子,這樣大費周章,還不如一開始就搶琉璃商人的。
朱光孝其實也沒看懂黑袍的計劃,殿下說要聽他的,他也沒有追問。
兩人並不知道,黑袍打的是信息差,想要兩邊通吃。
深夜,
楚王府的後院,昏迷的黑袍睜著眼,眼中閃著晦澀不明的幽光,
他派出去的人沒有迴來,到底是沒搶到銀子,被人給反殺,還是搶到銀子,遠走高飛?
若是前者,琉璃商人不簡單,賣琉璃的動機,恐怕也很難說。
若是後者,
慶王對他已經不信任,黑袍能明顯的感覺到,
這次主動請纓,負責琉璃的事宜,慶王答應的原因,也是想要試探他,否則不會派朱光孝和趙恩來。
他兩邊坑,其實就是想要卷錢走人,
錢沒弄到,暗中培養的屬下全部消失,生死不明,他最後的依仗都沒有。
慶王府的那支梅花內衛,基本叛變,站在慶王那邊,指揮不動。
趙恩這邊,也沒有那麽忠心。
梅花內衛明麵的勢力,死的死,叛變的叛變,搖擺的搖擺,他在慶王那邊,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
若是不能改變現狀,以慶王多疑的性格,恐怕要對自己動手。
他現在有兩個選擇,
繼續給慶王效力,增加自己手裏的籌碼,用梅花內位駐地,趙恩的家人威脅,讓趙恩為他所用。
就算這樣,慶王也不會再信任他,還不如良禽擇木而棲,
投靠楚王?
他手裏有慶王的黑料,要是拿出來,能幫助楚王扳倒慶王,但楚王自己也不幹淨,
魚死網破,楚王死的比慶王還要慘。
投奔其他的王?
他屬於後來者,別人不會把他當心腹,同僚也會排擠他。
或許,
是時候離開?
黑袍還在糾結,要不要直接在楚王府偷一筆錢離開,慶王的行動已經開始,
皇宮裏,
皇帝把太後送迴,特意留下來陪她喝茶聊天,字裏行間的意思都是警告:以後不要隨便插嘴朝廷大事。
“安安分分,我會讓母後風風光光的,要是再插手朝廷的事,別怪我不念母子情。”
太後臉都是黑的,想要罵他不孝,話到嘴邊給咽迴去,有些話隻能爛在肚子裏,否則命都不保。
“你說....太後這麽蠢的人,當年是怎麽想到.....想到做那件事的?”
大統領麵對皇帝的問題,沒有迴答,因為他也沒有答案,或許是腦子一熱,誤打誤撞做了件好事?
”哎....”
皇帝望著天空掛著的明月,突然感覺到一陣孤獨,不知不覺的走到坤寧坤門口。
或許是因為習慣,以前有事情想不通,他總是會找皇後聊天,很快就能放鬆下來,找到答案。
他好久沒有來坤寧宮了,想到皇後溫柔識大體,聰慧,矛盾的抬起腳,準備跨進去。
“陛下,有重要的密報,關於楚王殿下的。”
皇帝抬起的腳放下,帶著人去了禦書房。
“娘娘,陛下已經走了。”
“知道了。”
“娘娘,老奴覺得,陛下心裏有你,您軟一軟,事情就過去了。”
皇後心裏何嚐不清楚,皇帝不完全是冷血的,隻是兒子是橫在兩人麵前,永遠無法跨過去的坎。
她到現在都無法理解,就算不忍心再死一個兒子,也不至於連一點懲罰都沒有,還要包庇罪犯吧?
禦書房內,
皇帝把秘奏燒掉,靜靜的發呆,楚王勾結北蠻,禍亂西北?
嗬嗬,
老四處心積慮的想要除掉所有的威脅,掃清障礙,偏偏他的格局太小,用的都是見不得光的陰謀。
政治鬥爭必然會有肮髒,但是絕不能隻有肮髒,顯然老四不懂。
也是,
老四的娘是皇太後本家的侄女,那家人小心眼有,智慧不多,老四其實是個好苗子,
他親自教導,太子和西北王從旁提點,可是骨子裏的劣根性是改不掉的,一樁樁一件件的事。
都證明老四,不適合做帝王,其他皇子.....老二蠢在表麵,老三倒是各方麵都不錯,不過太過平庸,
皇帝無限懷念太子,他最優秀的兒子,
“哎....”
他沒辦法下定決心,說到底就是心裏膈應,
“通知老四,讓他盡快迴京,西北那邊另外選人過去。”
慶王以為自己做的事能瞞住所有人,其實皇帝看到戰報,再派人去調查,真相猜的八九不離十。
他派慶王去西北,說到底就是沒有兵馬,事急從權,即便知道兒子的小心思,也還是會派過去。
現在西北局勢暫時穩定,把慶王喊迴來,再派自己人逐步瓦解慶王安插的勢力,
西北迴到自己的掌控,他才能想辦法,把北蠻趕出去,他是帝王,可以冷漠無情,但是絕不會吃裏扒外。
還有這次慶王迴來,皇帝打算,要給他點教訓,否則他有點認不清誰是大小王。
趙恩和朱光孝把琉璃運迴王府藏好,談到今天的事,趙恩直言沒看懂。
京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這麽大批琉璃想要出售,瞞不過有心人,若二皇子知道,必然會鬧的天翻地覆,到時候琉璃能不能賣出去都是未知數。
慶王需要錢糧養兵,這樣惹怒二皇子,完全沒必要。
就算是西北的局勢暫時穩定,這批琉璃能賺到錢,足夠招募將士,慶王想要對二皇子動手的時機很不成熟。
慶王在西北,京城還有其他皇子,除掉二皇子,其他皇子漁翁得利,慶王能撈到的好處不多。
朱光孝也認為不要操之過急,不過他也能理解慶王的心思。
沒有足夠的錢買琉璃,沒有琉璃,就沒有足夠的軍費,招兵買馬。
黑袍坑二皇子,二皇子必然盯著琉璃,想要賣出去,就必須除掉二皇子這個隱患,
說到底,是秋水縣和慶王府遭竊,影響太大,慶王不得已出此下策。
趙恩覺得朱光孝分析的有點道理,不過他還是問道:
“既然沒有足夠的錢,直接搶琉璃商人不是更簡單?”
坑二皇子的錢,再搶二皇子琉璃,再解決二皇子,這樣大費周章,還不如一開始就搶琉璃商人的。
朱光孝其實也沒看懂黑袍的計劃,殿下說要聽他的,他也沒有追問。
兩人並不知道,黑袍打的是信息差,想要兩邊通吃。
深夜,
楚王府的後院,昏迷的黑袍睜著眼,眼中閃著晦澀不明的幽光,
他派出去的人沒有迴來,到底是沒搶到銀子,被人給反殺,還是搶到銀子,遠走高飛?
若是前者,琉璃商人不簡單,賣琉璃的動機,恐怕也很難說。
若是後者,
慶王對他已經不信任,黑袍能明顯的感覺到,
這次主動請纓,負責琉璃的事宜,慶王答應的原因,也是想要試探他,否則不會派朱光孝和趙恩來。
他兩邊坑,其實就是想要卷錢走人,
錢沒弄到,暗中培養的屬下全部消失,生死不明,他最後的依仗都沒有。
慶王府的那支梅花內衛,基本叛變,站在慶王那邊,指揮不動。
趙恩這邊,也沒有那麽忠心。
梅花內衛明麵的勢力,死的死,叛變的叛變,搖擺的搖擺,他在慶王那邊,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
若是不能改變現狀,以慶王多疑的性格,恐怕要對自己動手。
他現在有兩個選擇,
繼續給慶王效力,增加自己手裏的籌碼,用梅花內位駐地,趙恩的家人威脅,讓趙恩為他所用。
就算這樣,慶王也不會再信任他,還不如良禽擇木而棲,
投靠楚王?
他手裏有慶王的黑料,要是拿出來,能幫助楚王扳倒慶王,但楚王自己也不幹淨,
魚死網破,楚王死的比慶王還要慘。
投奔其他的王?
他屬於後來者,別人不會把他當心腹,同僚也會排擠他。
或許,
是時候離開?
黑袍還在糾結,要不要直接在楚王府偷一筆錢離開,慶王的行動已經開始,
皇宮裏,
皇帝把太後送迴,特意留下來陪她喝茶聊天,字裏行間的意思都是警告:以後不要隨便插嘴朝廷大事。
“安安分分,我會讓母後風風光光的,要是再插手朝廷的事,別怪我不念母子情。”
太後臉都是黑的,想要罵他不孝,話到嘴邊給咽迴去,有些話隻能爛在肚子裏,否則命都不保。
“你說....太後這麽蠢的人,當年是怎麽想到.....想到做那件事的?”
大統領麵對皇帝的問題,沒有迴答,因為他也沒有答案,或許是腦子一熱,誤打誤撞做了件好事?
”哎....”
皇帝望著天空掛著的明月,突然感覺到一陣孤獨,不知不覺的走到坤寧坤門口。
或許是因為習慣,以前有事情想不通,他總是會找皇後聊天,很快就能放鬆下來,找到答案。
他好久沒有來坤寧宮了,想到皇後溫柔識大體,聰慧,矛盾的抬起腳,準備跨進去。
“陛下,有重要的密報,關於楚王殿下的。”
皇帝抬起的腳放下,帶著人去了禦書房。
“娘娘,陛下已經走了。”
“知道了。”
“娘娘,老奴覺得,陛下心裏有你,您軟一軟,事情就過去了。”
皇後心裏何嚐不清楚,皇帝不完全是冷血的,隻是兒子是橫在兩人麵前,永遠無法跨過去的坎。
她到現在都無法理解,就算不忍心再死一個兒子,也不至於連一點懲罰都沒有,還要包庇罪犯吧?
禦書房內,
皇帝把秘奏燒掉,靜靜的發呆,楚王勾結北蠻,禍亂西北?
嗬嗬,
老四處心積慮的想要除掉所有的威脅,掃清障礙,偏偏他的格局太小,用的都是見不得光的陰謀。
政治鬥爭必然會有肮髒,但是絕不能隻有肮髒,顯然老四不懂。
也是,
老四的娘是皇太後本家的侄女,那家人小心眼有,智慧不多,老四其實是個好苗子,
他親自教導,太子和西北王從旁提點,可是骨子裏的劣根性是改不掉的,一樁樁一件件的事。
都證明老四,不適合做帝王,其他皇子.....老二蠢在表麵,老三倒是各方麵都不錯,不過太過平庸,
皇帝無限懷念太子,他最優秀的兒子,
“哎....”
他沒辦法下定決心,說到底就是心裏膈應,
“通知老四,讓他盡快迴京,西北那邊另外選人過去。”
慶王以為自己做的事能瞞住所有人,其實皇帝看到戰報,再派人去調查,真相猜的八九不離十。
他派慶王去西北,說到底就是沒有兵馬,事急從權,即便知道兒子的小心思,也還是會派過去。
現在西北局勢暫時穩定,把慶王喊迴來,再派自己人逐步瓦解慶王安插的勢力,
西北迴到自己的掌控,他才能想辦法,把北蠻趕出去,他是帝王,可以冷漠無情,但是絕不會吃裏扒外。
還有這次慶王迴來,皇帝打算,要給他點教訓,否則他有點認不清誰是大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