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合作,轉機,潑髒水
成為三個孩子的後娘,我獲得空間 作者:帥帥的甜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聰迴到家,第一時間去見沈國藩,
“水泥的事你親自負責,沈家在江南打通的商路交給你。”
要論遠近親疏,沈家跟大寶的關係更近,如果皇帝沒有廢後的想法,沈國藩或許會猶豫,
皇後在,沈家起碼不會倒,
皇帝要廢後,沈家必然首當其衝被清算,沈家沒有退路,
沈家是外戚,沒有兵權,
他就盡最大能力在商業上做出貢獻,畢竟養兵是需要錢的,水泥賣給朝廷,肯定還要打開民間的銷路。
睿國公府,
徐承誌迴來直奔後院,他爹性子弱,爺爺閉門修養以後,家裏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負責出麵,
老國公正穿著粗布衣裳,褲口卷到膝蓋,赤著腳種菜,他麵色紅潤,精神奕奕,哪有一點生病的樣子。
“祖父。”
老國公滿麵紅光,朝他招手:
“乖孫快過來,這就是辣椒和西紅柿的種子,兩個月就能吃。”
鄭天明準備重開醉仙居,還沒有裝修開業,就開始宣傳,免費送兩道菜,迴鍋肉和西紅柿炒蛋,
老國公愛吃,西紅柿炒蛋和迴鍋肉是徐承誌特意命人送來的,
據他所知,西紅柿和辣椒都是舶來品,沒有外人能弄到種子,這件事他也從鄭天明的口中得到證實。
大概是下人為了討老爺子歡心,特意去黑市找的,被人給騙了。
正式確定合作,他再找鄭天明要點種子給爺爺,也就沒有說出種子可能是假的的猜測。
幫爺爺填土澆水,順便把周瑾的合作方案告訴爺爺,
“你自己是怎麽想的?”
徐承誌想要合作。
西南作戰時,太子救過爺爺,爺爺也救過太子,兩人是忘年交,亦師亦友,過命的交情,
太子出事,爺爺在金鑾殿跟皇帝翻臉,也要徹查,隻可惜皇帝陽奉陰違,查到關鍵處阻止周瑾繼續。
自此爺爺稱病,是對皇帝的失望,也是對徐家的保護,
皇帝那種小心眼,肯定會找機會給徐家找麻煩。
睿國公府是太子係,跟皇帝的關係鬧僵,無論是哪位皇子上位,都不會容忍徐家。
投靠其他皇子?
別說爺爺不願意,就是徐承誌本人都不願意,支持大寶,是國公府最好的選擇。
“陛下對太子一脈的抵觸,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大寶上位,或許要比其他皇子上位更難.....\"
爭來爭去,決定性的因素還是皇帝的態度,
皇帝封大寶為秦王,就是要把大寶排除在皇儲之外,想要改變皇帝的態度,恐怕不容易。
大寶登記的概率,很小。
“我去過蕭家莊,見過秦王,見過那位未來的世子妃....”
徐承誌腦海裏浮現的是蕭家莊百姓的狀態,那種骨子裏的幸福感,是裝不出來的,
就連在工坊裏工作的難民,他們的臉上也總是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是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生命力,
他12歲就隨爺爺出征,見過的難民,眼神麻木,猶如行屍走肉,跟西北的難民,狀態決然不同。
大夏就像是難民,麻木,死氣沉沉,或許秦王和那位很特別的世子妃,能夠帶來欣欣向榮。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支撐著華夏民族的脊梁,延續著民族的輝煌,
每個時代都有同樣的蛀蟲,他們自私自利,貪婪,濫用權力,邪惡,用著同樣的方法和手段,
悄無聲息的拉低社會的道德底線,踐踏法律,破壞朝代的根基,更是讓民族陷入危難。
公主府,
傳來大公主歇斯底裏的咆哮,院裏的下人紛紛縮著腦袋,走路都不敢發出聲音,生怕被遷怒。
宗正寺和大理寺的官員剛來過,高陽郡主的案子基本定案,處罰力度前所未有的嚴厲。
剝奪郡主稱號,貶為平民,賠償受害者100兩,在京城靈濟觀靜修2年,不得離開,算是變相的監禁。
想到女兒要在道觀裏呆兩年,不能出門,她也不準去探望,大公主就要發瘋。
“賤人!”
“我要讓你不得好死!”
趙真進門就聽到皇姐的獅吼,一陣頭大。
他正在新軍營現場督建,被皇姐派人喊迴來,高陽的事,父皇鐵了心要重罰,誰求情都沒用。
皇姐想要用公主府失火的事給蕭芸汐潑髒水,結果父皇壓根不見人,還派人警告他們說蕭芸汐和周瑾有不在場證據,
失火前後他們在東市,很多百姓都能作證,這件事打住,再鬧連她一塊收拾。
“皇姐,我倒有一計,或許高陽的事有轉機,不過風險很大。”
風險對大公主來說是不存在的,她自動忽略後半句,
“快說。”
趙真沒有賣關子,
俗話說的好,解鈴還須係鈴人,蕭芸汐有恃無恐,那對夫妻是普通人,能從他們這邊下手。
大公主眉頭微挑:
“你的意思是讓受害者改供詞?”
宗正寺和大理寺已經審理過的案子,皇帝更是了解其中的內情,臨時改供詞,傻子都知道是被逼迫的。
“所以說有風險,能不能成就看父皇的態度....父皇對周家不喜,如果有借口能夠敲打敲打周家,父皇未必不願意,隻要那對夫妻說自己是想要碰瓷,或者駕車打盹,再找個理由把錯推到蕭芸汐和周瑾身上.....”
馬翠蘭那件事,皇帝就是讓大公主打頭陣的,父皇不喜歡大寶,不喜歡周瑾,大公主是知道的。
要是真的給父皇遞刀子,父皇未必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這件事確實有風險,
風險不是來自父皇,是周家,
任何事都有蛛絲馬跡,即便不直接接觸辦事的人,最終證據依然會指向她,如果周家死咬著不放,
父皇未必會保她,
\"這件事我會派人去處理,你去忙自己的事,不要牽扯進來。”
大公主救女心切,安排心腹去找人,她想要在蕭芸汐正式嫁入周家前把事情辦好,這樣麵臨的壓力會小很多。
她並不知道這個主意不是趙真想出來的,是趙真手底下的梅花內衛建議的,否則她絕對不會這麽果斷。
“水泥的事你親自負責,沈家在江南打通的商路交給你。”
要論遠近親疏,沈家跟大寶的關係更近,如果皇帝沒有廢後的想法,沈國藩或許會猶豫,
皇後在,沈家起碼不會倒,
皇帝要廢後,沈家必然首當其衝被清算,沈家沒有退路,
沈家是外戚,沒有兵權,
他就盡最大能力在商業上做出貢獻,畢竟養兵是需要錢的,水泥賣給朝廷,肯定還要打開民間的銷路。
睿國公府,
徐承誌迴來直奔後院,他爹性子弱,爺爺閉門修養以後,家裏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負責出麵,
老國公正穿著粗布衣裳,褲口卷到膝蓋,赤著腳種菜,他麵色紅潤,精神奕奕,哪有一點生病的樣子。
“祖父。”
老國公滿麵紅光,朝他招手:
“乖孫快過來,這就是辣椒和西紅柿的種子,兩個月就能吃。”
鄭天明準備重開醉仙居,還沒有裝修開業,就開始宣傳,免費送兩道菜,迴鍋肉和西紅柿炒蛋,
老國公愛吃,西紅柿炒蛋和迴鍋肉是徐承誌特意命人送來的,
據他所知,西紅柿和辣椒都是舶來品,沒有外人能弄到種子,這件事他也從鄭天明的口中得到證實。
大概是下人為了討老爺子歡心,特意去黑市找的,被人給騙了。
正式確定合作,他再找鄭天明要點種子給爺爺,也就沒有說出種子可能是假的的猜測。
幫爺爺填土澆水,順便把周瑾的合作方案告訴爺爺,
“你自己是怎麽想的?”
徐承誌想要合作。
西南作戰時,太子救過爺爺,爺爺也救過太子,兩人是忘年交,亦師亦友,過命的交情,
太子出事,爺爺在金鑾殿跟皇帝翻臉,也要徹查,隻可惜皇帝陽奉陰違,查到關鍵處阻止周瑾繼續。
自此爺爺稱病,是對皇帝的失望,也是對徐家的保護,
皇帝那種小心眼,肯定會找機會給徐家找麻煩。
睿國公府是太子係,跟皇帝的關係鬧僵,無論是哪位皇子上位,都不會容忍徐家。
投靠其他皇子?
別說爺爺不願意,就是徐承誌本人都不願意,支持大寶,是國公府最好的選擇。
“陛下對太子一脈的抵觸,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大寶上位,或許要比其他皇子上位更難.....\"
爭來爭去,決定性的因素還是皇帝的態度,
皇帝封大寶為秦王,就是要把大寶排除在皇儲之外,想要改變皇帝的態度,恐怕不容易。
大寶登記的概率,很小。
“我去過蕭家莊,見過秦王,見過那位未來的世子妃....”
徐承誌腦海裏浮現的是蕭家莊百姓的狀態,那種骨子裏的幸福感,是裝不出來的,
就連在工坊裏工作的難民,他們的臉上也總是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是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生命力,
他12歲就隨爺爺出征,見過的難民,眼神麻木,猶如行屍走肉,跟西北的難民,狀態決然不同。
大夏就像是難民,麻木,死氣沉沉,或許秦王和那位很特別的世子妃,能夠帶來欣欣向榮。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支撐著華夏民族的脊梁,延續著民族的輝煌,
每個時代都有同樣的蛀蟲,他們自私自利,貪婪,濫用權力,邪惡,用著同樣的方法和手段,
悄無聲息的拉低社會的道德底線,踐踏法律,破壞朝代的根基,更是讓民族陷入危難。
公主府,
傳來大公主歇斯底裏的咆哮,院裏的下人紛紛縮著腦袋,走路都不敢發出聲音,生怕被遷怒。
宗正寺和大理寺的官員剛來過,高陽郡主的案子基本定案,處罰力度前所未有的嚴厲。
剝奪郡主稱號,貶為平民,賠償受害者100兩,在京城靈濟觀靜修2年,不得離開,算是變相的監禁。
想到女兒要在道觀裏呆兩年,不能出門,她也不準去探望,大公主就要發瘋。
“賤人!”
“我要讓你不得好死!”
趙真進門就聽到皇姐的獅吼,一陣頭大。
他正在新軍營現場督建,被皇姐派人喊迴來,高陽的事,父皇鐵了心要重罰,誰求情都沒用。
皇姐想要用公主府失火的事給蕭芸汐潑髒水,結果父皇壓根不見人,還派人警告他們說蕭芸汐和周瑾有不在場證據,
失火前後他們在東市,很多百姓都能作證,這件事打住,再鬧連她一塊收拾。
“皇姐,我倒有一計,或許高陽的事有轉機,不過風險很大。”
風險對大公主來說是不存在的,她自動忽略後半句,
“快說。”
趙真沒有賣關子,
俗話說的好,解鈴還須係鈴人,蕭芸汐有恃無恐,那對夫妻是普通人,能從他們這邊下手。
大公主眉頭微挑:
“你的意思是讓受害者改供詞?”
宗正寺和大理寺已經審理過的案子,皇帝更是了解其中的內情,臨時改供詞,傻子都知道是被逼迫的。
“所以說有風險,能不能成就看父皇的態度....父皇對周家不喜,如果有借口能夠敲打敲打周家,父皇未必不願意,隻要那對夫妻說自己是想要碰瓷,或者駕車打盹,再找個理由把錯推到蕭芸汐和周瑾身上.....”
馬翠蘭那件事,皇帝就是讓大公主打頭陣的,父皇不喜歡大寶,不喜歡周瑾,大公主是知道的。
要是真的給父皇遞刀子,父皇未必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這件事確實有風險,
風險不是來自父皇,是周家,
任何事都有蛛絲馬跡,即便不直接接觸辦事的人,最終證據依然會指向她,如果周家死咬著不放,
父皇未必會保她,
\"這件事我會派人去處理,你去忙自己的事,不要牽扯進來。”
大公主救女心切,安排心腹去找人,她想要在蕭芸汐正式嫁入周家前把事情辦好,這樣麵臨的壓力會小很多。
她並不知道這個主意不是趙真想出來的,是趙真手底下的梅花內衛建議的,否則她絕對不會這麽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