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小偷闖院
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 作者:振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剛行至前院的入口處,迎麵走來了一個人,那便是易中海。因為昨晚把工作任務帶迴家處理完圖稿,早晨卻又忘記攜帶上班,隻好趁午休時間返迴取迴遺落的文件。
未曾想一踏入院子,就發現一個不認識的男人,旁邊則跟著熟悉的婁曉娥與張海民。
自那次被婁曉娥責罵後,他們之間的溝通幾乎斷絕,見麵也不互致問候,所以看到這個場景,易中海皺了皺眉,沒打算理會。
正當轉身要離開之際,婁振華的目光鎖定在易中海身上,忽然開口問道:
“你是易中海嗎?”
呃?
不僅易中海愣住了,就連婁曉娥和張海民也驚訝不已。
怎麽會?
難道我爸竟然還認識他?
易中海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對話嚇了一跳,仔細端詳麵前的人:衣著講究、穿著大衣配著皮鞋,顯露出一副富態的氣質,年紀不大但眼尾的皺紋表明了年齡的痕跡,但無論如何搜尋記憶,易中海都未能立刻想起此人的身份。
“您是哪位?”易中海有些困惑地問道。
婁振華卻笑眯眯地迴答:“我是婁振華呀!”
“三十多年前,咱們倆一起在工廠當搬運工你不記得了嗎?”婁振華補充道。
隨著婁振華的話語落下,易中海的記憶開始慢慢複蘇,眼前這個衣冠楚楚的人和他的印象漸漸吻合——他迴憶起了那一年十五歲的自己,在鋼鐵廠作為搬運工時遇到的年少夥伴婁振華。
一時之間,驚異和激動湧上心頭。
三十年未見的老朋友,竟如此巧遇,他難以置信地說:
“是你!振華,真的是你!”
“你怎麽會出現在這兒?走,跟我迴家喝幾杯。二十年沒見了,我們好好聊聊!”
婁振華自然地微笑,婉言謝絕。
三十三年前,他們不過是普通的工友,一同做了三個月的搬運工,並沒有建立起多麽深厚的情誼。
易中海有些遺憾,隨即目光轉向婁曉娥,疑惑道:“你們這是?”
心中隱隱有些不安,難道這個姓婁的老朋友竟然是婁曉娥的親屬?然而,婁振華的迴答猶如一記重拳:
“這是我的女兒,嫁到這裏了。”
“當初沒去,要是去了就能認出你了。真是湊巧,沒想到你也住在這個院子。”
婁曉娥的父親?是婁半城?
易中海的臉色頓時凝固。
他在婁家鋼鐵廠工作了十幾年,盡管一直隻是個普通鉗工,與廠長的接觸不多,但還是見過幾次的。
眼前的這個人與他記憶中的廠長有些相似,盡管穿著不同,但那身影和不凡的氣質令人難忘。
再次想到三十二年前的朋友婁振華,那個當時還是個年輕、幹癟的少年,莫名其妙消失了幾十年。難道在這幾年裏,他搖身一變成了婁家鋼鐵廠的廠長?
這三個人其實是同一個人?
原來,一直以來都不知道,那名聲大噪的婁半城——那位多年來一直給他發工資的廠長,竟是自己的舊友?
他以為同名同姓的人那麽多,誰又能想到一個曾做搬運工的年輕人能成為大企業的主人?一時之間,易中海感覺天旋地轉,差點昏倒在地。
婁曉娥的表情也非常複雜。怎麽可能?她的父親和易中海居然相識?這為什麽以前從未聽父親提過?這個易中海守口如瓶,竟在鋼鐵廠工作這麽多年都不透露一絲風聲。
當天下午,關於婁半城來到四合院的消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幾乎整個院落都知情了,甚至消息還傳播到了胡同內外的其他居民家中,畢竟大家親眼目睹了胡同口突然停下的一輛小轎車,這是相當少見的景象。
在前院,幾位鄰居的婦女們聚集在一起,其中李大媽說得興高采烈:
“我要告訴你們,婁半城的外貌其實非常平凡,眼睛耳朵和嘴巴,跟我們沒什麽兩樣,但是他的穿著非常講究。你看他那大衣顯然是上等純羊毛製成的,長及小腿,再配上一雙閃亮的皮鞋,走起路來步伐生風,哢哢作響!”
“他看起來並不太老,挺年輕的樣子,可能是有錢人保養得好吧。”
其他婦女們紛紛議論,有些人捶腿感歎未能見到這番景象:
“怎麽我就沒出去看看呢?我一輩子也沒見過大富翁,我也想看看有錢人的模樣!”
有人則是輕笑出聲,開玩笑說:
“你現在找婁曉娥不就好了?她是婁半城的女兒,也是位有錢人。你看她平日裏的打扮,頭上和耳朵上的耳環項鏈,多半都是真金做的。”
還有的好奇地追問李大媽:
“李家的,聽說婁半城是開著小汽車來的,那輛車就停在胡同口,你看見了嗎?”
看到才怪!
李大媽心裏滿是遺憾,要是早知道定要看看。無奈之下,隻好轉移話題:
“小汽車算啥,我這兒還有更新鮮的呢。他們走後我就守在門口 ** ,你猜我聽到什麽了?”
哦?
眾人眼前一亮,連聲催促李大媽:“快說呀,別故作神秘了。”
“有多新鮮?難不成婁半城打算再給他的女兒找個女婿?”李大媽得意地笑了笑,放低聲音道:
所有人都眼睛一閃,開始揣測。
易中海從單位迴來,一踏入院子便聽到一群婦女七嘴八舌談論他的過往,臉色霎時陰沉。
若不是都是鄰裏關係,他幾乎想要直接破口大罵。
而這群婦女臉皮極厚,見他進來反而眼睛一亮,齊刷刷圍了上來:“老易,我們聽說你和婁半城是從小的朋友,這是真的嗎?”
“老易,有這樣的朋友都不提前透 ** 風聲,真不夠意思!”
“沒錯,老易,你在鋼鐵廠幹了這麽多年,為什麽不跟你的發小說一說,或許能讓人家給你安排個車間主任什麽的,不會是因為你們之間出了什麽問題吧?”
易中海原本打算默不作聲地走過迴家。
但考慮到自己的麵子,還是勉強開口迴應:
“是的,我與婁振華確實從小認識,一起共事過一段時間,隻是後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確實如此。
立即有人追問:
“老易,這事情還不晚!婁半城現在似乎在鋼鐵廠仍有發言權,我聽說他是楊廠長的好友,你不應該嚐試重新建立聯係,或許隻要幾句好話,就能讓你職位得到提升。”
沒錯。
周圍人紛紛表示同意:
“是啊,再怎麽強大的動物一旦倒下都還是一隻老虎,婁家的人脈很廣!” “老易,這樣的機會可不多,能升職的話為何要拒絕?”易中海煩躁地推開眾人,默然離去。
看到易中海這種反應,眾人皆搖頭歎息,有人歎息道:
“老易實在是太耿直了,不願意屈尊。若是換作我家有人與婁半城相熟,哪怕臉皮再厚,我也會上門請求幫忙的。”
未曾想一踏入院子,就發現一個不認識的男人,旁邊則跟著熟悉的婁曉娥與張海民。
自那次被婁曉娥責罵後,他們之間的溝通幾乎斷絕,見麵也不互致問候,所以看到這個場景,易中海皺了皺眉,沒打算理會。
正當轉身要離開之際,婁振華的目光鎖定在易中海身上,忽然開口問道:
“你是易中海嗎?”
呃?
不僅易中海愣住了,就連婁曉娥和張海民也驚訝不已。
怎麽會?
難道我爸竟然還認識他?
易中海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對話嚇了一跳,仔細端詳麵前的人:衣著講究、穿著大衣配著皮鞋,顯露出一副富態的氣質,年紀不大但眼尾的皺紋表明了年齡的痕跡,但無論如何搜尋記憶,易中海都未能立刻想起此人的身份。
“您是哪位?”易中海有些困惑地問道。
婁振華卻笑眯眯地迴答:“我是婁振華呀!”
“三十多年前,咱們倆一起在工廠當搬運工你不記得了嗎?”婁振華補充道。
隨著婁振華的話語落下,易中海的記憶開始慢慢複蘇,眼前這個衣冠楚楚的人和他的印象漸漸吻合——他迴憶起了那一年十五歲的自己,在鋼鐵廠作為搬運工時遇到的年少夥伴婁振華。
一時之間,驚異和激動湧上心頭。
三十年未見的老朋友,竟如此巧遇,他難以置信地說:
“是你!振華,真的是你!”
“你怎麽會出現在這兒?走,跟我迴家喝幾杯。二十年沒見了,我們好好聊聊!”
婁振華自然地微笑,婉言謝絕。
三十三年前,他們不過是普通的工友,一同做了三個月的搬運工,並沒有建立起多麽深厚的情誼。
易中海有些遺憾,隨即目光轉向婁曉娥,疑惑道:“你們這是?”
心中隱隱有些不安,難道這個姓婁的老朋友竟然是婁曉娥的親屬?然而,婁振華的迴答猶如一記重拳:
“這是我的女兒,嫁到這裏了。”
“當初沒去,要是去了就能認出你了。真是湊巧,沒想到你也住在這個院子。”
婁曉娥的父親?是婁半城?
易中海的臉色頓時凝固。
他在婁家鋼鐵廠工作了十幾年,盡管一直隻是個普通鉗工,與廠長的接觸不多,但還是見過幾次的。
眼前的這個人與他記憶中的廠長有些相似,盡管穿著不同,但那身影和不凡的氣質令人難忘。
再次想到三十二年前的朋友婁振華,那個當時還是個年輕、幹癟的少年,莫名其妙消失了幾十年。難道在這幾年裏,他搖身一變成了婁家鋼鐵廠的廠長?
這三個人其實是同一個人?
原來,一直以來都不知道,那名聲大噪的婁半城——那位多年來一直給他發工資的廠長,竟是自己的舊友?
他以為同名同姓的人那麽多,誰又能想到一個曾做搬運工的年輕人能成為大企業的主人?一時之間,易中海感覺天旋地轉,差點昏倒在地。
婁曉娥的表情也非常複雜。怎麽可能?她的父親和易中海居然相識?這為什麽以前從未聽父親提過?這個易中海守口如瓶,竟在鋼鐵廠工作這麽多年都不透露一絲風聲。
當天下午,關於婁半城來到四合院的消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幾乎整個院落都知情了,甚至消息還傳播到了胡同內外的其他居民家中,畢竟大家親眼目睹了胡同口突然停下的一輛小轎車,這是相當少見的景象。
在前院,幾位鄰居的婦女們聚集在一起,其中李大媽說得興高采烈:
“我要告訴你們,婁半城的外貌其實非常平凡,眼睛耳朵和嘴巴,跟我們沒什麽兩樣,但是他的穿著非常講究。你看他那大衣顯然是上等純羊毛製成的,長及小腿,再配上一雙閃亮的皮鞋,走起路來步伐生風,哢哢作響!”
“他看起來並不太老,挺年輕的樣子,可能是有錢人保養得好吧。”
其他婦女們紛紛議論,有些人捶腿感歎未能見到這番景象:
“怎麽我就沒出去看看呢?我一輩子也沒見過大富翁,我也想看看有錢人的模樣!”
有人則是輕笑出聲,開玩笑說:
“你現在找婁曉娥不就好了?她是婁半城的女兒,也是位有錢人。你看她平日裏的打扮,頭上和耳朵上的耳環項鏈,多半都是真金做的。”
還有的好奇地追問李大媽:
“李家的,聽說婁半城是開著小汽車來的,那輛車就停在胡同口,你看見了嗎?”
看到才怪!
李大媽心裏滿是遺憾,要是早知道定要看看。無奈之下,隻好轉移話題:
“小汽車算啥,我這兒還有更新鮮的呢。他們走後我就守在門口 ** ,你猜我聽到什麽了?”
哦?
眾人眼前一亮,連聲催促李大媽:“快說呀,別故作神秘了。”
“有多新鮮?難不成婁半城打算再給他的女兒找個女婿?”李大媽得意地笑了笑,放低聲音道:
所有人都眼睛一閃,開始揣測。
易中海從單位迴來,一踏入院子便聽到一群婦女七嘴八舌談論他的過往,臉色霎時陰沉。
若不是都是鄰裏關係,他幾乎想要直接破口大罵。
而這群婦女臉皮極厚,見他進來反而眼睛一亮,齊刷刷圍了上來:“老易,我們聽說你和婁半城是從小的朋友,這是真的嗎?”
“老易,有這樣的朋友都不提前透 ** 風聲,真不夠意思!”
“沒錯,老易,你在鋼鐵廠幹了這麽多年,為什麽不跟你的發小說一說,或許能讓人家給你安排個車間主任什麽的,不會是因為你們之間出了什麽問題吧?”
易中海原本打算默不作聲地走過迴家。
但考慮到自己的麵子,還是勉強開口迴應:
“是的,我與婁振華確實從小認識,一起共事過一段時間,隻是後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確實如此。
立即有人追問:
“老易,這事情還不晚!婁半城現在似乎在鋼鐵廠仍有發言權,我聽說他是楊廠長的好友,你不應該嚐試重新建立聯係,或許隻要幾句好話,就能讓你職位得到提升。”
沒錯。
周圍人紛紛表示同意:
“是啊,再怎麽強大的動物一旦倒下都還是一隻老虎,婁家的人脈很廣!” “老易,這樣的機會可不多,能升職的話為何要拒絕?”易中海煩躁地推開眾人,默然離去。
看到易中海這種反應,眾人皆搖頭歎息,有人歎息道:
“老易實在是太耿直了,不願意屈尊。若是換作我家有人與婁半城相熟,哪怕臉皮再厚,我也會上門請求幫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