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府外還有不少等著看黃家進去結果的世家之人,他們在門外等了許久,都沒有看到黃之禮出來,不免有些疑惑,好奇事情到底是什麽情況。


    終於有人忍不住,動用手段去打聽都督府內的情況,這才知道黃之禮被葉楚楓抓了起來。說隴右黃家之人親自前往大都督府供認隴右黃家與之前的嵐縣黃家勾結,在之前嵐縣黃家投靠蠻人之時也是參與其中。


    此消息一出,讓大都督府等候消息的世家之人皆是震驚。他們實在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說隴右黃家投靠蠻人,他們是不信的,但是之前嵐縣黃家投靠蠻子的事情他們倒是讓人打聽了,確有此事。


    所以他們便想到肯定是黃之禮為了要土地在葉楚楓麵前和嵐縣黃家攀關係,讓葉楚楓找到漏洞,以黃家附逆的事情來拿捏黃之禮,甚至是反將黃家一軍。


    黃家不僅沒能達成自己的目的,反倒是給自己惹了一個不小的麻煩。


    有了黃之禮的前車之鑒,其他世家的人也不敢再利用自己與原來嵐縣世家的關係向葉楚楓討要田地了。


    他們也是要多謝謝黃之禮,要不是黃之禮幫他試探的話,現在在都督府裏麵關著的就是他們了。


    這件事情隻是讓這些世家之人見識到了葉楚楓的手段,對待北境之事時也收起了他們原先的輕視,開始謹慎起來。


    無法通過旁支的說法要迴耕田地,又不能買賣,讓那些世家一時之間對北境的田地無從下手。


    難道就這樣灰溜溜的迴去嗎?自然不能這樣。


    雖然葉楚楓頒布的法令不許北境土地私下交易,但北境還是大魏的領土,隻要能夠說動洪複帝或者朝廷,完全可以有梁都那邊下旨讓葉楚楓廢棄到那樣的法令。


    各世家將消息傳迴家裏,讓家裏聯係朝中官員,準備就北境的土地政策參奏葉楚楓。


    那邊世家將心思放在梁都,葉楚楓也是真的說到做到,當天就給洪複帝上書,言明黃家之事。


    當然別人不知道的是隨著上書的奏折一起送到洪複帝手上的還有一封密奏,密奏中內容自然也沒有其他人知道,隻知道第二日洪複帝將這件事拿到了朝會上讓百官議一議。


    因為之前葉楚楓當街杖殺南郡王下官的事情,百官們可是知道洪複帝對葉楚楓是非常維護。


    上次錯在葉楚楓,都不敢說葉楚楓什麽,更何況這次的事情葉楚楓做得還沒什麽大問題,百官自然不會站出來參奏葉楚楓。


    張廷玉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鑒。


    雖然上次事情中張廷玉隻是罰了半年俸祿,但是百官明顯能感覺到這些時日洪複帝對他的冷落。


    就在百官以為洪複帝隻是形式上地提一下此事,可接下來洪複帝的行為卻是他們萬萬想不到的。


    百官不說話,洪複帝就直接下旨,讓葉楚楓放了黃家人,並給予斥責,要求黃家叛逆之事就到此為止。


    洪複帝的這道旨意明顯是偏向黃家的。


    難道在這件事上洪複帝對葉楚楓有不滿嗎?


    不過百官一想,覺得洪複帝這樣的處理,雖然有些出乎意料,但是也能夠解。


    黃家畢竟是大世家,在魏國世家中的影響力不小,用明旨斥責葉楚楓的方式來安撫黃家,以換取的支持,這符合洪複帝和朝廷的利益。


    朝會上的事很快就傳了出去,世家那邊頗為激動,知道這位新皇是心向世家的。


    身在北境的葉楚楓幾日後也接到了旨意,自然是依旨行事,當即就放了黃之禮。


    黃知禮走出都督府的時候,顯得洋洋得意,看向葉楚楓的眼神更是如此,好像在說,“你葉楚楓是貴為嵐縣侯縣又好何?照樣不能拿我黃家人怎麽樣。”


    隻是在他的目光與葉楚楓那冷冽的目光相遇時,立馬冷靜了下來,收起了身上那點得意勁,畢竟現在還在人家的地盤。


    雖然葉楚楓是放了黃之禮,但是世家想要謀取北境土地的想法短時間裏麵是無法實現了。


    他們知道隻要葉楚楓還是北境大都督,北境對他們來說就沒有什麽利益可圖。


    而梁都那邊,洪複帝剛給了世家麵子,斥責了葉楚楓,世家也不好急著去追打葉楚楓。世家們的臉麵還是要的。隻能後麵有合適的機會再讓他們相熟的官員去參葉楚楓。


    隨著北境所需的糧食盡數運到,葉楚楓開始賑濟糧的發放。


    不過葉楚楓並不準備將糧食白白分給百姓。百姓們想要得到糧食就需要在官府的安排下進行相應的勞作。


    或是幫著修複城防,或是開墾荒地,或是修整各地之間的官道……


    隻有勞作才能得從官府領取到糧食,做多少活,就領多少糧食,一直持續到來年秋收之時。


    葉楚楓覺得如果長時間無償供給百姓糧食,容易在百姓中滋生懶惰情緒。到時候百姓覺得即使不勞動,大都督也不會讓他們餓著,誰還願意去勞作。


    葉楚楓以這種以工代賑的方式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北境百姓皆淳樸,沒什麽怨言。


    隻要是能讓他們吃飽肚子,他們什麽都能夠接受。


    在足夠糧食的支持下,北境開始了大規模的建設,正好這幾個月局勢會十分穩定。


    即使北方山蠻有意北境這塊肥肉,那也是要等到明年開春之後才會動手。


    葉楚楓便準備在今年秋冬之日裏加強北境的防禦力量,這其中就包括征召更多的新兵加入北境軍和嵐山軍。


    葉楚楓在北境實行一係列撫民政策,並且給將士提供優渥的待遇,戰事暫停之後兩個月,他手上的兵力就提供到三萬。


    其中北境軍一萬八千人,是北境以後的常駐軍隊。嵐山軍擴增至一萬人,且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維持在這個數,作為精銳軍隊。隻有經過嚴格地挑選,才能從北境軍中調入嵐山軍。


    嵐山軍以後主要是作為葉楚楓手中強有力的攻堅力量,主動出擊的軍隊。


    還有兩千人,那就是由龍雲陽統領的行山營,葉楚楓麾下一支特殊的軍隊。


    這三萬人雖說已經比以前多了許多,但是相對於現在葉楚楓管轄的一府九縣之地,還是有些不夠。


    葉楚楓隻能將北境軍部署在外圍的縣城,而內部的縣城則沒有留多少兵力。


    嵐山軍也是部署在與草蠻、山蠻相臨的邊境地區,重點針對他們。


    而葉楚楓身處的嵐縣隻是就留兩千的行山營,目前的局勢也算是勉強夠了。


    之前與草蠻爭戰,葉楚楓倒是不缺戰馬,可以做到人人配馬。即使不能成為騎兵,也可以利用戰馬做到快速行軍。


    而葉楚楓早就在草蠻混亂的時候,讓人從草蠻那裏搞來了不少的種馬,北境也有不錯的草場,以後可以培養自己的戰馬,軍隊的數量再增加也不會缺戰馬。


    不僅如此,等養的戰馬上規模之後,還可以供養魏國其他地方的軍隊,或者是和別人換取其他資源。


    這日,葉楚楓總算得了一些清閑,想起自從迴到嵐縣後,一直在忙,都沒有好好陪陪小妹,更是沒有好好看看嵐縣這個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


    於是他來到後院,相邀薑小妹,一起出府,去城中走走,看看如今嵐縣的情況。


    這次出去,葉楚楓不想鬧出什麽動靜,就並沒有帶多少人,除了薑小妹,身邊隻跟著三個護衛。


    一行人皆穿便服,葉楚楓就是想要見到城中百姓的真實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興之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不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不閑並收藏中興之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