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車隊還在沿著官道往南行,車隊中皇後這幾天一直在擔心自己皇兒的安全。


    當知道皇兒不聲不響地偷偷離開時,她可是氣壞,同時開始擔心起來。


    因為是偷偷離開的,葉德理隻帶了他的百餘名親衛,如何能夠護他周全,更何況那梁都此時已是戰場。


    就算是入了梁都也無法保證安全,城中軍隊實在少了些。


    董皇後本想讓景泰帝派人將葉德理找迴來,卻惹來景泰帝一陣嗬斥。


    “那小子想要迴梁都,就讓他迴吧。他自己選的,就自己承擔後果。”


    景泰帝此時對自己的二皇子可是極為不滿。


    本來平日裏就沒有自己大皇子討人喜歡,這次偷跑出去時給自己留書裏麵寫的什麽東西。


    寫什麽身為大魏皇子當與都城共存亡。這是在說他這個皇帝膽怯?一個兒子竟然敢說老子的不是,老子能開心嘛。


    景泰帝不願為那個惹自己不開心的兒子操心,董皇後無奈,沒有景泰帝的首肯,她是無法調動禁軍迴去找自己兒子的,隻能在心中祈禱其平安。


    在擔驚受怕中度過了幾天,這一日終於是得到了自己兒子的消息。


    梁都那邊送來了消息中有一封給董皇後的書信,由方禦守親筆所寫。


    信中先是向皇後報了平安,並表示會在梁都護著二皇子安全。同時又對二皇子迴梁都的事情大加讚賞,稱大魏有此嫡皇子乃是大魏之福。


    看了書信的內容後,董皇後是又驚又喜。


    喜的是兒子安全,而且方禦守已帶軍迴防梁都,那兒子在梁都安全不少。


    驚的是當朝太師竟然對自己兒子有如此高的評價,話語間明顯是支持自己兒子以後去坐那至尊之位的。如此一來,她兒子在朝堂中就有了一個強大的助力。


    沒想到這次能夠因禍得福。


    太師方禦守可沒有誇大葉德理迴梁都的作用。


    這幾日葉德理被護衛著,出現在梁都城中各個地方安撫百姓,將因北蠻大軍前來所引起的更強烈的民怨平息了下來。


    “我,身為大魏皇子,於此刻,深知我大魏正麵臨外敵侵擾之危局。烽火連天,戰雲密布,百姓憂心忡忡,我心亦感沉重。然則,我欲借此機會,向諸位百姓之決心與安撫之意。


    百年來,我大魏曆經風雨,屢遭外侮,但從未屈服。我們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意誌和團結一心的力量,一次次將侵略者驅逐出境,守護著我大魏每一寸土地。今日之困局,雖看似嚴峻,但我堅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再次化險為夷,保衛家園。


    我深知,戰爭給諸位百姓帶來了無盡的苦難與犧牲。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之景,我心甚痛。然則,我要告訴你們,我大魏皇族與你們同在。


    陛下已下令,調集鎮東軍前來,月餘即到,當時定能將城外蠻子趕迴北方。”


    葉德理在皇城前的一段慷慨激昂的講話,讓城中百姓對皇室的怨念淡了一些,至少現在還有位皇嫡子在梁都中陪著他們,守護著梁都。


    一時之間,這位才九歲的皇嫡子在梁都百姓之中有了不小的威望,名望甚至超過了景泰帝。


    畢竟是沒有人會認可一個拋棄子民逃跑的皇帝。


    城裏民怨已息,方禦守終於可以安心守城。


    烏利可汗帶著北蠻大軍於方禦守後一天到達梁都城外。


    得知鎮北軍已經進入梁都城後,烏利覺得有些可惜,接下來就隻能強行攻城了。


    “既然沒有能夠在晉陽與方禦守決出最終勝負,那就在這梁都再戰一場吧。令,兩日內打造好攻城械器,三日後攻城。我要在半個月之內拿下這個魏國都城。”


    “遵大汗令。”


    晨曦初露,大地還未完全從沉睡中蘇醒,梁都的城牆便已經沐浴在了戰火的硝煙之中。北蠻的二十萬大軍,如同一片黑色的風暴,從四麵八方湧來,他們的眼中隻有這座城池,這座象征著魏國繁榮與安定的都城。


    梁都城牆上的守軍雖然僅有四萬之眾,但他們卻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銳之士。他們站在城牆之上,目光堅定,手中緊握兵器,誓死保衛這座城池。他們的身後,是梁都的百姓,是魏國的榮耀,他們不能退縮,不能失敗。


    戰鼓聲如雷鳴般響起,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北蠻的大軍開始發動攻擊,他們一上來就采用四麵同時攻城的方式進攻,那些北蠻人扛著飛梯如同潮水一般湧向梁都的城牆。


    在他們後麵則是北蠻的騎兵環繞梁都城一直騎射,箭矢如雨點般落下,試圖打亂魏軍在城牆上的防線部署。


    然而,魏國的將士們卻毫不畏懼,他們利用城垛躲避飛來的箭雨,同時通過垛口向城下射箭,重點射殺那些扛著梯子的北蠻人。


    烏利可汗絲毫不在意城牆下的死傷,他現在就是人多。他也知道城中那位魏國太師一定會選擇死守梁都,不會給他取巧的機會,那就他就和這座梁都耗。


    第一天就不做試探,直接就命令全軍出擊,就是要在這第一天衝上梁都城牆,去消耗城中的軍隊。


    城牆上的魏軍的確是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每麵城牆上隻有五千士卒,對於長達十裏的城牆來說是少了些。


    而烏利可汗在每個方向上投入進攻的兵力就有三萬之眾。


    看到北蠻竟然攻勢如此兇猛,方禦守也是立馬向城牆上又增兵一萬,並將之前李嚴組織起來的各府衙役派上城牆協助防禦,主要承擔箭矢、雷石滾木之類城防物品的搬運。


    北蠻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魏國的將士們卻憑借堅固的城牆和出色的戰鬥技巧,一直將北蠻人拒於城下。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城牆上的魏軍開始感到疲憊,守城物品不斷消耗,而城下北蠻的軍隊卻是可以進行不停輪換,一直保持著衝鋒,且在一次次的衝鋒中對攻城戰越來越熟練,成功衝到城牆下的北蠻人也是越來越多。


    正午時分,陽光如火般炙烤著大地,戰鬥卻仍在繼續,可是已經有不少的北蠻人衝上了城牆,與守城士兵展開了肉搏廝殺。


    對於衝上城牆的北蠻兵,魏軍也是展開有序反擊。鎮北軍的士卒之間配合默契,刀盾手在前,抵擋北蠻兵的砍殺,而槍兵則是在其後手持長槍,從上麵或者盾牌的縫隙進行突刺,殺傷那些北蠻兵。


    如此倒是多次將衝上城牆的北蠻人打下去,倒是沒有讓城牆的防守穩固。


    城牆第一天就出現那麽多絞殺的場景,方禦守於城樓上看得真切,不時皺眉。


    他看出來,雖然城牆上多次將北蠻人擋下去,但依舊是給守軍造成了一些損傷,而且隨著戰鬥繼續,防守兵力的損失還在不斷擴大。


    而這樣的損失根本就是他無法避免的,在守城過程必須要接受的。


    他站在那裏一直注意城牆上雙方的戰損情況,同時也讓各個方向的守城將領多觀察。


    打到現在,魏軍和北蠻的戰損差不多是一換四到一換五之間,這其中北蠻主要的損失是在衝到城牆下的這段路上。


    隨著北蠻人越來越多機會地衝上城牆,城牆上就無法再維持對城下北蠻人的弓射威脅,讓北蠻人在這方麵的損失越來越少。


    戰至申時中,魏軍也就隻能保持一換三的戰損比,一天之中不斷輪換,那些北蠻兵的攻城戰鬥是越來越熟練。


    烏利可汗這麽安排自然是有要鍛煉手下戰士的想法,沒有覺得第一天就能夠攻入這魏國國都。


    戰了差不多整整一個白天,雙方將士都是精疲力盡,要不是方禦守午後把剩下的兵力和巡防營都派到城上,可能魏軍這邊都會因為體力問題而堅持不住。


    見天色漸暗,烏利可汗也沒有繼續野戰的打算,命令北蠻軍撤了迴去,魏軍終於得以休息。


    隨後方禦守下令各軍,清點損失。


    看著送來自己手上的數字,方禦守臉色有些陰沉。


    今日一戰,魏軍竟然傷了五千多人,這還不算那些受輕傷還可以繼續戰鬥的。


    至於北蠻方麵,則是在梁都城牆上下,丟下了近三萬具屍體。


    北蠻人這才損失一半不到成兵力,而魏軍這邊的損失差不多也是這個比例,但是北蠻大軍人數眾多,今日的損失對他們不算什麽,而魏軍一方隻剩下三萬左右的守城軍隊。


    如果接下來的幾天裏麵,烏利可汗還是用今天這樣的方式攻城,那麽要不了幾天,守城的軍隊就會損失殆盡。


    “太師,北蠻人如此,就是仗著他們人多,來強行消耗我們的兵力,實在是太可惡了。”司馬厲很是不爽,今天他麾下的鎮北軍可是損失不少,那損失五千多戰士中有六七成是隸屬於他的鎮北軍。


    “如果我處在他的位置,也會選擇同樣的方法。戰爭就是利用好自己優勢去攻擊敵人的弱點。司馬厲,你為將這麽多年,難道還明白這點嗎?


    “末將明白。隻是擔心接下來的守城。北蠻軍如此,我們該如何應對?不能就這麽和他們耗吧?如此耗下去,我們怕是等不到鎮東軍前來。”


    “明日調集城中青壯上城牆,負責前期的守城。那些往城下扔石頭,倒熱油,推雲梯的事情,由他們來做,以節省守城將士的體力。同時命令工部的工匠抓緊時間於城牆內側打造投石車,不用建造攻城的那種,多造一些小型的,用來遲滯城外那些北蠻人衝近城牆的速度。既然烏利想要和我們耗兵力,那我們就讓他們在攻城的路上多消耗一些兵力。等到他們的兵力消耗到十萬以下,估計也就不能再維持向今天這樣的進攻強度。”


    “末將這就去安排。”


    城外烏利可汗也是在聽手下的人匯報今日攻城時的損失。對於今日的戰損情況,他還是比較滿意,並且要求第二日繼續保持。


    “大汗,今日我們之前建造的那些飛梯損失有些嚴重,明日怕是難以保持今日的強度。您看是否明日休戰一天,補充飛梯。”


    “嗯?”烏利可汗興致被敗了,有些不高興。


    不過他也知道手下說的是實情,沒有那些飛梯,手底下的戰士根本就上不了那高聳的城牆。


    “可以。明日休戰一天,加快飛梯的製造。同時雲梯的建造也需要加快,等到城中的魏軍數量再少上一萬之後,就是雲梯出場的時候。到時候定可以一鼓作氣衝進城去。”


    第二日,魏軍在城牆上嚴陣以待,卻是沒有等來北蠻軍的進攻,方禦守推測北蠻軍是在補充前一日消耗攻城器械。


    梁都城高,城門口更高,可以看到城外北蠻軍營中的情況,這日他在對方營中看到幾座已經初具規模的雲梯,憂心不已。


    “那北蠻人竟然會造雲梯?如果真的讓他們造成雲梯,他們上城牆將更加容易。”


    “所以城內的投石車建造要再加緊一些。現在我們無法出城破壞那些雲梯,戰時就得依靠那些投石車。”


    “陛下南行,不僅帶走了禁軍,還帶走了軍械處那些兵器。不然的話,有那些強大的床弩,就是再多的雲梯來也不是問題。”


    “現在說這些已是無用。北蠻人的雲梯造好後,我們將迎來硬仗,城中青壯也是武裝起來,補充兵員。”


    隔日再戰,方禦守的安排起到了作用,這一日守城士兵的損失少了不少,不過協助守城的百姓倒是有些損失。


    對於這些死傷百姓,方禦守下令多加撫恤,戰後還會為其請功,並承諾貢獻突出的可以給予功勳獎勵。


    一聽有功勳,那些青壯百姓,就積極得多。這可是跨越階級難得的機會,他們可不能錯過。要是能夠讓自己家獲得個功勳貴族,那可就光耀門楣,祖墳都得冒青煙。


    魏軍利用青壯百姓協助守城,烏利可汗沒有怎麽在意,雖然少殺了一些魏軍,但依舊在他地接受範圍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興之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不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不閑並收藏中興之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