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晉王上位
帶著神級係統到大唐,我不狂誰狂 作者:不想吃雞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官員聽說書院那裏能教,唿啦一下人全跑沒了,一同沒的還有地上那些已經收獲的種子。
李元都想問候他們家人了,踏馬的,這連吃帶拿的是吧?
半年後,高產種子已經在長安大麵積開始種植,有些有能力的人,都把種子弄到了自己家鄉開始種植。
很快那種傳言也被人證實,真的有高產種子存在。
老李也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出於什麽原因,他居然讓李靖帶兵去攻打高句麗,這個地方一直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地方。
估計是想超過前朝吧,還是為了要證明什麽。
高句麗的國主聽到這個傳言,嚇的差點尿了出來,淵蓋蘇文臉色很難看,他快要掌握高句麗了,這個時候李世民居然派人過來攻打。
沒錯,現在高句麗在邊境修了城牆,整個王權基本都被他給架空了,現在高句麗上朝不是看王的臉色,而是看他的臉色。
淵蓋蘇文冷哼一聲“哼,李世民真是好日子過慣了是吧?真把我們當倭國那樣的廢物了?”
他們的探子打探到了,在遼東方向,有大規模的部隊正在集結。
不過這些都是假的,真的都在海上,這些人也不過是讓他們看看的。
等他們發現的時候,船隊已經到了他們的港口,接下來就如同大人打小孩一樣簡單,現在大唐的火器已經非常發達了,打他們跟玩一樣。
直接就一路平推過去,等李元知道消息的時候,李靖已經打到了他們的王都了。
他也不禁感歎起來“軍神不愧是軍神,用兵如神啊!自己跟人家根本沒法比。”
一個月後,高句麗宣布滅國,國主被抓了迴來,淵蓋蘇文下落不明,據說是跳海逃跑了,還是怎麽跑的,反正就是下落不明。
現在大唐的版圖,真的是大到沒邊了,整個亞洲大陸上麵,沒有了外國的勢力,就連中東那邊都被拿下了。
這些都不關他什麽事,現在天天老婆孩子熱炕頭不舒服?
說來也奇怪,他都那麽努力了,也沒有個一兒半女的,隻有一個女兒,他一度懷疑自己有問題,不過戰衣裏麵的身體狀態又非常好。
李文那裏他也取了血化驗過了沒有病,也是奇怪了。
……
時間過的飛快,又是一年過去,今年是貞觀十四年了,老李的氣色肉眼可見的差了。
太子也開始不再隱藏,公然和那些大臣勾結。
李元看的都搖頭,這樣的人不是找死嗎?老李又不是死了。
他現在經常去找老李下棋,對他的身體狀況還是有些了解的。
“你是不是又去吃什麽仙丹了?”
老李搖搖頭“誰敢吃那些東西啊,你不是都證明那東西有毒了嗎?我這都是老毛病了。”
李元也是歎口氣沒有再說話了,長孫皇後在去年的冬天走了,她本來身體就不好,最終還是沒有扛過那個冬天。
自從長孫皇後去世以後,老李的狀態肉眼可見的變差了,他們兩個的感情可以說是曆史上典型的夫婦了。
現在老李還經常會問,中午吃什麽,要去坤寧宮吃。
說出來的時候,才想起來,原來那個宮的主人已經不在了。
其實長孫皇後他也去看了,真的沒有辦法救迴來,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狀態了,就是神仙來了都救不了。
對於長孫皇後的去世,他也非常悲傷,這個像是大姐姐一樣的人,可是對他有不少的關照,她走了自己可是傷心了很長時間。
也正是因為她走了,李承乾覺得沒有人可以再管的住他了,也變得越發過分,完全都不把老李放在眼裏了。
這次發動對高句麗戰爭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震懾太子。
不過效果顯然不是那麽好,太子並沒有收斂。
老李歎息道“我打算帶著太子去全國遊一遍,這裏就交給你和晉王來看著了。”
李元歎息一聲“你真的已經下定決心了嗎?”
老李落下一顆棋子“落子無悔,他有今天也是我一手造成的,我年紀大了,不可能讓這麽大的一個大唐,再分崩離析。”
“晉王跟著你學習了那麽久,能力我都看在眼裏,他能夠做好那個位置,我就應該為他讓路。”
也不知道他想起來了什麽,估計是不想再看到兄弟相殘了吧。
李元點點頭“放心吧,我會看好晉王的!”
……
三月十三,皇帝宣布要巡遊全國,並且帶上了太子一同前往,晉王監國,李元出任右相。
(左相原來是房玄齡,人家年紀大了就退了,現在左相是長孫無忌。)
這個決定一出,頓時天下嘩然,就連李元都沒有想到,他頂多以為自己會成為晉王伴讀的,沒想到直接給自己弄到了相位。
長孫無忌早就已經開始暗地裏支持晉王了,現在左右相都是晉王的人,意思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朝中的那些人又不是傻子,能不明白李世民這麽做的原因嗎?
當然也有人提出反對,不過這些人都會莫名其妙的死去,從那以後也沒人敢再提這個事。
三月三十日,皇帝攜太子一同南下,這個消息其實並不是什麽秘密,很多長安人都知道。
因為這個事情鬧的太大,皇帝要和太子去巡遊,留下一個晉王坐鎮,關鍵是這個晉王他們並不清楚是誰。
這不是把一個國家往火坑裏推嗎?很多百姓在路上攔著老李不讓他走,不過老李是誰,隻要他下定決心的事,沒有人可以阻止的了。
就這樣,老李走了,帶著太子和家眷一起走了,留下晉王把持朝政。
第一次上朝,他還很不習慣,不過還是坐的筆直,李元和長孫無忌站在他下麵,這兩個人,一個代表勳貴,一個代表文官,有誰不服?
不服的人現在墳頭草估計都兩米高了,所以大家都選擇了閉嘴。
李治也十八了(虛歲),老李在這個年紀也差不多快要登基了。
“眾愛卿,有什麽要奏報的嗎?沒有就下朝吧!”
李元都想問候他們家人了,踏馬的,這連吃帶拿的是吧?
半年後,高產種子已經在長安大麵積開始種植,有些有能力的人,都把種子弄到了自己家鄉開始種植。
很快那種傳言也被人證實,真的有高產種子存在。
老李也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出於什麽原因,他居然讓李靖帶兵去攻打高句麗,這個地方一直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地方。
估計是想超過前朝吧,還是為了要證明什麽。
高句麗的國主聽到這個傳言,嚇的差點尿了出來,淵蓋蘇文臉色很難看,他快要掌握高句麗了,這個時候李世民居然派人過來攻打。
沒錯,現在高句麗在邊境修了城牆,整個王權基本都被他給架空了,現在高句麗上朝不是看王的臉色,而是看他的臉色。
淵蓋蘇文冷哼一聲“哼,李世民真是好日子過慣了是吧?真把我們當倭國那樣的廢物了?”
他們的探子打探到了,在遼東方向,有大規模的部隊正在集結。
不過這些都是假的,真的都在海上,這些人也不過是讓他們看看的。
等他們發現的時候,船隊已經到了他們的港口,接下來就如同大人打小孩一樣簡單,現在大唐的火器已經非常發達了,打他們跟玩一樣。
直接就一路平推過去,等李元知道消息的時候,李靖已經打到了他們的王都了。
他也不禁感歎起來“軍神不愧是軍神,用兵如神啊!自己跟人家根本沒法比。”
一個月後,高句麗宣布滅國,國主被抓了迴來,淵蓋蘇文下落不明,據說是跳海逃跑了,還是怎麽跑的,反正就是下落不明。
現在大唐的版圖,真的是大到沒邊了,整個亞洲大陸上麵,沒有了外國的勢力,就連中東那邊都被拿下了。
這些都不關他什麽事,現在天天老婆孩子熱炕頭不舒服?
說來也奇怪,他都那麽努力了,也沒有個一兒半女的,隻有一個女兒,他一度懷疑自己有問題,不過戰衣裏麵的身體狀態又非常好。
李文那裏他也取了血化驗過了沒有病,也是奇怪了。
……
時間過的飛快,又是一年過去,今年是貞觀十四年了,老李的氣色肉眼可見的差了。
太子也開始不再隱藏,公然和那些大臣勾結。
李元看的都搖頭,這樣的人不是找死嗎?老李又不是死了。
他現在經常去找老李下棋,對他的身體狀況還是有些了解的。
“你是不是又去吃什麽仙丹了?”
老李搖搖頭“誰敢吃那些東西啊,你不是都證明那東西有毒了嗎?我這都是老毛病了。”
李元也是歎口氣沒有再說話了,長孫皇後在去年的冬天走了,她本來身體就不好,最終還是沒有扛過那個冬天。
自從長孫皇後去世以後,老李的狀態肉眼可見的變差了,他們兩個的感情可以說是曆史上典型的夫婦了。
現在老李還經常會問,中午吃什麽,要去坤寧宮吃。
說出來的時候,才想起來,原來那個宮的主人已經不在了。
其實長孫皇後他也去看了,真的沒有辦法救迴來,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狀態了,就是神仙來了都救不了。
對於長孫皇後的去世,他也非常悲傷,這個像是大姐姐一樣的人,可是對他有不少的關照,她走了自己可是傷心了很長時間。
也正是因為她走了,李承乾覺得沒有人可以再管的住他了,也變得越發過分,完全都不把老李放在眼裏了。
這次發動對高句麗戰爭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震懾太子。
不過效果顯然不是那麽好,太子並沒有收斂。
老李歎息道“我打算帶著太子去全國遊一遍,這裏就交給你和晉王來看著了。”
李元歎息一聲“你真的已經下定決心了嗎?”
老李落下一顆棋子“落子無悔,他有今天也是我一手造成的,我年紀大了,不可能讓這麽大的一個大唐,再分崩離析。”
“晉王跟著你學習了那麽久,能力我都看在眼裏,他能夠做好那個位置,我就應該為他讓路。”
也不知道他想起來了什麽,估計是不想再看到兄弟相殘了吧。
李元點點頭“放心吧,我會看好晉王的!”
……
三月十三,皇帝宣布要巡遊全國,並且帶上了太子一同前往,晉王監國,李元出任右相。
(左相原來是房玄齡,人家年紀大了就退了,現在左相是長孫無忌。)
這個決定一出,頓時天下嘩然,就連李元都沒有想到,他頂多以為自己會成為晉王伴讀的,沒想到直接給自己弄到了相位。
長孫無忌早就已經開始暗地裏支持晉王了,現在左右相都是晉王的人,意思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朝中的那些人又不是傻子,能不明白李世民這麽做的原因嗎?
當然也有人提出反對,不過這些人都會莫名其妙的死去,從那以後也沒人敢再提這個事。
三月三十日,皇帝攜太子一同南下,這個消息其實並不是什麽秘密,很多長安人都知道。
因為這個事情鬧的太大,皇帝要和太子去巡遊,留下一個晉王坐鎮,關鍵是這個晉王他們並不清楚是誰。
這不是把一個國家往火坑裏推嗎?很多百姓在路上攔著老李不讓他走,不過老李是誰,隻要他下定決心的事,沒有人可以阻止的了。
就這樣,老李走了,帶著太子和家眷一起走了,留下晉王把持朝政。
第一次上朝,他還很不習慣,不過還是坐的筆直,李元和長孫無忌站在他下麵,這兩個人,一個代表勳貴,一個代表文官,有誰不服?
不服的人現在墳頭草估計都兩米高了,所以大家都選擇了閉嘴。
李治也十八了(虛歲),老李在這個年紀也差不多快要登基了。
“眾愛卿,有什麽要奏報的嗎?沒有就下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