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南洋的企圖
帶著神級係統到大唐,我不狂誰狂 作者:不想吃雞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通過了方案,下麵就看誰家牽頭做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基本沒什麽人願意站出來。
崔家想帶這個頭“不如就抽簽吧,我們都沒有造船經驗,唯一有海船的地方廣州還被人家一鍋端了,隻能從頭再來了。”
眾人一聽到這話臉色就難看起來,不說還好,一說就生氣,踏馬的都是那個李元搞出來的事!
抽簽很快就開始了,寫了六個紙條,隻有一張上麵有記號。
拿了一個碗過來,吧這些紙條放進碗裏開始搖晃起來,過了一會兒打開碗,各自拿了一張紙條。
其他家的臉上都露出了輕鬆的表情,唯獨清河崔家臉色難看,這真是倒黴他媽給倒黴開門,倒黴到家了。
六選一,自己都能選中,這臉得黑成什麽樣啊!
他也沒有想著要賴賬“好,就由我清河崔家牽頭,他們不是在山東建了一座港口嗎?我們也去那邊,那邊也是有我們的地盤的,我就不信了,我們會比不過他們。”
商量好誰來主導,省外的事情就好吧了,出錢就行了。
……
李元迴到家裏,家裏人也知道了門外的事情。
李文皺著眉頭“夫君,真的要帶著他們下南洋嗎?”
“嗯,這個是必然的,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次報紙主要就是給這群百姓看的,朝廷肯定不會重視南洋,隻能調動百姓們的積極性了,讓他們有利可圖,才能把南洋給開發出來。”
“夫君,為何你那麽執著於南洋,這次你去廣州的目的也是為了南洋吧?”
李元歎口氣“是啊,為了南洋,這個地方不拿下來,我睡覺都不安心啊,不過現在好了,這裏已經被拿了下來,剩下的就是開發了,不過這個不著急,可以慢慢來。”
李文輕輕的靠在李元懷裏“夫君,我也不懂這些,我隻知道夫君不能太累著了。”
李元摸了摸她的頭“放心吧,我知道分寸。”
一天時間很快過去,今天李元把壓箱底的衣服都拿了出來,這可是他大朝會才穿的衣服。
“媳婦,我這身怎麽樣?”
李文捂嘴笑道“真好看,也就隻能穿幾天,要是能天天穿就好了!”
李元哈哈大笑道“媳婦喜歡我就天天穿唄,不就是件衣服嗎,多大點事。”
李文在他胸口輕輕的捶了一下“討厭,不要再開玩笑了,等會遲到了。”
剛吃過早飯,李元就坐上馬車去了超市,他離這裏也不遠,很快就到了超市。
剛下馬車,李元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地方了“福伯,你確定這是超市嗎?”
福伯點點頭“是的少爺,今天怎麽人那麽多?”
李元也有些無語了,今天怎麽會來那麽多人,估計都快將近有幾千人了,周圍的街道都被堵死了,就這還沒完,還有人在源源不斷的向著這邊擠了過來。
李元沒辦法了,隻能更改場地了,他也沒想到,今天怎麽會來那麽多人,把場地改在了南城門外,這裏也是大家熟悉的地方,因為李元經常會在這裏招兵買馬。
這邊場地是真的大了,不過也架不住人多啊,而且還有人在源源不斷的往這邊趕,基本今天長安裏閑著的,有一個算一個,都跑了過來。
李元見人實在是有點太多了,對著喇叭道“大家安靜一下,安靜一下,我知道你們今天過來的目的是什麽,大家都想掙錢,這個是沒問題的,不過我們也要講究個方法,我不是不讓你們去掙錢,你們出了事,到時候又會賴在我頭上。”
“下麵我說幾點,第一,你們要有一艘海船,不是那種平時大家坐的那種小船,那種船沒有用,一到海裏麵就會翻,海上的浪可不是小河裏的浪。”
“第二點,你們要有遠洋的水平,遠洋不是說的那麽簡單,其中有非常多要注意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葬身大海。”
“第三點,我知道大家都是想衝著那些香料去的,真的,這玩意多了以後就不值錢了,正在值錢的是什麽?是物資,知道那邊什麽多嗎?那些礦產就不說了,別的那些東西,就看你們去發現了,有些東西可能你們找到了,一輩子都不用愁了。”
李元說完這三點,其實已經有很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因為他們也是被一時衝動,影響了自己的頭腦,不然真的死在了海上怎麽辦?
見他們冷靜下來“好了,有什麽要提問的嗎?一個一個的來。”
隨便指了一個舉手的人“李大人,我能不能花錢買個船票,用你的船送我過去,我自己再弄完東西迴來。”
李元之所以挑他出來,就是看出來,這個人的衣著打扮不一樣,他的穿著是富貴像。
“你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我也有這個打算,我那邊還有很多的遠洋海船在那裏放著,放著也是放著,不如帶大家發財,我要的不多,沒人收獲的一成,我包大家來迴,如何?”
下麵的人都傻了,他們以為李元會獅子大開口,要個五六成呢!沒想到隻要一成,那還等什麽?手快有手慢無!
不過這個時候又有人提問了“李大人,我想買幾艘海船,你看行嗎?”
這個人的打扮就更像富人,身上穿的是珠光寶氣的。
“沒問題啊,想要買船的,可以去超市,找那邊的人談,今天這裏人多,就先不說買船的問題了。”
沒辦法,這裏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現場為了維持秩序,李元已經叫了接近三千個護衛過來維持秩序。
就這,還沒有完,還有人在源源不斷的往這邊過來。
其實該問的問題,李元都已經說出來,剩下的那些問題都是無關緊要的,什麽住宿條件啊!這些根本就不用問的好吧。
光今天交的船票錢,李元都收麻了,他昨天想了一個晚上,決定一張船票賣個一百兩,這樣可以杜絕那些過來渾水摸魚的,也可以讓那些沒有錢的人死心。
不過他還是低估了長安的百姓。
崔家想帶這個頭“不如就抽簽吧,我們都沒有造船經驗,唯一有海船的地方廣州還被人家一鍋端了,隻能從頭再來了。”
眾人一聽到這話臉色就難看起來,不說還好,一說就生氣,踏馬的都是那個李元搞出來的事!
抽簽很快就開始了,寫了六個紙條,隻有一張上麵有記號。
拿了一個碗過來,吧這些紙條放進碗裏開始搖晃起來,過了一會兒打開碗,各自拿了一張紙條。
其他家的臉上都露出了輕鬆的表情,唯獨清河崔家臉色難看,這真是倒黴他媽給倒黴開門,倒黴到家了。
六選一,自己都能選中,這臉得黑成什麽樣啊!
他也沒有想著要賴賬“好,就由我清河崔家牽頭,他們不是在山東建了一座港口嗎?我們也去那邊,那邊也是有我們的地盤的,我就不信了,我們會比不過他們。”
商量好誰來主導,省外的事情就好吧了,出錢就行了。
……
李元迴到家裏,家裏人也知道了門外的事情。
李文皺著眉頭“夫君,真的要帶著他們下南洋嗎?”
“嗯,這個是必然的,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次報紙主要就是給這群百姓看的,朝廷肯定不會重視南洋,隻能調動百姓們的積極性了,讓他們有利可圖,才能把南洋給開發出來。”
“夫君,為何你那麽執著於南洋,這次你去廣州的目的也是為了南洋吧?”
李元歎口氣“是啊,為了南洋,這個地方不拿下來,我睡覺都不安心啊,不過現在好了,這裏已經被拿了下來,剩下的就是開發了,不過這個不著急,可以慢慢來。”
李文輕輕的靠在李元懷裏“夫君,我也不懂這些,我隻知道夫君不能太累著了。”
李元摸了摸她的頭“放心吧,我知道分寸。”
一天時間很快過去,今天李元把壓箱底的衣服都拿了出來,這可是他大朝會才穿的衣服。
“媳婦,我這身怎麽樣?”
李文捂嘴笑道“真好看,也就隻能穿幾天,要是能天天穿就好了!”
李元哈哈大笑道“媳婦喜歡我就天天穿唄,不就是件衣服嗎,多大點事。”
李文在他胸口輕輕的捶了一下“討厭,不要再開玩笑了,等會遲到了。”
剛吃過早飯,李元就坐上馬車去了超市,他離這裏也不遠,很快就到了超市。
剛下馬車,李元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地方了“福伯,你確定這是超市嗎?”
福伯點點頭“是的少爺,今天怎麽人那麽多?”
李元也有些無語了,今天怎麽會來那麽多人,估計都快將近有幾千人了,周圍的街道都被堵死了,就這還沒完,還有人在源源不斷的向著這邊擠了過來。
李元沒辦法了,隻能更改場地了,他也沒想到,今天怎麽會來那麽多人,把場地改在了南城門外,這裏也是大家熟悉的地方,因為李元經常會在這裏招兵買馬。
這邊場地是真的大了,不過也架不住人多啊,而且還有人在源源不斷的往這邊趕,基本今天長安裏閑著的,有一個算一個,都跑了過來。
李元見人實在是有點太多了,對著喇叭道“大家安靜一下,安靜一下,我知道你們今天過來的目的是什麽,大家都想掙錢,這個是沒問題的,不過我們也要講究個方法,我不是不讓你們去掙錢,你們出了事,到時候又會賴在我頭上。”
“下麵我說幾點,第一,你們要有一艘海船,不是那種平時大家坐的那種小船,那種船沒有用,一到海裏麵就會翻,海上的浪可不是小河裏的浪。”
“第二點,你們要有遠洋的水平,遠洋不是說的那麽簡單,其中有非常多要注意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葬身大海。”
“第三點,我知道大家都是想衝著那些香料去的,真的,這玩意多了以後就不值錢了,正在值錢的是什麽?是物資,知道那邊什麽多嗎?那些礦產就不說了,別的那些東西,就看你們去發現了,有些東西可能你們找到了,一輩子都不用愁了。”
李元說完這三點,其實已經有很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因為他們也是被一時衝動,影響了自己的頭腦,不然真的死在了海上怎麽辦?
見他們冷靜下來“好了,有什麽要提問的嗎?一個一個的來。”
隨便指了一個舉手的人“李大人,我能不能花錢買個船票,用你的船送我過去,我自己再弄完東西迴來。”
李元之所以挑他出來,就是看出來,這個人的衣著打扮不一樣,他的穿著是富貴像。
“你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我也有這個打算,我那邊還有很多的遠洋海船在那裏放著,放著也是放著,不如帶大家發財,我要的不多,沒人收獲的一成,我包大家來迴,如何?”
下麵的人都傻了,他們以為李元會獅子大開口,要個五六成呢!沒想到隻要一成,那還等什麽?手快有手慢無!
不過這個時候又有人提問了“李大人,我想買幾艘海船,你看行嗎?”
這個人的打扮就更像富人,身上穿的是珠光寶氣的。
“沒問題啊,想要買船的,可以去超市,找那邊的人談,今天這裏人多,就先不說買船的問題了。”
沒辦法,這裏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現場為了維持秩序,李元已經叫了接近三千個護衛過來維持秩序。
就這,還沒有完,還有人在源源不斷的往這邊過來。
其實該問的問題,李元都已經說出來,剩下的那些問題都是無關緊要的,什麽住宿條件啊!這些根本就不用問的好吧。
光今天交的船票錢,李元都收麻了,他昨天想了一個晚上,決定一張船票賣個一百兩,這樣可以杜絕那些過來渾水摸魚的,也可以讓那些沒有錢的人死心。
不過他還是低估了長安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