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開年第一次朝會
帶著神級係統到大唐,我不狂誰狂 作者:不想吃雞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元可不跟他客氣,直接開始提貨模式,這些玩意不過是他小學都玩膩的東西,小時候為了裝逼,買了個謎語大全,上麵的可是都背了下來。
小廝看著手裏越來越少的花燈,苦著臉道“公子,公子,求求你了,我們還要做生意呢!”
李元想想也就算了“嗯,以後說話注意點!”
這邊鬧出的動靜可不小,周圍都圍滿了人,李元猜出一個,眾人就歡唿一聲,好像是他們自己猜出來的一樣。
李元剛想帶著兩人離開,沒想到就被小廝叫住了“公子請留步,我家主人有請。”
“怎麽?想賴賬了?大家快來看看啊,一個這麽大的青樓,為了幾盞花燈賴賬了!”
周圍本來都要散了的吃瓜群眾,聽到這話,這不又有瓜吃了嗎?又圍了過來。
“對啊,你這麽大個青樓,連個花燈都給不起。”
“就是就是,以後不來他們家了!”
“兄弟,你這打扮好像也來不起吧?”
小廝有些傻眼了,自己隻是傳達主人的命令,怎麽會變成這樣了?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穿著紅色襦裙的女子過來了“這位公子,我家下人嘴笨,還請不要再逗弄他了。”
李元眯著眼睛看著這個女人,這不是翠花樓的頭牌嗎?嗯?這裏是叫翠華樓,翠花樓?明白了。
“哦~原來是柳兒姑娘啊,這一切都是誤會,誤會啊!”
周圍人聽到沒瓜可吃了,也是漸漸的散去了。
柳兒笑道“公子真是幽默,不如一起進去喝杯茶水?”
李元看了看李文,李文瞪著這個女的“好,進去就進去。”
柳兒輕輕一笑並沒有說什麽,自顧自的在前麵帶路。
幾人來到大廳裏,這裏也是分外熱鬧,男男女女的不知其數。
幾人來到二樓包間,李元率先發問“柳兒姑娘,如果沒有事的話,我們就先離開了。”
柳兒給眾人都倒了一杯茶水“公子先不要急嗎?叫公子過來是談生意的。”
“談生意,你可以正兒八經的去我那裏談,來你這裏有什麽生意?皮肉生意?”
李元明顯的看到了柳兒的眼角抽搐了一下,不過很快就恢複了正常“哈哈,公子說笑了,還記不記得,我和公子說,要做糧食生意的?”
李元點點頭“記得,怎麽了?”
“公子,就沒有想過要拉攏世家為你所用?到時候推翻唐朝,以公子的能力,坐那個位置根本不成問題。”
李元眯著眼睛看著她“你能說出這樣的話,證明你實在是愚蠢,世家的人我也接觸過幾個,你是我第一個見到這麽愚蠢的。”
柳兒顯然有些惱怒了“哦~公子此言差矣,你說我愚蠢,有個證據?”
“哈哈哈,可笑,你到現在還沒看清局勢,這也不難怪,你們世家活太久了,一直把自己擺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以至於看不清下麵的現實。”
“知道為什麽說你蠢嗎?你也和那些個老家夥一樣,看不清現實,你們世家掌控的是什麽?糧食,知識,人力,現在你們還有幾樣?”
“糧食就不多說了,你們世家的地盤,已經被我瓜分的差不多了,你現在迴去看看,在你家地盤上有沒有李氏超市。”
“知識,我現在已經印刷出來大量的書籍,完全可以開始製造大批的讀書人出來,這對你們有影響嗎?有,非常之大。”
“人力,現在這個還沒有涉及,不過也快了,不用多久了。”
柳兒被說的臉色發白,噔噔噔連連的退後了好多步“不!不!不!這不可能,世家是大唐最強的存在,皇帝見了世家的家主都得拜見。”
李元仰頭笑了起來“你那說的都是老黃曆了,建議你迴去看看,你們的家族變成什麽樣的了?”
李元說完就帶著李文兩人走了,桌子上的茶水一口都沒喝,他還怕給自己下個什麽毒呢。
出去以後也沒有再逛了,確實也是有點累了,直接就迴去睡覺了。
李元走後,原本翠花樓的老媽子出現了“小姐,要不要做掉他?”
柳兒愣愣的看著外麵“晚了,都晚了。”
李元第二天又是迷迷糊糊的去上朝了,這舒服了幾天,一下子過來上朝,還是有點不適應的。
迷迷糊糊的感覺有人在戳自己“李大人,快醒醒,陛下叫你了。”
李元這才醒來“剛才陛下說啥?”
“陛下正在問,科舉製度的實行”
李元真是無語了,這老李天天就把自己當牛馬來用。
“迴陛下,剛才臣想問題入神了,不知道陛下剛才所問何事?”李元現在能不給自己攬活,就不給自己攬活。
李世民笑道“李愛卿,你再給眾位愛卿講講,關於科舉製度的建議。”
李元又給後世抄來的那套科舉製度搬了出來。
李世民聽完點點頭“眾位愛卿,你們可有什麽想法?”
眾都是麵麵相覷,大家心裏都清楚,科舉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多說無益,隻能給自己爭取些利益了。
隨後整個朝堂就開始爭吵起來,變的像是個菜市場一樣,李元默默退到人後。
他們吵他們的,反正自己已經說完了,至於怎麽決定就看他們。
果然,就算是今天朝會結束,也沒商量個所以然出來。
李元坐在馬車裏“福伯,報紙下次發行還要多久?”
正在駕車的福伯想了想“明天就出下一期了。”
“嗯,你等會兒迴去,讓他們把要開科舉的信息加上,就說普通百姓,白身都可參加,征詢他們的意見。”
李元說完就不管了,他的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造船廠那邊選在了山東的青島那邊,記得後世那裏是個深水碼頭。
王玄策他們先過去了,李元這兩天安頓好家裏也準備過去。
為了方便行駛,又讓修路隊的人開始修,從長安到山東的路了,這一路好修很多,基本沒有什麽大山,所有速度也很快,年前拍板的項目,這會兒都已經修到了後世的商丘了。
小廝看著手裏越來越少的花燈,苦著臉道“公子,公子,求求你了,我們還要做生意呢!”
李元想想也就算了“嗯,以後說話注意點!”
這邊鬧出的動靜可不小,周圍都圍滿了人,李元猜出一個,眾人就歡唿一聲,好像是他們自己猜出來的一樣。
李元剛想帶著兩人離開,沒想到就被小廝叫住了“公子請留步,我家主人有請。”
“怎麽?想賴賬了?大家快來看看啊,一個這麽大的青樓,為了幾盞花燈賴賬了!”
周圍本來都要散了的吃瓜群眾,聽到這話,這不又有瓜吃了嗎?又圍了過來。
“對啊,你這麽大個青樓,連個花燈都給不起。”
“就是就是,以後不來他們家了!”
“兄弟,你這打扮好像也來不起吧?”
小廝有些傻眼了,自己隻是傳達主人的命令,怎麽會變成這樣了?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穿著紅色襦裙的女子過來了“這位公子,我家下人嘴笨,還請不要再逗弄他了。”
李元眯著眼睛看著這個女人,這不是翠花樓的頭牌嗎?嗯?這裏是叫翠華樓,翠花樓?明白了。
“哦~原來是柳兒姑娘啊,這一切都是誤會,誤會啊!”
周圍人聽到沒瓜可吃了,也是漸漸的散去了。
柳兒笑道“公子真是幽默,不如一起進去喝杯茶水?”
李元看了看李文,李文瞪著這個女的“好,進去就進去。”
柳兒輕輕一笑並沒有說什麽,自顧自的在前麵帶路。
幾人來到大廳裏,這裏也是分外熱鬧,男男女女的不知其數。
幾人來到二樓包間,李元率先發問“柳兒姑娘,如果沒有事的話,我們就先離開了。”
柳兒給眾人都倒了一杯茶水“公子先不要急嗎?叫公子過來是談生意的。”
“談生意,你可以正兒八經的去我那裏談,來你這裏有什麽生意?皮肉生意?”
李元明顯的看到了柳兒的眼角抽搐了一下,不過很快就恢複了正常“哈哈,公子說笑了,還記不記得,我和公子說,要做糧食生意的?”
李元點點頭“記得,怎麽了?”
“公子,就沒有想過要拉攏世家為你所用?到時候推翻唐朝,以公子的能力,坐那個位置根本不成問題。”
李元眯著眼睛看著她“你能說出這樣的話,證明你實在是愚蠢,世家的人我也接觸過幾個,你是我第一個見到這麽愚蠢的。”
柳兒顯然有些惱怒了“哦~公子此言差矣,你說我愚蠢,有個證據?”
“哈哈哈,可笑,你到現在還沒看清局勢,這也不難怪,你們世家活太久了,一直把自己擺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以至於看不清下麵的現實。”
“知道為什麽說你蠢嗎?你也和那些個老家夥一樣,看不清現實,你們世家掌控的是什麽?糧食,知識,人力,現在你們還有幾樣?”
“糧食就不多說了,你們世家的地盤,已經被我瓜分的差不多了,你現在迴去看看,在你家地盤上有沒有李氏超市。”
“知識,我現在已經印刷出來大量的書籍,完全可以開始製造大批的讀書人出來,這對你們有影響嗎?有,非常之大。”
“人力,現在這個還沒有涉及,不過也快了,不用多久了。”
柳兒被說的臉色發白,噔噔噔連連的退後了好多步“不!不!不!這不可能,世家是大唐最強的存在,皇帝見了世家的家主都得拜見。”
李元仰頭笑了起來“你那說的都是老黃曆了,建議你迴去看看,你們的家族變成什麽樣的了?”
李元說完就帶著李文兩人走了,桌子上的茶水一口都沒喝,他還怕給自己下個什麽毒呢。
出去以後也沒有再逛了,確實也是有點累了,直接就迴去睡覺了。
李元走後,原本翠花樓的老媽子出現了“小姐,要不要做掉他?”
柳兒愣愣的看著外麵“晚了,都晚了。”
李元第二天又是迷迷糊糊的去上朝了,這舒服了幾天,一下子過來上朝,還是有點不適應的。
迷迷糊糊的感覺有人在戳自己“李大人,快醒醒,陛下叫你了。”
李元這才醒來“剛才陛下說啥?”
“陛下正在問,科舉製度的實行”
李元真是無語了,這老李天天就把自己當牛馬來用。
“迴陛下,剛才臣想問題入神了,不知道陛下剛才所問何事?”李元現在能不給自己攬活,就不給自己攬活。
李世民笑道“李愛卿,你再給眾位愛卿講講,關於科舉製度的建議。”
李元又給後世抄來的那套科舉製度搬了出來。
李世民聽完點點頭“眾位愛卿,你們可有什麽想法?”
眾都是麵麵相覷,大家心裏都清楚,科舉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多說無益,隻能給自己爭取些利益了。
隨後整個朝堂就開始爭吵起來,變的像是個菜市場一樣,李元默默退到人後。
他們吵他們的,反正自己已經說完了,至於怎麽決定就看他們。
果然,就算是今天朝會結束,也沒商量個所以然出來。
李元坐在馬車裏“福伯,報紙下次發行還要多久?”
正在駕車的福伯想了想“明天就出下一期了。”
“嗯,你等會兒迴去,讓他們把要開科舉的信息加上,就說普通百姓,白身都可參加,征詢他們的意見。”
李元說完就不管了,他的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造船廠那邊選在了山東的青島那邊,記得後世那裏是個深水碼頭。
王玄策他們先過去了,李元這兩天安頓好家裏也準備過去。
為了方便行駛,又讓修路隊的人開始修,從長安到山東的路了,這一路好修很多,基本沒有什麽大山,所有速度也很快,年前拍板的項目,這會兒都已經修到了後世的商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