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這便是皇上命你我共同出使的原因。”李從堯半倚在車廂壁板上,狹長鳳眸微眯著,晦暗不明。
“今日的聖旨怕是早在定國公離開燕京的時候就已經擬好帶著了。他們離京的目的除了迎親,還有就是為了尋找我們的蹤跡,不然為何特意帶上那隻蠢狗?”
男子悠揚的聲音中帶著毫不掩飾的譏諷。
從燕京前往**,管州府並非必經之地,能讓定國公特意繞路前來當然是定國公找到了必須來此的理由——除了已經發現了他們二人的行蹤再不做他想。依照北夏帝往日的行事風格,若是發現了李從堯和君青藍,必然得除之而後快。然而,定國公並沒有那麽做。
他不但將二人從牢房中營救出來,還傾盡全力幫助他們查案,甚至在秦家的事情上麵也絕對不吝嗇自己的援手,這所有的一切,無疑都違背了北夏帝的真實意願。憑定國公的謹小慎微絕對不可能作出這樣的事情,必然是北夏帝授意。
而他之所以會這麽做,隻是兩害取其輕的一種選擇。而迫使北夏帝低頭讓步的原因,就在君青藍手中那一張絲絹上。
**內亂頻發!
這是一個足夠叫人震驚的消息。
“這事……發生在什麽時候?”君青藍瞧著瞧向李從堯。
“嗬。”李從堯眉心微微一動:“表麵瞧是在和親聖旨頒下之後,實際上是在聖旨頒下之前。”
君青藍深深吸了一口氣,北夏帝這分明是著了人家的道!
上一位**和親公主在北夏鴻臚寺中身亡,她以一個相當可笑的理由結了案。但明白人誰不知道,那不過是個讓大家麵子上瞧上去都好看的一種說辭,並不是事實。但凡稍微有些骨氣的人,都絕不會再讓**同北夏聯姻。
然而,**卻作出了一個大度的驚人之舉。它這麽做的目的當然不是真正的大度,而是因為內亂。內亂使得**國祚不穩,急需要一位強有力的外援來替自己出頭。所以,他們便將目光放在了北夏身上。
於是,便有了定國公今日一行,也有了啟用李從堯和君青藍的這一道聖旨。
“**這一行怕是……沒有那麽容易。好在王爺手中還握著足夠的依仗,再怎樣也能保護自己的安全。”
李從堯挑眉:“你說的,是虎符麽?”
他忽然將唇角一勾,狹長鳳眸裏有淡然幽光一閃。屈指朝著君青藍勾了一勾,君青藍疑惑中靠近,便聽到他先歎了口氣。
“事到如今,我不得不告訴你一個秘密。”
男人忽然之間的鄭重讓君青藍心頭狂跳,隱隱覺出幾分不祥:“什麽?”
“神武軍的另外半塊虎符……根本就不存在。”
“你說……什麽?!”君青藍隻覺得腦中一片空白,忽然就停止了思考的能力,已經完全被李從堯方才所說的話給驚著了。
那人卻忽然坐直了身軀,瑩白如玉的麵龐上一片瑩潤之光,顯得高深莫測:“你可知聖祖帝最寵愛的後人是誰?”
君青藍屏息凝神等待著,卻不曾想李從堯一開口居然問的是這麽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女子清眸隻微微眯了一眯便垂了下去,並沒有半點的不甘願,緩緩開了口。
“聖祖皇帝最愛的兒子當然是太子殿下。可惜殿下身子骨弱,不能繼承大統。在聖祖帝諸多的子嗣當中,能力最出眾的當屬英宗。聽說,當年他便是聖祖帝最看重的兒子,年紀輕輕便帶兵上陣,同聖祖帝一起征戰南北,立下過諸多汗馬功勞。”
“你聽錯了我的問題。”李從堯對君青藍深思熟慮的答案並不給與肯定,淡然果斷的搖了搖頭。
“我問的是聖祖帝最寵愛的後人。”
“……恩?”君青藍愣了愣,太子和英宗莫非不是聖祖帝的後人?
“兒子自然是後人,但後人不一定是兒子。”李從堯聲音微冷,狹長鳳眸裏帶著毫不掩飾的譏諷。
君青藍腦中忽悠靈光一閃:“你說的……莫非是……。”
李從堯緩緩為自己斟了一杯茶,清茶嫋嫋暖煙將男人如畫眉目氤氳出幾分朦朧。
“聖祖帝若是真的寵愛他的兒子,便也不會做出那件前無古人必然也後無來者之事了。”
賜封皇太孫!
自古以來,皇位繼承皆以子輩為先。除非子嗣一輩盡數滅絕才會考慮血脈相近的其他繼承人。聖祖帝子嗣眾多,他在世之時,有的是精明強幹,正當壯年的兒子。而他越過了所有的兒子不選,將孫子推為了第一繼承人,這一舉動,無疑在當時的北夏引起了軒然大波。
然而,皇權至上。即便他的兒子們心中再不甘願,也隻得敢怒不敢言。但,人心隔肚皮,此事終究成了埋入眾人心底一根刺,終究會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發膿潰爛,繼而爆發。
不然便不會有後來的英宗掃北之舉。如今的北夏天下也會全然不同。
“聖祖帝所作所為,豈不正說明了,在他心中最為信任和寵愛之人就是廢帝高宗,不是麽?”
“這麽說的確很有道理。”君青藍微顰著眉頭:“但,這與神武軍虎符又有什麽關係?”
李從堯眸色一閃:“關係可大了!”
“你可還記得當初聖祖帝組建神武軍時的宗旨麽?”
“拱衛京師,保護皇帝。”
“你說的不錯。”李從堯慢悠悠點了點頭:“神武軍是皇帝藏在暗處的一隻私軍,隻效忠於皇帝。這原本是聖祖皇帝一張王牌,可惜卻在廢帝高宗那一朝出了大紕漏。”
李從堯深深吸了口氣,眼底譏諷更甚:“聖祖將皇位傳給了高宗,英宗不服趁進京奔喪之時嘩變,勤王最終坐上帝位。在這種情況之下,神武軍的地位處境就變的非常尷尬。若是換做你,你會效忠誰?”
君青藍緊緊抿了唇。李從堯的問題她根本無法迴答。
按理,神武軍自然該效忠聖祖欽點的高宗。但,英宗已經攻入皇宮,高宗**於寢宮之中,英宗順利登基。若是這時候神武軍仍舊效忠高宗,無疑便背叛了當今的皇帝。但,若是轉而效忠英宗,又分明是縱容了英宗篡位的事實。無論怎樣做,神武軍必然都會背負罵名。
這根本就是兩難之境。
“當時的神武軍便如你此刻的心情一般,左右都躊躇不決。”李從堯淺淺抿了一口茶,水汽掩蓋了他鳳眸深處的冷厲:“便也是在那樣的境況之下,神武軍內部發生了分裂。”
君青藍吸了口氣。神武軍居然……分裂?這消息簡直聳人聽聞!
“為日後效忠的問題,兩派爭論不休,終究演變成了自相殘殺的局麵。”李從堯放下茶盞,叮一聲的脆響,激的君青藍的內心也跟著一蕩。
“神武軍的戰力從來就不容小覷,正是在那一場內鬥之中,軍中精銳盡數折損,若是再任由其發展下去,必將禍及整個北夏。我家先祖不忍瞧著北夏國最強大的神兵盡數隕落,便當著眾人的麵毀了神武虎符,之後解散了神武軍。自那時候,北夏便已經沒有了神武軍。當然,這事卻是不能叫皇帝知道的。”
“這……這……。”君青藍無法以任何的言語來表達自己此刻的震驚,傳說中的神武軍居然……早就解散了?
“人言可畏,先祖端王就不怕泄漏了消息?”
你們端王府的傳人,自古以來就是這麽膽大妄為麽?!
“端王府做事從不需要顧慮太多。”李從堯不在意的說道:“神武軍精銳已經盡數折損,剩下的無非是些羽翼未豐的散兵遊勇,興不起什麽大的風浪。何況,神武軍所有人的身份原本就都是秘密,除了主帥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身份來曆。無非是從哪出來迴哪裏去罷了,並不影響他們原先的生活。”
“即便真的有人泄漏,又有什麽關係呢?”李從堯眸色陡然一冷:“端王府手中掌握的並不隻有神武軍。他們想要泄漏消息的時候,也總得先考慮下自己的身家性命。即便是皇帝,也根本離不開端王府,不是麽?”
自開國之初,端王府的強大便叫人不敢小覷。
當初起兵時,端王先祖便是最驍勇善戰,足智多謀之人。先祖端王原本是個出家修行之人,不忍見生靈塗炭才再度入了紅塵。他無非是采用以殺止殺的方法來入世修行罷了,從來就沒有真的將權利富貴放在心上。
若非如此,北夏的天下哪裏輪得著聖祖皇帝去坐?
也正因為如此,聖祖皇帝才會放心大膽的將神武軍的虎符交給先祖端王。然而,鬥轉星移,人心早已不古。聖祖皇帝對端王府的信任,漸漸就成了新皇帝心中的眼中釘,每每欲除之而後快。
但,端王府手握重兵,把守邊城要塞。即便被皇帝忌憚,也不敢對他們下手。若非如此,也使不出下毒蠶食的招式出來。
即便如今的端王府瞧上去已經千瘡百孔,皇帝仍舊不敢對他們真的痛下殺手。虎符是假的,終究撐不了多少時間,待到他發現以後,哪裏還敢對掌握著神武虎符的端親王下手?
所以,皇帝是最恨端王的人。卻也是最離不開端王的人。兩者百餘年來,便是這麽神奇別扭的相處著,相安無事。
“君青藍。”
君青藍正自沉吟,李從堯忽然毫無征兆想她靠近,鼻息相聞。男人的氣息噴灑與她細嫩的麵孔上,燙出一片嫣紅的熱潮。
君青藍氣息一凝,將身軀努力向後避開,伸手便去推他:“你……做什麽?”
</p>
“這便是皇上命你我共同出使的原因。”李從堯半倚在車廂壁板上,狹長鳳眸微眯著,晦暗不明。
“今日的聖旨怕是早在定國公離開燕京的時候就已經擬好帶著了。他們離京的目的除了迎親,還有就是為了尋找我們的蹤跡,不然為何特意帶上那隻蠢狗?”
男子悠揚的聲音中帶著毫不掩飾的譏諷。
從燕京前往**,管州府並非必經之地,能讓定國公特意繞路前來當然是定國公找到了必須來此的理由——除了已經發現了他們二人的行蹤再不做他想。依照北夏帝往日的行事風格,若是發現了李從堯和君青藍,必然得除之而後快。然而,定國公並沒有那麽做。
他不但將二人從牢房中營救出來,還傾盡全力幫助他們查案,甚至在秦家的事情上麵也絕對不吝嗇自己的援手,這所有的一切,無疑都違背了北夏帝的真實意願。憑定國公的謹小慎微絕對不可能作出這樣的事情,必然是北夏帝授意。
而他之所以會這麽做,隻是兩害取其輕的一種選擇。而迫使北夏帝低頭讓步的原因,就在君青藍手中那一張絲絹上。
**內亂頻發!
這是一個足夠叫人震驚的消息。
“這事……發生在什麽時候?”君青藍瞧著瞧向李從堯。
“嗬。”李從堯眉心微微一動:“表麵瞧是在和親聖旨頒下之後,實際上是在聖旨頒下之前。”
君青藍深深吸了一口氣,北夏帝這分明是著了人家的道!
上一位**和親公主在北夏鴻臚寺中身亡,她以一個相當可笑的理由結了案。但明白人誰不知道,那不過是個讓大家麵子上瞧上去都好看的一種說辭,並不是事實。但凡稍微有些骨氣的人,都絕不會再讓**同北夏聯姻。
然而,**卻作出了一個大度的驚人之舉。它這麽做的目的當然不是真正的大度,而是因為內亂。內亂使得**國祚不穩,急需要一位強有力的外援來替自己出頭。所以,他們便將目光放在了北夏身上。
於是,便有了定國公今日一行,也有了啟用李從堯和君青藍的這一道聖旨。
“**這一行怕是……沒有那麽容易。好在王爺手中還握著足夠的依仗,再怎樣也能保護自己的安全。”
李從堯挑眉:“你說的,是虎符麽?”
他忽然將唇角一勾,狹長鳳眸裏有淡然幽光一閃。屈指朝著君青藍勾了一勾,君青藍疑惑中靠近,便聽到他先歎了口氣。
“事到如今,我不得不告訴你一個秘密。”
男人忽然之間的鄭重讓君青藍心頭狂跳,隱隱覺出幾分不祥:“什麽?”
“神武軍的另外半塊虎符……根本就不存在。”
“你說……什麽?!”君青藍隻覺得腦中一片空白,忽然就停止了思考的能力,已經完全被李從堯方才所說的話給驚著了。
那人卻忽然坐直了身軀,瑩白如玉的麵龐上一片瑩潤之光,顯得高深莫測:“你可知聖祖帝最寵愛的後人是誰?”
君青藍屏息凝神等待著,卻不曾想李從堯一開口居然問的是這麽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女子清眸隻微微眯了一眯便垂了下去,並沒有半點的不甘願,緩緩開了口。
“聖祖皇帝最愛的兒子當然是太子殿下。可惜殿下身子骨弱,不能繼承大統。在聖祖帝諸多的子嗣當中,能力最出眾的當屬英宗。聽說,當年他便是聖祖帝最看重的兒子,年紀輕輕便帶兵上陣,同聖祖帝一起征戰南北,立下過諸多汗馬功勞。”
“你聽錯了我的問題。”李從堯對君青藍深思熟慮的答案並不給與肯定,淡然果斷的搖了搖頭。
“我問的是聖祖帝最寵愛的後人。”
“……恩?”君青藍愣了愣,太子和英宗莫非不是聖祖帝的後人?
“兒子自然是後人,但後人不一定是兒子。”李從堯聲音微冷,狹長鳳眸裏帶著毫不掩飾的譏諷。
君青藍腦中忽悠靈光一閃:“你說的……莫非是……。”
李從堯緩緩為自己斟了一杯茶,清茶嫋嫋暖煙將男人如畫眉目氤氳出幾分朦朧。
“聖祖帝若是真的寵愛他的兒子,便也不會做出那件前無古人必然也後無來者之事了。”
賜封皇太孫!
自古以來,皇位繼承皆以子輩為先。除非子嗣一輩盡數滅絕才會考慮血脈相近的其他繼承人。聖祖帝子嗣眾多,他在世之時,有的是精明強幹,正當壯年的兒子。而他越過了所有的兒子不選,將孫子推為了第一繼承人,這一舉動,無疑在當時的北夏引起了軒然大波。
然而,皇權至上。即便他的兒子們心中再不甘願,也隻得敢怒不敢言。但,人心隔肚皮,此事終究成了埋入眾人心底一根刺,終究會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發膿潰爛,繼而爆發。
不然便不會有後來的英宗掃北之舉。如今的北夏天下也會全然不同。
“聖祖帝所作所為,豈不正說明了,在他心中最為信任和寵愛之人就是廢帝高宗,不是麽?”
“這麽說的確很有道理。”君青藍微顰著眉頭:“但,這與神武軍虎符又有什麽關係?”
李從堯眸色一閃:“關係可大了!”
“你可還記得當初聖祖帝組建神武軍時的宗旨麽?”
“拱衛京師,保護皇帝。”
“你說的不錯。”李從堯慢悠悠點了點頭:“神武軍是皇帝藏在暗處的一隻私軍,隻效忠於皇帝。這原本是聖祖皇帝一張王牌,可惜卻在廢帝高宗那一朝出了大紕漏。”
李從堯深深吸了口氣,眼底譏諷更甚:“聖祖將皇位傳給了高宗,英宗不服趁進京奔喪之時嘩變,勤王最終坐上帝位。在這種情況之下,神武軍的地位處境就變的非常尷尬。若是換做你,你會效忠誰?”
君青藍緊緊抿了唇。李從堯的問題她根本無法迴答。
按理,神武軍自然該效忠聖祖欽點的高宗。但,英宗已經攻入皇宮,高宗**於寢宮之中,英宗順利登基。若是這時候神武軍仍舊效忠高宗,無疑便背叛了當今的皇帝。但,若是轉而效忠英宗,又分明是縱容了英宗篡位的事實。無論怎樣做,神武軍必然都會背負罵名。
這根本就是兩難之境。
“當時的神武軍便如你此刻的心情一般,左右都躊躇不決。”李從堯淺淺抿了一口茶,水汽掩蓋了他鳳眸深處的冷厲:“便也是在那樣的境況之下,神武軍內部發生了分裂。”
君青藍吸了口氣。神武軍居然……分裂?這消息簡直聳人聽聞!
“為日後效忠的問題,兩派爭論不休,終究演變成了自相殘殺的局麵。”李從堯放下茶盞,叮一聲的脆響,激的君青藍的內心也跟著一蕩。
“神武軍的戰力從來就不容小覷,正是在那一場內鬥之中,軍中精銳盡數折損,若是再任由其發展下去,必將禍及整個北夏。我家先祖不忍瞧著北夏國最強大的神兵盡數隕落,便當著眾人的麵毀了神武虎符,之後解散了神武軍。自那時候,北夏便已經沒有了神武軍。當然,這事卻是不能叫皇帝知道的。”
“這……這……。”君青藍無法以任何的言語來表達自己此刻的震驚,傳說中的神武軍居然……早就解散了?
“人言可畏,先祖端王就不怕泄漏了消息?”
你們端王府的傳人,自古以來就是這麽膽大妄為麽?!
“端王府做事從不需要顧慮太多。”李從堯不在意的說道:“神武軍精銳已經盡數折損,剩下的無非是些羽翼未豐的散兵遊勇,興不起什麽大的風浪。何況,神武軍所有人的身份原本就都是秘密,除了主帥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身份來曆。無非是從哪出來迴哪裏去罷了,並不影響他們原先的生活。”
“即便真的有人泄漏,又有什麽關係呢?”李從堯眸色陡然一冷:“端王府手中掌握的並不隻有神武軍。他們想要泄漏消息的時候,也總得先考慮下自己的身家性命。即便是皇帝,也根本離不開端王府,不是麽?”
自開國之初,端王府的強大便叫人不敢小覷。
當初起兵時,端王先祖便是最驍勇善戰,足智多謀之人。先祖端王原本是個出家修行之人,不忍見生靈塗炭才再度入了紅塵。他無非是采用以殺止殺的方法來入世修行罷了,從來就沒有真的將權利富貴放在心上。
若非如此,北夏的天下哪裏輪得著聖祖皇帝去坐?
也正因為如此,聖祖皇帝才會放心大膽的將神武軍的虎符交給先祖端王。然而,鬥轉星移,人心早已不古。聖祖皇帝對端王府的信任,漸漸就成了新皇帝心中的眼中釘,每每欲除之而後快。
但,端王府手握重兵,把守邊城要塞。即便被皇帝忌憚,也不敢對他們下手。若非如此,也使不出下毒蠶食的招式出來。
即便如今的端王府瞧上去已經千瘡百孔,皇帝仍舊不敢對他們真的痛下殺手。虎符是假的,終究撐不了多少時間,待到他發現以後,哪裏還敢對掌握著神武虎符的端親王下手?
所以,皇帝是最恨端王的人。卻也是最離不開端王的人。兩者百餘年來,便是這麽神奇別扭的相處著,相安無事。
“君青藍。”
君青藍正自沉吟,李從堯忽然毫無征兆想她靠近,鼻息相聞。男人的氣息噴灑與她細嫩的麵孔上,燙出一片嫣紅的熱潮。
君青藍氣息一凝,將身軀努力向後避開,伸手便去推他:“你……做什麽?”